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闲暇之余,最爱之事莫过于与小女一起读书了,幼儿园的时候一起读她的书,现在她小学二年级,我们各自读自己的书,从亲子听读”、亲子共读”到亲子陪读”,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小女从小就爱书,这与她性格有关,她生性喜静,但内心情感丰富。喜欢读书在很小的时候就已有所表现。记得在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给她读一些诗歌,我发现她既爱听,也爱记。有次不经意的给她读读《三字经》,原以为这些对她没有任何意义的词句,小家伙会记不住,没想到她随意听来,居然能朗朗上口,我很惊叹孩子独特的记忆力”。由此,只要她喜欢,只要我有空,就给她朗读一些唐诗宋词,名言绝句,从简单的《静夜思》、《出塞》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到《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各种《卜算子》词句比较,她居然读的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四岁的时候,在识字量两百的基础上,我给她买了一本配有插图的少儿版《论语》,之乎者也,大约有一百多句,她也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大人从来没有逼迫她,我也经常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陪她看,但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会与她一起朗读一些词句,读熟了就好,没有刻意但坚持了这个过程,到她五岁上中班的时候,论语的一些章节居然还能讲上那么几句,我想这应该是小女阅读人生的初始阶段。
这一阶段与刻意无关,小女只是随了妈妈,妈妈也随了小女,是一个听读”阶段,因为她喜欢,由此有了一系列没意义”的教化,即使有人非常反对在孩子小的时候教他们读古诗,认为孩子不理解,只是鹦鹉学舌地记住一些音节没有任何意义,提议应该教他读儿歌,我对此却不以为然,仍然做了自己要做的。周作人先生曾说,中国汉字具有游戏性、装饰性与音乐性的特点。诚然,小女把读诗当作唱歌,而韵律即是舞蹈,有何不妥?
只要她喜欢。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五岁小孩不经意形容自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候,那种喜悦与惊讶,你或许不妨觉得这纯粹只是有趣。
无为而读,阅法自然,这是我在小女阅读上遵循的基本原则,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不为,在对孩子的阅读上,大人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干预与束缚,尤其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更不能过多的以大人的视角去左右孩子的思维。在我和小女从亲子听读”进入到亲子阅读”阶段时,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些图画书它真正的乐趣在于父母跟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过程,而不是用来教孩子认字或者学习什么道理的。
一些藏在图画书里的人生哲理就算被我们父母所悟出,也不应该直接把成人的感悟灌输给孩子,因为父母在读,孩子也在读!成人与孩子的视角各不相同。虽然孩子还不能用正确的语言说出他的感受,但她自己也有体会。正是这种体会丰富了孩子的情感和想象力。如果家长在与孩子亲子读书的过程中老是打断故事的情节,插入自己的问题,让一本书被一个个问题分解得支离破碎,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紧张心理而失去了原有阅读的乐趣。所以,在亲子阅读阶段,我认为我们最好不要去打扰孩子,就让她们尽情地享受她的阅读吧,研究她所喜欢的地方。这样,她才可能从小就会感受到读书是快乐的,是舒心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尤其是勿施于我们最爱的孩子身上,不要让我们的急切之心剥夺了孩子阅读的快乐,或许某天,我们的孩子会带给你更大的惊喜。
因为工作变动,在小女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的时候,我就少有机会跟她在一起阅读,每每面对她总带着一种愧疚,在她的阅读上也是一样,只能偶尔带她去逛趟书城,买来许多书让她自己随便看。一次出差,久久之后回家,小女开心跟我说,妈妈我给你讲故事吧,我听完很诧异,以前总是缠着我给她讲故事,这次居然主动要求自己讲,看她到底能讲出什么词句,于是,我很开心的回答说,好啊!于是她开始讲起了一年级的小豌豆的喜怒哀乐,小豌豆的情感、小伙伴顽皮的细节,描绘的有声有色。
这番故事让我大吃一惊,从来没想到她的故事里能迸出这些不常用的语句,问她是从哪里学来的,她很自豪地说是从书里看到的。原来是一本《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本书,她幼儿园老师为了纪念大家毕业送给小朋友,一直丢在家里某个角落没去留意,没想到,她居然能如此生动的表达,字字句句,情真意切。此刻,我突然醒悟,小女俨然已不小”,我该就此渐渐退出她的阅读世界,从亲子共读”进入到亲子陪读”阶段,从一起读她的书到各自读自己的书。
在家里,我们尽可能多的与孩子一起看书。读完之后,可以与孩子一起交流一下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一起分析、讨论。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我始终认为:书对青少年的成长乃至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但这一切都不是在刻意中追求到的。
总结一下自己粗浅的感悟,我想说,当下,许多小孩的父母会视孩子为自己希望和未来的全部或大部或者把自己的未来和孩子的未来放在同等位置或差不多同等位置,同样的期许也反映在阅读上,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出类拔萃,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充满压力和注重成就的当今时代,父母们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创造条件,却不顾孩子的禀赋,以自己认定的模式塑造孩子,让孩子背负沉重的枷锁生活、学习,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这样,违背自然的期望除了给孩子平添了极大的痛苦外,也终将给父母们带来了无限的懊恼,所以,我们要趋向于做一个自然”家长,不要过多干涉,让孩子在无为”中成就有为”,在自然中快乐成长。
有好多次在读《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好多次在跟学生讲《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好多次在和家长同志们说《孟母三迁》的故事,直到很多事情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孟母的智慧与伟大。
带着孩子上班已经2年多了,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环境、周围的朋友对一个孩子的早期成长影响有多大。两年前,孩子小,每一次开会没有人帮助看孩子,就随意的把他交给比他大一些的大哥哥们,应该从那个时候起,孩子开始接触网络,刚开始的时候是看别人玩,后来就学着自己摸索,再到后面上瘾,早上起来就想把电脑摸一摸,网上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守在电脑前。(其中有一个环节:那个时候他接触的孩子都是爱玩电脑的,他们经常指使冰冰去找妈妈要电脑,如果妈妈不给,他们这群孩子就不跟他玩。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把孩子们都变成了这样。)为这个事情,我曾经很苦恼,心理学上讲:强迫地想让一个人不去一件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发这个人更坚定地去做这件事。可见:硬性的强迫孩子不玩电脑只会让孩子更离不开电脑。为此,我买了《儿童心理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最大的收获是:孩子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玩电脑是他的一种兴趣,只不过现在这种兴趣让他着迷,并影响到他其他兴趣的培养。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转变孩子的兴趣。在孩子12岁前,应该是一个人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我决定抽时间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正巧,在这个时候,我读了邬晓莉的《爱的叮咛》,知道了课外阅读对一个人一生智力发展及终生学习的重要性,我决定将孩子的兴趣引到课外阅读上来。为达到这个目的,我分如下步骤完成:
第一:让电脑被“没收”,从此不能用。我将我们办公室的电脑全部用密码锁上,并告诉冰冰:学校检查电脑的时候,发现我的电脑上玩游戏的记录最多,校长爷爷已经将我的电脑没收了,现在这个电脑不属于我了。(善意的谎言,还让校长成了坏人,呵呵。同时自己也要做到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坚决不用电脑)
第二:想办法将家里的电视关掉。有一个机会:那天,冰冰和他爸爸在家玩游戏,他爸爸要买他的枪,问他多少钱卖?后来玩到尽兴的时候,他爸爸说:我想买你的遥控器,你多少钱卖?冰冰说:多少钱也不卖。为防止爸爸抢遥控器,他还特意去把遥控器给藏起来,后来遥控器就“永远”消失了。冰冰回家也就没有电视看了。
第三:借助益友的力量。我们办公室旁边有一个喜欢读课外书的男孩—————蒋东方,这小孩机灵,淘气,好动,正直、热情、爱看书。我让冰冰天天和东方一起玩,有意避免他和以前爱玩电脑的那几个小孩接触。朋友的力量还真是大,孩子一旦有了益友,他也会学着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每天放学学完作业,就在操场上玩耍锻炼身体,还经常听他们相互之间探讨一些孩子世界里的问题。
第四:带着孩子读书。每天回家,不管多忙,多累,都要陪孩子把书拿出来,读一读,刚开始是我读,冰冰听,后来变成,他看图说话,我再带他读,书里面有很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有时候读得我们一起开怀大笑,有时读得我们疑惑重重。
现在孩子已经走进阅读,并喜欢上阅读了,我们一起用四天的时间读完了《三毛的故事》,现在正在读第二本《小王子》,我正打算再买一套适合孩子口味的读物。作为暑假作业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完成。
有时候一想到陪读,就想到无数陪读家长的心酸,孩子成绩的好坏直接就影响到对家长陪读所付出的回报,有喜也有愁。今天我们换种心境和孩子一起读书,这是另一种陪读,无需成绩的回报,却成了生活的另一种乐趣。
难得的周末,是不是也想睡睡懒觉、到户外走走?却不知静静地陪孩子读读书也挺悠闲,瞬间将生活与工作的琐事置之脑后,心境开始变得空灵。一家人没了日常的烦躁,原来孩子看的书也有很深的意义与人生哲理。我们小时候也看过同样的故事,却只明白的肤浅,现在再读读这些小故事,其中隐含着太深的做人真谛。
孩子的成长与未来的社会生存的确需要很多很多的知识,但今天陪孩子读读书才深切体会到未来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有端正的生活态度。知识只是孩子未来谋生的技能,而做人的道理与端正的态度才能决定孩子人生的高度与价值。让我们多陪孩子读读书吧,用我们的人生历练与领悟去读读孩子的书,因为我们的体会更深刻与真实,我们有必要将孩子理解不到的东西结合我们的体会早早的告诉给孩子,让他更多更深刻的理解未来他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天陪孩子读的这篇故事所得到的心得我们就可以分享给孩子,告诉他贪婪与不切实际的索取、内心的狠毒与自私,最终会让人的一生一败涂地。人生的美好是要自己真真切切的去创造,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与意义。
让我们用另一种心态去做陪读吧,多给孩子一些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不要用索取孩子成绩的心态去做陪读。与孩子共同学习,与他分享我们的人生经历与对生活的理解,这会是家庭生活的最大乐趣,也是真正意义的陪读。让我们将陪读进行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