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范文十篇(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范文十篇(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第一篇: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一、基本情况

  我区从XXXX年开始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XXXX、XXXX年共计实施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43.532公里,老村道加宽工程xx公里,已提前完成xxxx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同时,近年建成我区内第一条二级公路等级标准xx路(xx路),提升改xx路、xx路、xx路等重要县乡道。

  二、“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目标与措施

  1、以区情为基础,科学编制我区农村路网规划,使农村公路通村、通组“全覆盖”、形成“大网络”。在项目安排上,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对沿线群众密集、方便群众出行,有利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公路优先安排实施,有序推进通往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道路建设,进一步突出项目效益。

  20xx年,我区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经区政府同意,计划在11个美丽乡村实施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项目约59公里,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同时,提升改造等3条乡镇主要道路约10公里,目前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正在按照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图纸。

  2、继续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面完成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同安监、交警等部门参与农村公路的施工图评审、交竣工验收等工作。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全面落实“三同时”制度,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能力。20xx年,我区计划实施县乡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0余公里,危桥改建4座,目前施工图已完成专家评审,正在进行施工招标准备工作。

第二篇: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西河村建设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西河村处

  交界,与****接壤,面积**平方公里,辖**村**社区,人口**万余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位于我镇,是一个竹产业支撑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3405人。近年来,我村始终坚持以“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乡、打造最宜居住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各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三新一带动”,即全村竹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并驻村指导组织实施;二是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服务;三是明确了村两委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村组户三级网络。现我村已初步建立“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发展要求,结合我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带领经充分论证后明确**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并把发展乡村四好公路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村文化生态资源的优势,先后编制了三个层次的规划:首先聘请专家编制了高起点的《**村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尔后聘请专家编制了具体的景观节点开发、建设及保护性规划;围绕打造“三A”旅游景区目标,组织编制《**村旅游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

  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焚烧炉和垃圾中转站,聘请十名卫生保洁员和一名垃圾清运员,购置150个垃圾桶和十辆垃圾车,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购置200个小垃圾桶、10000多个垃圾袋,发放农户家中,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村运村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

  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清洁示范户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是召开动员会,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组长做好示范;二是召开座谈会,邀请“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三是上门入户宣传,对群众讲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四是做好“三结合”,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人人是美丽乡村形象,处处是美丽乡村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几点体会

  (一)政府指导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乡政府抽调了由乡国土、城建、水务、林业、供电、环保等各个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分成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五个小组,采取“3+1”工作法,驻村开展指导,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

  (二)项目支持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源泉。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由项目支持。我们先后争取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塘坝、河道治理项目;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项目;沼气池项目;改水改厕项目;污水处理项目。正是借助于这些好项目、大项目,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得以顺利实施。

  (三)社会参与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补充。坚持市场机制,引导各类民间资金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感恩社会、回报家乡”的热情,都想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力量。在我们多方沟通协调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资1000万元兴建观景平台、****为主题的高端休闲产业项目,现已初显雏形。另外,还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现代农业展示园,让“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

  四、存在的困难和下步工作安排

  (一)针对资金保障不足问题,我们将做到:一是继续争取项目扶持;二是乡、村自筹资金加大投入;三是社会集资提升品位;四是压缩开支开源节流。

  健全网络化责任体系;二是严格按照“3+1”工作法倒排时间表,推行逆向责任机制;三是做好周调度,试行党政领导督查暗访机制。

  (三)针对建设中群众个人利益受损问题,我们将做到:一是党员干部率先做个“吃亏人”(在个人利益受损时做好榜样),树好榜样当个“干净人”(在个人利益受损时要已集体为重);二是继续做好宣传引导,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三是继续坚持“以奖代补”,扩大奖励范围,提高奖励额度。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乡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接下来,我们要以现场会的召开为动力,继续学习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要对美丽乡村建设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方针,凝心聚力,一定能把**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健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村也必将成为****一颗最璀璨的新星。

第三篇: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xxxx村是一个以裕固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畜牧业是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以争建创业型支部、争当服务型干部、争做带富型党员,促群众增收致富的"三争一促"活动为载体,组织引导党员创先进、争优秀、作表率,全村农牧民增收致富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84元。

  一、强素质、建班子,提高带动能力

  我们始终坚持把提高党员素质、强化组织建设作为创先争优的突破口来抓。依托镇党校、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网络等培训资源,以"学会一技、扶持一户、辐射一片、带动一村"为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积极把产业协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着力提高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形成了"强本领、争先进、促增收"的良好风气。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努力拓宽选人渠道,把带头致富、热心为群众服务的"能人"选入村"两委"班子。同时,把优化党员队伍年龄结构作为重点,培养35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11名,将6名产业发展能人、优秀青年充实到村干部后备库,全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针对牧民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坐、等、观、望"的实际,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引领党员示范户推广细毛羊集中舍饲喂养,舍饲喂养的细毛羊每只经济效益比天然放牧的至少增收200元。在党员示范户的带领下,牧户发展生态畜牧业,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积极性日渐高涨。

  二、亮身份、比贡献,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坚持把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期盼的民生问题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我村牧业点分散,牧民群众诉求不能及时得到反映解决的现状,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筹资60多万元,建起了300平方米的村级阵地,设置了党员服务室、文化娱乐室、信访接待室等,阵地功能日趋完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我们大力推行以村干部联片抓点、村两委班子成员联院抓户、党员骨干联户包人;村干部工作接访、随机走访、民意暗访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访"制度,并建立了"有事找党员"帮扶机制,根据党员特长,组织无职党员设立民意收集岗、民政监督岗、社会治安联络岗、计划生育监督岗、草原生态管护岗和民事纠纷调解岗6个岗位,进一步拓宽了掌握和解决群众诉求的工作平台,方便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形式。活动开展以来,全村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80多件,调处矛盾纠纷60多起。针对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结合公开承诺制度的落实,组织开展了"四亮四评"活动,通过党务公开栏、党员服务公示牌等渠道,让党员把身份亮出来,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全村党员主动走访"找"难题、开门纳言"征"难题、分层梳理"定"难题、争先恐后"领"难题、千方百计"破"难题,使党员干部找准了服务群众的着力点,服务群众的责任感明显增强,使30多件影响我村经济发展和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得到解决,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

  三、明思路、调结构,拓宽增收渠道

  我们坚持把发挥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采取党支部引导、党员干部领办、致富能人带头、群众自愿联合的方式,组建了肃南县绿牧场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按照"支部+合作社+产业+牧户"的运作模式,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让牧民富在产业链上。针对合作社缺技术少资金等情况,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20余万元,建成占地5600平方米的畜产品交易市场1处,多功能库房1座,高标准屠宰车间1座,冷冻冷藏库房1座,羊舍2座,储毛棚1座,购置冷冻冷藏设备4套,牛羊肉经过加工远销河南、宁夏等地,每公斤平均价格比本地市场高出4元以上。同时,通过内请、外聘等方式适时向合作社派遣科技特派员、法律咨询员、信息服务员等人员开展咨询帮扶服务。今年,我们又与本村在外务工能人联合,以固定资产入股的方式成立了肃南县皇家牧场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智力引、政策扶、资金帮、技术撑等措施,全村90%的牧户依托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销售、产业化经营走上了致富路。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开展"把协会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协会致富带头人、把协会中带头致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活动,注重把有开拓精神、市场经验丰富、"双带"致富能力强的党员推选为专业合作社班子成员,针对牧区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组建了细毛羊生产党员技术服务队,通过分片驻点的形式,积极为群众开展绵羊人工授精、疫病防治、羔羊育肥、机械剪毛、分级整理及上市拍卖等实用技术培训,并投入资金配套机械剪毛棚、剪毛机、分级台、打包机等设备60台(件),努力提高高山细毛羊产品的综合品质,打造出了在县内外享有盛誉的"赛美努"、"九排松"畜产品品牌。近三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多元,年均增幅达15%以上。

  四 、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x镇位于梅xxx市西部25公里处,幅员面积82.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为12.1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镇区人口为2.6万人。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商阜重镇,素有“xxx”之称。1994年被省政府确定为xx省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单位。2014年11月,原xxx乡与xxx镇实现“两府合一”,xxx镇整体综合实力极大增强,为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今年2月,我镇又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镇。几年来,我们镇委、镇政府立足镇情,抢抓机遇,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环节,进一步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力度,全面实施“城镇拉动”战略,城镇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一、关于城镇建设基本情况三年来,我们积极筹措资金8800万元,主要实施了七项工程:

  一、实施道路改造工程。

  一是投资260万元,将原来只有9米宽的国道202线镇区段1.7公里主街取直加宽至16米,铺设沥青砼路面;二是投资230万元,打通了640米站前南路,规划道路红线30米,机动车道16米,沥清路面,将主街与202线国道绕行线联结起来;三是投资300万元,对东放、利民两路实施了全面改造,路面宽至9米,水泥路面。

  二、实施主街(路)暗排水工程。投资400万元,在改造后的主街、站前路及东放、利民路全部铺装了暗排水管线,结束了xxx城镇主街(路)无下排水的历史。

  三、实施了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220万元,对镇区的自来水供应系统设施进行了更新和改造,新打三眼机井,新建两个滤水池,新铺设8000米自来水主管网,彻底解决了居民长期以来饮水含锰、铁严重超标和供水严重不跳问题,日供水量由2014t增至3000t。

  四、实施地下通讯电缆工程。共投资580万元,将主街(路)地上的通讯设施全部移至地下,取消镇区电话亭,安装了60部ic电话。

  五、实施人行道硬化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对主街(路)人行道全部实行彩砖硬覆盖,既美化了环境,又方便了行人。

  六、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投资20余万元建设绿地面积2余万平方米,植树1500株。投资50余万元,在主街(路)上安装路灯110盏。

  七、实施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工程。近几年,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镇内外开发商从事房地产开发,我们每年都以2万平方米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

  二、关于城镇管理工作。

  主要抓了三个管理:一是环境卫生管理。不断完善充实环保队伍,全镇专业环保队伍28人,健全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实施严管重罚。强化监督检查,主街实施全天保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二是镇容镇貌管理。充分发挥城管大队职能作用,加大综合执法工作力度,强化城镇管理。1、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彻底取缔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行为,取缔“三小五堆”。2、规范整顿户外牌匾,做到一楼一款,一店一牌,取缔乱写乱挂、不规范牌匾,三是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充分发挥城建、土地、产权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坚决取缔各类非法建筑。对我镇现有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全面清理,取缔了那些没有资质标准的施工单位,维护城镇建设正常秩序。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大规模实施和城镇管理不断深化,不仅改变了xx镇百年老镇的面貌,也带动了其他各业的整体推进,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一是镇级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年,全镇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二是拉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起到了筑巢引凤的作用。去年共吸引外资1300万元,先后启动了市稻镰厂、玻璃厂等市直驻镇企业。新上隆泰陶瓷有限公司、广顺果仁厂等四户企业,同时吸纳2014余人(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进镇经商打工,参与工程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幅射力明显增强。今年2月,我镇在保持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的基础上,又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镇。xxx镇客观上己成为xxx市西部区域经济中心。以上实施七项工程建设资金除镇里自筹外,我们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优惠,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建设资金。三年来,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共计为我镇投入建设资金达500余万元。我们深信,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对重点镇建设的扶持力度会越来越大,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全面完成重点镇建设任务而努力奋斗。以上是我们在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实践中所做的一点工作,我们深知,按上级的要求,和兄弟试点镇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和问题。在此,我们诚挚地希望各乡镇领导多多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把你们好的经验和作法交流给我们,使我们的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四篇: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近年来,我市将农村公路工作列入重要民生工程,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出台了《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方案》,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有力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

  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我市出台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的农村路网技术等级发展目标。3年来新改建农村公路657公里,改造危桥154座,全市乡村道四级公路双车道比重达到39.6%,县道三级公路比例达到90.6%,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到95.5%,基本上形成了市到镇有二级公路、镇到镇有三级公路、镇到村有四级公路连接。同时,结合高新开发区、农村物流点、现代农业园、以及规模化农村旅游等节点的对外出行需要,实施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连通工程,新建与干线公路连接线29条93公里,全面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

  安保能力明显增强。坚持把群众出行安全放在首位,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至今完成农路安保工程标准化改造36条238.7公里。开展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搭接道口安全专题研究,新建搭接道口缓冲带60多处,农路安保工程建设处于徐州市前列。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路域环境治理,保障出行安全,具备条件的地方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加强夜间安全出行保障,启动了农村公路亮化工程。

  运营水平不断提升。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促进“行有所乘”向农村延伸。目前已开通镇村公交乡镇11个,正待开通4个,公交线路达到27条,惠及168个建制村75万农民兄弟。推进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城乡客运一体化客运站6座、候车亭362个、公交首末站1座,打通了农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便利交通愿景。

  行业管理逐步规范。为科学实施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运监管,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与南通智慧交通联合开发了“四好农村路”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系统化、模块化、智能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一站式考核、监管。目前该平台已投入试运行,计划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

第五篇: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冷水滩区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毗邻两广,素有“湘西南门户”和“潇湘第一城”之称,现是永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总面积1222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城镇人口32万人,下辖9个街道、9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1个农业开发区,186个行政村,20xx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8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9.12亿元。全区公路总里程2318公里,其中县道134公里,乡道315公里,村道1869公里,共有客运企业3家、客运车辆417台,货运企业12家、货运车辆2786台。近年来,冷水滩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坚持“小财政”建设“大交通”,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20xx年以来,新建农村公路760公里,提质改造县乡公路284公里,提质改造村级道路56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通班车率均达100%。“四好农村路”逐步成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百姓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现就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区以“建好、管好、护好、营运好”农村路为目标,做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开创了“四好农村路”建设“345”模式,即创新区、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按照“建设品质化,管理长效化,养护精细化,运营多样化”的“四化”标准,实现了“进村主干道提质扩面、25户以上自然村通组路、农村公路有效管护、路域环境提升、电商物流进村”五个全覆盖。

  1、坚持“三个强化”,高品质建设农村公路。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工程,科学规划、全力保障、精细管理,逐步消除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牢固树立“大交通”理念,注重全面系统谋划,将交通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城,与脱贫攻坚、旅游开发、美丽乡村等工作相结合,推进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着力优化农村公路布局,坚持公路建设、安防工程、水保绿化同步规划、建设和验收,确保农村公路“建成一条、达标一条、见效一条。

  二是强化保障支撑。我区虽然是财政小区,却始终把交通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以“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路修”的决心,采取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社会资金参与的筹资模式。两年来,累计整合涉农资金2.5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共建成120公里扶贫路、80公里产业路、22公里旅游路。

  三是强化质量监管。牢固树立高品质建设就是最好养护的理念,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创新推行交通工程“质量首件制”,即在每一分项工程中,选择第一施工项目作为首件工程(如第一段路基、第一根灌注桩、第一片空心板)并将首件工程的每一道工序作为首件工序,编制严密的操作规程,确保质量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落实责任公开制,对农村公路的建设责任人、管理责任人、养护责任人进行立牌公示,方便政府监管和群众监督,保证农村公路建管质量。

  2、坚持”三个发力”,高要求管理农村公路。始终把农村公路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创新管理方式,拓宽管理范围,切实做到“有路必管、管必到位”。

  一是在管理机制上发力。20xx年在全区各乡镇设立乡(镇)交通管理站,落实有人员、有编制、有经费、有场所、有制度“五有”保障,具体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并在村级设立路政信息员,负责维护村道设施、反馈路况信息,形成区、乡、村三级联动的路产路权保护网络,确保农村公路通畅和设施完好。同时,将农村公路管养,爱路护路村规民约与乡风文明行动相结合,提高群众管护意识,形成农村公路人人管护的深厚社会氛围。

  二是在管理模式上发力。按照“属地管理、分段负责”的原则,积极推行“五道五治”(对辖区内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五级道路”逐一建档摸底,开展治违、治乱、治污、治路、治理“五治”行动)和“路长制”,将农村公路管养、路域环境整治等纳入乡镇中心工作范畴,并设立考核机制,提升乡镇管路护路积极性。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任示范路路长,班子成员担任其他乡村路路长,负责做好公路养护及路域环境整治工作,确保道路安全通畅,营造“畅、安、美”的通行环境。

  三是在路政执法上发力。交管、公路、交通等部门实行联合执法,对货运车辆“逢车必检,逢超必治”,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行为,并将治超范围从国省道延伸至农村公路,完善限载、限高、限速等设施和标志,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年限,确保道路交通安全。20xx年共检测车辆58675辆,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68辆,车辆超限超载率稳定控制在1%以内。

  3、坚持“三个到位”,高标准养护农村公路。多措并举保障资金,想方设法养护公路,确保农村公路持续畅通、健康运行。

  一是资金保障到位。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养护资金增长机制,每年按10%的增速来保障养护资金,20xx年区财政统筹安排620万元作为公路养护资金。同时,积极探索交通扶贫新模式,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员公益性岗位,共安排96名贫困户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实现了“扶持一岗、脱贫一户”目标。

  二是公路列养到位。我区创新“36字决”养护标准,即路基完整稳定,路面平整干净,路肩整齐平顺,边坡整洁美观,水沟排水通畅,桥涵防护坚实,通过“春排水、夏除草、秋整治、冬修补”季节性重点养护,全面提升养护成效。目前,全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县道、乡道优良率分别达到85.94%、83.32%。大力推行路段精品化,在全面提升养护标准的基础上,梯次推动农村公路养护换挡升级,先后建成农村公路样板路26条84公里。

  三是奖惩问责到位。建立农村公路的政府绩效考核、行业综合考评,专项督查等全方位考核体系,切实把行业行为上升至政府行为。一方面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另一方面按照养护“八无标准”,建立了养护考核清单,制定《冷水滩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加强行业部门监管,形成覆盖全面、标准规范、奖罚分明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落实不力的乡镇,予以问责,促进了养护责任的全面落实。

  4、坚持“三个融合”,高水平运营农村公路。坚持改革创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客货运输和农村物流发展新模式,农村客货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与完善农村客运网络相融合。积极探索城乡客运一体化,采取在伊塘、上岭桥两个镇先行试点的办法,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在进村公路沿线增设候车站(点),扩大镇村公交和农村客运网络覆盖面,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进程。目前,乡(镇)客车通达率100%,村民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农村群众到中心城区的时间缩短了48.2%,到乡镇的时间缩短了41.6%。

  二是与“降本增效”相融合。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模式,加快推进区、乡、村物流体系建设,依托交通服务站对交通、供销、电商、快递等资源进行整合,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全区共建成交通管理站9个,村镇交通服务站126个,农村物流站点140个,物流降本增效创下新高。

  三是与“交通+”相融合。深入推进“交通+产业”,依托农村公路网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目前,全区新建蔬菜、柑桔、西瓜、白茶等基地等20多个,带动全区农业总产值以年均4.6%速度增长。深入推进“交通+旅游”,将公路建设与区乡村道沿线绿化美化工程同步实施,让公路融入环境,引爆了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小吃、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旅游业态。近两年来全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万人次。深入推进“交通+民生”。把农村公路建设与民生事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我区农村公路连通村民安置点26个,连通学校、医院、敬老院约100多个,惠及贫困群众8000多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区交通运输事业,尤其是“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较,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公路改造提质任务艰巨,建设资金缺乏。上级下拨的公路建设资金有限,地方需要配套的资金数额较大。二是交通运输管理、运营服务水平和品质有待提升,尤其是智慧交通管理还处于空白状态。三是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亟待提升。治超“省道治理硬,县乡村道治理软”现象仍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后,我们将以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大投入,补齐短板,推进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提档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1、突破瓶颈,进一步建设好农村公路。科学规划、依法实施,加大农村公路在交通建设投资中的比例,对全区剩下的75个非贫困村143.1公里进村主干道提质扩面,高品质、高标准打造。加快农村候车亭、交通服务站和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等建设,提高群众交通出行条件。

  2、依法治路,进一步管理好农村公路。继续推行“路长制”管理,进一步加大爱路护路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管护意识,形成农村公路、人人管护的深厚社会氛围。按照依法治路总要求,加强巡查检查力度,加大巡路频率,消除各种路障,大力推进超限超载治理,完善治超手段,持续保持治超执法高压态势,确保治超站点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以内。

  3、完善体系,进一步养护好农村公路。分级分段明确养护主体,层层落实主体责任,继续将农村公路日常维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足额拨付配套资金,建立养护质量数量与养护经费拨付相挂钩的工作机制。对于农村公路大中修等专业性工程,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专业化养护队伍承担。加大农村公路应急资金的投入,确保水毁、崩塌道路能得到及时的修复。

  4、创新机制,进一步营运好农村公路。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区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稳步推进镇、村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在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二级综合客运站建设,加快推进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物流业水平。

第六篇: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西河村建设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西河村处交界,与****接壤,面积**平方公里,辖**村**社区,人口**万余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村位于我镇,是一个竹产业支撑型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3405人。近年来,我村始终坚持以“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乡、打造最宜居住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各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三新一带动”,即全村竹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并驻村指导组织实施;二是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服务;三是明确了村两委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村组户三级网络。现我村已初步建立“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发展要求,结合我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带领经充分论证后明确**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并把发展乡村四好公路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二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村文化生态资源的优势,先后编制了三个层次的规划:首先聘请专家编制了高起点的《**村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尔后聘请专家编制了具体的景观节点开发、建设及保护性规划;围绕打造“三A”旅游景区目标,组织编制《**村旅游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

  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焚烧炉和垃圾中转站,聘请十名卫生保洁员和一名垃圾清运员,购置150个垃圾桶和十辆垃圾车,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购置200个小垃圾桶、10000多个垃圾袋,发放农户家中,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村运村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清洁示范户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是召开动员会,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组长做好示范;二是召开座谈会,邀请“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三是上门入户宣传,对群众讲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四是做好“三结合”,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注重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形成“人人是美丽乡村形象,处处是美丽乡村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几点体会

  (一)政府指导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乡政府抽调了由乡国土、城建、水务、林业、供电、环保等各个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分成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五个小组,采取“3+1”工作法,驻村开展指导,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

  (二)项目支持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源泉。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由项目支持。我们先后争取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塘坝、河道治理项目;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项目;沼气池项目;改水改厕项目;污水处理项目。正是借助于这些好项目、大项目,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得以顺利实施。

  (三)社会参与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补充。坚持市场机制,引导各类民间资金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感恩社会、回报家乡”的热情,都想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力量。在我们多方沟通协调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投资1000万元兴建观景平台、****为主题的高端休闲产业项目,现已初显雏形。另外,还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现代农业展示园,让“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

  四、存在的困难和下步工作安排

  (一)针对资金保障不足问题,我们将做到:一是继续争取项目扶持;二是乡、村自筹资金加大投入;三是社会集资提升品位;四是压缩开支开源节流。健全网络化责任体系;二是严格按照“3+1”工作法倒排时间表,推行逆向责任机制;三是做好周调度,试行党政领导督查暗访机制。

  (二)针对建设中群众个人利益受损问题,我们将做到:一是党员干部率先做个“吃亏人”(在个人利益受损时做好榜样),树好榜样当个“干净人”(在个人利益受损时要已集体为重);二是继续做好宣传引导,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三是继续坚持“以奖代补”,扩大奖励范围,提高奖励额度。

第七篇: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深入贯彻“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体要求,坚持“建设与养护并重、修路与兴业并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的建设理念,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克难攻坚,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构建“四纵三横”农村路网主框架,助力农村公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x县境内共有高速公路x条,过境里程x公里;

  国道x条,总里程x公里;省道x条,总里程x公里。截至2019年底,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达x公里。其中:县道x条共计x公里,乡道x条x公里,村道x条x公里。全县共有桥梁x座/x延米,其中大、中桥x座/x延米。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一张蓝图”抓引领,确保规划刚性“约束力”

  过去的x,农村路网建设历史欠账大,互联互通能力不强。深层通达层面,绝大多数的农村道路为2003年修的水泥路,路面窄、标准低,断头路、瓶颈路较多,近几年维持在修修补补的超期运行状态,未进行大规模的新建投入。特别是偏远村庄,一个村或几个村只有一条小路串通连接,通达水平差,没有形成贯通的路网。战略替代层面,南北缺少交通大通道,道路在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之间达不到外联内畅的要求,形成不了网格化、循环圈的交通格局。特别是x乡、x镇、x乡等x个乡镇,直达县城的只有一条曲候公路,绕行线路极少,一旦x断交,出行极为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为此,x县委、县政府秉承“再穷不能穷修路,再苦不能苦农村”的原则,克服资金压力,每年初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开篇布局,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三力齐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坚决破解农村交通壁垒,切实以路通带动人和业兴。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提出了“四纵三横”农村路网建设规划,对北部乡镇以现有道路提档升级为主,加大干线公路与连村道路的建设;对东南、西南部欠发达地区,以加大路网密度为主,改变路网滞后的现状,努力实现“路通连成网,出村上干道,快速到县城”。二是以标准为引领。提出“两少两多”理念,即少修水泥路多修沥青路,少穿村多环村,严格按照施工标准,逐步实现由窄变宽、由通变畅、由绿变美的大提升。三是以为功能引领。按照“南兴农、北强工、中间带流通”布局理念,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人居环境、产业布局、全域旅游、精准扶贫等专项规划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路网、水网、林网、田网“四网融合”,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路网结构,着力实现“一环为中心,两河观光带,三圈示范路,四纵三横通八方,百桥千路连万家”的总体农村路网框架格局。

  二、“两项制度”抓推进,凝聚全员攻坚“战斗力”

  作为一个平原农业强县,x县始终坚持把“四好农村路”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始终作为头号民心工程,创新推行“指挥长+路长”工作机制,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域推进、全员攻坚,以路网建设成效提速乡村振兴,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招见多效。务实推行“指挥长制”。2018年,科学制发《x县农村公路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等文件,成立了以县长为指挥长、主管县长为副指挥长的“四好农村路”建锭顿守小组新改建农村公路x部署推进,打造放心工程、精命工在。武土口的,新次入E跑上制”条x公里,新改建桥涵x座,其中改建危桥x座。分头推近兰路长的政对“四好农村路”进行细化量化,由政府王安领守任去级心冉西'武府分管领导任副总路长,县、乡政府土女贝贝阿芯部位都有人盯、人为县、乡、村道各级路长,确保每个路队、止i詈且级路长x人,有人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监管。截至目前,共设置县级路长x人,乡级路长x人,村级路长x人,确保路网全覆盖。

  三、“三环相扣”抓提升,筑牢安全出行“保障网”

       一改“过去政府投入、照章建设、部门管护”的老套路,创新方式方法,有效解决了“四好农村路”资金难筹、建设保守、管护费劲的问题。一是投入模式活。推行“党政主导、交通牵头、部门协同、群众和社会资本参与”,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特别是发挥争跑意识,积极向上争跑,两年累计争取x亿元国债资金,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保障路网建设有力有序推进。二是建设模式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喇叭口、指示牌、智慧交通等创新亮点,完善优化施工流程,超前规划设计,满足农村长期发展需求。特别是在道路交叉口采取喇叭口建设模式,增大了道路交叉口转弯空间,强化了对通行车辆的引流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风险。三是管护模式活。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五个一”管理标准(即“一支养护队伍、一个办公场所、一笔管养经费、一个运行机制、一套内业台账”),成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将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达到人员、场所、经费、责任、考核“五到位”,实现了养护作业常态化,日常管理规范化,养护考核绩效化,养护质量大幅提升。同时,村两委自发成立了党员义务护路先锋队,鼓励群众主动投工投劳,形成了全村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

  四、“四网融合”抓统筹,绘就绿水交融“新景观”

  今年我们以“四城同创”为抓手,以“四网同建”主线,以“能绿尽绿、以绿增美”为原则,以“四好农村路”为龙骨,以随行水网为眉线,以农田林网为映衬,以生态绿廊建设为目标,统筹推进路域环境提升、路肩陪护、路宅分家、路田分家等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做到路修到哪里,管护就到哪里,绿化就跟到哪里,切实形成“田在路旁、树随路走、水伴树行”的生态景观格局,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路在树中、车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大美意境。截至目前,建成精品绿化路线x条x多公里,种植国槐、法桐等乔木约x万株,冬青、月季、石楠等花灌木x多万株,打造精品节点x处,x万多平方米;到2020年底,全县将打造x条以上精品样板路线循环圈。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对重要路段、节点、村庄安装了监控设备,实现了与公安、国土、城管等信息资源平台信息共享,提高数字化交通监管水平。

  五、“五路并进”抓功能,打造小康社会“新引擎”

  在建、管、养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思路,持续完善服务设施,推动客运、物流、快递、供销、电商、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加速提升运营服务保障能力,着力将农村公路打造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引擎”。一是打造便利畅通“产业路”。高标准建成园区连接线、晨曦路、李付线、四龙线,较大程度提升了经济开发区硬实力,拉动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了自行车、童车、育苗、生物科技等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打造生态靓丽“旅游路”。为提升道路形象,服务旅游发展,满足群众旅游需求,重点打造了x河、x河“两河”生态观光带,培育了全长x多公里的银杏林景区、彩虹路、樱花大道等旅游线路,成为全市群众又一好去处。三是打造精准脱贫“致富路”。实行“三个倾斜”(即向贫困重点村倾斜、向扶贫重点项目倾斜、向重点贫困户倾斜),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培育了一批养鸡、养猪、西瓜、苹果、黄桃等养殖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快了育苗产业园区、自行车产业园、童车小镇、樱桃基地发展壮大,增加了贫困群众致富渠道,保证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个村庄因交通落后而掉队。四是打造舒适整洁“幸福路”。通过开展路域环境整治,重点实施过村路段排水治理、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彻底解决“脏、乱、差”现象,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路域形象,实现交通沿线环境提升、生态优美、净化亮化、整齐有序的整治目标。截至目前,先后建成了x村等一大批美丽宜居乡村,培树了示范引领效应。五是打造客货运输“便捷路”。规划农村客运站点布局,坚持以城带乡、客货并举的原则,做到路修到哪里,车就通行到哪里,优化运行线路,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人、车、路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打造村到镇、镇到县半小时交通圈,便捷生产生活需要,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目前,全县拥有货运车辆x多辆,公交车x辆,出租车x辆,客运站点x个,开通城乡客运线路x余条,基本满足了群众出行需求。

  虽然我县在建设“四好农村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汇报完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八篇: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抓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要求,结合“美丽南昌•幸福家园”、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加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为全市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交通公路保障。

  一、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

  (一)高度重视

  我局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进行专题研究,作为今年工作重点来推进。要求把公路打造成促进发展的经济线,保障安全的生命线,展示亮点的风景线。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

  注意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集中学习、分组讨论、邀请专家授课等教育形式,组织全市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要求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赣交规划字〔2015〕132号)等一系列的有关农村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文件,充实干部职工业务水平。组织市、县两级全方位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的宣传动员工作,利用报刊、网络、农村公路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媒体为载体,加大“四好农村路”活动的宣传力度。各县(区)交通运输局(办)充分运用宣传车、圩镇和闹市区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抓实推进  1.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力度

  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一系列农村公路管理制度,如:《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实施意见的通知》(洪府厅发〔2012〕126号);《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洪府发〔2013〕48号);《关于印发(试行)的通知》(洪交发〔2014〕60号)、《关于印发的通知》(洪交发〔2014〕73号)、《关于印发<南昌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拨付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洪交发〔2015〕28号)等规范性文件;二是制定农村公路发展目标。层层落实县区政府主体责任,并纳入年度市政府“三令制”考核体系中,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水平;三是组建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各县区政府通过“四好农村路”活动的开展,注重以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为依托,相继建立了部分乡(镇)级交管站,明确将农村公路管养纳入职责之内,目前全市13个县(区)均已设立县(区)级农村公路管理站,管理人员128人,成立乡、镇级交管站63个,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经费、设备等得到了落实;四是市、县两级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纳入财政公共预算;五是县级交通运输部门均成立了质监机构。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确保质量安全;六是统一部署农村公路路产保护工作。部分乡、村公里已设置限高限宽等设施,完善爱路护路的乡、村规民约;七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纳入县级交通综合执法体系。并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路宅分家,乡、村公路摆摊设点、打场晒粮、乱堆乱放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公路建筑控制区内无违法建筑,确保农村公路有序发展。

  2.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力度

  一是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南昌市人民政府转发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南昌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洪府厅发〔2010〕111号),确定市、县级养护管理机制,并将市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各县区政府也分别出台了相关政策。二是自2010年至今,市级财政已累积下达农村公路养护市级专项资金5401.1万元,已审批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项目372个553.548公里,总投资1亿元。三是积极引导县区申报省级养护资金,推动日常养护资金及时到位,解决县区养护工程配套资金压力,争取省级养护工程资金2513.6万元。四是继续争取激励机制,合理分配市级养护资金。明确以县(区)为主、分级负责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市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并继续采取激励机制,合理分配市级养护资金,深化养护体制改革成果;五是引导县区充分利用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如新建区流湖综合服务站、湾里区罗亭综合服务站现已全面开展各自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收到一定的成效;六是推动县区深化养护机制的建立,多种形式开展养护工作。鼓励县区政府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外包、PPP等模式,推进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新机制的建立,推动农村公路市场化进程。

  (三)成效明显

  十八大以来,全市已累计完成通自然村公路建设3022.5公里;危桥改造134座4395.48延米;新建桥梁11座279.6延米;县道升级改造52.2公里;客运网络化建设32.2公里;安保工程107.68公里;中央预算内建设8.2公里;水毁重建21公里,窄路面拓宽3公里。总投资约14亿元,其中市政府累计投入1.7亿元,争取省部级资金3.5亿元,县区自筹8.8亿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市农村公路整体技术状况偏低

  农村公路在公路路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农村公路早期建设标准低,附属设施不完善,长期承载着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通行,高速、铁路、工业园等建设项目运输造成的损害和不能及时养护修复的现状等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通行条件不完善,使用寿命缩短。

  (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滞后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点多面广基础薄弱,且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机制建立和工作中政府支持力度、资金投入、人员管理水平等呈现很大差距,许多县区日常养护资金未足额配套到位,缺乏长效养护机制,距省、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要求和目标还存在差距。

  (三)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制不健全

  县区政府作为农村公路责任主体,作用不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政策支持不全面;二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配套资金不到位;三是农村公路县乡管理机构不健全。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我局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已向市政府递交“关于促进南昌市农村公路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力争出台新一轮农村公路发展政策,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

  2、积极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督促各县区落实,并巩固完善示范县建设成果,推进新一批示范县创建。按照省政府“四好农村路”交通扶贫现场会,省厅有关工作要求,指导新建区、进贤县做好迎检工作,积极推动南昌县、安义县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改善农村公路面貌,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

  3、大力推进“十三五”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施,牢牢把握时间节点,层层分解目标,将各项任务落实到单位、到部门、到具体个人,做到每项工作有人盯、有人抓、有人促,确保省级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4、全面推进县区政府落实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以示范县建立县道日常养护机制未抓手,逐步建立县、乡两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机制。

  5、积极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以隐患排查为抓手,以创建示范路为带动,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农村公路环境。

第九篇: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县城关镇**新村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是1996年从本县峪里乡**村迁入城关镇的小浪底水库移民新村,全村现有人口360人,村集体年收入21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5700元。建村十年来,先后荣获了“省级五好党支部”、“市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在移民村的稳定、建设、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我们始终重视和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分不开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谈心活动,提高为民意识

  在移民新村建设之初,村党支部就清醒地认识到:做好移民工作,不仅是上级要求的工作任务,而且是关系到本村群众当前与长远的生活大计。村党支部反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上级的移民政策和要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借鉴其他移民村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在本村的移民工作中始终贯穿开展“艰苦奋斗、廉洁勤政”教育,树立一种让群众信服的新风气,力争建成一个让群众满意的新村庄。

  为了统一村两委班子的思想,理顺村干部工作思路,支部书记王志辉经常与村党员干部谈心,一块儿交流思想。他常说:“我们现在手里是有了点儿钱,可这些都是用我们农民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产换来的,是国家给的补偿款,是群众的养命钱,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群众管好用好这笔养命钱,不能有其他想法,更不能奢侈浪费,否则就是犯罪。”他还说:“我们每个村干部身上都背负着全村群众的重托,我们不能辜负了他们的信任,为了让群众日后能过上好点儿的生活,我们要把这些钱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谁浪费了这些款项,谁就是对全村群众犯罪,是子孙后代的罪人。”他还多次在村民大会和村两委会上强调:“为群众办实事,就不能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要有廉洁自律意识,树立勤政为民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谁过于关注个人的利益得失,谁就不是群众的好干部,就不适合为群众工作。”通过学习谈心,使每个党员干部都明白:为群众办事谋福利是自己的份内职责,廉洁从政是赢得民心的关键,也是村集体事业成败的保障。

  在移民建房搬迁的重要时期,全村群众的生活面临巨大的改变,人心浮动不安,新问题、新困难接踵而至,亟待解决,全村群众迫切需要一个一心为公、决策正确、领导有力的领导团队。在这关键时刻,**村党支部坚定地担负起了历史的重任,发挥了党在基层的模范带关作用,给群众送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每个党员干部都树立起为民服务意识,舍小家为大家,勇于吃苦,忘我肯干。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春季在道旁栽树、打扫街道卫生,冬季扫雪、夏季浇树,积极筹办集体企业,勤俭办事,也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参与其中,密切了干群关系,也进一步加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深深赢得了群众的心。

  二、建立各项制度,加强村务管理

  新村建设项目多,建设工程量大,面临新事物、新问题,群众和党员干部都有一种新鲜感,工作热情高,各项工作开展还比较顺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方面情况的变化,依靠热情干工作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热情过后,村支部书记王志辉开始思考并寻找长远的治本之策。虽然通过学习、谈心和交流活动,党员干部都树立起了廉政为民的观念,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干部的行为,就很难从根本上保持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为此,村支部经过认真探讨、研究和协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立了一套适合本村实情的管理制度,对村干部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一是村干部例会制度,规定每月二日召开村干部例会,安排本月工作,检查落实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对不能完成任务的提出警告,并限期完成;二是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严格实行工程公开招标,严格质量管理;三是制订物资采购管理办法,购买物资要求同种质量比价格,同种价格比质量;四是招待费通讯费管理办法,凡上级到村招待农家饭,村干部出差吃住低档化,住宾馆不能超过50元标准,每餐不超过15元,因公而发生的通讯费每人每月100元包干,超支自负,并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五是民主理财办法,实行会计管帐、出纳管钱、民主理财小组审评、镇农经站核查上账、当月出榜公布。六是制定双委班子成员廉洁从政规定:1、不准利用职权在分配工资奖金评先等过程中捞好处;2、不准利用职权在为群众办事之机,收受礼金物品;3、不准在物资管理供应中收取钱财、物,中饱私囊;4、不准利用婚丧嫁娶、过生日、迁新居等借机敛财;5、不准用公款互相宴请,挥霍浪费;6、不准用公款配备通讯工具和超标准报销电话费;7、不准滥用职权,私自处置集体财物;8、不准借职权行私情。对群众的福利、文化生活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村里也都制订了具体的管理办法,用制度规范干部行为,保障村民利益。

  通过一系列的村务、财务、廉政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村两委不但为群众管好了移民资金,而且通过多方考察和反复论证,经过村集体民主决策,村里投资开办了彩色印刷包装厂,安排本村20余名村民就业,年创利润10多万元,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发展村里公益福利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村出现了干部廉洁,群众满意,干群关系密切的良好局面。

  三、开展自查自纠,接受群众监督

  村支部在制定各项制度和操作办法同时,坚持开展事后反思和自查自纠工作,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村支书王志辉经常对班子成员说:“人不可能不犯错误,有了错误,自查自纠比别人批评要好,主动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比知错不改好。”在他的倡导下,党员干部对村里的每项工作都能及时通报,相互讨论,努力反思和自查自纠,群众对村里工作的街评巷议,他们也能主动虚心听取,认真讨论鉴别,对照检查。由于村支部对每项工作的负责和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负责,建村以来,**新村没有一个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廉洁干事风格十分认同,已初步形成了干群同心干事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如今,**村拥有民营企业三家,黄牛养殖厂一个,村集体年收入21万元。利用这些收入,村集体投资新建了村文化娱乐中心、村卫生所、村幼儿园、村小学等集体福利设施;完成了村庄街道硬化、绿化和街灯亮化工程,实现了自来水、电话和有线电视户户通,使村民过上了同城市居民一样优裕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享受着农村的宁静和闲适,到过该村的人不由得赞叹:“**村人真了不起!”。

第十篇: 四好农村路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一、始终坚持党政主导,凝聚全民交通新合力。我县始终坚持“党政主导、行业指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相结合,集多方之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一是从严压责强落实。坚持每年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予以强力推进,切实加大目标考核权重和主体责任落实督查力度,保障项目快速推进。二是健全机制促规范。出台《“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以及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农村客运发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农村公路公共财政保障、建设管理办法、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和分级管护系列工作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制度化运行。三是示范引领树标杆。大力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示范乡镇”“示范路”评选,深度总结建设经验,引领提升建设水平,确保“规划一路、建好一路、管好一路、满意一路”。早在2015年,江安就已实现100%建制村通水泥路、100%社通公路的历史性突破,全县公路网密度位居全省前列。

  二、始终坚持统筹规划,构建畅通路网新体系。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我县始终把服务产业、助力脱贫、安防设施等统筹考虑、统筹规划,确保农村交通融入大格局、通畅大循环。一是聚焦产业谋规划。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助推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将路网规划与产业规划相融合,带动发展酿酒专用粱、茶叶、水产等特色产业基地35万亩,建成1000亩以上特色产业园100余个。近3年为全县50个贫困村新建水泥路246公里、桥梁12座,切实做到交通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二是人性设计优配套。将配套设施建设与本土自然景观相融合,建成观景平台及休息区18处,新建的27个标准化公厕全域覆盖旅游干线公路、有效服务旅游发展,该举措被誉为“厕所革命”在全省推广。三是注重安防保畅行。将附属设施与道路安全相匹配,每年投入至少1000万元实施波形护栏、错车道、停车区、标识标牌、应急避险车道、警示桩等安防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安全出行。

  三、始终坚持交通先行,建立多元投入新机制。大力实施“交通先行”发展战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切实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一是财政投入持续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近3年来共争取资金4.7亿元;建立县财政稳定投入机制,每年投入交通建设专项资金1亿元以上并逐年递增,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交通建设专项资金18亿元。二是大力拓宽筹资渠道。坚持资源整合与多方投入相结合,每年整合扶贫移民、以工代赈、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1.7亿元以上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县交通投资公司,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力度,积极构建金融机构合作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共筹集资金约20亿元,切实解决建设资金缺口。三是从严监管资金使用。严格执行《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全面推行资金拨付交通财政联席会商定、审计监察部门监审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严格实施绩效考评、效益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发挥最大效益。

  四、始终坚持建管并重,构建依法管养新秩序。坚持“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实现网络化为目标,强力杜绝“有建无管、重运轻养”现象。一是规范管理科学化。实行建管分离,明确划分“裁判员”与“运动员”职能职责,成立县交投公司对项目实施融资及代管代建;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创新采用网络视频系统对重点环节进行远端监控,实现建设监管“零距离”“无盲区”。二是公路养护机械化。将农村公路纳入县、乡、村三级管护体系,每年定向投入2000万元用于道路日常养护和维修整治;投资近1亿元的机械养护、应急救援、信息指挥“三中心”年内将投入使用;购置1000余万元的机械养护设备,采用市场化模式由专业养护公司对农村公路开展常态化养护和预防性维护。三是路域执法联动化。建立县级路政员、乡镇监管员、村级护路员三级管理体系,充分运用“天网”“雪亮”工程技术,整合交警、路政、运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实现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常态化。

  五、始终坚持城乡一体,构建交通惠民新格局。在抓好建设和养护管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客运体系,不断提升运力水平,达到“路通车通,物畅其流”。一是全域配置城乡客运。在城区,构建起以公交车为主导,社区巴士、网约出租车、巡游出租车、公共自行车为补充的运力配置;在农村,于全省率先开行“响应式”服务的农村便民小客运,构建起“乡镇公交农村便民小客运”的运力配置。形成了分工明确、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四级客运网络”。有效破解了城区内、乡镇和村社之间居民短途出行不便的交通瓶颈,正向城乡交通均等化服务目标稳步迈进。二是全面优化运输体系。投资1.6亿元的一级客运站、全省首个县级公交总站投入运营;全域建成乡镇等级客运站18个,港湾站、招呼站(牌)867个。同时,随着江安长江二桥、G353宜南阳泸快速通道、S214迎古路等交通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城乡交通运输水平将实现更高层次的上档升位。三是全力发展物流配送。以投资3亿元的集物流配送、仓储运输、辐射297个行政村的鸿国物流园区为龙头,大力引进培育物流企业34家,建成城区物流集散中心1个,乡镇配送网点18个;积极抢抓“互联网”战略契机,精准化发展农村电商,目前县内企业入网率达70%以上,邮政、供销、易田等电商平台在乡(镇)建站100余个,在村建点80余个,预计2017年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有望突破1亿元。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