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不仅事关一地一域发展,更事关“国之大者”、党之大计。江苏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江苏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正确轨道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重要契机,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强党性”的重要要求、“重实践”的重要原则、“建新功”的重要指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正确政绩观引领下奋力谱写江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把握科学内涵,增强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动力源
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政绩观问题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前不久又在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深刻阐释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自觉对标对表、笃信笃行,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坚持从政绩观看初心使命,把准“政绩为谁而树”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干部是不是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群众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树牢正确政绩观,就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悟透“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恪守为民情怀,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牵挂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决不做那些“作秀”不“做事”的表面文章、重“面子”不重“里子”的形象工程、“造势”不“造福”的虚假政绩、“竭泽而渔”不“泽被后人”的寅吃卯粮,努力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追求历史沉淀之后的真正评价。
二是坚持从政绩观看发展理念,把准“树什么样的政绩”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新发展理念是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动指南,也是检验干部政绩观是否符合时代要求的重要标尺。要引导广大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用这一重要理念来看待政绩、创造政绩、衡量政绩,坚决防止不按规律办事、盲目大干快上的政绩冲动,不顾财力、无视风险、盲目举债的投资冲动,“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项目卷土重来,“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项目冲动,只追新兴产业风口、不顾传统产业升级的不当倾向和冲动,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事之誉、不计一段之成,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跑好高质量发展的接力赛。
三是坚持从政绩观看实干担当,把准“靠什么树政绩”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更加需要各级干部拿出“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在党中央顶层设计框架下创造性作为,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科学作为,在守牢底线前提下积极作为,把那些打基础、利长远、见实效、创实绩的事情抓好做实,以干部敢为引领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汇聚起“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强大合力。
二、深化教育培训,把牢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总开关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实践证明,领导干部政绩观端正,就会坚守党性宗旨、创造发展实绩;反之,就会损害群众利益、贻误党的事业。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把政绩观教育作为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引导广大干部真正把正确政绩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突出抓好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一些干部之所以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根子在于背离了党性、沾染了杂念。要结合主题教育,把“学思想、强党性”摆在突出位置,用好江苏丰富的红色资源,充分发挥恩来干部学院、雨花台干部学院、新四军干部学院等党性教育基地和实境课堂作用,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二是突出抓好理念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现实中,有的干部对新发展阶段的认识不到位,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时;有的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领会不够深,在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求上思路转变不及时、方法调整跟不上;有的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定力不够足,一遇到经济下行、指标波动,就自觉不自觉想走老路。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引导他们准确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着力校正理念偏差、思维偏差、方法偏差,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抓好正反典型案例教育,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围绕长江江苏段10年来的“沧桑巨变”和“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等开展解剖式调研,引导广大干部从典型案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把正确政绩观根植于心、付诸于行。
三是突出抓好专业培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既是立场问题、认识问题,也是方法问题、能力问题。要深入实施领导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工程,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等内容,精心办好专题研修班,积极探索“小班化、拉练式”培训,优化形式、优选师资、优备课程,帮助各级干部填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行家里手。
三、强化选任管理,锻造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好干部
用好一名干部,往往能推动一方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政绩观端正、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因事择人,坚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引领广大干部认真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抓落实、破难题、惠民生、促发展上。
一是干部考察突出正确政绩观标准。知人才能善任,识准干部政绩观是用好干部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完善考察干部政绩观的方法路径、流程机制,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持续深化领导班子“家家到、人人访、个个谈”,通过“四不两直”、蹲点式调研等方式,深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发展一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政绩,重点看干部是否深学细悟笃行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是否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否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建立干部实绩清单、不足清单,把干部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群众认不认可搞清楚、弄明白。注重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平时一贯又看关键时刻,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二是干部选任突出正确政绩观导向。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导向,有好导向才能选出政绩观端正的好干部、形成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好风气。要坚持凭实干实绩用干部,敢于打破隐性台阶、破除论资排辈,大力选拔那些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坚持人民至上、为民造福,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遵循发展规律、注重打基础利长远、做出突出业绩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导向。
三是干部管理突出正确政绩观要求。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干部管理监督的重要内容,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结合巡视巡察、考核考察、主题教育督导等方式,做到学习情况必问、谈心谈话必谈、民主测评必测、群众反映必听、落实情况必看,引导广大干部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发敢为、求实善为、担当有为。针对少数干部不顾发展阶段和地方实际盲目蛮干、新官不理旧账、重当前轻长远等问题,按照党中央部署,扎实开展违反客观规律大干快上、举债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统计造假等问题专项整治,结合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对政绩观有偏差的干部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对政绩观不正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推动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情实意惠民生的良好氛围。
四、优化综合考核,树好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风向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2018年起,江苏以创新开展年度综合考核为总抓手,着力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用发展高质量、党建高质量、社会满意度评价“三张考卷”组成一个“大统考”,持续检验各地各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作风、实绩实效。迈上新征程,发展要求与日俱新,考核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必须更加突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综合考核之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力,让“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是以精准的考核内容引领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什么、党中央部署什么就重点考核什么,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以及扛起全面从严治党首提地的重大责任,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优化指标设置,更好发挥考核的牵引性、撬动性作用。设置负面清单,将超越承受能力盲目举债、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及数据造假、盲目发展“两高一低”项目等作为减分项,把“指挥棒”高高举起来,让“红绿灯”始终亮起来,引导各地各部门防风险、守底线,在高质量发展上行稳致远。
二是以科学的考核方式推动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定性与定量兼顾、平时与年终对接、考事与考人结合,综合运用现场考、大数据、分析研判、群众评议等方法手段,既看结果又看过程,既看量的增长又看质的提升,既看实际产出又看成本代价,给出全面客观评价。结合大兴调查研究,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知情人说,从实事、实情、实绩中看能力,从要事、急事、难事中看担当,做到多元识别、多方印证,不断增强考核的区分度、精准度、识别度。
三是以鲜明的结果运用激励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认真做好考核“后半篇文章”,坚持“奖优”与“罚劣”双向发力,选树高质量发展先进典型,用好领导干部“担当指数”这个重要抓手,把考核成绩与单位等次、班子等次、干部等次挂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表彰评优的重要依据,既奖“全能冠军”也奖“单项冠军”,既奖“一直领先”也奖“进步最快”,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得好的用得好,对考核排名靠后的进行约谈,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引导广大干部更加自觉地遵循科学规律办事、依靠制度规范履职、脚踏实地推动发展,不断开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按照行业党员干部政绩观专题教育安排,围绕“树立什么样政绩观”“依靠谁实现政绩”“为谁建立政绩”“怎样实现政绩”“追求什么政绩”等内容,对照中央、国家局要求和省局(公司)决策部署,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严肃认真进行个人检视剖析。现将检视剖析情况予以报告。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照检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情况。
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行业决策部署坚定自觉,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严格按规则办事,没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存在。
二是对照检视政绩观错位情况。
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勇于担当,积极进取;能够紧密团结在市局(公司)党委领导下,自觉依靠干部职工,依靠分管团队,努力提升工作水平,提升服务职工群众、保障机关有效运转水平,没有居功自傲的思想倾向,不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存在问题:一是工作作风仍需改进。主要体现在从严治党责任压力传导不够,分管部门的党建责任落实与市局(公司)党委的整体部署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体现在对分管工作安排部署多,指导督导、服务协调还有跟进不及时、不到位的方面。二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需提升。正值各项工作紧张繁忙之际,自己积极转换角色、适应岗位,注重熟悉分管业务、了解掌握情况、关注工作进展,但下到基层检查调研解决问题少,与同志们谈心交流、沟通思想、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少,与职工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
三是对照检视行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情况。
能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负责做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市局(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在分管领域的贯彻落实,为全市系统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同时积极建言献策,精诚团结,助力全市系统高质量发展。
存在问题:一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从严治党发现问题的主动性还有欠缺。二是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需提升。主要体现在日常监督缺乏有效形式,发挥监督作用的及时性、精准性还不足,履行监督责任的能效性还不强。
二、原因剖析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还有差距。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还不足,特别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的研究把握还不深入,学以致用思路还不宽、办法还不多,导致用党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能力还不强。
二是正确政绩观的树立还有差距。对自身的宗旨信念要求不高,没有时刻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上,把职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衡量标准,做好本职工作,服务职工群众。
三是工作作风还有差距。主要是自我要求还不够严格,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在自己身上仍未根除,履行职责还不扎实不细致,存在浮而不入、大而化之的问题。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问题,将以这次行业党员干部政绩观专题教育为契机,有的放矢狠抓整改落实,努力促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一是锲而不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针对理论学习上的差距,积极参加集体学习,完善个人学习,坚持全面系统学、持续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心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用党的创新政治理论成果,指导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二是坚定不移践行勤勉为民政绩观。时刻以“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哲学三问和“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三个基本思考深刻反思自省,进一步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严格落实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和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坚持每月下基层调研工作1次以上,改进调研质量,提高调研实效,指导促进工作,及时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热情服务职工群众。
三是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克服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对分管部门、分管领域工作全程参与、全程负责,加强指导、跟进督导。
以上个人检视剖析和整改措施,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直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绩观的问题,如果我们仔细回顾、梳理,就可以发现总书记曾在不同时间、多个场合对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作出重要指示要求。2018 年 3 月 8 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我们匡正政绩观、校正施政坐标,更好地履职尽责、行使权力提供了科学指南和重要遵循。
追求政绩是为官为政者的内在要求,而政绩观就是党员干部对追求何种政绩、如何追求政绩的总体认识和根本态度,它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可以说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如何追求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
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也是领导干部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大量事实说明,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正确与否,无论是对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个人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更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形象。因此,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学习、思想、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政绩观的认识和理解,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 2018 年的新年贺词中,总书记曾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又鲜明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坚持不懈为人民解难题。这样的政绩才会经得起时间沉淀和历史检验,才会让老百姓在心中永铸
丰碑。因此,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是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政绩观。
二、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 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坚定立场的表现,又是讲政治的重要体现。在革命年代,我们党强调,党的建设的核心是要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面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我们烟草人更要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各项建设的统领作用,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在促进财政增收、稳定社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依法控烟履约等方面积极践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与担当。
三、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我上面提到的“功成不必在我”这句话,其实总
书记在多个会议、多个场合都强调过。早在主政浙江时,总书记发表在《之江新语》专栏中就有一篇《要敢于做铺垫之事》的文章,开篇道:“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抓好各项工作。‘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2015 年 1 月 12 日,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总书记也曾指出,“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便能实现的,党和人民的事业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几年几十年的事情,而是千秋万代的事业,需要长期延续,要有耐心耐力、持久发力。这就需要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领导干部连续奋斗、长期作战,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一抓到底,久久为功。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功成不必在我”,就是提醒和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中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戚戚于惊天政绩,不耿耿于留下声名,做到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为工作和事业尽心尽力做出最大贡献。虽然工作和事业可能在任职时、任期内未能实现,但只要“功成有我”便能心安理得或心满意足。这应是领导干部的崇高境界,干事创业的初心所在,也是其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体现。
四、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始终做到真抓实干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刚刚说的“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求我们领导干部既要锤炼“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 责任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不懈进取,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建功立业。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真抓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事业干出成效的重要保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突出“真抓实干”四个字。唯有持之以恒在思想上求突破,在境界上求提升,在能力上求锤炼,不断提高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勇气和能力,坚持真抓实干、干出实效,从小事做起、把大事做成,才能有扎扎实实、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的政绩。
今年可以说是我们烟厂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即将落成的现代化卷烟工厂承载着我们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也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课题和挑战。如何把目标变为指标,把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就得依靠我们真抓实干。为此,我们要不断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把握新常态,积极做好两线作战生产组织工作,在保证新厂设备顺利安装调试的同时,确保老厂生产稳定有序,把握机遇、看准时机,以“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谋事创业热情,汇聚全厂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烟的蓬勃发展铸造更加强大的发展引擎。
政绩,是党政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出政绩,是干部从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 组织和干部群众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干部知识水平、工 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政绩 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 于如何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必须坚持走 化之路,完善“三个机制”。
一、完善选拔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选人用人导向确立好。完善选拔 机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是要把好正确的选 人用人导向。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 干部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 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 绩用干部,把那些具有正确政绩观、实绩突出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 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真正选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 干成事的干部,做到谁最胜任工作就选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 对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表彰和重用; 对那些虽有良好发展愿望但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要热情地予以帮 助,正确地加以引导,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对成绩平平,无所作 为的人要及时加以调整;对为快出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形象 工程”,搞短期行为,搞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或弄虚作假、沽 名钓誉的人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 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 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 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得到提拔重用 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进一步激励 广大干部大胆工作,干事创业,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真抓实 干的浓厚风气,使更多的人创出更好的政绩。
2、完善考评体系,把干部工作实绩评估好。长期以来,在 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考评的体 制上重上级领导的印象,轻群众的满意率;在考评的指标上重经济 增长,轻社会人文发展;在考评的内容上重“显”绩的考评,轻“潜” 绩和“隐”绩的考评。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尚 未建立好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因此,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 政绩观,各级组织必须加快建设客观公正透明的政绩考评体系, 重点在指标上、方法上、参与主体上进行完善。一要集思广益,完善考核指标。考核是指挥棒,考核指标是指挥棒的方向。在设计考 核指标时应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方能 成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既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又要防止考核指标设计过细过繁,群众难以考评的现象发生;既要 突出反映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考核,又要防止不适当地突出数字指标, 片面追求 gdp,单纯注重数字增长等偏向;既要考核有形的“显” 绩,又要考核无形的“潜”绩。如当前考核应降低工业增加值、固 定资产投资额等体现发展过程的指标和微观指标,增加公共卫生、 科技教育、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指标的权重。 二要分类指导,改进考核方法。要统筹运用传统的目标管理法、关 键事件法、立体评议法、综合考核法,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 不同职责和任务,突出不同的指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考核。 根据不同方面的政绩可采取定量、定性、评估、监测、民意调查等 不同的方法进行考核。如四川省在全国率先运用“党政领导干部 测数量线型考评分析方法”,对厅级干部进行测评的做法值得借 鉴,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集测评数据,运用 现代科技手段和数理分析办法来测评干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 的、感情化的因素,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考评结果。三要拓宽渠道, 扩大群众参与面。当前在政绩评价时,要着重解决党组织与群众评 价不一致的问题。要切实改变少数领导干部经常不正确地充当下级 政绩评判主体的现象,重要的是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有群众广 泛参与的有效形式。要提高参与政绩考核评价者的代表性,既要有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又要有各方面的群众代表;要拓宽考核的渠 道,既要有集中评议,又要有个别交谈;既要有集中性的考核考察, 又要注重平时情况的了解。同时,要探索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 公众评价体系,广开渠道,让更多的群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家, 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运用现代网络建立干部政绩民情反馈体系,提 高政绩评价的广泛性、准确性、科学性。
3、推进化进程,把改革举措落实好。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中最重要的是要推进化进程,以此来促进干部管理方式从以职务 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主转变,保证领导职位和领导人才的配置 效率,保证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中央“5+1”文件和省委的五个 制度出台后,常山县作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 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化进程,力求在完善选人用人的 化程度上有所突破。一是注重干部初始提名的化改革。一方面规 范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制度,对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乡镇的正 职及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提任和交流的人选实行由全委会成员初 始提名,根据全委会成员的推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另一方面,积 极探索其他县管领导干部初始提名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提高初始提名的准确性,从而使各个层次干部初始提名环节实行 化。二是注重对“三民”工作的规范操作。扩大群众对干部选任工 作的参与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考察考核中评议、测评、推荐 (简称“三民”)参加对象的界定,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代表、不 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使“三民”工作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真正把干部“好”与“坏”的评判权和“升”与“降”的裁判权 交给群众,使“三民”工作更能反映群众的意愿。三是注重选拔 方式的创新。在开展公选领导干部工作的同时,探索运用民推竞选、 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乡镇、部门正职,扩大党内和人民,使党 员、群众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 权。
二、完善决策机制,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在法律框架内实行决策。透析安徽 的王怀忠腐败案、江苏的铁本事件等案例,其“形象工程”能够上 马建设,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领导干部在决策时没 有做到依法决策,在落实工作时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有的抓工作 “错位”,习惯把本级领导机关看作是法规制度的决策层而非执行 层,热衷于离开法规制度另搞新口号、新规定;有的抓工作“越位”, 往往超越职权职责,干一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有的抓 工作“缺位”,该管的事不去管或管不好。错位、越位、缺位问题 的存在,严重影响工作落实、损害干部队伍建设。为此,我认为领 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首先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具体 来讲就是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角色意识,从“错位”的 地方“让位: 级领导机关都要自觉把本级作为法规制度的执行层,作决策时 要考虑法律法规的依据,开展工作要多在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上想办 法,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不要在追求出名挂号上费心思,不能超越法律法规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搞短期行为。二是强 化职责意识,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赋予 的权限、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属 于下级的权力要还给下级,该下级作主的事情不要管,确保他们能 够正常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 竿子插到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在“缺位”的地方“补位”。 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到想基层所想、急基层 所急、需基层所需。重点要做好对基层减压、解难的工作,充分调 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少数领导干部 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使许多决策或多或少存在着不科学性、不连 续性和随意性等问题,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性,关键要健全 的决策机制。一要营造氛围,形成多方面参与决策的格局。在决 策中要充分发扬,让懂行的专家说话,必要时应邀请多家咨询机 构参与,开阔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如通过建 立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的界限, 聘请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决策,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咨询意见, 使政府决策咨询建立在相互补充启发、有所比较鉴别的基础之上。 二要畅通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等已有的制度,健全政府热 线、人大代表接待日、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建立现代听证制度、民 意测验制度、舆论调查制度等。例如,城市改造、水库移民应当有规划中搬迁地区的群众代表参加,国企改制应当有工会、职工代表 参加,制定工商管理制度应当有企业参加,确保利益相关方、受损 方能够参与决策过程。三要实现公开,使决策过程始终做到公正 透明。具体而言,重大公共决策的讨论情况和阶段性方案都应当及 时对社会各界公布;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都应当向社会公开; 凡是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必须让有关群体知晓;凡是涉及行业领 域的决策,都应事先通知有关方面。例如,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建 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或设立政府信息咨询站点,制度化地公布政府决 策信息,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等各种实际问题。四要健 全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各级行政决策机构应当在首长负责 制的法定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明确界定应 经会议讨论的事项范围。凡属规定应由会议讨论的重大问题,都应 当通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包括行政首长在内的个人都无权不经会 议讨论就自行做出决定。五要完善决策的责任追究机制。按照权责 一致、权责相等的原则,明确决策失误所应承担的责任。在责任追 究方面,法律已明确规定有罢免、免职、质询等责任形式,同时应 当启动引咎辞职、自愿辞职等简易方便的责任形式,并将这些责任 形式与决策失误相挂钩。
3、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抓好决策各个环节的落实。求真务 实的精神,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坚持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是 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决策的各个环节工作是否得到有效 落实,关键取决于决策者是否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否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 要检验是否做到“三个符合”。即各级领导干部作决策、办事情、 干工作,是否符合依法行政要求,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当地实际, 是否符合多数群众的意愿。二是要做到“三个充分考虑”。即推动 一项改革要充分考虑它的可行性和社会承受的程度,制定一项政策 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影响,上马一个项目应充分考虑其市场前景、资 金来源、技术条件和对今后的影响等。三是要把握好“三个统一”: 即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与保持同中央宏观政策和精神的统一;创 造性开展工作与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的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 统一。既要防止和反对借口地方或部门的特殊性或创造性开展工作 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分散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又要防止和 反对盲目跟风、唯书唯上的倾向。要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的优良作 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 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 紧紧抓住当前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用好的作风创造突出的政绩, 切实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创造实实在 在的政绩。
三、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确保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 重要保证。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 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的作用,切实解决对领导干部“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问题,消除监督管理的 死角。具体要做到把握一个关键,突出二个层次,抓住三个环节。
1、把握一个关键。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纷繁复杂、千变万化, 如果只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决定重大问题难免要发生失误。因此, 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 等重大事项,如何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关键要加强 集中制建设,把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工作落实到位。首先,一把手 要有很强的意识,善于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是能否落实的关 键。在主持党委的日常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调查研究, 注意倾听方方面面的呼声;在党委议题形成后,提前征求委员的意 见,给委员充分的酝酿时间;在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自觉地 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决策,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欢迎不同意见, 在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中,始终把自己置于组织之中,置于制度 约束之下。第二,班子其他成员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真正做到 畅所欲言。在日常工作中,委员应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积极主动 地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要勤于 动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集体决策献计献策。第三,要认真 开好领导干部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相互谈心和批 评,坚持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开诚布公,推己及人,消除 分歧,消除误会,达到党委成员政治、思想、行动上的真正一致和团结。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最近集中学习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通过学习,我感到,贯彻落实“两个纲要”,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就是指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自身职责及取得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否正确,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乃至影响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因此“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意义的。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归根到底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因此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荣辱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
一、树立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的世界观。
人应当有理想和信念,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生实现追求的动力。理想和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高理想,激励了几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惜赴汤蹈火而为之奋斗。在今天,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仍然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柱。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决心为之而奋斗终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的首要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处在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把理想同现实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坚定的信念同踏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既要坚信共产主义事业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又要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曲折性和长期性。我们领导干部唯有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才能够在胜利时不骄不躁,谦虚谨慎,才能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才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不息,不断前进。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去支撑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去指导我们的改革实战,从而推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二、树立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价值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和分配上多元化的现状,促使人生价值成为人们思考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价值观错位的状况屡见不鲜。他们把人生价值定位在权力之中或金钱之中或享乐之中或绝对自由之中等等。显然这些都是错了位的价值方向。马克思主义以为,价值是一种关系,它体现的是一种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某种需要的评判标准。党的干部无论职位高低,其自身价值必须体现在甘于奉献,淡泊名利之中。党员干部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先人后己。任长霞和牛玉儒二位同志是我们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他们的事迹虽然不同,但他们所表现出的心系人民群众,用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民排忧解难,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人民的利益,他们都表现出了领导干部真心为民的高尚的思想品德。相比之下,有些领导干部对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动摇,甚至怀疑否定,产生了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他们片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以是否对个人有利作为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他们置党纪国法不顾,只顾自己名利官位,以权谋私。王怀忠,肖作新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树立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
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都是对权力的滥用。而造成滥用权力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权力观。腐败分子之所以有腐败行为。关键在于他们脱离了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权力观,视权力为谋私的手段和工具。于是大权在握,头脑发昏,权欲膨胀,胡作非为,结果必然自食其果,在官位上摔下来,落个被世人唾弃的下场。权力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指对权力的性质,作用和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受不同权力观的支配,必然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是立党为公,掌权为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由于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发展到由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或全体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程度,人民只能通过少数代表来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由于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分配宗旨的,人民便把这些权力赋予我们党,委托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行使权力,也就是说权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如果说领导干部对人民给予的权力拥有使用权的话,那么,这种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常识。权力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作为领导干部,人民给予的权力越多,职位越高责任也就越大。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需,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四、树立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荣辱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的荣辱观,主要体现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之中。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光荣,以侈奢浪费,以权谋私为耻辱。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好,一直要抓60—70年”。“我们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出现了讲排场、摆阔气,追求奢侈豪华的不良风气。有的人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狂吃豪赌;有的人全身珠光宝气,豪华在年年翻新,招摇过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个比一个威风,已经使一部分领导干部意志衰退,有的甚至跌入了犯罪的泥坑,我们应当引以为戒,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态度如何、关系亲疏,主要是看领导干部是否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困难,改善人民的生活,是否与群众风雨同舟,有福同亨。我们的党员干部做到了这些,群众就与党亲近,就拥护党,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否则就离心离德,甚至产生对抗。从我们党走过的80多年艰难历程也可以看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能够密切联系群众,贪图享乐,奢侈浪费就脱离群众,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和发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精神,才能够在思想上、感性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在工作上努力拼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作风上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上不搞特殊化,与群众同甘共苦。
总之,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抵御各种不正之风的能力,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弘扬真、善、美,实践公、正、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组织放心,群众放心的好干部。
树立正确政绩观,首先要回答“为谁创造政绩”。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旗帜上。这为广大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做到坚定党性修养、敢于担当作为、强化底线思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坚定党性修养,拧紧“总开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根源则是理想信念。“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年轻干部要常修常炼理想信念的终身课,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基。年轻干部来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强化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始终在思想和行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积极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动力,坚决摒弃“不想干、不愿干”消极思想,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鸿鹄之志,用热血和汗水浇灌梦想之花,绽放绚丽青春。
敢于担当作为,勇挑“千斤担”。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在其位、谋其政,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新时代,新形势下,敢于担当,善用担当,勇于担当,乐于担当,是优秀党员干部必备的思想觉悟;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无偿作为,是优秀党员干部必备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担当意识,在实践中反复演练担当,要严格要求自己,锤炼敢于担当作为的政治品格,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当好政策的“传声筒”、当好群众的“活字典”,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强化底线思维,锤炼“钢筋骨”。底线思维的核心效用在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并不意味着只“死守”而不敢“斗争”。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面对困难挑战能够不盲目、不慌乱,既有主动系统全面的谋划,主动出击的勇气,更要有善于斗争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艰难险阻。“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年轻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干部要坚定党性修养,勇于担当作为,强化底线思维,善于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经验和力量,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党员干部政绩观专题教育中,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正确政绩观的论述、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行业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等内容。并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对照自尊自信自强要求,对照职工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背离正确政绩观的言行及表现,深入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正确政绩观内涵的理解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说,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败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学习,深刻感受到总书记真挚的人民情怀,以人民为中心才是正确的政绩观。
(二)保持定力、持之以恒,始终如一为人民服务是正确政绩观的关键。为人民服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始终如一的践行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克服困难挑战,有时甚至还要面临意想不到的牺牲。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先进典型,都是认认真真办事情,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要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有调查研究的作风,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发力点,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决策共识;要有焦裕禄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气概,敢于迎难而上,找准困难存在的症结;要具备淡泊名利的品格。习总书记讲,既要做显功,又要做潜功。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能够为了人民谋幸福,不考虑个人得失、成败,一切以人民幸福为己任。
(四)要保持廉洁本色。领导是人民的公仆,权利是为人民服务的,焦裕禄规定的干部十不准,不让儿女看白戏,杨善洲不准自己的二女儿民办教师转正走后门,谷文昌在林业局长任上从不肯买实木家具,不肯为大女儿转正,二女儿安排到农村锻炼。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要牢记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绝不存任何私念,一心为公干工作,两袖清风干事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具体表现
(一)“树立什么样政绩观”方面:对正确政绩观的理解不够深入。虽然学习了政绩观相关的文件和学习篇目,但是学习不够深入,没有做到认真、深入的领会正确政绩观内涵。
(二)“依靠谁实现政绩”方面: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职工交流不够,与基层员工谈心交流少;对干部职工积极性调动不够。
(三)“为谁建立政绩”方面:了解职工所思所盼少,职工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回应。
(四)“怎样实现政绩”方面:实干精神不够,对照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对照谷文昌同志始终“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模范言行,感到自己的奋斗精神、担当意识还不够,创业激情、工作热情还不够。
(五)“追求什么政绩”方面:考虑工作本身多,站位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局考虑少,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学习研究和应用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三、存在问题的根源剖析
(一)从思想上剖析,思想意识有待提高。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修养跟不上,政绩观就会出现偏差。对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较好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诲、自我锻炼、自我革命,在思想意识等方面需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加认真、深入的领会正确政绩观内涵。
(二)从政治上剖析,理论学习有所放松。自己虽然平时注重理论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但学习的持续性不够,有时候会产生松懈心理,放松了理论学习、放松了党性锻炼。缺乏全面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压力感和紧迫感,学习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不够系统、不够全面、不够深入。
(三)从作风上剖析,宗旨意识有所弱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虽能够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是对照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求,自己有时候考虑工作时对职工群众的关切考虑不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还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从能力上剖析,知识提升有待加强。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发扬斗争精神、坚持真抓实干等方面缺乏一以贯之的决心和毅力。考虑工作本身多,站位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局考虑少,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运用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提升管理水平的能力。
(五)从廉政上剖析,纪律要求有所放松。自己的廉洁意识、一岗双责意识还需不断加强,对自己、对同志们的纪律意识要求不够严、不够细、不够高,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纪律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做到自警自醒自励,切实把廉政建设工作抓实抓好。
四、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从以下几方面整改:
(一)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任务,静下心来反复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和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领会思想精髓,把握核心要义,自觉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进一步筑牢干事创业的思想根基。积极参加党性教育,自觉对照张富清、黄文秀等优秀共产党员,不断查找自己在党性修养上、履职尽责上、服务群众上的不足和差距,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二)扛牢党建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建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国家局、省局党组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增强管党治党的政治自觉,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是否全覆盖、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各级党组主体责任是否有效落实、高质量发展是否扎实推进、干部职工是否满意作为判断标准,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
(三)密切联系群众。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带头转变作风,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不仅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进行坚决斗争。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改进调查研究,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坚持每月下基层与一线职工共同工作,在工作中交流思想,倾听意见,积极回应群众期盼,认真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群团工作,开展群众性活动,征求职工意见建议,畅通职工反映问题渠道,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四)对标先进典型。向先进共产党员学习,工作中发扬斗争精神,对困难和问题,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攻坚克难。对照省局安排部署,按照分管部门“1+1+N”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关注过程,注重实效。涉及分管科室和基层联系单位的事务性工作,坚持落细落小,树立勤勉干事、敬业奉献的工作导向。深入理解河南烟草商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分管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与同志们共同谋划工作,共同研讨措施,集大家的智慧创新工作举措,推进工作开展,以刀刃向内勇气和决心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安阳烟草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瓶颈。
(五)强化真抓实干。落实好省局和市局工作会议要求,瞄准先进,拉高标杆,克服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打破惯性思维、常规手段,围绕形象转变期任务,贯彻市局工作报告的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聚焦焦点、难点问题。安全上要围绕交通零责任事故,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以“双机制”建设为基础,加强安全教育,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和明确安全风险点控制措施,确保安全无事故。人事上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认证的目标,落实好青年干部成长机制,搭建好人才成长的平台,让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优化青年人才成长政策,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对课题攻关、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要加大表彰力度,营造青年人才人尽其才,积极创新的良好氛围。党建上要围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突出政治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和,在各岗位各部门让党旗高高飘扬,使党员和干部成为工作中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党员百分之考核办法,形成赛马氛围,切实使党建成为引领发展的强大力量。
我参加了唐山市委党校20xx年春季科级干部“调结构、转方式”主题培训班,通过课堂学习、交流讨论、实地考察、现场教学等形式,感觉收获颇丰。通过学习培训,使我进一步提高了政治修养和综合素质,深刻认识到了我市今后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意义及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同时,通过参加培训,结识了一批专家教授和领导干部,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开阔了知识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提高了自身为人处事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转方式、调结构”经济转型工作,对于地方领导干部、部门领导来讲,首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
一、充分认识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意义
政绩是干部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正确的政绩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前提。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领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树立正确政绩 1
观的前提;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说到底,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错误的政绩观及其危害政绩会导致很大的负面效应和损失。把政绩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主要标准没有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干部的政绩观发生了扭曲和错误,搞沽名钓誉的“显性”政绩、急功近利的“暂时”政绩、劳民伤财的“畸形”政绩、弄虚作假的“注水”政绩,等等。这些所谓的“政绩”,因为不是实事求是,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会败坏社会风气。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应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
应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为人民谋利益,这是由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决定的。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根本目的。如果违背了这个初衷,为了一己的私利去搞所谓个人“政绩”,那就违背了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当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1、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政绩必须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政绩的评判标准应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标准。政绩的取得必须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搞“形象工程”、鼓吹“gdp神话”,造声作势,追求个人“政绩”。
2、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政绩能够经受时间的检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把握好正确的政绩观,要对历史负责。取得的政绩必须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在取得政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相统一,局部效益和全局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统一。不能把政绩定位在即时效应上,动辄“大手笔”,缺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不考虑自身优势和劣势,一味盲目决策、蛮干。因此,我们所要的政绩,必须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取得的业绩,是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3、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政绩必须得到群众的认可。政绩不是领导干部说有就有,上级评定多大就有多大的,而应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用群众观点看政绩,就是要正确认识创造政绩为了谁、依靠谁、谁来评判的问题: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是真正把群众意愿放在第一位,还是把眼睛仅仅盯在上面,这是衡量领导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最高目的。
三、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多方面努力,当前应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加强学习,解决好世界观问题。世界观是“总开关”,
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同样决定着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只有树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才能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正确地行使手中的权力,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真正解决好当干部为什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从而自觉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
2、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用正确的导向引导
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既看经济建设的成果,又看社会进步的成果;既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创造政绩过程中的能动性,又看客观条件的优劣;既看上级组织的认可度,又看群众的满意度;既看领导班子的集体作用,又
看班子成员在集体领导中发挥的作用。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根本任务。既要坚持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自觉性,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既要抓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又要着眼未来发展,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既要坚持和发扬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观念和行为,从而创造经得起群众检验、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的实实在在的政绩。
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做好本职工作
唐山是一座以资源能源消耗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工业企业点多面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环保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将环保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理清工作思路,分清主次矛盾,把握关键因素,解决突出问题,提高工作本领;二是进一步深化治污减排,进一步深化钢铁、焦化、水泥、电力、造纸、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加强重点区域流域的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同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生产装备和生产能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三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进一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听汇报与亲自调研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求真务实,牢固树立改革创新和勤政务实的作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通过为期一个半月的培训,我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了我们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当前我市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后,我一定会珍惜这次培训的所获所得,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班开班式上勉励大家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员干部正确政绩观的培树,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既讲原则、谈观点,又提要求、教方法,为各级领导干部匡正政绩观、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正确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反映的是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树立正确政绩观,关键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坚持“无私奉献”,展现积极作为。功成不必在我,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想要干事、想出政绩是对的,但不能为了出政绩而自己去另搞一套。正确政绩观意味着,胸中要有大局,眼中要有大我,看淡个人名与利,不因付出索回报,不为闻达而钻营。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积极作为、正确作为。凡是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不管能不能在自己手中开花结果,不管能不能在自己任期内出成绩,都要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抓未成之事,真正出“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
坚持“为民造福”,强化责任担当。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人民群众,既不是一个简单的思想认识问题,也不是一个党性原则的问题。为民造福的前提是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民方能为民。首先要始终对人民群众有尊重之心、谦恭之态,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在思想上贴近群众,在行为上走近群众,与群众同坐一板凳、同坐一炕头。同时要以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为契机,引导干部始终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持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另外,还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引导干部强化宗旨观念和责任担当,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切身利益,切实增强为民造福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实干兴邦”,秉承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强调,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政绩观是面镜子,映照着领导干部的发展意识与责任担当。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擦亮政绩观这面镜子、树立“造福人民才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必须擦亮政绩观这面镜子、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必须擦亮政绩观这面镜子、秉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的工作态度。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严格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决不能让政治上、廉洁上有问题的人蒙混过关、投机得逞,真正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要建立科学的绩效综合考评体系,多关注贴近群众的“微建设”“微服务”“微治理”,更加科学地评价干部政绩,促进干部更好担当作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不务虚名、兢兢业业,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