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上午,各位EMBA毕业生身穿硕士服,参加了清华大学隆重的硕士生学位授予典礼,在校领导把各位的硕士帽穗拨到另一边的时候,相信每一位同学都非常激动和自豪。
各位清华EMBA08-ABC班的同学们:你们通过攻读严谨、正规的清华EMBA学位教育,获得了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苦学两年,终成硕果。在这充满荣誉的一刻,我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TIEMBA20_届今天有31位来自14个国家的同学毕业,你们在清华经管学院和INSEAD商学院的共同培养计划中,完成了11个模块的系统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成为清华-INSEAD联合培养EMBA项目的第二届毕业生,我也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这两年间,不论是清华EMBA中文班还竖际班,你们铭记清华校训,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奉为各自的人生准则和经营企业的行动指南,在各自事业的成功之路上锐意进取。两年来,在我们同学中,很多人旗下的公司业绩卓著,坐上行业第一把交椅;很多人优化整合企业资源,使公司成功上市;很多人把教授或者同学给的建议应用于实践,使公司扭亏为盈;很多人升迁到新的领导岗位;还有很多人志气相投,组建了新的经营实体……所有这一切充分验证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的办学理想。“培养产业领袖,塑造中国企业未来”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正在我们EMBA学生身上逐步变为现实!
作为清华大学的一个学院,清华经管学院传承着清华的百年文化传统,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大学气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质,“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办校风格,以及“探求真理、追求卓越”的清华人精神,每一条都不仅属于清华,也属于清华经管学院。这是清华百年历史的沉淀,这是千万名清华人华彩人生的凝聚。当你们走出清华的时候,也把它们带上。
在此祝各位同学前程似锦!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在这个值得我们终生纪念的日子,我谨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祝贺在座各位同学顺利毕业并将获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并向你们在学习和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为维护学术尊严所做的细致、严谨、扎实并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敬意!
我也谨代表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成员,向为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付出辛苦努力的全体研究生导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昨天,我在这里送别了3多名本科毕业生,今天又将在这里与你们6余名研究生挥手话别。虽然两个月后,就会有一大批新同学走进北大,住进你们曾经住过的宿舍,虽然那会带给我新的激动和喜悦,但你们的离开留下的时空中的空白,仍然是那么的独特,那么的无法替代!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你们有的同学在北大学习了两三年,有的六七年,有的达到了九年、十年。无论时间长一些,或是短一点,你们都已经给母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以后,你们在课堂,在实验室,在行进的路上,默然肃立,你们走出图书馆,到三角地捐出自己的买书钱或伙食费,有的同学甚至参加了医疗救助或心理救援队赶赴灾区。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你们作为鸟巢国家体育场馆、北大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赛事的志愿者,在长达数月时间里,不辞辛苦,连续作战,用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国家赢得了尊严,为人民赢得了友谊,为北大赢得了声誉,为自己赢得了社会的信赖。从此,“鸟巢一代”成为8后的代名词,成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佐证,成为“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声明。虽然你们自我调侃:“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传说”,但我相信,在北大的这些年,你们不仅完成了学术训练,通过了论文答辩,你们还以对责任的担当,证实了你们飞扬的青春、闪光的岁月,在任何时候,都并不只是一个曾经的“传说”!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
如今,完成了毕业答辩,即将离开的时候,我能够异常深刻地感受到大家对母校的眷恋。这几天,我看见好多同学穿着学位服,顶烈日、冒酷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校园里拍照留念,我看到你们从未名湖拍到博雅塔,从体育馆拍到西校门,走走停停,依依不舍,恨不得把每一位先生、师长、好友、同窗,乃至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拍入画面。我也有幸在路上被“劫持”了数次,充当了几次“道具”,我希望“劫持”我的同学将来多洗出一张送给我或电邮给我。我想作为校长,作为老师,这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收藏。在离开北大的日子里,你们能带走的也许就是这些曾经的影像,你们无法带走母校的一草一木,但我相信,那爱国为民的风骨,科学民主的气度,兼容并包的胸怀,改革创新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你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仍然可以在心灵深处无限次地追忆,因为这里是精神的家园,这就是精神的魅力!
北大有北大的精神,社会有社会的风俗习气。离开北大,融入社会,北大精神归依何处?社会风气如何看待?我想,和本科生相比,你们有过一些阅历,多了几分成熟,你们定有自己的看法,但我相信你们有时也会左右矛盾,或者说叫做“纠结”。不过,我这里也没有准备解决“纠结”的良方。昨天我从世界杯说起,和本科生探讨了人生问题,我想今天我们一起继续从世界杯中寻找启示。
又是一届荡气回肠的世界杯!即将巅峰对决,即将烽烟散尽。坦白说,我是一个“伪球迷”,我没有时间看上一场完整的比赛。但我内心,始终梦想国足能够争雄世界杯,笑傲绿茵场。我相信这也是你们当中很多真球迷的渴望。但是一道假球黑幕却一时间让我看不到梦想的光。足球或者说体育,本有其超越民族种族的精神和价值,如果屈从于造假的习气和潜规则的流俗,那么世界杯终将渐行渐远。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绿茵场上的运动员,如果放弃本应执着的追求和耿介不阿的操守,屈从于造假、剽窃、仿冒的恶俗,那在科技、教育、人才的赛场上,我们终会看到,创新将离我们更远,公平将离我们更远,文明将离我们更远;在国与国的竞争中,我们的强国之梦也将渐行渐远。我们常常在“山寨”中自娱自乐,但我也希望“山寨”仅是你娱乐的方式而不是更多。
因此,当一种风气开始侵蚀社会的肌体,当一种流俗已经遮蔽了人们的希望和梦想,我希望你仍然记得,“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如果造假成为一种习惯,你仍然不会放弃科学求真的精神,如果潜规则成为一种显规则,你仍然坚持法制的理念和原则。“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化需要传承,也要在传承中改进和创新。改变社会流俗,引领社会风气,这也注定是我们北大人义无反顾的担当、责无旁贷的使命!
移山填海易,移风易俗难!引领风气,也许需要你们一生的追求与奋斗,而不是一时的摇旗呐喊,不是一时的愤世嫉俗。离开北大,你们就是散落在祖国各个角落的一粒沙、一滴水,只有当你融入了你生活的那片土壤,你了解了那里,你爱上了那里的人们,你倾听了他们的希望,你梦想着他们的梦想,你才可能和他们一起破除愚昧、破除陈腐、破除固执、破除偏见,引源头活水,开风气之先!你们可以有“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但首先你必须选择一个角落,然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我想这也许就是家宝总理在五四青年节为北大学子手书“脚踏实地”的深意。在今天的典礼后,每位同学都将获赠一份母校为你们准备的纪念品,这是一本书,书名叫《西部放歌》,写的是3位北大校友扎根西部,创业奉献的点滴事迹,相信你们读后对“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会有一些新的感悟。今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我欣喜地看到,我们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到西部去建功立业。我相信你们脚踏实地的努力,将为你们实现心中的信念和梦想点燃希望之火,我相信,若干年后,你们将在基层、在西部建立起无愧于前辈、无愧于历史、无愧于青春的业绩与功勋!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上海海洋大学第 26 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也是我校第一次将 硕士生毕业典礼和博士生毕业典礼集中在一起举行。 我想, 今天一定是同学们三年来感到最 高兴最激动的一天,作为校长,也是我感到最自豪、最幸福的一天。
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百年老校来说, 每一次毕业典礼都是一次 令人难忘的日子,从 94 年前的 1917 年,我们只有 2 个专业 25 个毕业生,到现在 46 个专 业和方向,每年有 3500 多名本科毕业生,有一级学位博士点、一级学位硕士点、专业学位 硕士和博士后流动站组成的研究生学位体系,仅在_的五年期间,我们就已经培养出 1200 多名硕士研究生和 71 名博士研究生,这充分说明了学校在发展、在进步、在壮大,99 年来,我们已经培养了数十万名各类人才,这是我们海大的光荣和自豪,更是我们海大人为 中华民族的复兴、为祖国、为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 作为海大第 26 届毕业的研究生, 今天, 共有 284 名硕士生和 27 名博士生圆满完成学业 顺利毕业,在你们即将告别母校之际,我和你们一样,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特殊心情,我们 一起在海大校园里生活了三年,我相信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很多难忘的记 忆, 现在, 当你们带着憧憬, 满怀激情地告别上海海洋大学, 在即将踏上新的人生道路之际, 我代表学校, 对同学们三年来的刻苦学习和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对辛勤培养你 们的老师,哺育你们的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作为学校 08 年更名和新校区建设后进校的第一批研究生,你们是最幸运的一 届。 新校区的建设为你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 学校更名为你们提供了一个更 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今天,看到台下数百名身穿学位服的毕业生们,我依稀看到了同学们 在追求科学道路上付出的点点滴滴,仿佛看到了在夜晚寂静的教学楼和实验室明亮的灯光 下,你们苦读的身影和从事研究的执着。我清楚地记得,在 08 年搬到新校区后的第一个除 夕之夜,我与同学们一起看完春晚之后,生命学院的十几位同学又走向了实验室,同工作迎 接初一的到来。在你们中间,有 87 名同学参加了世博志愿者,有 36 人获得市级优秀世博志 愿者称号。共发表了 400 多篇论文。有 170 人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有 71 人被评为优秀学 生干部,有 103 人被评为优秀团干部。这些都是你们用勤奋与心血换来的,也是你们为学校 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你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亲人们交出的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几天,我们都强烈地感受到同学们对海大的眷恋。我看见有
不少同学三个一群,五个 一伙,在校园里拍照留念,在铭刻着勤朴忠实校训的观景台下,在记录着学校百年发展历程 的主干道上,在绿荫环抱、鸟语花香的海马公园里,在朱元鼎、侯朝海等一代大师的雕塑像 前,这一切都被同学们保留在相机里,珍藏在永不抹去的记忆中。我曾经说过,要把海大校 园建设成为上海最美丽的校园,要让海大成为青年人争相拍婚纱照的地方。但是作为校长, 同时也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 我更希望同学们牢记我们海大改革创新的精神, 严谨治学的态 度,勤朴忠实的校风,今后即使身处千里之外、祖国各地,仍然可以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被 无限次地追忆。我想这就是我们海大培养研究生的最大成就。 同学们, 你们将要承载着新的梦想和希望继续新的人生征途。 在这告别之际, 作为校长, 作为你们的老师和朋友,再想与你们说上几句心里话: 首先,希望同学们要永怀感恩的心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每一位同学的毕业论文中,最后都会有一段感谢的话,感谢 导师的教诲,感谢同学的帮助,感谢朋友的关心,感谢亲人的支持。我相信,这些感谢都是 真诚的,但是我希望,同学们不论你们对学校有过什么样的想法,甚至有过抱怨,也不论在 三年研究生学习中有过什么样的收获和喜悦,我都希望你们要把感恩母校牢记心上,因为, 你们不仅在母校度过了你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更重要的是母校永远是你们心中的支柱, 是你们一生最忠实的朋友,请你们相信。当你们走出校园,在事业和生活中,不论是成功与 快乐, 也不论是失败与忧伤, 都会有一个最可信赖的朋友永远伴随在你们身边, 给你们力量, 给你们信心, 你们这个朋友就是海大, 一个永远值得你们热爱、值得你们骄傲与自豪的海大。 二是,希望同学们要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离开校园,踏入社会,你们面临的将是无数的挑战与考验,拼搏与竞争将成为你们事业
和生活中的主旋律。希望同学们在复杂的环境里、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多彩的生活中,始终 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你们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在学校中从来没有碰到过的事情。 在学校里, 你们会因成绩不好、实验不理想,或是恋爱不顺利而忧伤和郁闷;但在社会上,你们会经历 更激烈竞争,受到很严厉的批评,甚至会碰到一系列的不公平,因此需要你们始终要以一个 积极乐观的平和心态,去学会适应这样的环境。奋斗中,不要有太多的抱怨,因为成功永远 不属于只会抱怨的人,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三是,同学们要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同学们, 你们已经完成
了硕士或博士的学业,从学历和学位上讲,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可以说你们通过努力已经使自己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但是,生活在今天的这个时代,我们 每个人都需要一双注视灵魂的眼睛。我希望在座各位同学,要遵从古训——吾日三省吾身, 用内心的“火眼金睛”来审视自己。今天的你们自信满满,因为你们已经拥有了令人羡慕的 “原始积累” ,但是一旦踏入社会,你们就要勇于打碎自己,时常反省不足,不断总结经验; 同时,请同学们记住,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我们海大人一直传承的“勤朴忠实”价值观念, 是我们永远的立身法则。只要牢牢把握自己的内心愿望,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我相信在座 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学们,今 天毕业典礼结束后,你们就要离开母校,在你们中间,有 29 名同学继续攻读博士,有 9 名 同学出国深造,而更多的同学选择了就业。今后,不论你们走到何处,你们都是“海大”人, 都带着“上海海洋大学”的烙印;不论你的未来成就如何,上海海洋大学永远是你们共同的 家园。明年,我们海大就将迎来百年华诞,我衷心欢迎同学们届时重返母校,共同回顾母校 走过的百年历程,共同展望海大新的百年。最后,祝各位同学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毕业生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很高兴在这里隆重举行 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此,我 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经过辛苦学习和工作,圆满完成博士、硕士 阶段的学业,即将开始人生新的征途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向几年来辛勤培育和关爱研究 生成长的导师们、学院和职能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和亲切的问候! 几年前, 你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相聚在南林这座美丽的校园, 开始了一段美好的流金岁 月。你们在南林的三年、七年或者十年,是你们收获最大的时期,这些年也是南林快速发展 的时期。学校的飞速发展,为你们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这十年中,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校由 2019 年 1 万人规模发展到现在各类在校生人 数接近3 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人数 23399 人,研究生和留学生 4033 人,在校留学生 与港澳台学生 190 人, 现在南京林业大学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规模较大、行业特色明显的多 科性大学。 这十年中,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现有 1 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5 个国家重点学 科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增加到 5 个,二级硕士点增加至 17 个,二级博士点增至 36
个,二级硕士点增至 90 个。去年学校还成功申报了 3 个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4 项中 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特色重点学科项目,2 个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预计共获得学科建 设经费 3.3 亿以上,为学校未来发展构筑了宽阔的平台。 这十年中,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学校主持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 步二等奖 10 项, 获奖数在全省高校乃至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武书连的 《2019 中国大学评价》 显示:我校在 706 所普通本科高校中,科学与技术奖排名第 31;获奖排名第 42;学术高端 成果排名第 44,进一步确定了学校的地位,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这十年中, 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学校在原有 2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基础上, 新增 1 名 长江学者、1 名江苏省特聘教授和 2 名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南京林业大学特聘教授,有 29 名 教师被评为二级教授, 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大幅增加, 为学校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这十年中,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在保持原先合作基础上,先后与中国林科院、内蒙古林业厅、江西林业厅、广西林业厅、昆明市政府、扬州市政府、宿迁市政府、新疆农 业大学以及广西、四川等多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攻关、产业开发、人才培养 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合作,为学校参与经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十年中,教学教育地位明显增强。2019 年,我们以 19 个二级指标全优的成绩通过了 教育部对我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这一成绩, 标志着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在全 国上千所高校中排在前列。2019 年,学校公有民办学院——南方学院恢复招生,2019 年南 方学院淮安学院正式建成招生,为南京林业大学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后劲。 这十年中,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本科毕业生总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9%以上,在全省 本科高校中排名前列,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这十年中,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学校投资九亿元建设了逸夫楼、教五楼、研究生大楼、体育馆、生物技术大楼、学生新食堂、学生宿舍工程、北大山教室、江宁工程培训中心等工 程,实施了校园环境综合改造,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十年中,科研平台建设成果卓著。目前学校拥有 38 个国家、部省级研究机构及检验、检测机构,其中建有 11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 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 有 51 个校级研究所 (中心) ,为学校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这十年中,国际合作持续拓展。学校分别与美国
、加拿大等国的学校、企业签署了合作 协议 30 项,接待了近2019 名国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我校访问、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承办 了近20 个国际重大学术会议,学校办学国际化视野更加开阔。 更为可喜的是,我校在诸多影响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9 年,向其柏教授被授权为国际木犀属品种登录权威。 2019 年,张齐生院士因“为促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获得何梁何利基金 授予的“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19 年度,尹佟明教授当选并成为我校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9 年,我校潘明珠博士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9 年,我校应用数学系樊继山教授凭借近年来在数学领域的出色研究,获得“江苏 省数学成就奖”荣誉。 2019 年,王明庥院士作为全省 100 余所高校唯一的院士,荣获了 2019 年度江苏省科学 技术突出贡献奖。 2019 年,学校又有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2019 年,美国佐治亚大学赵德海博士被确定为我校江苏特聘教授。 2019 年,我校荣获了“2019—2019 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成为全 国就业 50 强。
一个个核心指标实现零的突破,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人才聚集过来,一项项目 标圆满实现,一个个校友崭露头角。我们有理由骄傲,我们这所学校是一所读书做学问强本 领的好学校,为你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你们要永远热爱自己的学校。 同学们, 你们在南京林业大学的这几年也为南林大这个大家庭留下了许多难以割舍的记 忆:在国家“_”科技支撑项目、948 项目、863 项目和地方科研攻关项目中有你们挑 灯夜战的身影,协助老师完成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在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田地里、山坡 上、森林中留下了你们辛勤耕耘的脚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完成了一篇篇优秀的论文;在 国内外各种学术论坛有你们发出的独立理性的声音, 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学们, 我也是 一名研究生导师, 我也有自己的学生, 每次看到学生炎热的夏天在实验基地为观测数据挥汗 如雨时, 每次看到学生在毕业前为撰写论文而在拥挤的实验室里夜以继日时, 每次看到学生 在教室里为了追求真理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 我就会都因为你们的执着与敬业油然生起一 种由衷的痛爱之情、敬佩之情,赞赏之情,在我们看来,你们是我们的学生,也是我们的孩 子。你们每取得一点进步,我们都会感到高兴。你们身心不安和遇到困难时,我们也会很焦 急,时刻关注。同学们,你们是科研队伍中的生力军,你们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主力军
这几 年学校的每一项成绩和进步,都凝聚着你们的智慧和汗水。你们的导师感谢你们!学校感谢 你们! 但是, 我们也看到了, 由于当前正处在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提升时期, 我们还有很多缺憾, 例如:学校优秀的导师还不够多,大师太少;学校的科研条件还很有限,投入不均衡(尤其 是对有些学科建设的投入还不够) ;学校的学术氛围还没完全营造好,还有些浮躁;学校对 你们的关心还不够,待遇不高,你们的生活还有后顾之忧;学校零点校园熄灯后的安全隐患 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让人忧心。紫湖溪由于生活污水散发出来的怪味道让你们有些难受。 等等。这种.种缺憾,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千方百计努力改进的地方。 今年,我们四个“百人计划”的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开始启动,近期,我们准备聘请 3-4 名院士担任学校名誉院长,聘请 8-10 名海外知名教授担任学校的特聘教授,聘请国外名牌 大学学术水平很高有较强影响力的退休教授为我校的校级特聘教授, 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将会 再上新台阶。相信,我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涌现更多的大师名师。 南大山博士后公寓已动工兴建,老图书馆翻新改造正在进行,新图书馆建设提上日程, 六万多平方米的学生公寓纳入规划; 北大山点式教学实验楼也将陆续建设。 校园环境综合治 理开始起步,紫湖溪将在雨污分流工程完工后得到较好地治理。根据学校制订的“_” 发展规划, “_”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改造一批环境工程,力争实 现办学条件“三年基本改观,五年根本改观”的目标; 今年, 学校专门成立了实验室与基地管理处和分析测试中心, 努力打造一流的测试平台。 学校将结合优势学科的建设重点打造十大科研平台, 目前各项建设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届时, 学校的科研人员包括我们研究生科学实验将会有更好的条件。 学校“_”期间,基本稳定本科生规模,有序推进留学生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积 极扩大研究生规模。根据学校“_”规划,到 2019 年,学校研究生数量将达到 6000 名。我们可以肯定,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现代、美丽、充满活力的新南林一定会呈现在大 家的面前。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将继续人生的远航,继续为个人的荣耀、为母校的荣耀、为国家 的荣耀而努力奋斗!这是你们必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为此,我还想再叮嘱大家几句: 首先,要坚持学习。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你们虽然从学校毕业了,但 你们的社会实践才刚刚开始,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希望大家今后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使 读书
成为一种习惯,要记住:多读书、读好书,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 其次,要脚踏实地。我们不仅要时常仰望星空,而且切记要脚踏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切实地做点儿什么。 要脚踏实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从小事做起, 戒骄戒躁, 攻克每一个难题, 积小胜为大胜,一步一步地向着事业成功的目标迈进。 再次,要勇于争先。你们是南林交给社会的一张“名片” ,要以为母校争光为己任。在 工作中要能够争先,在研究领域要敢于冒尖,既要善于沟通和合作,积极融入团队,还要敢 于张扬个性,在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出力! 为母校绚烂的明天添彩! 我要讲的第四点是,要珍爱生命。生命,不只属于你自己,它还属于每天想着你、爱着 你,为你奔波操劳的父亲和母亲,它以后还属于你的爱人、你的孩子,和许多爱你的人和你 爱的人们, 为了他们请多保重, 不能轻言放弃! 要知道, 挫折和痛苦是我们人生的组成部分,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的财富,只要我们勇于面对,勇于拼搏和奋斗,我们的前途 一定会更加广阔。 同学们, 明年是我们学校办学一百一十周年暨独立建校六十周年, 学校将举行隆重的校 庆活动。现在学校已经向海内外校友发出了邀请。今天,我也正式向你们发出邀请,欢迎你 们届时来学校与广大校友一道分享母校的光荣。 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都有校友惦记着要回来看看樱花,看看自己亲爱的母校。如果你 们留意的话会发现,今年我们校园里又种了很多的樱花、桂花和银杏。我想当你们过些年再 回母校的时候, 你们一定会回忆起这些树正是你们毕业那年栽下的, 它们将与你们一起茁壮 成长。 同学们,过去学校的辉煌,是由你们的学长和你们的老师担当起来的,而南京林业大学 未来的光荣,则寄托在你们新一代的肩上。最后,再次衷心地祝福你们,我最亲爱的毕业生 朋友们!南林会记住你们,母校会因为你们的精彩而骄傲! 我们不说再见,因为 ——母校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谢谢大家!
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是我们共同收获的日子。你们和上午在这里举行毕业典礼的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 不像他们那样整齐划一,在复旦读书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最短的只有两年,可能还来不及好 好欣赏校园的风景;长的有五、六年,甚至十年,对复旦的一草一木、逸闻趣事如数家珍。 你们也不像本科生那样外露、张扬,因为你们对生活有了更多一些的体验与思考,才显得内 敛和厚重。有不少同学是边工作边读书,有的已经建立了家庭,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责 任;大多数同学已经对今后的人生有了明确的规划。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也显得比上午
的学弟学妹们淡定很多。 更为重要的是,你们在接受系统严格的学术训练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特别是科研 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各项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在座各位同学的汗水!前段时间,我参 加了研究生“毕业之星”的座谈会,听了好多位研究生的发言,那时候我就很强烈地感受到 了一种离别的气氛,在这几年当中,大多数同学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研究工作,在今天这 个离别的日子里,你们各自心中的滋味难以言表,有怀着感恩之心离开母校的,也有带着遗 憾甚至愤怒走出校门的, 因此, 我想起了复旦首席教授陆谷孙先生去年在这里给毕业生赠言 时的话,他说——We could have done better.大学有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同学们也有 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但是今天你们都毕业了, 这么多同学难得全部聚在一起告别母校, 由于复旦的学科门类 齐全,同学们的专业跨度太大,作为校长,在这里用这么短的时间,用这么短的一篇讲话稿 作为临别赠言,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想我今天还是以一个你们的学长的身份和大家聊聊吧! 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都比较在 意自己的表现,英文里面叫 Performance,也就是自己的学术表现。但是学术表现其实有两个层面,一个是 Research Performance,还有一个是 Academic Performance。有人解释为前者 代表 Quantity,后者代表 Quality.尽管这样的解释不全面,但我们现在的学术评价体系确实 有“重量而不重质”的倾向。其实学术不单单等于研究。只有当你的研究来自于你内心的需 求的时候, 这样的研究才叫学术。 如果你完全从功利目的出发做研究, 即使成果是学术性的, 你也不是在做纯粹的学术。 如此看来, 两种 Performance 又带有了外在与内在的区别。 因此, 从内心去探索真理的过程才是学术的过程,也是学术最原始、最重要的驱动力。发自内心的 学术研究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在学术研究中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品味。一个学者,总要有他 的气质和人生品味。这种品味也会带动前面我讲的 Academic Performance 的提高。探索真理 的内在冲动, 肩负改变人类生存生活的使命, 再加上对学生的教导, 这就构成了真正的学术。 不得不承认,我们所处的时代,真正的科学精神有着被逐步消解的危险。很多人追逐的 是 Fashionable Science,有的甚至可以被戏称为 Bikini Science。如果是过分功利的,也许会出 时髦的成果,但出不了大成果。我们在学术上有一个说法叫“论文引用半衰期” ,它描述一 篇论文的引用频次随时间的演化。那些 Fashionable Science 的文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销声 匿迹了;那些真正的学
术则即使是过了百年,还在影响着我们当前。真正的科学研究成果没 有时空界限。爱因斯坦的寥寥数篇论文成为经典,为 20 世纪科学、哲学乃至文化的进步奠 定了基础。他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这个世界的思想和文化。 诸位选择念研究生,等于选择了做一名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除了在具体工 作岗位上继续学习与研究外,还需要对社会现象保持理性与冷静,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复 旦的学生我想更应该具备一点“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今天的社会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错 综复杂并呈、工具理性挑战人性的底线而造成失衡、功利主义驱动下异化的社会状态。面对 这样的状态,我们的批评是一种有力的制衡,是一种提醒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我们在求 学期间所磨砺的犀利的分析能力和文化解读能力理应反馈于社会。 象牙塔中的学习和研究工 作不会提供一个真空的环境让你逃避这些责任; 生活的负担和各种社会角色的义务也不会允 许你被迫去顺应甚至加剧异化状态;你的能力、研究与实践使你拥有社会的良心,并用于社 会现象的分析,社会矛盾的疏解和社会病症的诊治。而你的心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豁达,越来 越平静,越来越有力量! 将来,你的手无论握着笔、握着枪、握着手术刀,操控着显微镜、仪表或者试管,捧着 法律文书或拿着话筒,都不要忘记,你的手或许将成为时代的推手。不要小看自己,但是也 不要高看自己。 你若作为老师, 你在课堂上一句无心的抱怨很可能轻易就破灭了胸怀壮志的 青年的梦想;作为研究人员,你的一念之差会把高端的化学实验室变成毒品工厂。人类在创 新思维、改善生活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制造着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困难。 从物物交易到金银货 币, 到纸币, 到信用卡, 再到次级贷款, 这类似人类自身进化的过程凝结着人类的无穷智慧, 但是次级贷款与贪婪的人性结合却造就了至今难以化解的危机。所以,请珍惜你的手,请把 你的手始终与心连接。有社会良知和责任的心,才会有推动时代的手。 今天,你们即将从学生变成校友,但“复旦人”的身份永远不会改变。从来到复旦的那 一刻起,你们的命运就已经和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们在这里留下了深厚的师生情、同 学情。复旦校友无论身处何方,无论时间相隔多久,总有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复旦情节。 你们将永远珍藏在母校期间的难忘岁月, 牢记师长对你们的殷切期望, 在步入社会后也必将 继续关心母校的发展。 复旦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和精神家园!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 路上取得越来越大的成绩。还是
那句话,你们因复旦而骄傲,复旦因你们而自豪。 复旦万岁!期待着各位用复旦精神指引未来的人生道路!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喜庆和欢乐的日子,近4000 名同学即将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跨入人生的崭 新阶段。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深情的祝福!同时借此机会, 向引领你们走上研究道路、陪伴你们走过研究生阶段的导师、亲人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敬 意和亲切的问候! 你们是十分幸运的一批毕业生。北京奥运、六十周年国庆、百年校庆等一系列国家和学 校的大事,你们都一一亲历。在刚刚过去的百年校庆活动中,大家在纪念大会上感受清华百年 的历史与使命,在校庆晚会上演绎清华人的精神和活力,在全球大学校长峰会上提供志愿服务, 在为期一年多的百场学术论坛活动中增长见识、分享经验,还有近200 对研究生同学在集体 婚礼上,携手步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 你们是勇于担当的一批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期间,你们潜心研究、大胆创新,为发展学术 贡献着智慧和汗水 ;你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 你们积极承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辛勤付出;你们在汶川、玉树地震之后心 系灾区,表现出清华人的高度责任感??在社会对“80 后”的关注和争论中,你们以实际行动 证明自己能堪大任。 你们是承上启下的一批毕业生。自 1978 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清华已累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超过 7 万人,而在座的同学们是清华百年华诞后的第一批毕业生。你们受到了百年 清华文化精神的熏陶感染,又肩负着以实际行动为清华新百年发展增光添彩的重任。你们中 的绝大多数同学将离开校园,走上各行各业、不同岗位,很多同学选择了奔赴西部和基层,在祖 国的每一片热土上,续写清华人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新的乐章。 同学们: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_亲切寄语清华学子和全国青 年学生,要求同学们做到“三个结合” 。我想,大家将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不辜负国家和 人民的殷切期望,将“三个结合”落实到一生的奋斗和实践之中。 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继承和弘扬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 努力做到德才兼备。清华改制后的第一任校长罗家伦在《知识的责任》一文中提出,有知识 的人“要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 。钱学森学长说“我的事业在中国”,王淦昌学长说“我愿以 身许国” ,这就是清华人的责任,也是清华人应有的人生境界。 此外,大家迈出校门,是告别校园, 但不是告别学习。同学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持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科学技 术和经济社会的快
速发展。 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自觉地把创新意识融入到实践中去,而又在 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创新成果。在学校,我们倡导和实施“创新性实践教育”,让大家 在研究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在走出校园之后,我特别想提醒大家,当前中国在科学技 术、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提升,需要大家贡献创新的思想和理念,也为大 家作出创新性的成果提供了很好的实践舞台。正如刚刚发言的马国馨学长曾经说过的:“解 决好中国自己的问题就是世界水准。 ” 我校新闻传播学院的曾维康同学,辗转多个省区,采访了 江汉平原上一个小村子里、在全国各地生活和打工的 26 名村民,写出一部 25 万字的村落乡 民口述史,展现了真实的现代中国农民群像,成为一篇独具特色的硕士论文。这就是把创新和 实践结合起来的一个很好例证。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在注重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培育
个性的发挥。过去,清华曾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虽然也有一些诸如诗人院士、京剧艺术 大师、流行音乐人等出现,但在整体上,学生的个性培养是比较欠缺的。时代的发展进步,越来 越需要多样化的人才资源。清华的毕业生,既要注意全面发展,同时也应该是个性鲜明的,要在 科技、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各方面都成为各具特色的领军人才。衷心期望大家在未 来的道路上始终坚守梦想、保持个性,不媚俗从流,不轻言放弃,在奋斗拼搏中书写人生的精彩 篇章! 同学们,百年清华的精神传统需要你们来传承,清华新百年的 篇章正在你们的脚下向前延 伸。让我们志存高远、努力奋斗,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像_所说的那样,在未来的人生征程 上,“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谢谢大家!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又是一批同学要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我想,在大学里,在管理学院里的生活,可能给大家留下了终身的回忆,但是,这只是你们走向生活的开始,所以根据我个人的体验,我想送给你们几句老生常谈的话。
第一就是必须瞄准你既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
一个人一生就算活一百岁,也只有36500天。刨掉前面上学,后面老了,中间真正能干事的时间大概也就是40到50年。当然像我现在80岁了,干了60年,我是21岁大学毕业,但是大家最多也就这些干事的时间。所以人生有限,要对准你的目标,而你的努力的有效性,是你的努力在你目标上的投影。
如果毕业后,这也想干,那也想干,这也是机会,那也是机会,而忽视了目标的话,你这个努力和目标的夹角投影下来,你的努力就要打一个折,cosα折;如果努力和目标垂直,努力白费;如果努力和目标大于90度,那是南辕北辙。我说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就是要终身学习。
在这学的只是很基础的、而且是管理的知识,要把它在实践中变成管理的技能,是很不容易的。而且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帅才”。要成为一个帅才,要能领导好企业,领导好一支队伍,是很不容易的。我就讲过,要有四维的知识结构:
一个是要有专业的深度。不管毕业后到哪里工作,你对工作所从事的专业必须要有深刻的钻研和了解,到IT公司,要了解IT专业,到物流公司工作,就要了解物流,必须要有专业的深度。
另外作为管理来说,光有专业的深度还不够,还要有学科的广度,涉及到周围有关的学科都需要了解。作为企业的领导人,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国际贸易的管理等等知识都要具备。
第三要有哲学的高度。思考问题的时候,不是看短期,不是看目前的一点儿利益,不是看局部、片面的结果,而是要看全局、看系统,要站得高。最后,要有远见,作为企业的领导人来说,最主要的不是想今天干什么,而是想明天干什么。今天干什么你的副手都能够解决,关键是明天干什么,是你要提出来的。所以我希望你们能不断地学习,培养自己的四维的知识结构。
而要做到不断学习,第一要靠上进心,每天都要感觉到,今天的我要超过昨天的我,要有上进心。第二,要有责任感,从事什么事情,是你的责任,必须要把它做好。我68岁时当选中拉友协会长,当时跟大使一接触都讲西班牙语,当时我听不懂,我下决心学西班牙语,以后我要用西班牙语和他们对话。所以在两年后在哥伦比亚参加第二届中拉人民友好大会时,我用西班牙语读我的演讲稿,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拉丁美洲朋友们的距离。这是责任感,你有责任去学。第三要有求知欲,对什么新鲜的东西都有兴趣,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样玩电脑,玩手机,我对4G的Android手机,Iphone5s,Ipad,都有兴趣。有兴趣,有求知欲,也就能拓宽学科的广度。所以我说要终身学习,一定要把自己培养成为有四维知识结构的人才。
第三是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做学问要勤奋。
这也是我希望大家能做到的。做人要多说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多说真话实话,当然说话要看场合、看对象,有的时候,不便说的时候,可以不说,但是不要说违背自己良心的话,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而且不管对谁,都是如实地反映情况,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做事要认真。做事情不认真,往往小节就会毁坏全局。大局确定之下,细节会决定成败。但是大局如果没有,光是细节也不行。大局确定之后,细节一定要注意。
所以做事情一定要认真。做学问要勤奋。学习当然不如看电视剧过瘾,但是要养成学习的兴趣,就是说,要自得其乐,乐在其中,这才行。所以要养成学习的兴趣,养成求知的兴趣。
各位老师,同学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今天20xx届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一千八百多位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毕业典礼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今天是我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我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幸福的时刻。也许同学们有着很多的怀念,有着很多的抱怨,但是学校将伴随你们一生。所以,你们应该感恩这个学校,感恩你们的父母。我有一个请求,同学们请起立,向台上的导师代表鞠上一躬。
今年,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宗旨,对研究生教育培养做了一些小小的改革,你们是实践者,也是受益者。一是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只要被编辑部正式接收,就视同发表,可以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二是对所有博士学位论文一律进行盲审;三是在学位委员会决定授学位以后,如果论文已经发表,明天就可以拿着学位证去报到;四是从今年开始在全校评选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我们本来想各评10篇,但是专家组要求非常严格,只评出了15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虽然有些遗憾,我也相信一定能选出更多优秀论文;五是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为到场的每一位毕业生授学位。
我来学校五个月了,四月份时我请研究生院对在读研究生获得导师资助情况做了个抽样调查,涉及200多名博士生和800多名硕士生。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四分之一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承担导师科研项目时,没有获得过导师的资助,我很同情你们。所以学校决定从今年开始,对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最严厉的审查。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老师的最基本要求,老师要真正在这方面做一个合格的、完整的导师,我们也期待着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和谐的关系,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实现最好的结果。同学们,求学的过程本来就是吃苦的过程,而绝不是享受的过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985工程”高校,你们应该为学校感到骄傲。合校来,学校已经为同学们创造了非常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大家要多些知足,少些抱怨。同学们要时刻抱着感恩的心,因为在人的一生中,这样的学习经历只有一次,我请求同学多理解,多感恩。
我特别请即将离校的同学们,要牢记“诚朴勇毅”的校训,其实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们回首这些经历的时候,我相信那是难忘的,但是这也是同学们人生历程中的一小步,你们的精彩人生才刚刚杨帆。古语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的校训“诚朴勇毅”也概括的非常精彩,我记得我在来校不久接受学生记者采访时就说过,我们的学生非常诚实,非常朴实,但“勇毅”稍显不够。同学们要感恩在学校成功的快乐,也要感恩在学校的痛苦的教训,任何一个没有经历磨难的民族,不可能珍惜它的盛世,任何一个人生,不经历磨难的过程,也是很难享受快乐的,你的这段经历将会跟随一辈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们即将踏入社会,如果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缺少“勇毅”的精神和品格,事业也很难成功。校训把“诚”放在第一位,就是要求同学们做事先学会做人,立业先学会修身。一个人不管情商多高、智商多高,如果没有崇高的道德,不能保证做正确的事情,有益处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德才兼备、厚德载物、明德格物。我们可以不做大事,必须做善事,这是社会发展的的根基和脊梁。
你们经历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快乐和磨练之后,你们会记得这个培养了你们的校园,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即将毕业之际,在我看来,你们的人生其实才刚刚起步,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们在做什么、会做成什么,我现在还不能预料。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要告诉你们,我大学四年从来没在班会上作过一次发言,那时胆子很小,不敢说话。后来研究生毕业之后出国,回来之后让我做副系主任,我也不知道怎么做,但还是勇于接受了挑战。如果你们去问我的同学,大学时的我是什么样子,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指的是性格,是面对压力的勇气。所以你们未来什么样子,不是你现在做到了什么,而是以后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我一直认为,英雄不问出身,只要坚持了,只要努力了,未来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请同学们相信我,也请相信自己。
最后我想跟同学们说,在你们未来的征程里,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不管身居何位,请永远记住,这个学校是你们的家,请记住它,思念它,感恩它!
谢谢大家!
【研究生毕业典礼致辞精选15篇】
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空间。这个空间边界就是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自己的知识空间越大,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因此就越会感觉自己的无知。扩充知识空间的过程叫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们的知识空间在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知识空间就应该更大一点。北邮与其说是扩充了你们的知识空间,不如说是拓展了你们与未知世界的接触面积。“让人觉得无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西班牙作家这样说过。
两个人知识空间的碰撞叫交流。更多人知识空间的融合叫团队精神。成千上万人的知识空间通过电信技术相互影响叫上网。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在爆炸,知识空间在膨胀。一个缺乏交流、脱离团队、拒绝网络的个人知识空间,肯定是一个相对萎缩的空间。全世界知识的总和形成人类知识大空间,这个大空间的边界叫前沿。什么叫研究生?研究生必须拥有一小块与人类知识空间共同的边界,必须在前沿工作。如果他们在这块边界上有所突破,就叫做发现或叫做发明。这样的突破,扩充了研究生个人的知识空间,同时也就扩充了人类的知识大空间。
发现与发明统称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江泽__席的一句名言。接受过民族许多关爱,享受了高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对于创新,当然是责无旁贷。
北邮的研究生,寻找一份稳定的高收入的工作并不难,今天在座的314名硕士、17名博士都已经签了年薪5万、8万、10万甚至更高的从业合同。但是,不能忘记,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世纪,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太平洋彼岸的你们的同龄人,他们拥有5亿、8亿、10亿甚至更多的高科技股权,在今天这样一个财富向知识精英聚集,资本为科技创新投入的浪潮中,北邮的研究生,为了民族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兴旺,一定要搏击在大潮的浪尖,而不是悠闲在远离潮头的沙滩。
一个月以前,贝尔实验室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在庆典上,院长李大维博士亲口对我说,他组织并参加今年在中国的招聘面试工作,在考核优秀的名单中,绝大多数来自北邮,他还告诉我,贝尔(中国)的一项近期活动是举办系列科技前沿讲座,四个举办地分别选在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和北邮。北邮之所以能培养高质量毕业研究生,之所以能赢得国际科技界的尊重,原因有三点:第一,高素质生源;第二,良好的师资条件和校园环境;第三,优良的校风,特别是创新的精神。
最近出版的50万字的《贝尔实验室:现代高科技的摇篮》一本书中,有一段很长的科技精英介绍,其中写道:“周建会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并在该校获硕士学位,他发明‘warestardls400g’系统使光网络系统传送信息容量扩大5倍”。我在这里还要告诉毕业研究生,周建会月离开了贝尔,投身硅谷,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事业。
你们另一位学长,北邮78级也就是第一批硕士黄章勇,92年辞去公职,带领几个青年人从四川到深圳,创办飞通光电子有限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中国到国际,,公司规模超过三百人,产值2亿,产品远销欧、美、亚10个国家,当美国著名ortel公司收购飞通38%股份时,唯一条件是股东各方必须同意,给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黄章勇奖励个人股权。
北邮的研究生校友中不乏科技创新的榜样,北邮的校园内更有充满创新精神的教授:叶培大、周炯先生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探索数十年,陈俊亮、杨放春教授的智能网已经为中国电信网所用,并正在走向东南亚。还有雷振明教授的atm交换机/ip路由器,孟洛明、朱其亮、宋俊德教授的网管软件,林中教授的光缆测试设备,孙景鳌、蔡安妮教授的指纹识别软件都已占领市场,并且一步步走向国际,今天北邮的校园里,拥有自己知识产权超过了百万的教授,已经不止是一个两个。
作为北邮的研究生,我相信,你们年轻的血管里已经注入北邮创新的血液,你们心中激动着的是创新欲望,没有创新欲望的,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工程师,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再见了,年轻有为的北邮毕业研究生。祝你们前途无量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学院xxx届硕士毕业生xxx,很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在这庄严而神圣的毕业典礼上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向一直以来关心、呵护、帮助和支持我们的领导、老师以及我们亲爱的父母、亲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流年似水,岁月如梭。xxx的三年时间白驹过隙间悄悄滑落,导师的循循善诱、老师的谆谆教诲、辅导员的句句叮咛、同学们的心心相印,小道上的人来人往、教室中的各抒己见,球场上的挥汗如雨,食堂里的琳琅满目,共同筑成我研究生三年的幕幕画卷。重回首,去时年,揽尽风雨苦亦甜;夜阑珊,读无眠,听尽别时言。在师院,我们体验了山重水复的无奈,又收获柳暗花明之喜悦,经历过为了论文挠破头皮的地狱人间,经历过为了作业废寝忘食的凌晨三点,经历过为了调研踌躇不前的烈日夏天,也享受过与好友把酒言欢的豪情壮志,也享受过科研成果录用发表的美好甘甜,也享受过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的旭日蓝天。太多深情镌刻的记忆,太多难以割舍的情怀,都将凝聚成为我们人生旅途弥足珍贵的牵挂和陪伴。
曲终人散,余音绕梁。宴席虽散,人心不散。未来,也许我们会有更多的角色、标签,但我们将始终印着相同的二维码—xxxx大学,也许我们会遇见更多新闻、八卦,但我们将始终围观相同的话题—xxxx大学!我们承诺,外面世界精彩与否,无奈也罢,我们富贵与否,平凡也罢,我们都会常回家看看,重温母校的呵护,见证母校之辉煌。
饮水思源,结草衔环。享受母校的恩惠,我们三生有幸,在此将我的荣耀骄傲、心情澎湃通通化作感恩。感谢母校的领导,高瞻远瞩,谋百年大计;感谢母校的导师,呕心沥血,寓做人成事之德;感谢母校的教师,孜孜以求,传道授业解惑;感谢师院的同学、朋友,潮气蓬勃,天天向上;感谢所有xxx人,在xxx发展建设中投身其中的勇气、骨气、豪气、傲气,我呼吁,让我们继续身体力行,将“xxxxxxxxxx”之校训继承发扬,让我们继续共同高歌,将“xxxxxxx”之歌激昂唱响。
情意重而笔墨拙,感情深而文字短。将所有的心情化作祝福,祝福我们的毕业生,一帆风顺,前程似锦!祝福我们亲爱的学弟学妹,学习进步,学业有成!祝福我们敬爱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福我们亲爱的母校,再展宏图、再谱华章!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光临大会的研究生亲友,亲爱的各位研究生同学,各位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地举行XX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我校又有450名同学获得了硕士学位。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向刚刚获得硕士学位的各位研究生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祝贺你们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学业,即将奔赴新的工作或学习岗位。同时,向努力工作、辛勤育人的各位研究生导师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在此,我还要向专程赶来参加今天学位授予大会的各位研究生亲友表示热烈地欢迎!
各位研究生同学就要离开母校,有的即将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这即将离别之即,我代表母校向大家送上衷心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祝你们都能够更好地成人、成才、成功。下面,就几个有关成人成才成功的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提高素质、注重情商是做人的基本要素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他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育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人格,养成良好素质,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二是传授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学生如何做事,前者是成人的教育,后者是成才的教育。成人是青年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带有阶段性;做人则是每个人终生的事情,是事业能否成功、生活能否幸福的关键,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做的答卷。为了做好这份终生的答卷,就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自己的情商。对各位研究生毕业的同学,更是如此。你们刚刚获得了硕士学位,拿到了研究生文凭,这是你们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值得庆贺。在当今的就业形势下,多数研究生毕业找到一个比较称心的工作是可以做到的。然而,现在的用人制度具有流动性的特点,文凭只能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以后做的怎样,能否被认可,就只能看自己的综合素质了。
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主要看思想水平、道德情操、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与合作态度,要解决的是做人的问题;文化素质是基础,主要看文化低蕴,人文精神,审美情趣,要解决的是做人的层次问题;业务素质是本领,主要看专业基础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知识面的宽度与复合程度,要解决的是做事的问题;身体心理素质是本钱,主要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要解决的是人生能否幸福的问题。这些,既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是每个毕业的研究生今后长期自我追求和成长的目标。具有这些综合素质的人,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适应社会需要,都能在竞争中取胜的人。
综合素质靠内化和养成。读书明理,明白了道理,掌握了知识,还不等于素质的提高,还要通过自身的体悟,实践的训练,环境的熏陶和长期的养成,把道理和知识内化成自身的素质,知行统一,积善成德。
硕士研究生是我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但是严格来说,我们向社会输送的是人才的毛胚,我们的毕业生还需要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锻造成才。就在座的每一位硕士,到底是不是人才,是多高层次的人才,能够成就多大的事业,还要靠自己的努力,靠在实际岗位上锻炼和提高,还要由实践来检验,由社会来认可。
二、坚持学习是成才的前提
研究生毕业,不是学习生活的结束,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发展变化的社会,是一个新知识层出不穷,已有知识加快淘汰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必须学会学习、持续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人,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我们每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成才、成功的必要条件。
大家今后边工作边学习,要注意既读有字的书,也读无字的书。有三种学习形式:一是从各种信息媒体中学习。包括书本、网络、影视,都是知识和信息的来源,都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有效渠道。希望大家一辈子都保持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既要注意不要以娱乐性的画面欣赏取代了思想性强、知识性深的文字阅读,又要注重学思结合,通过阅读引发思考,通过思考启迪智慧。二是向实践学习。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尽快地熟悉岗位要求,适应所处的环境,在实践中摸索规律、积累经验,磨练成长。三是向他人学习,善于从周围的人那里学习优点,吸取智慧。总之,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课堂更大了,要学的东西更多了。不仅要继续向书本学习,更要注意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世间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看我们是不是用心好学,是不是拥有悟性。
三、不懈的追求是成功的动力
人人都希望成功,成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可以做出成就,获得成功。成功就是很好地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成功就是做了最好的自己。一个人虽然也考虑个人利益,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但是能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与人为善,努力进取,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敬,活得有尊严,就是做人的成功;一个人虽然经历了挫折与失败,然而终于创出了一番成就,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是事业上的成功;一个人虽然经历了磨难与历练,然而逐步成长、成熟、成才,事业有成、生活快乐,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人生的成功。
无论做什么事情,从事什么事业,要想成功,首先要有成功的欲望和激情,有明确的追求。不懈的追求是成功的动力。这种追求来自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生存的需要。为了个体的生存,有吃、穿、用等必要的物质要求;为了种族的生存,要恋爱、结婚、生育,这一层和其它的动物没啥区别;第二层是享受的需要,无论对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要求得到更多,要生活得更美好;第三层是不断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追求发展、提高自己;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能够得到他人的关心、尊重和信任,通过事业上的成就追求一定的荣誉和威信;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指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自身价值的需要,这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这种需要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成为最高尚的需要,就具有最高的社会价值。这种需要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形成,但是作为一个毕业的研究生,作为一个受国家培养多年的高层次的人才,应该具有这种需要和追求。
各位即将奔赴工作或新的学习岗位,开始自己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希望你们都能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自己奋斗的目标,并为之锲而不舍地去追求,更快地成就一番事业。
XX多年前的《易经》中有两卦,第一卦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说人要像天体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这样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第二卦坤卦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人要像大地那样,以宽厚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别人;以勇于担当的态度来承载事务。这样的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应该成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
希望大家堂堂正正地做人,孜孜不倦地学习,锲而不舍地追求,科学愉快地生活,成人、成才、成功!
当你们在工作中有困难时,请不要忘记母校永远是你们的靠山和后方,母校和老师将尽心尽力地帮助你们。今后不管你们走到哪里,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母校将永远支持你们,惦念你们,期盼着你们尽快成就一番大业。我们欢迎你们常与母校联系,常回家看看!
祝大家在新的人生征途上,创出业绩,取得成就,祝各位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番成功的事业,有自己无愧的人生!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
首先,我代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欢迎同学们、家长们、和老师们参加生命学院20_年毕业典礼,这也是老生物系、生命学院过去三十年第一次为毕业生郑重而又隆重地举行仪式,共同庆祝同学们人生的这一重要时刻!
清华大学生物学具有悠久的传统。始建于_年,辉煌于上一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联大之后一度达到鼎盛。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的生物系并入兄弟院校,三十年前的1984年恢复生物系。20_年9月28日,清华大学生物系撤系建院,所以,今天在座的20_年入学的本科生是完全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的第一届学生。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转眼,你们已经学成。许多人可能有所不知,这次毕业典礼正是由20_毕业班的同学们主动要求发起的生物系复系30年来、生命学院建立5年来第一次毕业典礼。这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对于学院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荣誉感!所以,我格外欣慰。有幸做你们的院长,我很骄傲!
过去四年,学院与你貌同成长。我们不仅仅在实验室数量上几乎翻了一番,而且做出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工作。可以说,我们的生命学科正在从中国一流、亚洲一流向世界一流挺进!这里面不仅仅有老师们的心血,更离不开在座的同学们的才智与刻苦工作。在此,我要代表学院感谢你们!
同学们,过去几年你们在美丽的清华园积极求学、热情进取,相信不少人还收获了宝贵的友情、甜美的爱情;毕业之后你们选择的道路也许迥然不同,有人在国内外的研究机构继续求学、进行科学研究;有人选择就业;也有人决心创业。
如果你选择科研道路,我希望你们的思维能够更异想天开一点,目标更高大上一点,但做起学问来,却要一丝不苟,遵循逻辑,脚踏实地,离外面的浮躁远一点。在座的本科同学和研究生同学平均年龄大概二十四五,再过三十五年,想一想,你们都要60啦!诺奖宁有种乎?!我们不妨与中国足球来场比赛,看是他们下一次先进世界杯,还是我们先去Stockholm. 以上虽然有些许玩笑意味,但是我们确实在经历着生命医学最激动人心的时代,我们本身就是时代的创造者,科学史的书写者。我送有志于科研的同学们两句话:切勿妄自菲薄、更不可知足常乐!
对于计划工作或创业的同学们,我也希望你们恪守professionalism,不忘在这里接受的科学训练,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对待工作,职业无分贵贱,做事要有格调。
这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也是一个容易让人迷失的时代。作为一个人,实现个人价值理应成为每一个人的追求,这就是我讲的小我;请不要忘记,作为清华人,你应该还有一个大我的追求,那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论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希望大家都追求卓越、无愧于清华赋予你们的机会,力争做本行业、本领域的领军人物;将实现个人价值与承担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复兴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小我与大我的完美统一!
过去几年,你们选择在自己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与生命学院、与清华结缘,这份缘将伴随你们一生、成为你们最珍贵、最难忘经历的一部分。请记住,不论未来你身在何方,清华园永远是你们的家。当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里会伸出援手;当你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家里会出谋划策;当你们取得成绩的时候,家里会为你们由衷地庆祝、为你们骄傲!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清华一位普通老师,请允许我代表生命学院全体老师,说一句:我爱你们!!
最后,我祝愿大家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工作愉快、前程似锦!!
尊敬的老师们,亲友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两年的EMBA学习生涯转眼就结束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纵然充满喜悦与兴奋,却也掩饰不住内心的留恋与伤感。在清华经管学院的学习经历实在让人有太多的眷恋和不舍!
20_年的秋天,我们来到清华,与各位老师和同学相识相知。今天,我们又即将分别。不舍老师们风度翩翩旁征博引,或平易近人但又深刻犀利,或深入浅出又耐心认真,或幽默风趣尽显大师风范。我有幸在清华这个所有人都梦想进入的知识殿堂里,亲身体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逐步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素质。在此,请允许我向所有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诚挚地说声谢谢!你们的言传身教和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必将让我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受益无穷。
在清华,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还结识了一大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益友。从广州到青岛的移动课堂,从库布齐沙漠到重走联大路,从秀丽的西子湖畔到红色井冈山,我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在历次活动中,大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团结互助亲如一家。难忘女同学们听课时的凝神端庄,难忘男同学们辩论时的激情飞扬……两年间,我们从最初的陌生变成了挚爱。我已经把清华、把经管学院当成了自己的家,而每一位同学都是相亲相爱的家人。在此我要向每一位家人诚挚地说声谢谢,有了你们的相伴,清华EMBA的学习生活才能那么充实而美好,在我心中印刻下这一段弥足珍贵、终身难忘的记忆。
韶华似水,百年清华。我的家庭与清华有着割舍不断的世纪情缘。120_年前,我夫人的爷爷作为第二批庚子赔款的留美学生,远赴MIT留学;50年前,我夫人的父亲也考入了清华大学,继续传承清华精神。到了我们这一代,经过20多年的等待,我终于有机会进入清华经管学院深造,不负家族的期望和重托。我希望若干年以后我的孩子也能成为清华人,延续家族的清华情结和梦想。
清华EMBA,是培养产业领袖的最高殿堂!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今天,既是我学习生涯的一个终点,又是扬帆远航的全新起点。我会牢记“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秉承清华传统,锲而不舍地踏着先人的足迹永不停息!将清华智慧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和生活中,脚踏实地做一个上善若水的清华人,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记得杨斌教授在我们09D班的建班大业上说过:一进清华门,终身清华人。虽然我们即将离别,但天下清华人是一家,愿师生情谊常在,同学友谊永存!
谢谢大家!
尊敬的清华法学院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很荣幸能来参加清华法学院的毕业典礼,感谢院长的热情邀请。能来再次聆听我以前的各位老师的教诲,能来感受同学们朝气蓬勃的精神,使我回想起20_年前在清华法学院读书的样子。那时候清华的法律学系刚刚恢复建立,大概全系只有三五个老师。我们是第一批校内选拔的本科生,当时叫“法三班”。我们班有36个人,来自19个不同的院系和专业,成为了清华园内一群比较特殊的学生,兼学自己原来的专业和法律。
当时,大学入学以后调整专业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法律系提出要从校内大三学生中选拔转系学生的时候,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们这些经过多轮考试和面试进入“法三班”的人,心里还是带着一点小小骄傲的。当然,多学一个专业也是要有付出的,当时清华很多专业是五年制的,我们兼学法律又延长了一年,使我们荣幸的成为当时清华绝无仅有的“大六”年级的学生。
作为一名曾经的“大六”的学生,今天来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典礼,感受很多。从今天起,你们要开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了。结合毕业以后工作的经历,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要努力做“关注当下”的法律人。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作为一名法律学生,你永远有使命关注当下,把你在清华学的那些罗马法、德国民法典,那些法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去探究公平和正义的具体体现和落实。这样的目标听起来很简单,但无论你明天走上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是在企业、在政府、在律所、在、在大学,你都会发现,解决当下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那么容易。那么,什么是“当下”呢?
首先是“高流动社会”,我们处在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流动社会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说,21世纪影响人类的两大要素,是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中国将有6亿人从农村走入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城市运行模式和生活方式直接挑战我们对很多既有社会运行规则的认识。人们离开乡间,一系列基于原有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权属关系,因所有者的外流而需要重新建构;人们从乡间来到城市,自然就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问题,产生了更复杂的相邻关系和社区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人们大规模跨省迁徙,就会遇到教育、医保等社会公共服务异地衔接的法律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高流动社会必然面临的、当下的法律问题,需要我们去捕捉、去解决。而且,这些都是拖不得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互联网生活”,我们处在一个把人类业已习惯的日常生活快速地搬到互联网上的时代。以前我们看报纸,现在我们看手机;以前我们在路边等出租车,现在我们在网上预约出租车;以前我们在商场里买东西,现在我们在网上买东西;以前我们去银行排队,现在我们在网上理财等等。当我们发现,我们几乎全部生活都搬到了网上,我们社会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法治体系准备好适应这种快速的、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需求的、而且具有很强的自我创造能力的网络社会了吗?在网络社会环境下如何进行金融监管?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划定什么是人的隐私?在网络社会下如何认定一个案件的证据链条?我们每个人每天每刻在产生的网络数据是什么东西?是财产吗?是私有财产吗?诗共产品吗?是自然资源吗?应该用何种法律手段来进行权利的确认和监管?这些,都是当下的法律问题。你不去迅速发现它,捕捉它,分析它、探究它、适应它、解决它,它就会像脱缰的野马,决口的大河,本来是可以驾驭的磅礴力量,能推动这个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前进,结果可能却成了无孔不入、四处破坏的力量。这也就是我们说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永远在进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原因。
第三个“当下”就是“国际化进程”,我们身处在一个中国快速成为国际大家庭中重要一极的时代。20_年前,很多同学出国留学。记得当时一个在美国留学的同学对我说,在美国的电视里,一个月也不见得有一条跟中国有关的新闻。但是我们看今天,国外的主流媒体中几乎天天都有中国消息。无论视角是否一致,结论是否相同,毕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那里,世界才会关注你,了解你,品评你。由于现在工作的原因,我有很多时间是在跟国际组织、国外媒体和电视机构打交道。我能切身的感受到,今天,大家都在关注中国,希望了解中国。希望了解同样一个奥运会,在中国的社会体制和结构下,是怎么组织实施的,希望了解同样一个奥运会,在中国能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改善和收获。戴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人越来越少了,认真聆听和思考我们的制度和政策的人越来越多了。20_年我正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习WTO反倾销规则时,中国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那时候,我们是多么欢欣鼓舞,如饥似渴的了解学习国际条约和规则,努力适应地球大家庭。今天,我们要回过头审视这些年我们走过的路,甚至要为维护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维护人类全球化的进程而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其实,这不是周而复始又回到原点,这恰恰说明,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是法律人永远都要面对的当下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的世界观,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是我们的主张。正是因为中国融入了世界,我们的体制优势托举了我们的国际地位迅速变化。当你的份额变化了,地位变化了,影响变化了,别人看你的目光也就变化了,你遇到的问题自然也就变化了,需要用法治的手段去解决的问题也变化了。这就是说,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法律问题,永远是当下的问题。
高流动社会、互联网生活、国际化进程,都是每个法律人要面对的时代问题、当下问题。
很多年前我还在清华法学院上学的时候,我有幸给一位著名的中国税务律师当助手,参加了当时影响很大的国家税务局与CCTV和泛美卫蝎司的一起国际税务纠纷案件的处理,做一些很简单的辅助工作。但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的感到,法律的职业是一个连接个体与社会,民族与国家的崇高职业。作为一个法律人,你将永远面对“小我与大我”的关系问题。你可以讲好一堂课,签好一个合同,代理好一个案件,过上一个不错的小子日。但同时作为一个法律人,你的所有工作都会面对公平正义,都会联结着社会责任,都可能对国家和民族有所贡献。
当今天大家即将走上社会的时候,我想告诉大家,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把日常工作生活的成败得失与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公平正义联结起来,做一个心怀大我,关心国家和民族,努力为中国能更强大地屹立于世界之林作出贡献的、关注当下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