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2023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2023世界粮食日)

2023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2023世界粮食日)


2023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8篇

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说什么?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是“世界粮食日”。为什么要在每年的10月16日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呢?很显然,是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所以,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背诵一下《锄禾》这首古诗。《锄禾》——预备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背诵得很好!这首诗我们早就学过了,都知道农民伯伯种田很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因为,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伯伯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浪费一点粮食不要紧。但是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人们在苦苦挣扎?在全世界范围,每年有数百万人民,包括六百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饥饿。在我国,每年有许多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老人、小孩没饭吃,要靠国家救济,靠大家帮助。由此可见,饥荒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号杀手!所以,即使我们的生活条件再好,也不能丢弃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无数名人、伟人都是爱惜粮食、生活节俭的典范。北宋时的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然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抵御寒冷、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要“俭朴为荣,奢侈为耻”。我们敬爱的周恩来也一贯反对铺张浪费,他吃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捡起来放到嘴里。

同学们,听到这里,请大家想一想:你是否做到爱惜粮食了呢?你有没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在家里,在学校,你是否将饭菜只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将吃了几口包子扔掉?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同学们,我们应该把爱惜粮食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不管在家里吃饭,还是学校用餐,我们都应该不偏食,不挑食,吃多少饭盛多少,不要浪费。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的要求,也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

同学们,爱惜粮食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而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珍惜一粒米开始,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篇2)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这首诗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二十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我们的祖国现在是多么的繁荣富强啊!但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贫困山区。在贫困山区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小孩子们还没有地方上学。人们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连大米都不多,更别说肉了。要是两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谢天谢地了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公顷(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资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更何况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那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和贫穷,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穷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一份责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篇3)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节约粮食文明就餐》。

节约是美德更是责任。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人应做的事,所以我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文明就餐”。

古今中外,不少人留下了家喻户晓的名言警句。例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国家正式发文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来,全国上下大到国家党政机关,小到家庭、个人,勤俭节约蔚然成风。还对“光盘行动”作出了“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的重要批示。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情实意,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丢弃了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

我们学校一些同学中午也在学校就餐,美味营养的午餐让大家都赞不绝口,但同学们,用餐不仅仅是一种需要,还应该是个人文明素养体现的过程。所以,我们用餐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就餐前,各班由路队长执班牌,带队进入指定用餐教室,队伍整齐,秩序井然,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推搡,不拥挤。

二、进入用餐教室后,有序进入指定餐桌就坐。分发饭菜时,文明礼让,不哄抢。

三、就餐时保持安静,使用餐具时轻拿轻放,不能用餐具敲打桌面或餐盘,禁止用餐具嬉戏打闹。

四、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五、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要将分配到的菜和饭尽量吃完,不得浪费粮食。

六、保持桌面的整洁,尽量不把米粒、菜肴、汤汁泼洒在桌面上。用餐结束后,清理桌面,将残渣倒入指定位置,并有序轻放餐具至餐具框。

七、添饭、打汤须排队等候,添补完毕后必须立刻回原餐桌继续就餐。

八、所有食物必须在教室内吃完才能离开,不得带出教室。

九、就餐结束后,听从老师指挥,文明休息。

同学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维持午餐时良好的秩序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营造一个文明、有序、温馨的就餐环境而努力!为建设一个美好的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九班的_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切从简。

“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社会常理和人之常情。在古代,不同阶级的人在一日三餐中的菜品丰盛程度和场面大小就有差异。所以在现在,就有不少的人过于追求聚餐的场面大小和菜品数量而忽略实际情况,并以此彰显自己“不凡的气度”和“大气的风度”。

话说得有道理啊,谁不喜欢有面子啊?是我,我也喜欢做有面子的事,但我不会像上面说的那样,我会从长远出发,立足现实,节约粮食,反对铺张浪费。话说得轻巧,具体做法呢?

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如果你已经明确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并决定从现在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细节、约束自己,那就很不错了。因为你已经有了精神上的认同,同时你需要关注一下周边的人,或许这时候,就需要你委婉或直接地表达想法、提出建议,如果还能做到语气温和就更好啦。

其次,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细节、约束自己。听说,在吃饭前双手合十心里默念“节约粮食,粮食节约”,就可以使没吃完的粮食飞到需要它的地方去。当然,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落实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积累的经验来看,同学们大多对自己的食量有所估计,但那些特别喜欢或者特别感兴趣的食物却散发着该死的魅力,好想吃,但是摸摸我那“圆润”的肚子,忍不住问自己:“我还吃得下吗?”这时候就需要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是否有必要吃?是否吃得完?是否点了能打包带走?如果已经吃不下了,而且不能打包带走,那就没有必要去买;如果已经买了,可以请身边的好友帮忙吃一些……总之,尽量避免浪费。

每次看到装剩菜剩饭的桶里堆满食物,我都会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话语响在耳旁,农民伯伯复杂的眼神和处于饥饿中饱受苦难的人期盼的眼神,似乎都在提醒着我——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更是为了食物的合理利用,为了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一点力所能及的关爱。而“光盘行动”也不应只成为一句口号,更应成为一种行动。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同学们,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时候到了,行动起来吧!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篇5)

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何时候都要绷紧这根弦,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让百姓任何时候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藏粮于地,喜看禾菽千重浪。“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有根才有果,有果才有实,有实才能让14亿人有饭吃,吃得饱。在当今国际局势动荡和一次次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的影响下,要更加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增产高产,护好老百姓的肚子,装满老百姓的“菜篮子”,增加老百姓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底气。同时,要保好农村耕地的质量,各级地方政府要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要因地制宜变“撂荒地”为高质量标准农田,带领农民改进耕作方式,将“望天田”改造为“保收田”,让农民装满粮仓,更装满“钱袋子”。

藏粮于种,笑闻碗间稻香飘。吃饭的家伙要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在粮食生产上,种子是源,产量是泉,未有源头活水来,就未有活力之泉。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百分之九十六以上,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使用自主品种,基本做到中国种中国粮。但同时在一些品种、领域跟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短板和弱项,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起表率作用,牟足劲、精奋进,要有“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精神和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去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同时,还应将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和产学研用相结合,完善种业产业链,早日实现“禾下乘凉梦”。

藏粮于库,仓廪充实底气足。“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国库和粮农户仓装满粮食是愿景,是目标,更是行动指南。粮农仓丰实稳的是小家,护的是人心,保的是平稳;国库丰实稳得是“大家”,护的是天下,天下安则社稷稳。仓库需装满粮食,更需装好粮食,“装好粮”需奋战在一线的粮食守护者们,特别是党员干部们要以身作则,怀揣一颗“定心”,以“钉钉子”精神研发和改进粮情智能检测系统、储存系统和运输系统,用高科技为仓库存储保驾护航,护好手里的每一粒粮。

藏粮于民,乐传社会风尚浓。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之风,坚决杜绝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是中国永不过时的传统美德。光盘行动提倡鼓励大家“珍惜粮食,拒绝浪费”,有力改善了社会上粮食浪费的现象,很多人增强了节约粮食的观念,但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节约粮食任重道远,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从一餐一饭抓起。大力倡导良好家风,父母多引导孩子;完善学校相关制度,开展主题班会等各类活动,形成“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良好风气;加强社会的监督,共同作用,形成闭环式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产生粮食浪费的现象,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好习惯在一代一代人中蔚然成风,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篇6)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东坡故里,天府粮仓”,9月20日,在第__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由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倾力打造的原创MV《永远丰收》正式上线,歌曲以展现新时代“天府粮仓”新风貌为创作初心,以永丰村独特的风景风貌为背景,勾画出新时代中国农村“景美、人美、日子美”的美好景象。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作为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要牢牢守好护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坚守“粮”心,不负百姓好“食”光,履职尽责,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筑牢耕地红线,当好脚下土地“守护者”。“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耕地一直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耕地红线就是保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对于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的国家来说,保卫“脚下土”是端稳“手中碗”的根本前提。基层干部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要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除了要积极做好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农村宅基地审批等方面的政策宣传者,更要做好耕地撂荒集中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耕地用途改变管治的执行者,用“长牙齿”的手段,筑牢土地保护“安全盾”,拿出对土地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决心,守好护好永久基本农田,牢牢保卫“18亿亩”耕地的安全红线。

稳保利民底线,当好粮产发展“服务员”。“一餐一饭关系民生,一瓢一饮贴近生活”,守护粮食安全,除了要守住耕地红线,同时也要保住利民底线。面对农耕技术不足、农业经营形式单一等“拦路虎”,广大基层干部要时刻牢记肩上的初心使命,扎扎实实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探索助力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新方法,通过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等方式,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真正实现“谁种粮谁受惠”。要做好“引路人”,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通过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农业生产技术能力培训等,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种粮人”,激活生产致富内生动力。

绷紧节俭主线,当好绿色生活“带头人”。“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老百姓已经完成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跨越,但“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越是饱食暖衣,越要握紧“节俭筷”,珍惜“盘中餐”。广大基层干部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常思农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劳作之苦,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让“俭法”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群众饭桌上的行为习惯,教育引导更多的人着眼于自己的饭碗,从节约“一粥一饭”做起,从米面粮油上的“精打细算”做起,以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勤俭节约汇聚起绿色健康生活。

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篇7)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回信勉励,同时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绝不动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党的__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将粮食安全提至“国家战略”高度。“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一直是心之所系、情之所牵的“国之大者”,守护“大国粮仓”从来都不是小事,而是生死攸关的大事,须臾不能怠慢!

科技支撑,藏粮于“技”,在“革新”中谱写“现代农业”瑰丽篇章。“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徐淙祥的试验田里种的是神舟十号飞船搭载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阜航麦1号”,平均亩产达811.29公斤;小麦种植全程使用机械化技术,1000多亩小麦仅需3天就能收割完成,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利用多种信息化技术考察分析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大力进行小麦高产攻关……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新一代科技成果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全面深度融合,“望天田”“人力田”变成了“丰收田”“科技田”。未来,我们应继续坚持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点燃乡村振兴“科技引擎”,逐步形成农业生产新模式、新业态,让科技成果在田野上“大展宏图”、为大国粮仓“保驾护航”。

“抱团”发展,节本增效,在“合作”中绘就“共同富裕”绚烂图景。2010年,徐淙祥牵头成立“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2011年,__亲临徐淙祥负责的现代农技推广示范基地考察,勉励他“继续努力,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再作新贡献”。十年风雨十年情,十年点滴见初心。十余年来,徐淙祥谨记嘱托,扛起了粮食安全责任重担,带动广大农户共同靠种粮发家致富。相较于传统的散户种植模式,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模式便于管理,经济效益更高,且有利于巩固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在纪录片《摆脱贫困》中也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应积极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打造出更多各具特色的“经济强村”,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承业“接棒”,后继有人,在“传承”中赓续“种粮能手”无上荣光。在“回信”中表示欣慰——祖孙“接力跑”、种粮“父子兵”,在父辈的影响下,徐淙祥的儿孙们“也跟着干起了农业”,种粮大户“后继有人”。其实不止徐家儿孙,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和丰厚的薪酬,毅然返乡,子承父业,扎根农村,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而本土人才更是基层人才培养对象中的重中之重,应成为未来各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各地应变人才“输血”为“造血”,一方面要鼓励在外游子返乡,打出“感情牌”,用“乡愁”留住这些愿意花心血建设家乡的人;另一方面,要盘活本地人才资源,深挖细选,精心培养本乡的“田秀才”“土专家”“致富能手”,促进本地人才“家门口就业”,服务于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乡村发展。

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演讲稿(篇8)

“大国粮仓”,靠得住吗?粮食够不够,打开粮仓让老百姓看一看就清楚。应对大战大考,中国粮食库存充足,手中有粮,老百姓心中不慌,这“大国粮仓”里装着的正是满满的大国底气与自信。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中国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和能力应对一切风险挑战,解决好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粮食安全度高基于为民造福的好政策措施。

中国粮食安全度高,一组数据一目了然。4月10日,商务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三大主粮粮食自给率高,储备、库存充裕。据统计,2010年至201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连续九年保持在400公斤/人以上,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除此以外,我国粮食进口只占国内消费量的2%左右。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粮食实现自给,粮食产量也不断创新高,应对全球疫情,中国老百姓的“米袋子”充足有保障。粮食政策好,老百姓种粮积极性才高,我国粮食安全度之所以高,离不开粮食生产领域的好政策支持,聚焦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落地,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把中国人的饭碗儿紧紧端在了自己手中。

粮食储备充足源于持之以恒的拓荒人精神。

此前,对于疫情有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表示,“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在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忙碌着,他说,他将在“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事业中引领粮食产业的进步,继续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这就是稻田里的拓荒者精神。他一生研究杂交水稻致力于为农民增产粮食、为人民吃饱饭,并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持之以恒,最终实现了把杂交水稻的种子播撒到神州大地上的愿望,这个拓荒老人,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以及世界粮食供给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带领着神州大地上千千万万农民积极种粮,用杂交水稻高产、更高产、超高产的现实给出了“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的坚定答案,正是有了许许多多这样鞠躬尽瘁把爱国付诸于行动的中华儿女,国家粮仓才得以丰盈。

粮食供应稳定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绷紧安全弦。

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尽管现阶段中国暂无粮食安全风险,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应对挑战,要保证粮食供应持续稳定,还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牢绷紧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一个大国,要牢牢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疏忽懈怠。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器,立足自身方能安天下、稳民心。重视农业、夯实农业是第一要事,要继续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长期有效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产业转型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疫情当前,需扎实有序、稳步推进粮食企业复工复产,根据实际需求逐步调整粮食生产结构。要通过引导大众合理消费,防止出现粮食价格大起大落,让粮食市场规范有序、公开透明。要通过不断优化粮食储备品种,创新粮食执法监管,确保“大国粮仓”储备质量好、不愁用。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大国粮仓”才能持续靠得住!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