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桃精神心得体会500字1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思想深邃、立意深远,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市人大常委会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感悟思想伟力、赓续红色血脉,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展现责任担当。
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对标对表把牢政治方向。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牢牢把握“九个必须”根本要求,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热潮,切实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学深悟透笃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
要紧扣中心履职尽责,见行见效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心系“国之大者”,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更大”重要要求,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紧盯市委想干、政府能干、群众盼干的事项,打好立法、监督组合拳,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努力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开新局、见实效。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聚焦老百姓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重大问题,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为载体,扎实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作出人大贡献。
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严从实推进机关党的建设。要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结合“人大讲堂”、走进“两院”等特色活动,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质量,以实干实效彰显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努力为建设海丝名城、制造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李梦桃精神心得体会500字2
李梦桃 男,汉族,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48年出生,1964年支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现任农六师奇台医院党委书记。
位于中蒙边境的北塔山牧场,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年均气温只有2.4度,居住着汉、哈萨克、蒙古、回、藏等5个民族,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李梦桃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坚持为牧民行医40多年。他开始学的是儿科,看到牧民高度分散,什么样的病人都可能遇到,就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在较短时间掌握了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的一般医疗理论和技术,成长为全科医生。为了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他还自学了哈萨克语,治病救人的同时积极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多年来,他靠着一匹马、一个药箱、一件羊皮大衣、一块毡子和一支枪,常年往返于几百个放牧点之间,为牧场的职工群众、牧民和边防战士送医送药。为了抢救群众的生命,不管白天黑夜,不论路途远近,接到病情立即出诊。行医过程中,他多次遇到恶劣天气,发生意外险情,始终无怨无悔。这些年,他走遍了牧场的每道山岭,累计行程26万多公里,救治病人2万多人次,接生800多个婴儿,赢得了牧区人民的尊重和爱戴,被誉为“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他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李梦桃精神心得体会500字3
“人应该有些奋斗精神,尤其是年轻人,要立志,一生中能有一段时光是在基层为人民服务中度过,是最宝贵的财富。”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奇台医院党委书记工作岗位上已退居二线的李梦桃仍然牵挂着基层卫生事业。如今,常常在巡回报告、讲座中,勉励年轻人投身基层,有所作为。
李梦桃——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知青,于1964年从黄浦江边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从此扎根边疆,在缺医少药的农牧区给各族群众疗伤治病,一干就是30多年。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李梦桃在北塔山牧场乌拉斯台牧业二队当医生。当时,牧场放牧点分散,牧民毡房之间有的相隔十几公里。每当骑着马、背着药箱的李梦桃出现在一处毡房前,牧民们就像盼到了救星,把他团团围住。
初到北塔山,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李梦桃曾动摇过,想方设法希望尽早离开这里。但是,看到牧民如此需要他,他犹豫了。凭着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医务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最终,他留了下来。
“因为这里的病人把医生当做是什么病都可以看的,要看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什么病都要看,我就下决心学习。”李梦桃在与牧民的长期交往中,很快学会了哈萨克语,并渐渐和哈萨克族牧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几十年来,李梦桃走遍了北塔山的沟沟坎坎。在出诊路上,他曾从马背上掉下,从山梁上滚落,在黑夜和暴风雪中迷路,是哈萨克族牧民把他救起带回毡房。
令李梦桃最难忘的是,有一次在巡诊路上,自己的胃病复发。他只有放掉缰绳,让识途的老马驮到一个牧民家里,一位老大娘把家里面很少的面粉拿出来,给他擀了一碗面条……孩子和她自己吃的都是玉米面馕,家里最好的棉被盖在他的身上,他们自己盖着羊皮大衣。
2004年,组织上考虑到李梦桃已在牧区工作30多年,将他调到条件相对较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卫生局,但是没过多久,李梦桃又毅然回到了北塔山。他说,哈萨克族牧民对我有救命之恩。我离不开他们。我要报答他们。
李梦桃在条件艰苦的北塔山和哈萨克族牧民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救治的牧民不计其数。他说,在大城市里面,像我们这样的医生很多,不显眼。我能够在牧区,在这样的地方为大家服务,觉得能够体现出一点价值来;能够为他们治病,为他们救命,心里面是很高兴的。
让李梦桃感到更加欣慰的是,这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民生投入越来越大,牧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就医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场”。
自去年退休后,李梦桃目前居住在奇台县,“上海的房子买不起,就打算在新疆安度晚年了。”李梦桃说,每天他仍然通过读报、看电视,关注着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为新疆当前大好的发展态势感到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