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10篇)
我们应当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学习红军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气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色,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温暖,象征着力量,象征着未来;红色是一种信仰。
当我们坐在宽阔的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些关于战争年代的课文,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一个个坚贞不屈的革命烈士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祖国的幸福明天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我敬佩董存瑞怀抱炸药包毅然拉开引线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我感慨邱少云在燃烧的熊熊烈火中为了隐蔽保护自己的战友,为了取得胜利而咬紧牙关任烈火吞噬的坚强意志!
记得语文课上,我们的李老师一遍又一遍教我们念着主席写的《七律·长征》中的句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也跟着细细品读着,感受红军战士两万五千里的战斗历程,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或许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一遍又一遍铿锵有力地读着这首诗。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种信念要坚持下去,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就必须在思想上和学习上拧紧螺丝,自觉做理想信念的继承者。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五星红旗永不褪色。做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牢记“爱国”两字。从前爱国是:不当汉奸,英勇奋战,带兵打仗。而现在不同,现在的爱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国家发明更先进的武器;或者锻炼好身体,扛起边防战士肩上的枪,保卫我们的国家。
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冬日的一个早晨,阳光洒满大地,天气显得格外温暖,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妈妈乘车去参观刘胡兰纪念馆。
一路上我问东问西,妈妈不厌其烦地帮我解答。我才知道,课本里的少年英雄,原来离我这么近,心里面一阵激动。
走进馆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便印入我的眼帘,我情不自禁地伸起手敬了个少先队礼。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云周西村。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3岁的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4岁入党,当年12月被捕,牺牲时她还不满15岁。
听着妈妈的讲解,我心里百感交集。当金色的朝霞,目送我们走进学校;当明媚的阳光,伴随着我们嬉戏玩耍;当火红的晚霞,陪伴我们躺在祖国妈妈温暖的怀抱。亲爱的同学们啊!你们可曾知道,那飘扬的红旗,是像刘胡兰一样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
走在馆内,我仿佛听到了刘胡兰那铿锵有力的话语,仿佛看到了她视死如归的样子,仿佛身处在当时悲壮的场景中。我轻轻抚摸着馆内的一件件物品,心中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感觉,那是种追随,是种崇拜,是种信念。
刘胡兰虽然随着战火的硝烟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永远铭记她的名字——刘胡兰。
生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幸福,有父母的关心,家人的陪伴,老师的教导,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读书。这幸福生活是像刘胡兰一样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时刻铭记,我们要永远珍惜。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是这信念的继承者,在新时代中,更应该把这红色教育传承下去,从小事做起,在学习中我们要认真努力,展现自我,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自我,努力奋斗,为祖国争光。刘胡兰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都将指引我们永远向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国歌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学校操场上冉冉升起,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因为在课堂上我知道了:这面红如朝霞的旗帜背后,有着许多令人泪目和振奋的故事!这是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刘胡兰,江姐,黄继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烈士,这些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让人民当家做主而斗争牺牲的英雄们,我们要把他们永远地铭记在心中,学习他们面对艰险大无畏的精神,学习他们为实现理想奋斗的精神。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一部电影《金刚川》。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为了支援金城战役日夜行军,必须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却被一条叫金河的大河拦住。河水湍急,战士们立即开始在河上造桥,但美军的战机不停地轰炸着桥面,阻止造桥。我们的战士不怕牺牲,无畏危险,炸了又造,造了又被炸,一座简易的木桥,造出了中国人永不放弃的精神,造出了中国人压不服打不垮的骨气!在故事的最后,战士们顶着天上飞机的轰炸,用身体当作桥梁,帮助大部队渡过了大河。此时此刻,我忍不住一边揩着腮边的泪水,一边向着屏幕敬礼。那些志愿军战士们,为了祖国的安宁,为了打败帝国主义,不怕牺牲,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正如国歌中所唱“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志愿军战士们用自己的身躯,守卫着我们的家园。
影片最后的独白里说到:“那时候,我们每个战士都知道,后代人的幸福,要靠我们去拼了!“。我现在在整洁而舒适的教室里读书,不用担心饿肚子,享受着英雄们拼下来的幸福,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
爸爸说以前的战争是在战场上战斗,而现在的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科技的战争,谁占领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我想只有用英雄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精神,刻苦学习,才能在长大后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才能拼得未来的幸福!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题记
红军精神感动着几代人,也是共产党精神所在。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长征25000里,这是一个人们至今都难以完成的传奇。但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不乏英雄,我们的精神,让这只金鸡在古老的东方屹立五千年不倒。这次我们研学的目的地,便是我们中华精神最好的体现,它就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红旗渠。
豫西北,林县。这个三省交界之处的小县城,曾因一样东西致使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几十万百姓,在几百年间民不聊生,那就是水。水,可以说是给林县人民带来的最深、最痛的回忆。在红旗渠为修建的一二百年里,多次出现大旱,颗粒无收,甚至有五次出现过人相食、异子相食的惨况。这个地方本就干旱无水,而这个地方的地质石灰岩并无法储存地下水。水,便成了人们最珍贵,最迫切需要的宝物。
“若天地不保,那边翻天覆地。”几百年了,林县人民终于不甘向干旱屈服。时任县长经过考察,选定了水源充足的浊漳河。几万民工大军浩浩荡荡,誓要将漳河水带回林县。可现实不济,修建这样一条天堑何其容易?但这些英雄们并没有向困难屈服:他们削平山,头开凿天堑,他们不求外人,自制材料,他们飞檐走壁,排除危险,他们不畏生死,血染此处……他们任凭头顶飞石呼啸,脚下万丈深渊也不畏惧;他们成天粮少活重,却无半句怨言。这,才是我们该有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中华精神。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红旗渠的修建,哪怕是现在最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望而却步。在惊叹的同时,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修建成功的?那些最原始的工具,又是怎样让他们筑成这样一道“水长城”的?正是他们骨子的红色基因,正是他们的精神所在!
红旗渠水滚滚来,林县人民泪满台。中华屹立五千年,唯有精神永相延。
5月5日,我们进行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社会采访活动。我和耿一凡分到了一组,集合完毕之后,我们不想拖延,一路赶着寻找起采访对象。
我们第一个任务是红色地标打卡活动,需要找到三座雕塑并合影。第二个任务是采访四个路人,进行历史宣传。为了更快捷、方便地去完成任务,我们干脆找到合适的人就进行采访活动,找到了正确的雕像就一起合影。我们按照老师在群聊里发送的图片,看到了郭沫若、鲁迅先生的坐像和内山完造塑像。我们马上行动,迅速地飞奔起来。由于我们跑得太快了,跑着跑着,我们就满头大汗。不过这也不能影响我们的兴趣。
在采访过程中,有一位老爷爷令我印象最深刻。当我走上前去问:“爷爷,我是上海市虹口区新闻学校记者站的小记者,卫锦旭。今天我们正在举行‘听党话,跟党走’的采访活动,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吗?”只见老爷爷满脸笑容地说:“能啊,小朋友,我很乐意。”
于是我开始了采访:“爷爷,您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吗?”老爷爷回答:“当然知道,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100周年了。”
我又问道:“那么您知道‘中共一大’会议是在哪里举行的吗?”“这简单,先是在上海召开的会议,后来再一次会议的中途,闯进了一个人,那人说了一句:‘哎呀,我走错门了。’就做出一副慌张的样子,走出了房屋。一个经验很丰富的共产国际的代表觉得不对劲,识破了他是个密探,于是劝大家转移会议地点。于是大家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后来在这条游船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我正纳闷为什么这位老爷爷懂得那么多,这位老爷爷就慈祥地告诉我,他的父亲是干革命的,和鲁迅、陈独秀等人关系都很好。他父亲是在1920年参加革命的,退役以后一直和孩子讲关于革命的故事。
我现在明白了,原来这位老爷爷的父亲是一位党员啊!原来,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革命志士。
任务完成了,我们几个兴冲冲地飞回去报告,得到了几张奖券和一面国旗。手上握着国旗,我仿佛听见了革命胜利的号角声。是啊,我们现在平安的生活来之不易,那都是那些革命志士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应做的事。
鲁迅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弃医从文,遵循内心,投向祖国的怀抱。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鲁迅先生曾用多个笔名写作品,其中为“鲁迅”最出名,对群众的影响最大。他从事文学创作,想由此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而使祖国强大昌盛,他是那个时代的新人,在国人没有意识时,是他默默在背后拿起了笔,想唤起人们已经麻木的精神。
时代在变化,人们也在变化,我们要铭记历史的教训,传承不是照做,而是进一步发展变化。那漫漫长征,数不清的征战,战士们却始终不忘初心,无所畏惧,英勇牺牲,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要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争做时代新人,勇于尝试创新,比他人更进一步。
红色基因是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我们要传承,而不是牢记,我们要有付出,要努力,传承才能真正实现。
红色基因由我们传承,不论多小的事,只要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我们都可以去做。记得一次我不为酷暑,去发传单,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应该不放过每一个实践的机会,不断练习,为未来打下基础。
少年强,中国强。我们要做时代新人,思想新,能力强,我们可以借鉴,但是不能照样发展。
中国养我们育我们,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祖国做出贡献。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作为炎黄子孙,一个中国人;就算时间再怎么推移,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一百年,长征精神、五四精神甚至延安精神都是不可能被时间遗忘的。这些革命精神都已经成了我们刻苦铭心的不能忘记的回忆,它时时刻刻的激励着人们与时俱进,奋发图强。
回望中国曾经的历史,有灰暗、有光明、有落魄、有辉煌。不知不觉时光已匆匆逝去,一晃眼,七十年就这么过去了。如今,中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辱的中国了,它已经成为了世界知名国家中一块亮眼的名牌。自从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向全国人民宣布,向世界人民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曾经落魄灰暗的那页历史已经翻过了。当我们迎着天安门新升起的那轮红日,我们就应该想到,在这些充满温暖,充满和平与爱的日子里,我们幸福安稳的生活着,可是我们今天沐浴的和平的阳光与幸福的生活,是多少革命先烈用生命与热血换来的。不得不说:这些令我们尊敬令我们纪念的先烈们,是你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是你们挺身而出,铤而走险,用自己的血和肉筑造起了新的长城,与帝国主义列强进行拼搏,用自己的血肉为中国打下了大片的江山。虽然你们倒下了,但是中国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带着兴奋激动和骄傲的泪水,唱着那首斗志高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他们的内心澎湃着汹涌着,内心无比自豪。现在他们将继续走你们没有走完的路,继续做你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祖国,对祖国人民的爱化作战斗时的勇气、信念、意志、化作了和敌人战斗时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们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这些人很平凡,都跟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他们也有亲朋好友,有自己快乐的生活,为什么他们却能这样无私的奉献,因为他们有精神,有重大的革命精神,这样的革命精神就已经随着这些有激情的党国人士传播到每个中国人的心底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开出了一朵朵象征着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困苦的花。而七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在国际上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或不是最强的却是进步最大的。
当年,日本入侵中国的时候,民不聊生。于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用那平凡的笔尖与恶势力抗争,唤醒了多少保家卫国的中国人的决心。那舞动的笔尖下的文章,成为了中国永永不腐朽的经典,也成了那时鼓励人们勇敢杀敌的动力,这是中国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古至今,不论是有血肉的拼搏,还是飞舞的文笔,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从未忘记。今天,中国成为了科技发达的强国,但是她还可以更好,更优秀,更强大。而作为新一代的继承者——我们应该怎样做?在如今的社会,国家已经日益强盛,再不用担心外敌入侵,所以我们不需要像从前小小年纪就拿起了枪杆子,但这并不代表革命精神就可以退伍了。一个强盛的国家,一个团结的民族,最重要的不是武器有多强大,而是国家的革命精神有多坚定。我想一个国家的兴盛靠的是德和信,只有德信兼备,才能立好一个国家。革命精神有很多种形式,是高尚的信仰,是实际的行动,是坚定的信念,是心中不灭的明灯。我们或许做不了太多,我们没有革命先烈“头可断血可流”的大义凛然,但我们可以发扬不怕吃苦,不怕辛劳,有理想信念,有奋斗目标的上进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红色基因,争做新中国优秀的时代新人。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自古以来红色便隐含着鲜血。那张扬而又赤烈的鲜艳原色,曾带给我们无数震撼,它鲜明的颜色诉说着它的由来,汇集了多少热血青年的高涨呐喊声,熔融了多少奋不顾身的战斗牺牲,包含了多少希望、期盼与红色精神。
贯穿历史过往的红色精神,直至今日,仍高举旗帜,挥舞着旗摆,指引方向。
跨越时空的隧道,穿越时空之门,我们回到过去,在祖国壮丽的河山中,无处不闪烁着革命红色的光芒,无处不印记着红色革命的脚印,我们被这红色所征服,感叹他们的伟大,感叹英雄们的红色精神。
“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一位15岁女孩坚定的声音回荡在耳边,一个花季少女的年龄,诠释了坚强的深刻含义。她——刘胡兰,面对敌人的严刑拷问,不顾自身安危,无畏中包含着多大的决心与毅力,亲自为这位少女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各地的抗敌战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了,广大人民一呼百应,刘胡兰倒下了,夏明翰撑起了红色革命的一片天。还有万里长征、卢沟桥事变的无数流血牺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和平是一切外交关系的基调,虽没有纷乱的战争,没有血流成河的牺牲,却也有无数的红色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的新生命,他们的“钉子”精神成为引领当今社会的旗帜,他们的坚韧、不辞辛劳的奉献,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当浸进骨子里的东西,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是这种精神的承载者、传播者、践行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中国梦的实现也是如此,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去建造中国梦的基石。
王峰,火海救人英雄。纵使浓烟埋没了整栋楼房,纵使一千多度的高温,王峰依然在发现火情之后义无反顾的三次冲进火场救人,在他三次从浓烟滚滚的火海出来时,王峰已快被烧成“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邻近的路口,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因为王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从火海中逃生,二十多位邻居无一伤亡。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烙下你的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盘,红色精神在人们心中永生。
支月英,扎根乡村三十六年的最美教师,1980年,只有十九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千米,离乡镇四十五千米,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三十六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跋涉了很多路,吃了许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她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时光花白了你的麻花辫,但红色精神始终坚守在深山。
正是这些无畏的英雄,撑起了整个中国梦的进程,这些舍己为人的优秀精神,正如数十年前一场场的红色革命般汹涌,无论十年、百年,这些红色精神依然在我们心中永驻,在我们血液中流淌。
面对未来,我们应当继承这些红色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尽我们所能,让红色精神永远传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又是一年绿肥红瘦败去,丹桂飘香之时。
又是一年灞桥送别,迎来新生之际。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想感谢我们的学校,感谢临沂大学在两个月之前组织的“红色育人工程,下基地”活动,这次实践活动使我获益匪浅。七月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迎着细雨,我们一行前往华东烈士陵园。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我们郑重宣誓:传承沂蒙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虚心接受教育,主动磨练意志,笃奉明义锐思,抱负致远弘毅,遵守实践纪律,培育沂蒙特质。
从华东烈士陵园到115师旧址,从影视基地到诸葛亮城。沿着时光的长河,从此刻追溯过去,踏着逝去的记忆,从过去感想现在。当指尖轻划过那一张张灰白色照片中仍旧鲜活明亮的脸庞,细读着他们峥嵘岁月中洒过的血泪。同学们,你们是否同我一样,在那一刻澎湃出一种“为往圣既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
同学们,你们可曾同我一样,在那一刻汹涌出一种名为羞愧的感情,继而攥起拳头大声宣誓“传承沂蒙精神,强化责任担当”同学们,你们可会同我一样行走在泥墙草屋之间,用未曾破损的柔嫩手掌抚摸着那些硝烟斑驳的痕迹。
同学们,我想要说点什么,当看到石壁上那密密麻麻的烈士们的名字的时候;我想要说点什么,当在粟裕将军墓前默哀的时候;我想要说点什么,当在墓园目睹那似乎没有尽头的墓碑的时候;我想要说点什么。可最后,我什么也没说。因为我不知道早已成年可还在心无愧疚的花着父母的钱,整天抱怨课太多,假期太少,抱怨社会的种种不公的我有什么资格说和说些什么。以前总爱有事没事写些酸文,发两句悲伤感秋的后现代非主流说说,自认为了解一切和不屑着一切。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曾被我有些无知的认为成“徒有其表”。可是当我在孟良崮看到那破损的独轮小车时,当沂蒙六姐妹用肩作桥的照片在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
那一段段不唯美但足够壮烈的故事却声声入耳,我不禁有些丢脸的泪流满面。想要狠狠地给自己一记耳光,从此将沂蒙精神谨记心间。“对于有信仰者死是永生之门”但是请允许我有些自不量力的猜想,在那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文盲的时代,我们的先辈也许大字不识一个,更不明白信仰是什么,但是他们比我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有着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值得我们的尊敬和学习。“光荣并不是铸就在金色的勋章内,而是欢呼自人民的心底里。伟大也不是记录在苍白的文件中,而是镌刻在灵魂的丰碑上。
在此,请允许我仅代表我个人向那些永远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英灵们,那些在历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斗争中牺牲的先烈们,那些在反掠夺、反压迫、反霸权的自由斗争中牺牲的英雄们,那些守护着这个国家推着独轮小车在枪林弹雨中英勇献身的——最平凡的人们,深深致敬!沂蒙精神,红色传承!我们所拥有的是同一颗心,她搏动的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宏响,是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回音,是四万万,十三亿同根血脉的共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时此刻我站在这个地方,站在这历史的天空下,也许我渺如尘埃,但我仍想从自身开始改变,努力学习,为祖国增光,让英灵安息。
愿世界因我而有小小的不同。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华丽篇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革命先烈的“开天辟地”,使得中华民族在新时代“乘风破浪”。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传承和学新中坚定红色信仰,在与时俱进中牢记为民初心,在艰苦奋斗中勇担时代使命。
一、传承红色精神,筑牢为民根基
胜利来之不易,离不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更离不开坚定不移的信仰。中国共产党能取得革命胜利,是因为革命先烈始终牢记人民,在炮火中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新时代党员干部虽未经历炮火洗礼,但坚定的红色信仰始终未变,如何将“红色精神”与时俱进,应在传承和学新中下功夫。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传承革命先烈红色精神,强化理论学习,是当下党员干部必修课。坚持常学常新,从国史中感受“红色精神”、坚定红色信仰,在新时代思想理论中接受政治洗礼,以传承和学新不断提升自己,筑牢为民根基。
二、牢记为民初心,谋取人民之福
为民谋福必须坚持利民为本,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国家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傲然屹立世界东方,但无论国家如何发展、如何壮大,始终与民生不可分割,人民所向往就是党员干部奋斗目标。在建国初期,焦裕禄、雷锋等模范人物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为民初心”,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榜样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立足当下,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中思考如何为民谋福。要善解民意、勤练本领、脚踏实地,做到“知民之所想、理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困”,将群众问题和自身工作相结合,针对性、科学性提高服务本领,农村政策多学、田间地头多走,使得利民惠民政策落地生效,谋取人民之福。
三、坚持艰苦奋斗,勇担时代使命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两弹元勋”邓稼先在实验器材严重缺乏情况下硬是造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艰苦奋斗中成就伟大事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将艰苦奋斗和时代使命相结合,在逆境中迎挑战、担重任,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勇往直前。要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时刻保持优良工作作风和生活准则,让党的艰苦奋斗传统在思想上和作风上牢牢扎根。要始终坚持为国家事业担重任,将艰苦奋斗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冲在前”“战在前”,为全民奔小康提供强有力保障。要勇于磨练、敢于担当,古语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党员干部唯有多吃苦,才能练得“钢筋铁骨”,把艰苦奋斗贯穿人生始终,才能担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