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有效学习心得体会汇总5篇
加强有效学习,增加自身技能储备:有效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和发掘特长,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有效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有效,高效是我们一直追求的课堂目标。是的,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我所欠缺的就是对课堂的有效管理,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呢,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一直不能很好的做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最近一直在阅读《有效教学》这本书,从中我深深的感受到: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得好,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反之,会起到事半功倍,甚至徒劳无功。如何做到有效的管理呢?课堂需要规则,要管理好课堂,首先要建立好课堂规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在课堂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当这些规则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就会形成愉悦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需要鼓励,实践证明利用惩罚式的管理来控制课堂效果是最低的,应该采用激励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气氛,才能调动学生的专心投入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课堂需要协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呼唤课堂教学的“回归”,把学习权还给学生,因此,课堂的教学“活”了,也“动”了,但也使现在的课堂出现了:多了热闹,少了安静;多了自主,少了秩序;多了涣散,少了专心等极端现象。这也是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再根据我个人的一些教学经验,我的课堂管理中经常采取以下一些做法。
一、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恰当的使“活”课堂适可而止。
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总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还会让学生起来发言。有时老师提的问题比较贴近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而且又是感兴趣的话题时,学生就会一下子“活”起来了,他们就像是打开闸门的水槽,总有说不完的话,甚至有的兴奋的静不下来。此时,教师应该首先表扬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路开阔,有创新精神等,随后可以采取课后交流或写日记等形式作为课堂讨论的延续。
二、坚持健康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
所谓健康的课堂管理就是通过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促进学生心理、社会多层面的安康,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在健康管理课堂纪律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积极鼓励引导,尽量不用惩罚”的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管理中,奖励的矫治作用远远大于惩罚的作用。有一句话“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因此,在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时,应该采取采取“多及时鼓励,少打击批评责骂”的做法。
惩罚、批评只能一时抑制不良行为,而难以形成我们所期望的行为。所以,在教育学生时,应尽量不要使用消极否定性的语言去批评形式,更应多关怀他们,要积极使用鼓励引导的语言去鼓励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不要怎样”“不能怎样”,更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良行为的缺陷,更要指出学生努力改进的方向,从正面引导学生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和巩固。
我想,如果能把这两点做好,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近两年来,我校正在进行“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我们学校教师也利用多种方式学习了《有效技能》这本书。在这里简单谈谈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面向全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课改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二、关爱学生,重视情感,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练习,调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有效性。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有效技能”的学习与研究对于新时期的教师来说是及时而又必要的。
随着“五严”规定的出台,我们一线教师总感觉课时紧,教学总是在赶进度,甚至觉得有些迷惘与力不从心。如何让课堂变得有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的教学?成为我们的一大难题。暑假期间教育局下发的“有效课堂”学习材料是一剂强心针,学习之后使我对于有效课堂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学习期间,深受启发,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共鸣的地方。
“有效课堂的有效是指向学生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是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必须是学生获得效益,是学生有效率的学习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处处以学生为出发点,在课堂上,我们不妨做个“懒”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回答问题,多质疑并且展开讨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开小差的情况,另外对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大有益处。我经常在课堂上不断的提问学生,让学生有种紧张感,适度的紧张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比如在讲解习题时,尤其在讲解选择题时,让学生讲出每个答案错误的理由,为什么不选它的理由。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透彻理解了这一道题,同时还复习到了相关的知识。千万不可为了怕来不及讲完而赶进度,全由老师满堂灌。这样就算多讲了好几道题,仅仅可能是换取自己内心的平衡,而学生真正掌握了没有,却还是个大大的问号。因此可以通过精选一些错误率高的习题进行分析,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另外,要允许学生的“七嘴八舌”,哪怕学生讲错了,老师也不要进行批评,应该加以引导与鼓励,否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以后学生就算会说也不敢说了。有时,对学生易犯错的知识点,在讲解时,我会故意犯个小错误,让学生发现并改正。学生能发现并改正老师的失误,成就感油然而生,听课也会变得格外认真。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自己的学习总结比起老师的满堂灌来讲,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
课堂的有效性固然重要,但我觉得同样重要的还有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让学生喜欢你,自然而然的就会喜欢该门学科,老师说的每句话都会更有分量。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有效课堂来讲,不仅是基础,也是润滑剂。有了这样的感情铺垫,课堂也会变得更好管理,课堂自然会变得有效。
另外,新形势,我们就需要一些新对策。学习材料上推荐的各种名校的教学模式,及学科讲学稿,这些比较新鲜的事物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讲,更应该学习吸收。上学期我们使用了化学教学案,但是总体来讲,总是流于形式,并没有体会到学案的实用之处。我想在这个新学期,应该改进不足,积极的向成功的例子学习,编写出适合我们学生学情的学案。从而促成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永恒追求,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想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多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打造出真正的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究竟怎么教?从何入手?怎么操作?有哪些规定性和运行程序?它是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通过《有效教学的模式和方式》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课堂有效教学的要素、模式和环节,学会了怎样有效地掌控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有:情境与问题,阅读与思维,互动与引导,练习与反馈。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而学生真正地拥有知识,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反复思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练习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四个要素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我们必须以整体的观点,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各个要素(环节)的精神实质和有机联系,并加以认真贯彻和创造性落实,唯其如此,才能全面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方式是:
第一种教学方式:教一点,学一点,练一点。
第二种教学方式:问答、阅读、演示、讲解相结合,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未知。这种教学方式,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启发式”教学
第三种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第四种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
第五种教学方式:完全由学生自学。
每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只有在一个教学发展阶段中才能采用的;教学过程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也不是只能采用一种教学方式。总的说来,以上五种教学方式各自适合于教学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它们都应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本人觉得在教学上真是受益匪浅,以前总是注重课内而忽略阅读,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狭隘,视野也不得拓展,经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单单地一学期学习那么二十几课文而已,而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掌握课内阅读,并且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
我们语文课内课文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重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注重课堂学习,很少看课外书报。有些学生则完全沉迷于课外书中,不重视课内学习,甚至影响了学习成绩,这两种现象都是不健康、不科学的。大家知道,课堂学习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来丰富课内。在教学中,老师善于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以强化课外阅读的功效,让学生得以在课堂上展示课外阅读的本领,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学了《春晓》这首古诗,我就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咏柳》等有关的诗歌。学了《乌鸦喝水》,就可以让学生去看有关动物如何运用自己聪明来摆脱困境的寓言故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要协调好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使两者能完好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