在“七一”来临之际,为重温红色历史,激发当代党员的责任意识,我院党总支带领党员群众一起到哈尔滨党史馆纪念馆参观学习。
哈尔滨党史纪念馆以1920xx年至1958年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的历史发展为主线,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带领哈尔滨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进取的历史。
一进门,迎面看到的是一尊刻有“红色之路”字样的雕塑,而从观众脚下到雕塑之间是一条由红色大理石铺就的路面,这条“红色之路”上间断地刻有几个年代数字:1953、1949、1946、1932、1923和1907。这些数字代表了哈尔滨党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也是找设计师精心设计的。陈列分为四个展区,由中共哈尔滨组建立与活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建立民主政权支援解放战争和巩固政权全面开展经济建设组成。党史馆精选了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重大事件和英模人物图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生动具体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这一光辉历史。在参观的半个小时中,大家回顾了我党在革命战争时期英勇抗战的历史,缅怀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这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图片,折射着一个政党光荣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民族辉煌的瞬间。“我们不再挨饿了!我们有自己的土地了。这是我们的劳动成果,一双棉鞋、一件貂绒帽子……毛主席您就收下吧,这是我们的心意——全体翻身农民”这是医护人员们在观看哈尔滨党史纪录片中的一个片段。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人民不再受战争的磨难,不再受贫穷的压迫。他们怎能不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这封来自普通农民的信深深打动了每位医护人员。
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无不在感慨哈尔滨在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斗的历程中,所经受的洗礼,由沧桑走向现代化。尤其是同一个地理位置,当将其历史照片与现在的照片进行比较时,除了感受的年代的久远外,还会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各方面建设日新月异,各种矛盾也层出不穷。在医疗环境剧烈变化的形势下,医护工作者处在矛盾的旋涡中心。如何适应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每个从业者都面临的问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做出积极的、正面的导向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群众。唯有自身的觉悟提高了,行为端正了,才能真正影响和带动其他人。
我在医院的工作才短短几年,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完成组织分配下来的任务,认真处理协调好临床医患的正确关系,并同时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优质的服务理念来对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当然,我知道我与一名党员的要求还有许多差距,我愿意向身边的优秀党员、进步青年学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请党考验我,在实践中检验我的行动。
参观虽已结束,但我党英勇奋斗的历史仍历历在目。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应时刻牢记革命历史,鞭策我不断前进!
寻红色记忆,忆往昔峥嵘。10月22日下午,管理系分团委开展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主题团日活动,组织管理系团支书走进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重温红色记忆。活动现场,通过参观《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图片展》,重温了党的光辉岁月。同学们认真观看了专题教育宣传片,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青岛的发展历程,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多年光辉历程。
珍贵的历史图片与现代的展示手段写就的红色记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慷慨赴死、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精神,受到了思想洗礼和精神升华,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员在中国社会前进变化中的担当与责任。
参观过后,同学们表示深受教育,作为班级团支书,今后将自觉把爱党、爱国落实到学习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班级团支部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中共青岛地方支部历史辉煌壮丽、可歌可泣。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信仰和忠诚,用信仰和忠诚铸就了精神丰碑,用鲜血和生命开辟了复兴之路。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前往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
沉稳端庄的“工”字形建筑、挺拔向上的白色柱廊,与之交相辉映的“旗帜”“信仰”“伟业”“攻坚”“追梦”五大主题雕塑……无不震撼人心。
走进展馆序厅,一幅壮丽雄浑的巨大壁画令人心潮澎湃,画中既有祖国辽阔的大好河山,又有气势宏伟的烽火台、长城,暖红色映照着旭日东升……
跟随讲解员的引导,我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在举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整个展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线,精心设计了“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4个部分。通过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第一次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浓墨重彩地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记者在展馆内看到,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手稿、一大会址复原场景、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展板、遵义会议复原景观、党的七大投票箱、开国大典影像、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提纲、创办经济特区图片、脱贫攻坚数据图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模型……珍贵的文物实物、翔实的档案资料、生动的图片视频、逼真的复原景观吸引着参观者们驻足凝视、重温历史。
在“两弹一星”精神展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字样格外醒目。仰望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人物照片,细细阅览陈列在展示柜中的奖章、喜报等实物原件。脑海中又浮现出“两弹一星”开拓者们在青海的戈壁草原上,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刻苦钻研、艰苦探索,以惊人的革命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成功研制出我国的原子弹、氢弹,谱写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
整个展览犹如一部立体的党史书,记录着一个百年大党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也奏响了一个古老民族迈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正如展馆的结束语所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将从党史中汲取不竭力量,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昂首奋进崭新征程!
20xx年11月4日,在中南大学资安院发展对象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非常荣幸地参观了位于长沙市高新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3号的湖南党史陈列馆,感受革命烈士和先进党员的高尚情怀。党史陈列馆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6000多平方米,总投资约1.4亿元。陈列馆重点展示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和湖南党史军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展现党在湖南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开始,当我们站在党史陈列馆大门前,深深地被主题为“锦绣潇湘”的浮雕群所吸引。然后,我们沿7级台阶拾级而上,有序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名为“潇湘魂”的毛泽东、任弼时大型伟人半身雕塑,三位伟人亲切、伟岸的形象近在眼前,令人倍感振奋。伟人雕塑后是展厅背景墙,右上方红字写着“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陈列”两行字,气势磅礴,浓缩了数十年来三湘儿女在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更彰显着湖南精神的伟大力量。背景墙左上方高挂着金黄色的党徽,与前方的伟人雕塑交相辉映,令人肃然起敬。
接着,我们跟随讲解员进入了后面的三层展厅,湖南党史的脉络和细节清晰而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湖南党史陈列馆通过“开辟新天地”、“描绘新画卷”、“谱写新篇章”三个专题,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三湘儿女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历程。第四部分则围绕着“三湘群英谱”这一专题,着重介绍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湘籍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平事迹。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边走、边听、边看,重温过去的峥嵘岁月,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伟人的奉献情怀、接受心灵的净化洗礼,为湖南人在党的历史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重大作为而自豪,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们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壮志豪情而振奋,为建国后党领导下三湘四水的日新月异、繁荣富强而欣悦。通过三层展厅的参观,一件件令人震撼的实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段段弥足珍贵的文字、一幅幅淡雅泛黄的照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波澜壮阔而又绚丽多彩的光辉历史,使我们不仅对党在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开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所取得如此来之不易的成就而感到由衷的崇敬。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历史是的教科书,也是的营养剂,通过认真学习湖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使我们深刻领悟到正是那些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始终坚定党的信仰的先辈们,用他们的生命筑起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光辉和伟大,也增强了支部成员作为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加明白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的意义所在,勿忘昨天的苦难,无愧于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激发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明白了应该更加努力工作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学习中,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脚踏实地创先争优,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更加牢固地树立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特别是要为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做好服务,用自己的实干感染带动身边每个人,让自己的服务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使他们都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党的温暖,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为人民的幸福、共产主义社会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青春在奋斗中更加绚丽多彩。
9月14日,市局党总支组织全市水文系统党员前往革命老区广昌县,参观了当年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三次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驿前镇红三军团指挥部及高虎脑系列战役遗址、广昌县莲花科技博览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仿佛再现了当年红军为了革命胜利浴血奋战的场景,让我们追想到老一辈革命者的英明伟大,同时感受到了革命老区广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所取得的可喜成就,真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不引人深思。
一、红军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在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我们看到碑的正面镌刻着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题词:“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从碑文上的小字,我们得知:1934年7月至8月,时任红军三军团团长的彭德怀和军团政委杨尚昆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三场大规模激烈战斗,即大寨脑战斗、高虎脑战斗、万年亭战斗。三次战斗都在高虎脑境内,因此合称为“高虎脑战役”。
在高虎脑战役中,面对敌军飞机大炮的猖狂进攻,英勇的红军战士浴血奋战,最后当手榴弹、子弹全部打光了,就冲出战壕,采用石头砸和肉搏的形式与敌人决战,终于打败了敌军,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这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打得特别出色的一仗,歼敌5000余人,从而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使震惊世界的红军二万五千里开始了。然而,在这场激战中,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2300多红军战士在此血染土地、壮烈牺牲。可见,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过革命先烈英勇奋战和用生命换来的,红军烈士精神将永垂不朽。
二、领导的正确决策十分重要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三次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广昌县盱江清水村的邱家祠堂。1931年5月27日第二次反“围剿”广昌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到此宿营。
28日上午10时,毛泽东同志在邱家祠堂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的第三次会议。会议结合了广昌战斗情况,分析了敌情,统一了继续东进思想,作出了不打南丰,攻打建宁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在第二次反“围剿”中起了关键作用,为第二次反“围剿”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次会议,是一次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达到了统一思想、达成了共识,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在当今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身为党员和国家干部,在遇到重大事情需要作计划决策时、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作出决定时,也应该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一样,不独断专行,坚持做到以召开会议的形式,采取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大家意见建议的方法,最后达到统一思想,作出决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样才能更受人民爱戴、更受人民拥护。
三、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参观的广昌莲花科技博览园,是一个以子莲科研为主题,集子莲科研、良种繁育、科普培训、莲文化展示、休闲观光的综合场所,园区面积140亩。
据介绍,这里在盛夏的七月百花齐放,有20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多种莲花品种亮相竟艳,真是美不胜收。此地的子莲科研成果(广昌白莲科研所“航天白莲1、2、3号新品种选育”项目,获抚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使广昌白莲的产量获得了成倍增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使广昌荣获了“中国优质白莲之乡”的美誉,进一步提升了“中央苏区北大门”的社会知名度。铁的事实,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理念。
走过90多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世界性大党。她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更是漫长人类历史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对于任何单位来说,中国共产党党史又是一本值得学习的组织成长史。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我们党支部全体党员们一起去XXX党史陈列馆进行了参观学习。在这里,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来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使命和思想决定一个组织站多高
翻开我们的党史,从一大开始就鲜明地选择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二大,就确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迅速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方向,早早就确定了使命愿景。今天,我们的党仍然在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这绝非空话,而是初心未改。但如果仅仅是有使命愿景,而缺少科学理论的思想指导,胜利只是镜花水月罢了。我们党从早期开始,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在中国的实际中去寻找中国方案,最终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思想和方法决定了站位的高度,是核心的核心。毛泽东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读党史来说,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在革命尚未成功的年代里,就是指引方向的明灯。中共七大决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目的就是通过凝聚共识,建立崭新的国家。崇高的使命与科学的思想,是一个组织站位的基石。
二、人才和制度决定一个组织活多久
大家一定还记得小时候课本里,长征过草地时,我们一路有多狼狈。但长征的胜利为革命保留了力量,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的革命骨干,成为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力。经历了苦难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辉煌的关键,就是人才和制度。
生存压力越大,人才越是组织发展的第一要义。毛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成了决定的因素。一个组织有了伟大的使命愿景,有了正确的思想引领,还需要有人去落实。我们党高度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管理工作,当前又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目的就是保证正确的决策能通过干部的真抓实干落实好。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前,工农红军能够一次次以小博大,以寡敌多,原因就在于广大贫苦农民分到土地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踊跃参军,以及毛泽东等同志的正确战略战术指导。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我们的党展现出了强大的纠错机制;从土地革命到抗日革命根据地建设,好的制度一直能够取得民心和高素质干部的追随。
三、创新和坚守决定一个组织走多远
创新并不是一个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一直是我们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
人们总是容易依照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处理新遇到的问题。八七会议后,确定了要土地革命,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但还是在走共产国际占据大城市的老路。经过对失败的总结,结合中国实际,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抛弃了教条的限制,为革命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路从未有人走过,但却无比的正确,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的延安,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使党内在思想上政治上统一,行动上一致。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等内容,组织文化上的创新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不是数典忘祖,更不是平地起高楼。创新是建立在坚守基础之上的,党的七大系统总结了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成为工作创新的基石。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经住了实践的检验,闪烁着实践的光芒。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开启了新的征程。我相信,中国人民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定能够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梦想。在展馆的后部,回顾了从建国开始,直至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在科技、教育、医疗、体育、人均住房面积、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人均寿命比解放前增长了三十多岁,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国家有一个好的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归功于全国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努力奋斗、开拓进取获得的伟大成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不辜负这一光荣的称号,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不忘初心,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