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就是出发时的目标、誓言或承诺。恩格斯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不仅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而且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在此主题中,不忘初心又是具有统领功能的灵魂主线。不忘初心,方知使命,方能担当,方得始终。因此,要全面而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十九大精神,就必须以不忘初心为楔入点。
1.“三个不能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才能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之所以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核心,是因为中国有古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人民是党执政之根基,如果将党比作舟,那么人民即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唯有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唯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方能坚守初心、践行使命。
之所以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核心,是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出发的时候,近代以来的仁人志士已经围绕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探索。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既然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既是中国革命的客观要求,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此,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踏上“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新征程,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才能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虽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只有十多位代表,但是中国社会的伟大巨变却实质性地开始了。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实行国共合作、掀起了大革命的高潮,还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为中国革命找到农村包围城市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在被称为“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的长征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化作震撼人心的长征精神,也是“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紧密团结的精神”“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等。这些精神所释放出来的磅礴力量,使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交织中蹚出一条浴火重生的革命新路。
“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才能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寻找和追忆“红船初心”,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风雨雨、辉煌激荡的来时路,表达了不忘初心、做“红船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将“红船初心”化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信念。
2.不忘初心是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力量源泉
初心是理想和信念,初心是定盘星和宣言书,初心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只有不忘出发时的初心,才能形成实现初心的意志。只有不忘出发时的初心,才能以不变的初心应万变的世情、国情和党情。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中国共产党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带领人民站起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意味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完成了,占人类总人口1/4的中华民族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以崭新的姿态于世界民族之林中站立起来,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新起点。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因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中国共产党才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富起来。改革开放是合乎时代潮流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仅排除了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思想障碍与体制障碍,而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富起来。
正因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中国共产党才能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带着新的任务和新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历史起点上,率领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校正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展示了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击破“中国崩溃论”,描绘出到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带领已经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中国人踏上新征程,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不忘初心”常与“砥砺前行”并用,两者之间体现了“不变”与“变”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任何时候,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不变初心,但围绕初心所进行的砥砺探索,其内容却是与时俱进的。在中国人站起来的过程中,砥砺前行的使命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中国人富起来的过程中,砥砺前行的使命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中国人向强起来飞跃的过程中,砥砺前行的使命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不忘初心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精神动力
初心是责任和担当,初心是行动令和指南针,初心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审时度势,既明确了中国今天的历史定位,又明确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未来趋势。只要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能够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任何奇迹都是可以创造的。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豪迈断言,体现了充分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如此判断的底气,源自于在十八大以来的短短五年中,我们党执着恪守“红船初心”和“赶考初心”,致力于探索有别于封闭僵化的老路的变迁新路。围绕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做出一系列的、创新性的部署,使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短短五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高了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不忘初心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记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宗旨。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不忘初心就是要围绕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为实现伟大梦想而进行伟大斗争;就是要围绕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实现伟大梦想而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伟大梦想而推进伟大事业。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不忘初心就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不忘初心就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不忘初心就是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具有根本性的党的政治建设、具有基础性的党的思想建设,以及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并把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之始终,实现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把党建成既朝气蓬勃又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主要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联系目前供销社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具体谈谈如何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下面,我围绕四个方面讲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等一系列“中国奇迹”。从1979年到**年的36年里,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仅为2.8%。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道路。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取得这一让国人自豪、世人瞩目的骄人战绩,关键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否则就会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伟大复兴也将化为泡影。在这方面,世界上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比如欧美国家有的至今还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而不能自拔;一些照搬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有一些西亚北非国家,国家政治持续动荡,社会秩序严重混乱。还有,我们邻国朝鲜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基本上还处于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发展水平,连民众的最基本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多方对照,我们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已经开始彰显。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维为教授撰写的《中国震憾》一书中写到“过去30年中国稳步崛起,而在采用西方模式的非西方国家中,没有成功的例子。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震憾,不得不反思许多问题,为什么采用西方模式的国家总体效果不理想。为什么从民主发源地的希腊,到金融危机的美国,无不面临着政治、金融问题,而中国依然高度发展”。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可以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每个党员都要从现实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信心,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筑牢理想信念灵魂,锤炼优良政治品格,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
一、不忘初心,知党情,做到心中有党
不忘初心,就要心中有党,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正是党的崇高理想、党的先进形象,吸引着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期待成为其中的光荣一员。既然通过组织的考验成为一名党员,那么不论何时何地,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这不仅是自我角色的不断暗示,更是价值取向的反复拷问。唯有忠诚于党,对党的宗旨、主义和理想深信不疑,坚定不移,才能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利益统一起来,绝对不做有损于党的利益和名誉的事情。
对党绝对忠诚,是“讲政治”的核心,也是供销社工作的生命线和做好工作的根本点。当前,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影响,我们要善于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我们党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时刻忠于党的理想,忠于党的组织。进一步坚定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践行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捍卫者”。
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省市委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省市委和市委的权威,做一个表里如一的老实人和虚怀坦荡的透明人。要始终把党中央这个核心力量,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定盘星”“主心骨”。做到思想上同心、行动上紧跟、工作上落实,努力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份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常扫思想之尘,常补精神之钙,充分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加强对党章、党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提升精神区位,把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
三要牢固树立一个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左传》有句话“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意思是我们每个干部一定要把“为民”之事当作农事一样夙兴夜寐、精耕细作,把惠及民生的事一件件抓实抓好。为农民服务、为职工服务是供销社工作的的重要内容。在座各位党员都是职工群众的公仆和服务员,要牢固树立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情怀,自觉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带头干、带领干、带动干,共同推动企业和留守处各项工作开展。
二、立足岗位,明党规,做到心中有戒
要做到“心中有戒”,就必须要搞清楚“戒”的内容和含义。“戒”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公认的、一致的解释是指戒律,就是要主动、自觉、经常地防止行为、语言、思想等方面的过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宗教、不同党派、不同社团可能对“戒”的要求不尽相同。比如佛教上讲的“五戒”,就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还有“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等,虽提法有不同,但内容大多都有关联性和承继性。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戒”的含义和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在我看来,今天我们共产党人讲的“戒”就是敬畏,就是遵守,就是要从内心深处敬畏纪律规矩,从日常小事上遵守纪律规矩,让纪律规矩约束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让纪律规矩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让纪律规矩保证我们既要干成事,还要保证我们不出事。
一要严守纪律规矩。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纪党规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是刚性约束,是红线。大家要自觉遵守党章、党规,自觉用《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纪律,做到在任何时候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使管党治党没有空白、不留盲区。
二要自觉接受监督。1957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避免脱离群众。因为我们如果关起门来办事,凭老资格,自以为这样就够了。对群众、对党外人士的意见不虚心去听,就很容易使自己闭塞起来,考虑问题产生片面性,这样非犯错误不可。”在座各位党员要自觉接受市社的监督,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不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脱离党组织的监督、脱离党规党纪的约束。
三要始终严格自律。守纪律、讲规矩难在自律。周恩来总理一生不回家乡淮安,也是怕给地方政府添麻烦,他要回避这一点。周总理还规定“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这种自律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市供销社的同志,要树牢自律意识,时刻“三省吾身”,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反省自己存在的失误,将他律变为自律。要在日常小事和细节问题上坚守住纪律“底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要严守廉洁底线。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供销社的工作沟通协调多,工作中必然有大量人际交往。要坚持原则、划清界限、谨慎交友,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在服务职工、服务租赁户的过程中,不是让大家远离职工、租赁户,不交朋友,而是坚持“亲”“清”的新型关系。“亲”,就是要坦荡的同职工和租赁户打交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同职工和租赁户的关系要清白、纯洁,无贪心私心。要始终在规矩的范围内干事,决不能打着供销社的牌子搞关系、谋私利,决不能打着市社的旗号办私事,决不能借工作之便谋私利,全力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要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上,用“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三句古训以为佐证,警醒广大党干部。我们在座各位要切实在家庭角色中承担起“慈、孝、廉、敬”的责任和义务,管好配偶及子女,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三、履职担当,跟党走,做到心中有责
责任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一家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国必亡。”由此可见责任对于做人为官的重要性。结合供销社工作,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考虑怎样办才更符合市社党委的要求和工作精神。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花再大力气,做了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无益。
一是要高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注重时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做到及时、迅速、不误事,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是要主动。要在被动状态下主动做好工作,就一定要超前思维,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到前头,并随着市社党委工作的进展而推进,围绕市社党委工作的变化而调整。要积极探索日常服务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始终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三是要有激情。应当充分肯定,我们绝大多数干部对工作是充满激情的。但是,也确有极少人对工作缺乏激情。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强调客观、埋三怨四,有的回避矛盾、畏首畏尾,等等。这些不良思想倾向是极为有害的。如果领导交代的事半天都没有回音,干什么事都萎靡不振,无所谓,那是不行的。干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有没有激情、愿不愿意、认不认真去干,这是态度问题。
四要讲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是搞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大家一定都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同事之间、科室之间,留守处之间,既要各尽其责,又要相互团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科室之间协作要学会包容、补台。有些科室同志不在,其他同志应主动替补上去,即使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应积极过问。总之,通过主动、积极地协调工作运转的各个环节和功能,使各科室、各部门以及个人之间密切配合,避免出现推诿扯皮,使多数人的力量汇成一股合力,共同完成任务。
四、知行合一,感党恩,做到事业有为
一是要重在“真为”。真为,是一种境界。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对人民群众怀有真情、善讲真话、真诚相见、真心服务。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绝对忠诚、真心实意、真为笃行,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真为,是一种胸怀。为事业,默默无闻讲奉献;为事业,不计个人得失;不怕误解,受得了委屈,坐得了冷板凳。为事业,听得进不同意见,从善如流。真为,是一种非凡气度。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生执着,矢志不渝,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真到深处靠坚持,真到远处靠习惯,真到高处靠信念。
二是要重在“实为”。“实为”就是务实、落实。就事业而言,“务实”就是为人朴实、作风踏实,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戒虚、戒假、戒空、戒浮,不像葫芦掉在井里,看似沉下去了但还是飘着浮着。“落实”就是常说的“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钉钉子”精神,咬住目标、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干一件、成一件。“务实”体现工作态度和作风,“落实”体现工作能力和水平。“务实”是前提、是过程、是基础。“落实”是关键、是结果、是目的。习总书记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为”就是要不尚空谈,狠抓落实。唯有既“务实”又“落实”,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是要重在“巧为”。这里的“巧”,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开拓创新。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一些矛盾和问题。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打破思维定势,用超常规的办法来解决,这就需要“巧为”。“巧为”巧在观念新,先做足实践的功课,具有实践头脑、思维、理念、文化。而不是抱残守缺,木鱼脑袋,难以突破创新。“巧为”巧在办法好,实用管用,把握了工作实践的规律法则,能够用市场的、法治的“钥匙”解开难题之“锁”,推动发展,克服“无所作为”“束手无策”的状态。“巧为”需要下更深的功夫,需要在实践中练就更加过硬的本领,所谓“巧妇手中出绝活”。
四是要重在“敢为”。“敢为”就是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敢为”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敢为”要视责任重于泰山,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从严要求、善作善成。为了事业敢想敢干敢担当,是当干部的基本政治品格。古人尚且能够“为官避事平生耻”,何况今天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新时期的党员干部。
五是要重在“廉为”。既干事又干净,这是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讲,当官就不能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想当官。他还提出了“三严三实”的新要求。“三严三实”阐述了改进作风的新,抓住了为人从政、干事创业的根本点,划定了为官律己的警戒线。每一名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拿出“向我看齐”的勇气,当好以身作则的模范,真正以严和实的标准,塑造作风过硬、素质过硬、自律过硬的形象,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保持气节、树立正气、严格操守,心存敬畏、勤政廉政,知畏、知足、知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演奏好“为”和“不为”的协奏曲,才能在人生的秋天里收获思想的果实和事业的华章。
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时代楷模”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感动了亿万人,在军营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学习杜富国,使我们更加真切看到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青春榜样;走近杜富国,使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实践伟力;感悟杜富国,使我们更加懂得了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可以说,杜富国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他的成长经历和英雄事迹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对于年轻官兵在军营成长成才具有示范意义。从今天起,《军人修养》专版以“‘时代楷模’杜富国的成长启示”为主题推出一组文章,敬请关注。
●前进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坎坷,无论面临多么大的压力,无论肩负多么繁重的任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定力,从容应对挑战,把各种困难踩在脚下
一名年仅27岁的战士,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在危险考验面前作出生死抉择?是什么样的精神,使他在步步惊心的雷场临危不惧,愈险愈向前?杜富国用行动给出的答案是:初心和使命。
杜富国在申请加入扫雷大队的请战书中,这样写道:“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这就是我的使命!”热血偾张的文字,透射出一名青年战士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追求,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为党为国为人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定决心和铁血担当,更把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品质展示得淋漓尽致。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初心和使命,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承载着这个党初创时的希冀与信念、责任与担当;对于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来讲,则意味着对“入党为什么”“当兵干什么”的考问与作答。回顾杜富国的成长足迹,从军报国的初心、为人民扫除雷患的使命,是激励他奔向生死雷场的“动力源”,是激励他锤炼扫雷本领的“倍增器”,也是激励他为了使命不惧牺牲的“冲锋号”。三年多来,他出入雷场千余次,排除各种爆炸物2400余枚,用一腔热血践行雷场出征的铮铮誓言,书写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壮丽诗行。
初心和使命里有忠诚,有担当,更有精神。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同样,对于奋进在强军兴军征程上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来说,从出发的那一刻起,初心和使命就是引领航程的航标,是激扬斗志的号角。前进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坎坷,无论面临多么大的压力,无论肩负多么繁重的任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定力,从容应对挑战,把各种困难踩在脚下。这也是杜富国在号令面前、在危险面前、在苦累面前,一次次喊出“让我来”的精神源头所在。
军队因使命而生,军人因履行使命而彰显价值。对每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来说,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使命历史地落在我们肩上。像杜富国那样牢记初心使命,就必须以强军兴军为己任,用生命担当使命,用立足本职作奉献的行动书写对党的绝对忠诚。
“一旦穿上军装,就对国家和民族有了一种责任,随时准备把自己的命交出去。”《亮剑》中李云龙的这句话被许多人所认同。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同志,虽然身处强军兴军的伟大时代,却不愿做挺立潮头的“弄潮儿”,而甘做时代的“尾巴”;有的置身改革强军的洪流中,不是中流击水、奋楫前行,而是犹豫徘徊、患得患失;有的被眼前的困难和挑战所吓倒,被个人的利益得失所束缚,以至于不敢担当、不愿作为。所有这些,背弃了初心,放弃了使命,是难以担当强军重任的,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
习主席强调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每名同志当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向杜富国等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学习,将初心和使命镌刻于心,锤炼勇于担当的品格,砥砺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始终做到初心永远不忘、追梦的步伐永远不停歇,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