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心得(应届毕业生去上海有补贴吗)

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心得(应届毕业生去上海有补贴吗)


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心得大全5篇

古语云:“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海是个大城市,无数的人蜂拥而至。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几篇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心得【篇1】

20__年6月,我毕业了,装着四年大学的理论豪情万仗地投入了上海银行南京分行的团队。

领导安排先实习一个月,作为刚出茅庐的小生,按自己的逻辑,领导一来希望我们先熟悉环境,从大学的氛围环境中转变过来;二来通过一个月的实习简单地考察每个人。现实习即将结束,虽然具体的业务技能还未接触,但这一个月的收获还是值得一提的。

作为金融专业的学生,能在银行工作也算对四年学习的圆满终结。金融涵盖的学科很杂,除了基础课程,专业课就有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学、服务与营销、信用管理学、外汇、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等等十几门课,学校虽然设置了这些金融课程,但实践中大感知识的匮乏。

我有幸加入了由张总带领的公金一部团队,该团队所属的岗位为信贷部门,成员肖老师、俞老师都是拥有从业经验十几年的资生客户经理,不谈以前的工作成绩,单论目前所做的业务,都让我这个茅头小生大感佩服。

第一天张总亲切地带领我到办公室,并帮助安排了位置,肖老师贴心地拿给了我必备的办公用品,我多了几分感激,因为比较其他同学的实习经历,我验证了上行这个新欣的股份商业银行成员团结友好的企业文化。但第一天有点羞涩,有点怯意,有点盲目,只是知道了自己办公室的几个人,看了上行内部客户经理的手册之类,之后的几天老师空闲时教我上行的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的操作,于是以前学习的财务指标真正意义上地被我运用到实际中去了,有些指标不是很熟悉,课程中也未介绍,但我通过老师的指点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第一个星期,我最深体会乃是世界之大,人才之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才能保持不落伍,我所在的办公室除了我和另一个东大的实习生共五个人,一个是“海龟"的硕士生,一个是在读的博士生,另外三个乃资生的一级客户经理,他们的学识和经验都是值得我学习和标榜的。

第二个星期,张总开了一个小会,会后他咨询我的意见和建议,我也大胆地提出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出去见客户,并尝试写调查报告的初稿。领导很尊重我的意见,第二天带我见了一个客户。这个客户对上行很重要,另一位领导江总也一同前行,路途中我了解到这个客户作为诺基亚的一级代理商拥有良好的财务销售背景,同时这次业务由中信保加入,中信保是国资委出资组建的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拥有政府背景的保险机构。中信保作为银行的第三方,借款人一旦出现资金危机,他们会对银行作出相应的担保责任,这大大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上行很鼓励这样的信贷模式,目前,国家宏观调控实施的力度加紧,货币紧缩,许多企业以前是借东债还西债,如今国家收紧银根,资金链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每家银行都在小心地办理业务,生怕遇见不良贷款的案例从而导致一滩坏账。有幸参与这次的业务,也让我感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客户同领导交谈的内容,有些不甚了解,但江总提出了一些细节性的针对问题让我大感佩服,好的领导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地发现问题,并恰好地处理,此为领导风范。同时我也了解到老师们的压力,他们作为放贷的最初环节,承担极大的风险,银行作为跟钱打交道的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的最重要的媒介,承担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等一系列责任,而客户经理就把这种责任具体细分化,他们每笔贷款稍有差池,承担的后果不堪设想。上行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近几年都会被列入《银行家》前500的名单,并且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1%以上,这在同行业中是值得骄傲的。因此,面对这样的成绩,上行的老师们在背后所付出的远不是我所能想像的,所谓“天道酬勤”,任何成功都没有完美的捷径可以走,我的路才开始,踏踏实实地走每一步就是最好的捷径。

第三个星期,俞老师交给我江苏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的资料,要求我写份调查报告的初稿。我问了很多企业的问题,网上也做了相应资料的收集,按照老师的`指示认真完成。报告在老师眼里自然很幼稚,财务分析得不够透彻,提出的结论意见也比较片面,专业术语不够全面,写作功底更不够深厚,可是毕竟刚来,我相信经过实践的磨练,以后的报告我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同时,我认识到,现在的工作不只需要必备的专业技能,才艺、写作、英语、计算机都成为工作以后必备的重要武器。世界在多元化,人才也需多元化,单一地熟悉某项技能不再受到青睐,只有全面地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这个社会的要求,接任竞争的重担,因此,完善自我将是现在和以后永恒的主题。

第四个星期,领导休假回来,星期一照例开周会。他提出了广东的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在货币紧压下资金链出问题从而倒闭的情况,提醒我的两个老师注意风险。上行南京分行自去年成立短短半年时间实现30个亿的存款,发展迅速,但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发展忽视宏观背景。领导人休假了,心还是关心着工作,同时我也觉得自己不够和实事联系密切,平时不关注信息的收集,像办公室的刘老师每天都很早到,第一件事情便是浏览经济实事要闻,银行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第一时间跟着国家的政策作出回应。许多法律的颁布,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并采取行动,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就是第一时间掌握主动权,被动地改变永远只能成为竞争中的落败者,因此以后要提醒自己“今天你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一个月的实习即将过去,大学也离我远去,新的道路开始,人生的又一个起点。工作了才知大学的无知,学校里老师苦口婆心地灌输你知识,工作了没有任何人逼你,是你周围的环境和工作的压力使你感到自己不主动学习就会被淘汰,鲁迅曾经用日本留过学后藤野老师的东西时时地鞭策自己,我也会以大学的梦想时时激励自己,有疼痛才会有知觉,疼痛越厉害,改变的动力会越大。

感激领导一个月的照顾,感谢老师的亲切和蔼,在以后的工作中珍惜、争气、争取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同时,个人觉得上行在南京开业半年,虽然公金这块做的很出色,但个金也要加强。公司应该在南京增加一些宣传活动,甚至下半年可以在南京的高校多做一些宣讲会,多和企业举办一些特色活动增加在南京的影响力度,例如上次有许建华行长带领由团员部组织的紫金山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体能,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当然上海银行南京分行正在完善,各种机构、各种规章制度的设置,各种活动都需要时间的酝酿和积炼,相信期待的培训和即将步入的岗位也将带给我更多。

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心得【篇2】

一个礼拜的实习生活是我们收获的一个星期,是难忘的一个星期,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造船的知识,留下了很多让我记忆深刻的细节,也让我的视野和思路开阔了许多。回顾这段实习,确确实实让我获益匪浅,同时更是一生中永远不会忘记的经历。总结去船厂实习的这一个星期,留给我最深刻的体会有五点:

其一,我深刻的意识到“现场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造船生产一线真正做过,只有在太阳底下晒过、风雨里走过,才能真正磨练自己,才能学到造船最有用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会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二,中国的造船还比较落后,虽然我没有到国外的船厂去参观过,但看看一线工作的工人,一身破烂的脏的一塌糊涂的衣服、一张张黑得一团糟的脸孔、加上那一双双专注却疲惫的眼神,我深刻的体会到他们工作的艰辛,环境恶劣,那无话可说,设备以及工艺还不是特别先进,这也无话可说。每次站在他们身旁伫立观察时,我感觉心里面都被什么东西狠狠的砸了一下,很疼、很凄凉,作为一个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真想去改变,但此时却是无能为力,想在学校的时候真是养尊处优,更多时候还是在玩耍,自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可是一艘船没有大学生也同样是造得出来的,永远都不要以为自己多么牛,其实大家出了社会就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没有人会在意你过去发生过的一切,他只会关注你现在、将来能有多大作为,能创造出多少经济效益,能为中国造船业做出多大的贡献。真的,大学生很多时候真的没有什么让人值得骄傲和敬畏的地方,有那也是前辈们的光环,它不能代表我们也一定会达到如此的高度,唯一可以去拼的是自己的努力,自己所锻炼出来的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其三,不管在船厂还是在其他企业,管理是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高效的管理公司上下就是一盘散沙。

其四,每个人只要踏入社会,不管你是否来自名校,不管曾经你多么辉煌,你唯一所能面对的现实是你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奋斗,永远不会有人会对你的曾经感兴趣。昨天已过去,明天是未知数,只有今天是上天的礼物,只有把握住今天,脚踏实地,才会成就明天。

其五,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有方向的去前进、拼搏,萧伯纳曾经说过,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记得在组立部实习的时候,有一次和现场的一名员工聊天,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那天他很激昂、很自豪的对我说:“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然后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最后肯定会成功。你看我,我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员工,也没什么文化,两年前我给我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然后开着轿车上下班。之后我就很努力的去工作、去赚钱,现在停车场就有我的一辆车。”这件事情让我感触很深,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许多。

最后,衷心的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感谢船厂领导对我们的悉心教导,同时也由衷的感谢学院领导对我们这次实习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们将会在以后的道路上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明天。

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心得【篇3】

经过为期四天的上海之行,我对建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扩展了我的知识面,增加了眼界。四天里,我随组主要参观了上海美术馆、人民广场、1933老场坊、外滩万国建筑群、新天地、8号桥和田子坊等。

一到上海,第一印象是上海的高层建筑。相比较杭州,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高层写字楼数量明显比杭州来的多。上海土地比杭州更加稀缺,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选择向上获得更多的空间。高层,超高层建筑也就得以快速发展。此外,上海也寻求地下空间的开发。地铁的完善,不仅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而且非常好地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杭州也在造地铁,虽然遇到了些问题,但是我个人觉得,地铁建设必然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在上海核心区,紧邻东方明珠,苹果的旗舰店就建在地下,通过一个旋转楼梯走下,就进入了苹果的销售场所。地下建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很好选择,噪音小,节约地面空间。

上海美术馆落于繁华的南京西路,背靠人民广场与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人民公园毗邻,是一座功能健全、设施先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近现代美术博物馆。该建筑建成于1933年,原为旧上海跑马场,是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改扩建工程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有的新古典主义特色外观,并根据美术馆的功能要求进行了内部改造,在设计上继承了欧式建筑的传统语言,并强调了明快的现代气息,是一座典雅、大方的艺术殿堂。高大的梁柱

上海美术馆

给人一种气势,烘托了高雅的艺术殿堂,不禁让人仰望凝视。在高楼林立当中独显着她的魅力。去的时候里面正在举办以革命历史为主题的油画展,现在都是免费开放,里面装饰简单大方,稍作了现代的装修,大多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面貌。

人民广场被誉为“城市绿肺”的人民广场位于市中心,是一个融行政、文化、交通、商业为一体的园林式广场。广场北侧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侧为上海大剧院,东北侧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南侧为上海博物馆,人民大道穿越其中。现在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在解放前却是远近闻名的跑马厅。人民广场地下商城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下商业中心,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包括地下商业街和地下商场,有两个地面出入口,两架自动扶梯和四座人行扶梯。从人民广场东南端的草坪旁,乘自动扶梯下到8米以下的下沉式广场,步人地下商业街。这是条长300米,宽36米的长街,两旁共有近百家店铺,每间50平方米,店铺皆用玻璃幕墙,地面全部用“印度红”和“蒙吉黑”花岗石。各家店铺布置高雅,有的店内布置成温馨的居室,有小圆桌、休闲椅、沙发等,顾客可以坐下来慢慢地选购。地下商城的设置,使人民公园更加宁静安逸。在公园附近不会看到购物的人群,在公园里休息惬意,远离了喧嚣。广场绿化布置很不错,树木种类比较多,高大水杉,与背后的高层建筑融合在一起,别有味道。

上海1933老场坊

周二上午参观了上海1933老场坊,老场坊位于虹口区溧阳路611号,建成于1933年。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1933老场坊共有5层楼高。外部材质以粗糙的水泥为主,开窗较小,主入口一侧有骑楼的味道,柱子造型特别,下窄上粗,檐边呈波浪形。走进其中,空间布局特别,东南西北四栋建筑围成的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接。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道盘旋,宛如迷宫,却又次序分明。加工车间采用“无梁楼盖”,使用伞形柱支撑,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英国进口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技术缺乏的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两墙壁之间充满空气,近似真空,没有介质传播,因此能够阻止热量的传播。冬天,内部热量能够减少散失;夏天,外部热量难以进入室内,可以保持室内较低温度。建筑内部空间处理比较有趣,穿插的廊道,阳光从一侧照射进来,造成内部空间错杂的阴影,神秘而幽静。1933老场坊建筑风格系古罗马时期巴西利卡式风格,行走其中,有种迷失方向的感觉。1933老场坊是历史与时尚在昔日的宰牲场里得到一次美妙的交汇,是城市记忆的一次延续。下午参观了外滩万国建筑群。我对外滩浦东发展银行印象深刻。它属于古典主义建筑,大楼是一幢花岗岩垒砌成的古希腊风格建筑。原系英国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门前两侧放两只铜狮。除了狮子还有门灯。高大的柱子置于二层,气势逼人。穿过转门走其中,顿时被眼前富丽堂皇的装饰给震撼了,不走自主地准备拍照。立刻就有一个保安过来阻止。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再走近里面,微亮的光线透过玻璃拼成的穹顶,照射进来,四周屹立着高大的大理石柱,更显庄严雄伟。外滩浦发银行与其说是银行不如说是一座博物馆,里面的美妙建筑艺术应该对外开放,供游客拍摄,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中。

周三上午参观了上海新天地,这里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合为一体。石库门里弄保留着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风格独特,中外结合。走进其中仿佛回到了那个沧桑年代,然而转出里弄,看到旧建筑周围高层建筑林立,又把我拉回到现实当中。历史文化的轮廓,现代化的内部装饰,组成了这里特别的味道。可以怀旧,可以时尚,穿梭其中,仿佛在时间界线上散步。商业化的处理,使这里生机盎然,有画廊、餐馆、购物场所、电影院......完全满足了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是城市独特的风景线。石库门建筑的清水墙,是这种建筑的特色之一,为了强调历史感,改造保留了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建材。在老房子内加装了现代化设施,包括地底光纤电缆和空调系统,确保房屋的功能更完善和可靠。在旧建筑中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址,也使其发挥了其更多的`功能作用,是旧建筑改建的一次成功尝试。

上海八号桥

下午参观了8号桥建筑和田子坊。上海八号桥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卢湾区建国中路8-9号,占地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__平方米。园区由20世纪70年代所建造的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由HMA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建筑风格内外一致,空间布局美观,保留了原先那些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使整个空间依旧有着工业时代的沧桑韵味。设置了大量半室内空间,局部二层设置有露天平台,供业主休息。连接建筑体与建筑体之间的桥一下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多彩的玻璃装饰桥体,独立而美观,同时起到便于两边交流的目的。建筑外墙极富有特色,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空间布局合理,走廊上布置绿化,房顶也有绿化,使整个建筑不生硬,给人亲切感。采用将人性化及大自然融合的理念作为空间布局的主题,在建筑的立面上采用多处开洞的设计,有效增加空气的流通。天窗的设置,减少空调及灯光的开启时间,减少整体拍烟系统所带来的格外材料及运营成本。田子坊位于上海市泰康路210弄,一进田子坊就给人居民生活的味道,弯折的小弄,基本保留着原有的建筑风格。现在主要开设商铺,餐馆,艺术画廊等,提高了田子坊的文化品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

上海之行总的感觉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和成功的旧建筑改造。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地面交通压力,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旧建筑改造,使旧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现代人生活当中依旧充满活力。这些成功的案例给我们以后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心得【篇4】

中国“阳光校园,学校文化特色”学习心得

本次上海之行,一共参观了四所中小学,各所校园都有自己独特之处。第一所是尚阳外国语小学,这所学校建校至今只有五年的校史,但校园文化让我们赞不绝口。我们本次活动的开幕式就在这里举行的,校长和主办方致辞后,学校为我们展示了阳光校园活动的表演。首先出厂的是武术表演,然后是高段毽球和低段的踢沙包,紧接着我们还观看了篮球操和马术表演。

接下来校长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校园文化,一楼是科技展品,楼道里整齐的摆放着学生的作品。二楼是美术室,每个楼道间都有学生自己创作的帆布鞋作品。美术课上学生正在上陶艺课,他们的作品陈列出来,参观的人们不停地拍照,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太美丽!有些可以当成成品销售了。”紧接着大家来到了音乐室,低年级的学生围成一个圆圈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跳舞,他们在音乐声中传递帽子,音乐节拍停下时就让拿帽子的三个同学出来展示才艺,太有趣了!楼顶上是他们的果园,山楂挂满了枝头,桔子也红了,校长自豪地说;”每次接待客人,我们都是从果园里采摘新鲜的水果,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水果。这些都是我们学生和老师一起种植的。我们专门开设了一门植艺课。对面教学楼我们还种植了很多蔬菜,周末时老师们还可以采摘新鲜的蔬菜回去。”真是一所生态校园!

下午我们参观了联建小学,这所小学主要是以座谈的形式听取他们的阳光校园介绍,座谈后,我们也去参观了他们的社团运动。足球是外教执教,有老师全程翻译。田径队正在训练跨栏技巧,篮球队也在进行运球练习。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了上海梅陇中学,伴着毛毛细雨,我们分组去听自己想听的课。我们体育老师到体育馆听了候老师的鱼跃前滚翻。这堂课准备充分,教师精神饱满,学生练习认真,教学程序清晰,遵循由易到难,教学符合学清,根据男女性别特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器材也搭配合理。可以说是一堂很成功的体育课。看完课后,我们集中在会议室听取校长讲解他们学校的文化和阳光校园特色。在他的讲话中,我了解到:上海的体育艺术2+1实施的很成功,中考时要求每个孩子的体育必须达标,另外还必须有一项特长,否则考名校就会失去资格。因此,很多家长在临近中考前都要请艺体老师当家教。而且,他们学校最著名的是女足,中国女足的队长吴海燕和几名队员都是从这所学校选出来的。校长还讲到现在国足的女青队也大多数是本校的学生。

第二天下午,我们去了桃浦小学,这所小学历史悠久,走进门看到他们的管乐队正在迎接我们。这所小学全由学生领路参观,我们先进入了他们的体育馆。首先是轮滑社团的表演,其次是五彩冰纷社团(毽球)和足球社团的表演,最后是精湛的花样跳绳表演。在场的每一位参观者都叹为观止!接下来我们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去参观了他们的社团,舞蹈(民族舞)欣赏、合唱表演、书法、管乐,这些不仅仅是一般的表演,看课中我发现好像每个孩子都有绝活。在校长的讲话中,我了解到:他们的社团课,都是在网上选课,先满足自己学校的学生,然后周边小学的学生也可以来报名参加。这所学校参加艺体学生100%,他们的教学理念是要求人人有绝活,并且分年段设立不同的项目和目标。而且,我也发现他们这边的社团成员一般都是比较固定的(一般从一年级开设)。而且,他们将外聘艺体教师和本校艺体教师相结合,将学生形成梯队,这也为参加各类比赛提前做好准备。看了这所学校,真是感慨万千!

由于嘉兴在举行世界互联网国际大会,因此,我们没有机会去参观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在这短短的几天里让我领略到上海的阳光校园,学校文化特色确实开展得很不错,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心得【篇5】

    年5月11日普洱市66名教师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带领下,赴上海进行为期12天的培训学习。培训期间主要以参观校园、听讲座、观课、研课为主要学习方式。培训期间共参观了3所上海知名中学,听取了11位专家的报告,观摩了14名教师的课,并和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学习内容很充实。专家们的一个个讲座让我激动不已,教师们的一堂堂优质课让我收获颇丰。与此同时他们的人格魅力也在感染着我——领导的英明、睿智、有魄力;教师的精诚团结、众志成城、无私奉献、努力拼搏;学生的虚心、懂礼、勤奋、好学。在这里所收获到的是无法用其简单的文字罗列完的,下面我仅就自身工作在教育教学方面谈几点体会。

5月12日我们走进三林中学北校,66名学员都被校园里的一块块菜园和草坪上那可爱的小兔子所吸引。当时我就在想:这不是我们农村做的事吗?怎么会出现在这繁华都市的学校里呢?还有那干净的校园,洁白的墙壁,学生的大方有礼等等这些都和我所任教的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差距的存在又让我不时在反思并获得启发:

一、养成教育,始于细节,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中学生来说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终身受益。其实我们每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很清楚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每一位教师也为之付出了努力,但取得的效果却 不太令人满意。上海市杨浦区市东中学校长金辉在讲座时说道:“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在传授好知识的同时也要管得住学生。而管住学生的关键在于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又在于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成于细节。”聆听后,我在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

1、教师德育工作最原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实抓细节教育。让每个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每一细节,做好身边的任何一件能够做好的小事,追求细心、细行和细德。

2、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从强制成行为,行为成自然,自然成习惯的过程。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有耐心,有条理,有思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会收到实效。一定不能囫囵吞枣,半途而废。

3、学校的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形成合力,每一个教师都要敢于向学生的不良行为发出挑战。

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走进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他们的宣传栏上,各班的黑板报上都张贴了有关感恩教育的宣传资料。这让我更加坚信“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经常违反纪律,品质道德差;没有社会责任感;行为自私,不关心他人。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他们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一切,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如父母为他付出是应该的,老师为他们劳心劳力是应该的,甚至国家给他发放困难补助款也是应该的。所以我认为要让他们自觉改变这些行为、想法,就得让他们学会感恩,怀揣感恩之心。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养育我们长大,老师教育我们成人,国家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还要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三、“生活即教育” 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受到教育。

参观完三所学校后,有一点给我印象很深,那就是他们都很注重实践教育。上海市三林北校校长杨正家讲到:“学校要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觉得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生活充实了就不会总想着违反校纪校规的事。其实道理很简单,要让一个花园很少滋生杂草就必须种满花。”

听到杨正家校长的这番话我恍然大悟,知道了他们校园的那一块块小菜园和那可爱的小动物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实在不小。在劳动实践中学生们能在体验生活艰辛的同时也获得收获的喜悦,知道了艰辛就能体会父母维持家庭的不易而心存感恩。另一方面,学生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和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劳动任务,这样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对小动物的饲养又让同学们有了爱心和责任心。当时我就在思考这些不正是我们那些学生所缺乏的吗?

走进他们的课堂,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学生的座位变了,学生的兴趣浓了,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去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了,这一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经过几天的听课、研课我对他们的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把它归纳为“三个很重要”。

一、科学合理的小组建设很重要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生合作学习一般是通过学生学习小组来完成的。所以小组的的建设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尤为 重要。在我的课堂中也在组建学习小组,但为什么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原因在于在很大程度上我只流于形式,只是为了迎合我们的课改模式,没有真正意识到小组建设的重要性。当然在这些优质课上我也清楚的认识到小组建设不是简单的把几个人组合在一起,它的组建一定要科学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意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主动,形成深刻的体验。在课后和进才实验中学余奎老师的交流中他告诉我 :“划分小组要科学,挑选组长要慎重,实施计划是目的,小组评价是形式。”这让我受益匪浅。

二、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很重要。

在观摩课上我不时反思,我的小组合作交流为什么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实我的小组交流除了流于形式外,还走上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合作学习的泛滥化。经过观察总结我认识到了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学生的学习也需要独立的思考,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三、以学生为主体,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展示很重要。

我的课堂和他们的课堂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真正做到了 以学生为主体,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展示。在一轮又一轮的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也成了我迎合课改的口号。但是,我真正做到了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总想在有限的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但效果却令人堪忧。看到课堂上他们的学生踊跃举手,大胆、自信的展示,我不免有些惭愧。是我扼杀了学生们的展示权力。不是他们和上海学生有太大的差距,而是我根本没为他们创造这个机会。我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他们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今后我要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因为我在这次培训中真正领悟到了“有一种爱叫放手”的真谛。

然而,这些都是理论,我也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要回来具体实施很难,但我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心诚,只要讲究方法,只要努力付出,我们就一定能很好地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与此同时我会向金辉校长说的那样“做好自己的事,唱好自己的戏,种好自家的地。”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