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思考,这是一本关于成长和家庭,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书,或许每一个人读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这本书的中文译名是《自卑与超越》,而它的英文译名是《Whatlifeshouldmeantoyou》,生活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或快乐,又或者辛苦,有幸福也有悲惨,也许对生活最好的诠释就是不单调。人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出生,童年,每个人面对生活的困难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走向不同未来但并不是每一个选择都是光明的,启示的意义便是在我们还未做选择前,让我们看清前路,也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意义。作者举了许多的例子来表达他的观点。他在书中从出生到婴儿期到青春期,对我们会经历的生活问题进行自己的解读和看法。让我们也见识了生活中一些我们不曾见过的样子,或好或坏,或丑或美。作者以一个人的成长为一条线,表现了先天的因素与后天的因素,对他的影响,比如刚出生时身体构造上的不足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后天家庭因素,父母的态度周边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塑造,有些性格从孩童时就会产生,可能会保持一辈子,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自卑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的东西,或许是因为先天的残疾,因为别人的关爱不足,父母的偏爱,又或许是生活对我们的捶打,所以自卑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自卑就是缺少勇气与自信,我们会因为自己的外貌而自卑,有时也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够好而感到自卑,不敢与那些优秀的人交流,其实这种落差感是非常正常的,“人生而平等”,但不平等处处可见,我们所经历的不平等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点一直都存在,我也曾羡慕别的同学的富有,多才多艺,善于交流而感到一些失落,甚至自卑,但是这难道就是终点吗?不,如果我们一直陷入自卑,只会使自己一步步堕入黑暗,自卑不应该成为压在我们身上的山,让我们透不过气,而应该成为我们的动力,成为我们去努力,去改变的勇气,“我命由我不由天”。
作者在书中表达:精神病人与自闭症患者其实都是生活的失败者。成长需要我们去表达自我,在社会中也需要我们去表达自我,“自卑与超越”,我们要怎样去超越?合作是表达最好的实践,人类是脆弱的,在幼年期我们需要被保护,但我们是这个星球唯一的高级动物,因为我们可以交流,合作与思考,群狼的合作可以战胜比它们大许多倍的大象,而成千上万的蚂蚁可以摧毁一切。合作,这是大自然已经告诉我们的生存之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是残酷的,人类本身并不是多么强大的生物,要想生活下去,只有合作,所以早期人类祖先通过群居生活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生存下去。但我也觉得作者过分看重了合作,他人的重要性,但却忘记了个人思考的独一无二,我们的独特便是因为我们思考的不可控性,人类天生脆弱,但人类能够不断发展进步靠的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而进步,突破实现超越。
在我们的成长中,家庭与学校一直都是早期最重要的塑造者,在本书中,作者也用了大量的篇幅也讲述家庭与学校对我们成长的影响,对我们性格的塑造。家庭从我们出生便对我们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出生于音乐世家的人很容易对音乐产生兴趣,因为当他们在幼儿最具有好奇心的时候,他们遇到了音乐,从小就接受音乐的熏陶,如果在一个多运动员的家庭,可能出生的孩子体育天赋很好,或许有基因的影响,但也有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就是因为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如此之大,使得我们既容易向好的发展,也非常走向错误的方向。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应该对他有非常仔细的观察,观察孩子的行为与兴趣,如果有多个孩子,那家长更应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以及几个子女的关系,使他们良性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早熟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学前教育变得异常重要,但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家长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对孩子的教育时间就会大大缩短,有些家长选择直接把孩子抛给自己的父母来带,但实际上,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教育。当我们成长到一定程度学校便对我们产生影响,学习与兴趣开始发展,学校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与更大的世界,而一个学校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正因此,许多家长宁愿花很多钱也要将孩子送去一个好的学校,因为在他们眼中一个好的学校一定对学生有益,这个想法从一定的方面来说是有益的。校园时光正是我们青春期阶段,是恋爱萌发的阶段。对于我们,产生对异性的而好奇是不可避免的,在学校中学习也是不可逃避的许多人会因为学习与感情上的问题,不敢与家人,学校的老师交流,陷入自己的世界,变得孤僻,失去自信,甚至走向极端。这时候家人与学校的疏导尤为重要。我觉得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我们发生过的事,也有许多作者自己童年的故事,作者也有个悲惨的童年,但他实现了“超越”。本书也带着较大的主观臆想,这或许片面,但也有好处,它给了我们思考,人之所以成长,便是思考的深入,人类的发展是思想的进化。审视自己,发现不足,不要自卑,实现超越。感悟生活的意义。不要惧怕,不要活在别人的眼界里,用一生来与内心做斗争,不要停歇,在挑战的路上,不断超越自我。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书《自卑与超越》,其大意是:寻求独有优越感源于人生而有的自卑感,通过学会更好地合作将促使孩子实现具有真正生命意义的优越感。
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梦想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一个人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他的理想和行为都向着为他人贡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他的人生自然会朝着最能体现其生命价值的方向发展。
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存在于“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两端之间,这其中包含着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使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趋于正确的有效方法是培养个体与人合作的勇气和精神。
家庭是培养孩子与人合作能力的关键。母亲要做到对孩子有兴趣、为孩子着想。母亲对于自己成长经历的认知,决定了她对于孩子的态度。母亲要认可和鼓励父亲的合作能力,让父亲成为孩子的榜样,另一方面,要让父亲的优秀不对孩子形成过大的压力。
学校对于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也至关重要。不能用智商等评价指标限制孩子,要让孩子客观认识自己、自立;在学校里建立平等的关系,使孩子乐于合作、为他人着想。帮助孩子寻找到兴趣和自信。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孩子在青春期表现出的叛逆并不是孩子对父母态度的问题,而是源于孩子对父母一直不认同、直到有了对抗能力的时候才表达出来。如何帮助孩子正常度过青春期呢?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正常交往同性和异性,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就会正确理解“长大”,独立拿捏好处理问题的“度”。
作者这样分析犯罪行为。罪犯也追求优越感,但是他的方向错误。他们不会合作。造成的原因在于父母没有教会孩子与人合作,甚至父母不想让孩子对他人发生兴趣。罪犯都是对社会无兴趣、没有合作精神、追求虚假优越性的人。
对于阿德勒先生的理论,我的内心有强烈的共鸣。值得庆幸的是,我对孩子的养育,遵循了阿德勒先生的理论。我重视对于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不能没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我一直在培育他独立生存的能力。我将自己在原生家庭的经历作为参照物,不断修正自己的养育理念,关注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当孩子读大学独立生活后,他自然表现出被大多数人喜欢的性格,他乐于交往、乐于助人、自主学习、积极上进、独立处事、坚持体育、感恩父母。
通过《自卑与超越》一书、第一次系统地领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心理学观点,我更加信服他的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每个人其实都会自卑,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不满,而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的原因就是,自卑之后,你是否会努力去改变现状提升自己的满意度还是,为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觉拒绝尝试任何改变。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作者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作者从每个人的童年不同的经历和成长环境去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以及对生活的看法。
本书主要由两部分来叙述,认识自卑和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最终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的通性,作者将理论与例子结合,把自卑与超越自卑进行深度的剖析。
其实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有自己的不足和弱点,与他人的优点进行比较时自然就会有自卑的情绪。但是自卑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自卑给人带来影响也是根据个人的认知来决定。对于心态乐观的人来说,自卑会让他认清自己的缺点,从而激励他去克服自己的短板挖掘自己的潜能。对于消极的人来说,会在意识形态上造成打击,让其失去对个人和家庭的希望,不利于发展。
书中还有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奉献。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队合作之中获得满足。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引导我们在人生的旅途的道路上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树立自信。这本书详细分析了自卑这一情感,同时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念和看法。自卑与超越相互影响相互转换,构成生活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