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关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十二篇】(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

关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十二篇】(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


第1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聚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这个主题,对于净化思想灵魂、锤炼党性观念、增强责任担当尤为重要。几天来,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谈心谈话,使我经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淬火”、政治上的“历练”。下面,我结合自身实际,从六个方面内容,作个对照检查,并接受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思想方面。对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自己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为“三个不到位”。

  一是理论武装不够到位。虽然能够以最高政治要求、最大政治责任、最严政治纪律抓自身理论学习,但有时不能很好处理工学矛盾,导致主动跟进学习的能动性系统性不够,出现“零打碎敵”、“急学急用”的现象,对自身抓理论学习过程中还存有“实用主义”,把读书看报、开会记录、讲话引用当作学习方法,满足于一般性、概念化、碎片化学习过程,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不够。

  二是内化素养不够到位。受过去形成的一些惯性思维、习惯做法、工作套路影响,站在政治和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筹划工作还不够细致,用政治大局统揽业务工作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是实践运用不够到位。这几年,自己能够自觉把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工作实践,形成较好的工作思路,但用工作效果来审视学习,感到并不理想,在理解领会、转化运用方面还比较欠缺、不够灵活,对创新理论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掌握不好,用上级决策部署谋划推动工作、立足行业建设发展实际突破难题瓶颈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把握,导致思维理念、抓建眼界还不够开阔,抓工作落实还存在发力不够、用力不准、效果不好等问题。

  (二)持续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方面。对比前几年的工作,对比班子的其他同志,对比自己的初心状态,感觉吃苦精神弱化了,工作责任心不强了,完成任务标准降低了,那种时不我待、夙夜为公的劲头已经逐渐淡化。

  一是抓工作力度不够。抓工作容易落入走过场,认为安排了既是落实了,存在追求形式、忽略实效,缺乏一竿子到底精神。

  二是工作创新动力不足。有时觉得自己当领导干部多年了,有安于现状、求稳、怕出问题的思想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闯劲、拼劲,缺乏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精神,精神状态有所懈怠,得心应手的工作抓得多一些、实一些,难度大、见效慢的工作抓得虚一些、少一些,虽有一些新想法,但也只停留在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

  三是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实际工作中,很少主动去想办法、主动去解决问题、主动去推动工作,缺乏“螺丝钉”精神,离领导干部要事事带头、以上率下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在搬迁工作上,基本都是在推着走,上面催一催,我们往前赶一赶;基本都是在绕道走,与相关部门协调工作出现困难,能回避就回避,能搁置就搁置,致使到目前为止,搬迁工作推动较慢。

  (三)构建“令行禁止、不呼必应”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工作站位还不高。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和要求理解还不够透彻,面对我国持续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势,逐步恢复的生产生活秩序,内心出现乐观情绪、麻痹思想,对人员流动可能带来的隐患还缺少清醒认知,对国外输入可能引发的风险还缺少足够警惕,出现了一些松一松、缓一缓的想法。

  二是统筹落实还不好。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政方针,虽然自己也注重理解领会,但如何结合实际工作抓好落实,还没有很好的思路办法,有时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反思原因,还是对系统性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等学习研究得不够深,筹划部署工作与基层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抓疫情防控工作有时还存在重眼前、轻长远,抓分管工作推进,有时重大项任务完成、轻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

  三是服务解难还不好。对于辖区内的工厂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虽然能够主动上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但有时面对企业的困难、群众的诉求,有时深入研究不够、帮难解困不够、倾心服务不够。比如,个别重点企业和项目生产材料需求量大,交通物流受限,影响材料的供应;一些企业复工复产后防疫物资得不到保障等等,虽然向相关部门进行了反映协调,但及时跟进不够,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予很好解决。

第2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党的十八大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优化政治生态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准。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经过90多年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与锤炼,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地方和领域的政治生态出现新问题。比如,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等等,在一些地方盛行。这表明,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确实面临着“重构政治生态”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制度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好人更好地做好事、使公共权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谋求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规矩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必须从制度、纪律、规矩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性政治生态。

第3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防范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风险,优化房地产交易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总局下发《财产和行为税司关于编发房地产交易税收管理警示教育材料的通知》文件,市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要求全市地税系统税务干部认真学习警示材料,接受警示教育,强化红线意识,力达警示教育零盲区、全覆盖。

  一是加强组织,全员学习。从机关到基层,把警示教育材料发放到每一位同志手中,开展警示教育专题活动,集中学习,展开讨论,将学习典型案例和警示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二是联系实际,深入研究。联系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房地产交易税收违法案例汇编》和房地产交易税收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廉政规定,并以案例为反面教材,“以案说法、以案示纪”,分析、分解房地产交易税收管理的风险点、薄弱点,使每一位税务干部充分认识违法违纪行为造成的后果,扎紧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达到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三是认真落实,防范风险。严格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交易税收服务及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督导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以执法风险防范为导向,以查促警,全面降低执法风险,持续做好房地产交易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

  四是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全面落实“三个服务”、“三个实在”、“三个禁止”工作要求,持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服务措施落实不到位、内控机制建设不到位、部门信息共享不到位等问题,切实提高房地产交易税收的征管和服务水平;同时认真开展执法监督,坚持依法办事、依程序办事、依职权权限办事,强化内、外部监督。

  建立完善全域覆盖教育机制。该局将警示教育纳入党委中心组、民主生活会和年度干部教育培训整体部署,并不断加大课时比重、教育密度。中心组每年至少组织2次廉政方面的专题学习,局主要负责人带头讲廉政党课、作廉政报告;凡超过5天的干部业务培训班,均安排不少于半天的廉政教育课;市局每年至少组织开展2次警示教育,并利用各类重大主题活动开展集中教育,确保人人参与、人人受教。

  建立完善重点对象教育机制。区分对象,因人施教。突出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在常规性的专题警示教育、廉政党课以外,市局纪检组还在局务会、党委会等会议上,在局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微信群中,见缝插针地宣讲系统内发生的廉政案例,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围绕新任职领导干部,采取任前廉政知识测试、廉政谈话、签订廉政承诺书等方式,强化任前警示教育。机构改革期间,各级纪检组通过集中谈话、一对一约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分层分级开展廉政教育,强调改革期间六项纪律。针对行政管理权、税收执法权相对集中的岗位人员组织专题教育,针对征管、纳服一线干部开展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专项整治。

  建立健全重要节点教育机制。注重选择节前、事前等关键节点,对全系统税干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通过发送廉洁短信、发布警示教育案例等形式,提醒广大干部在节日期间严守纪律规矩;还通过组织开展节日期间各项专项检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对一经查实的问题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在遇到干部选拔任用、基建装修、大额资金支出等重大事项时,市局纪检组总是全程跟踪,反复强调廉政纪律、风险内控、纪律处分等相关规定,提醒大家时刻绷紧廉洁奉公这根弦。

第4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同志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严守规矩和纪律、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严肃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

  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党的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优化政治生态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准。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经过90多年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与锤炼,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地方和领域的政治生态出现新问题。比如,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等等,在一些地方盛行。这表明,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确实面临着“重构政治生态”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制度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好人更好地做好事、使公共权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谋求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规矩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必须从制度、纪律、规矩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性政治生态。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所谓“破”,就要继续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坚决的反腐败清除破坏纪律和规矩的行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恃权腐败,不仅严重侵犯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而且严重损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党的以来,对党内腐败分子的坚决查处,尤其对高层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查处,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先进政党。面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动摇,继续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腐败,清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

  所谓“立”,就要继续坚定不移从制度上纠正“四风”,以完善的制度强化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权威,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定不移的反腐败斗争必须与坚持不懈的制度改革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们党将制度改革和完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制度治党,彰显制度权威,取得了显著的优化政治生态的成效。当前,必须结合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完善,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权力运行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只要我们坚持制度改革不动摇、强化制度建设不放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懈怠,就一定能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创造和保持良好的从政、执政环境。

第5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同志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严守规矩和纪律、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严肃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

  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党的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优化政治生态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准。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经过90多年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与锤炼,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地方和领域的政治生态出现新问题。比如,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等等,在一些地方盛行。这表明,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确实面临着“重构政治生态”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制度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好人更好地做好事、使公共权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谋求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规矩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必须从制度、纪律、规矩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性政治生态。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所谓“破”,就要继续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坚决的反腐败清除破坏纪律和规矩的行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恃权腐败,不仅严重侵犯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而且严重损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党的以来,对党内腐败分子的坚决查处,尤其对高层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查处,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先进政党。面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动摇,继续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腐败,清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

  所谓“立”,就要继续坚定不移从制度上纠正“四风”,以完善的制度强化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权威,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定不移的反腐败斗争必须与坚持不懈的制度改革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们党将制度改革和完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制度治党,彰显制度权威,取得了显著的优化政治生态的成效。当前,必须结合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完善,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权力运行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只要我们坚持制度改革不动摇、强化制度建设不放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懈怠,就一定能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创造和保持良好的从政、执政环境。

党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篇二

  近日,省委出台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从严约束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深入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通过学习,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敲响了警钟,增强了自觉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的信心和决心。现就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坚定信念,加强学习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分别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规范选人用人行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这5个方面提出了“20条意见”。

  通过对“20条意见”的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日常工作中,我将加强对“20条意见”的学习,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二、依法行政,依法用权

  《意见》提出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相关意见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为人民办实事,也可能被腐蚀,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我们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对我们每一个有权在手的人而言,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一名党员,党的宗旨牢记在心,尽最大努力为人民、为经济发展服务。对相关违纪违法行为的严格追究查处是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重要保证。回顾以往的工作,由于个人原因,难免在工作中出现懈怠、存在纰漏,自身素质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在以后工作中,我将努力加强对“20条意见”的学习,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意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公道正派,不殉私情

  《意见》提出的严格规范选人用人行为、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相关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廉洁自律,正直无私。领导干部的选拔中,一直以来,我都自觉地遵守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为指导,做到公平公正,杜绝任人唯亲,自觉接受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的监督。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牢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避免“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的出现,避免暗箱操作,努力是实现工作透明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程序,人才才选拔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四、秉公用权,接受监督

  《意见》提出的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的相关意见要求通过制度和法制保证权力的规范和透明,把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上。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牢固树立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的自觉意识,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组织、群众、舆论的监督。努力做到政策公开、办事公开,坚持阳光操作,各项日常工作及时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认真调查解决各界人士举报的问题。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采取日常监督、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全面掌握各项规范的贯彻实施情况,组织开展好“20条意见”教育活动,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第6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果用人导向不正,危害的是政治生态的源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把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首先要严格把握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这些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素养、党性修养、道德涵养,按照好干部的要求择优录用,按照五湖四海的原则选贤任能,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更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只要每个干部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我们的干部队伍就能风清气正,我们的政治生态就能“山清水秀”。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点是从严把关。如果这个关把不好,很容易造成不称职、不干净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如何把好选人用人关,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了相应规定。从实际工作看,特别要把好“三关”: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这就需要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过程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坚决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安全生产出问题要问责,选人用人方面出问题同样也应当问责。要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倒逼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好选人用人的把关责任。要持续用力整治买官卖官、说情打招呼、违规破格提拔等不正之风,推动形成干部工作的良好风气。

  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当干部,就要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学会在接受监督下履职尽责。现在,一些地方在干部工作上,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对这种现象应当认真加以解决。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管理监督上,注意抓早、抓小、抓预防,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切实改变那种有了小毛病没人管、出了大问题才处理的现象,防止一出问题就是大娄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要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让他们时刻感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做到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到既干事又干净,防止个人不检点带坏一批干部。

第7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不断强化党的宗旨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和创新意识,确保思想纯洁、行为规范、作风优良。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一、狠抓学习。自觉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始终坚持勤政廉政、廉洁自律,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自身建设上,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践行《准则》《条例》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平时注意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以律己,严管干部,并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落实责任。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团结协作,思想统一,做到了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岗位工作同步。加强廉政教育和监管,适时进行廉政谈话,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超前警示,及时谈话诫勉,随时提醒筑牢思想防线,有效确保了党风廉政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三、严格廉洁自律。严格执行《准则》《条例》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规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在住房、用车、办公用房等方面没有违法违纪情况。不涉足娱乐场所,不接受下属和企业的宴请、礼金,从未接受和持有任何私人会所的会员卡,个人情况如实向上级党组织报备。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我们党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总结实践经验,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成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好建设强,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态。司法行政系统作为国家的法律堡垒,更应该时刻的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不断寻找问题,自我革新,从而打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站好位、履好职、尽好责。

第8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风清气正的好的政治生态。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我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前提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事实表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风政风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个地方政治生态出问题,首先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一是必须严肃组织生活。要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好的“气候”环境。要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确保有实质内容、实际效果。二是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全面落实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以及相关的工作规则和议事程序。实行“各负其责,各施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行领导包片干部保存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制度,确保民主、科学决策,不搞无原则纠纷。三是必须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敢不敢批评,背后是公与私的问题。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违背党性要求的现象,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制止,不当老好人、不怕得罪人,形成团结和谐的党内同志关系。

  二、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关键

  严格的纪律性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铸就良好党风、实现政治清明的重要保证。一是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导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二是要严格遵守党章。要认真学习党章,时常读一读,反复温习、熟稔于心。严格按照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党章倡导和要求的就坚决照做,党章反对和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努力做遵守党章的模范。

  三、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是保障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把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一是要严格把握标准。标准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在干部工作中,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素养、党性修养、道德涵养,按照好干部的要求择优录用。二是要从严把关。如果这个关把不好,很容易造成不称职、不干净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如何把好选人用人关。要对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严格审核,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坚决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三是要严格监督。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管理监督上,注意抓早、抓小、抓预防,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

第9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要清醒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领域政治生态污染严重的现象仍然存在,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能使我们党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首要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遵循和具体体现。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真正把“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见诸效果。

  (一)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中央是最高权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时时处处事事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必须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把握“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政治局面。

  (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和部门的权威来自于党中央权威,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都必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自觉把地方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四)正确处理好维护党中央权威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党中央权威来自于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形成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实践,有赖于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坚持。党中央决策是从全局出发,集中各方面智慧,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作出的。在酝酿和讨论过程中,各方面可以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

  一旦党中央作出决定,就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决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

  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目的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现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复杂,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更加严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要把自身摆进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

  (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全过程。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制定更加科学完备、切实可行、具体实在的规章守则,继续扎紧织密制度笼子。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建立健全保证规章守则贯彻实施的组织体系,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三)持续强化党内监督。监督缺失,党内政治生态就会恶化。要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聚焦党内监督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党内监督合力,精准运用党内监督方法抓手,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注重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党的自我监督同人民群众监督相统一,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四)保持正风反腐的战略定力。腐败的“病灶”不除,腐败的行为不绝,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难以形成。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惩治腐败的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的态度决不改变、猛药去疴的决心决不动摇、刮骨疗毒的勇气决不懈怠、严厉惩处的尺度决不放宽,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精准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关键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必要手段。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烧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一)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决定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要坚持党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要提高政治能力,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倾向。

  (二)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时代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离开时代性,党内政治生活就失去生机活力。要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根据时代特点和党的队伍新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适应大数据、互联网等带来的新挑战,与时俱进地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创新,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让“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

  (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原则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准绳。在原则问题上退一寸,党内政治生活就松一尺,党员队伍就散一丈。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每一条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要切实按照准则要求,始终坚持党的思想原则、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工作原则,按原则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按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按原则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

  (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战斗性是检验党作为一个战斗组织的重要标准,没有战斗性就没有战斗力。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碰硬,坚决同一切错误倾向作斗争,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

第10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在xx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同志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严守规矩和纪律、重构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严肃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

  政治生态是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党的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优化政治生态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准。

  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经过90多年血与火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与锤炼,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不可否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地方和领域的政治生态出现新问题。比如,拉帮结派的山头主义、人身依附的宗派主义、我行我素的自由主义、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等等,在一些地方盛行。这表明,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确实面临着“重构政治生态”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制度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使好人更好地做好事、使公共权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谋求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规矩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必须从制度、纪律、规矩三个方面共同用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良性政治生态。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所谓“破”,就要继续坚定不移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坚决的反腐败清除破坏纪律和规矩的行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恃权腐败,不仅严重侵犯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而且严重损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党的以来,对党内腐败分子的坚决查处,尤其对高层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查处,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先进政党。面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动摇,继续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查处腐败,清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

  所谓“立”,就要继续坚定不移从制度上纠正“四风”,以完善的制度强化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权威,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定不移的反腐败斗争必须与坚持不懈的制度改革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们党将制度改革和完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凸显制度治党,彰显制度权威,取得了显著的优化政治生态的成效。当前,必须结合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完善,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权力运行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只要我们坚持制度改革不动摇、强化制度建设不放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懈怠,就一定能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创造和保持良好的从政、执政环境。

第11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现在,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面对矛盾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好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实施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弘扬新风正气、涤荡歪风邪气,政治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还有一定市场,用人之风不正、家风家教不严、社会交往不净、同志关系不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纠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风问题时有反弹、顶风违规违纪时有发生。可以说,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任务艰巨而繁重。要充分认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特殊重要性,坚持重在建设、立破并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并重,拿出过硬措施、保持足够韧劲,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12篇: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

  近日,省委出台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从严约束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深入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通过学习,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敲响了警钟,增强了自觉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的信心和决心。现就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坚定信念,加强学习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分别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规范选人用人行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这5个方面提出了“20条意见”。

  通过对“20条意见”的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日常工作中,我将加强对“20条意见”的学习,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二、依法行政,依法用权

  《意见》提出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相关意见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为人民办实事,也可能被腐蚀,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我们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对我们每一个有权在手的人而言,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一名党员,党的宗旨牢记在心,尽最大努力为人民、为经济发展服务。对相关违纪违法行为的严格追究查处是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重要保证。回顾以往的工作,由于个人原因,难免在工作中出现懈怠、存在纰漏,自身素质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在以后工作中,我将努力加强对“20条意见”的学习,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的意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公道正派,不殉私情

  《意见》提出的严格规范选人用人行为、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相关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廉洁自律,正直无私。领导干部的选拔中,一直以来,我都自觉地遵守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为指导,做到公平公正,杜绝任人唯亲,自觉接受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的监督。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牢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避免“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的出现,避免暗箱操作,努力是实现工作透明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程序,人才才选拔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四、秉公用权,接受监督

  《意见》提出的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的相关意见要求通过制度和法制保证权力的规范和透明,把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上。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牢固树立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的自觉意识,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组织、群众、舆论的监督。努力做到政策公开、办事公开,坚持阳光操作,各项日常工作及时向群众公示,接受监督,认真调查解决各界人士举报的问题。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采取日常监督、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全面掌握各项规范的贯彻实施情况,组织开展好“20条意见”教育活动,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