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300字13篇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作文300字,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杨绛说:“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时代。”没错,科技发展,时代变迁,人类的文明愈来愈昌盛,但精神的文明愈来愈萎缩,究其根本,还是文化的缺失。
央视名嘴白岩松曾经有这么一段评价:“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因为即使苹果砸到了我们头上,也不会有人停下脚步去思考。”是啊,当今社会人们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喧嚣,而抛弃了文化的修养与沉淀,他们的灵魂正是因为缺少文化的滋润而变得干涩、浮躁,自然也就不会有去思考的时间和想法。所以传承中华文化,至关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花鸟鱼虫、节日欢乐都凝聚在一件件古物上。你是否记得那天青色的烟雨,那江南秀丽的水天一色,那色白花青的锦鲤,唯有那青花瓷能承担起这一切。于灵气中出生,在烈火中锻造,吟诵着岁月的诗歌,它是中华文化的凝结与见证。
王朝、传奇将相终究逃不了一抔黄土的归宿,唯有名篇不朽。翻开厚重的古典书籍,我们看到的是老子用了五千个字写出的《道德经》,句句短小,却又饱含真理,孔子与弟子言行在《论语》的二十篇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短短八个字,体现出的却是何等的重要。打开《三国演义》,是刘,关,张三人"不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义气;翻开《红楼梦》,是林黛玉“红藕香断有谁怜"的惆怅;翻开《西游记》是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唐僧的执着;"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司马迁用《史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翻开唐诗,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怀念,是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字字珠玑,文化之风跃然纸上。
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上那些动人味蕾的美食,但我更欣赏其中一群平凡的人——麦客。这个职业就是割麦子,但他们也是不平凡的。因为他们是文化的传承人。他们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正如他们自己所说:“这个工作,累,效率也不高,毕竟是人收割,相比之下。机器的确快很多。但是我们热爱这个工作,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种文化。它已经难舍难分。我们所期待的的不是收入有多高,而是能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仅此而已。”简单的话,朴实的语言,却凝结了文化的精神。
我们头顶着中华的天空,脚踩着中原的大地,呼吸着华夏森林的空气,我们就应该传承这一份文化,这一份辉煌的灿烂。
12月31日晚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满腔的热情观看了城北小学全体老师和部分学生的庆元旦经典诵读晚会。那天晚上我们师生欢聚一堂,我们热烈欢呼,我们激情澎湃,我们斗志昂扬。
晚会在《木兰辞》歌舞中拉开序幕,精彩纷呈的节目让人目不暇接。五年级老师的书法表演《兰亭序》令人耳目一新。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劲有力的毛笔字,让人不得不对中国书法及古典诗词的精妙赞不绝口。
六年级老师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将晚会推向了高潮。首先是集体诵读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老师们的朗诵高亢激越,充分展示出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我喜欢《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话表达了岳飞的雄心壮志;我喜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反映了岳飞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后人的殷切希望;我喜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句话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不论事实如何,志向却不改变。紧接着是师生的歌舞表演《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深沉、浑厚的歌声,更叫人浮想联翩。它把我们拉进了那段群雄逐鹿的动乱时代,也引我们进入了那个英雄辈出的岁月。以前每读到这首词的时候,就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它让人在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最后是吟诵雄浑磅礴的《沁园春·雪》。它给我们带来了威武雄壮的气势、沁人心脾的情感、成就伟业的抱负!再次聆听这首词,有种如逢故知的感觉。它激起了我心底的涟漪,激起了我的爱国情怀。看!中国的风貌“红装素裹,分外妖绕”,中国的事业“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华儿女正为振兴中国,实现我们国家更强大的梦而拼搏争取。历史已证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整场晚会在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开启了一次梦的旅程。广大师生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了经典诗文的美感,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由衷赞美。在《祝愿歌》的一句又一句祝福声中,晚会圆满落下帷幕!
冬日的阳光悄悄地照耀着我的小书房,洒落在我的身上,我打开这本国学经典——《弟子规》静静地看着,一股淡雅、古朴的墨香沁人心脾。身旁,那些绿绿的花草显得更加苍翠……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凝成了无数美德。有礼貌、诚实、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俭节约、见义勇为等。这些传统美德一直延续至今,需要我们继续传承。
“凡出言,信为先”。国学教我们讲求诚信;“诈与妄,奚可焉”,国学教我们不能说谎话。古人还说:“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濂冒雪还书》中写了明朝时的宋濂因家境贫困,买不起书,而出门借书看,但他为了坚守归还日期,冒着大雪还书;《曾子杀猪》中的曾子,为了讲究诚信而把家中的唯一一头猪杀了给儿子吃,他用言行教育了儿子讲诚信。
诚信发生在我们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有一天早晨妈妈送我去上学,快到学校时,忽然我发现没带红领巾,可是周围并没有认识的同学,妈妈也回去了,我焦急地站在路边哭泣,怎么办呢,不带红领巾要扣分的。我忽然想:去旁边的小超市里借一条吧,可是人家能借给我吗?我决定去试试。来到超市,我可怜巴巴地说:“阿姨,能借我一条红领巾吗,我忘带了,下午我还给你钱。”阿姨赶紧给我一条:“没事小朋友,别着急,快拿着上学去”。阿姨的话语温暖着我,多么信任的一句话啊。下午上学,我早早地去还了阿姨钱,阿姨夸我好孩子。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传承中华文化,发扬诚信美德。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行动起来吧!
中华民族是一个屹立在东方强大的民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近现代更是蓬勃发展。当今世界,中国正起着巨大作用,但却也面临巨大危机。在今天,中国虽然在国际上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文化却也遭到西方文化的重大冲击。传统文化的没落,西方文化的盛行。这却也不得不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真的正在消失吗?
197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华民族便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传承而牺牲,那些被人记住了的,那些没被人记住的,数也数不清。今天的中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然而在今天,多少人忘记了那段悲痛的历史,忘记了今天的中国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那么这个民族也失去了战斗力,将会变的不堪一击。在这个崇洋媚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守住底线,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着每一行的学问,这些学问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表现,不管哪一行,我们都应该很好的传承下去,不要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貌是我们中国每个人都具有的美德,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更表现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当我们中华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热血青年挺身而出救我中华民族于水火,他们代表的是民族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在过去的历史中我们共同抵抗外族侵略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更加团结的生活在一起,中国由千万个家庭组成,中国是千万个小家的大家,既然是家人,我们更应该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个世界有很多好心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帮助过别人,他们不求回报,他们传递的是正能量,是民族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华文化虽遭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但却依然默默地传承。民族精神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在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真的正在消失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从《诗经》的嘤嘤呓语,到楚辞汉赋的铺采摛文,从七夕的金凤玉露到重阳的登高赏菊,从秦腔的底韵悠绵到京剧的唱练坐打,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华夏浩繁的史帙中显得那样熠熠生光,璀璨压目。
然而,在今天“全球化”的中国里,熙熙攘攘的人们似乎早已将赤县浓重的传统文化丢掷在了一个偏僻的旮旯里。少了王荆公“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元旦洋洋喜庆,少了杜牧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清明断魂之哀,少了辛稼轩“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盈盈笑语,圣诞节的雪撬,情人节的巧克力、玫瑰,却远渡重洋,从西洋一路风靡了东方的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
中国传统文化黯淡下去了,犹如浩渺寰宇里一颗茕茕孑立的孤星,那样形单影只。可是,我不甘心,难道在流行浪潮的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就真的那么一文不值吗?
屈原用楚地方言演绎着《离骚》《怀沙》;左思用唯美的文字抒写着《魏》《蜀》《吴》之赋;陈子昂用幽州台歌,开辟了新唐四杰的雄浑之风,李白杜甫用浪漫与现实在中国文化的坐标上以双峦的形象拔地而起,苏轼以大江东去的如椽巨笔开创了宋词的新纪元,关汉卿用元代话剧不止地将一个个哀艳的故事流传。中国的文化在无声之中包罗着天地万象。它浩瀚无边,犹如挟泰山以超北海难以逾越。
也许我的呐喊无法像黄钟大吕一样震耳发聩,倾刻使国人清醒冷静下来,我只是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丧失。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倡导学习,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而只有不断汲取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或许才有资格被称之为龙的传人。如今,我国取消无意长假,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都增设了一天的假期。这不正是为了让每一位炎黄子孙都铭记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吗?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惟有保住民族文化之根,续接断裂的文化之脉,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才能让东方巨龙真正从沉睡中苏醒。让我们一起来期待!让我们一起去努力!重新紧握那远去的传统文化,使其重归我华夏大地,使其长盛不衰!让我们一起期待,一起努力,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再次展现出傲人的风采!
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这五千年的延续和发展,我国形成了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我们一定学习这种民族精神。
从古代的诸子百家到现在爱国人士;从四大名作到现在医学,从几架飞机到地区卫星,从曾经的腐败到现在繁华……无处不闪耀着中华民结晶。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篇巨作。
民族精神一代又一代传承。如至伟大孔子,开创儒家之风,护国将戚继光,保卫祖国,自强不息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精忠报国的岳云,在背上刻下精忠报国……他们的美德,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们学习。这不禁让我想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华成语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我想这样一个公众平台,使人们重新了解了中华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 “提笔忘字”却厉害起来汉字听写大会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我就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我们是“龙的传人”。就跟不应该忘掉汉字 只要是中华文化,我们都应传承下去,从现在开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境界。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把中华文化弘扬天下,共同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祖国明天争光添彩吧。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础,以五十余年的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然后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举头赏月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慢慢被人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社会中日益冷清,这些现象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无形的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因子,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阳光照透每一颗尘埃,耳边却传来了来自千年前的呼唤。是谁在吟诵:床前明月光的故乡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肠断白濒洲的思念之情;蝶恋花的爱慕之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薪火相传。在当今时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蕴含着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今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到绿城广场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民间艺术活动——舞狮子。一共有四只狮子,它们在抢一个花绣球。这个绣球在一个叔叔的手中,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跑到这边、一会儿跑到那边,那些狮子怎么也抢不到。后来拿绣球的叔叔跳到了一个高台上,这些狮子都往高台上跳,又晃头又扭尾,它们的动作很灵巧。妈妈说这是舞狮子的绝活——狮子上高台。我站在人群最里面,有一头狮子用他的头来拱我,吓得我直往后退,那头狮子还冲我眨眼睛,真好玩。
我发现了每只花狮子都是有两个人来舞。他们钻到花狮子的下面,前面的人主要来舞狮子头,后面的人主要充当狮子的身体。后面的人一直弯着腰用手扶着前面人的腰,他们很辛苦,可是他们的辛苦给我们带了许多欢乐。他们精彩的表演引来了大家的叫好声和鼓掌声。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接节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一到春节,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到处忙忙碌碌,一片繁荣的景象。
无论你在什么地区、角落、城市,都要回到家乡,和家人们团聚,家家户户除夕夜都要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传说中的年兽,其实放鞭炮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让我们更高兴的事情是:除夕夜发压岁钱、包饺子。
一盏盏灯笼挂在屋上,一声声鞭炮声响起。我们拿着爷爷奶奶给我们的压岁钱,在地上欢快的奔跑着。
除了压岁钱我还很喜爱贴对联。然后奶奶把自己精心剪了三十天的“福”字贴在房屋门上,我一看,“福”字竟然被奶奶贴倒了,我想 改正奶奶的错误,可是奶奶不让,奶奶说“福”贴倒了,就是福到了!
春节太热闹了!我喜爱春节!我希望每天都是春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阴历的正月初一,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到过年的时候,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飘着彩旗,街道上、商场里都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着春联,热闹非凡。小朋友们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有的和大人们走亲访友,还有压岁钱拿,有的跟着家人逛商场超市,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妈妈还给我买了烟花,到了晚上我们拿出烟花到阳台上去放,烟花飞到空中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花瓣,非常好看。放完了烟花,妈妈开始着手包饺子,我也在旁边帮忙,我最喜欢吃妈妈包的韭菜鸡蛋饺子,看着妈妈包的像元宝一样的饺子,我心里想要是天天过年那该有多好啊!
小朋友们,我想你们也和我一样,喜欢这喜气而又热闹的春节吧!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等。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对联。
“春回大地人间暖,绿染乾坤万物苏。”这就是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中国最早的楹贴,出现在唐代,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仰以观
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在过年、结婚时,人们会把对联贴在门上、墙上。对联是右往左读的,一般对联用的纸张都是红色的,因为红色代表热闹。
对联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喝雄黄酒,有一些地区还会有划龙舟的活动。
我最爱在端午节吃粽子了。外婆把饭团包在芭蕉叶里,饭团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有蛋黄、酱肉、香肠等。粽子烧好了,我边大口大口吃着粽子,边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说:“因为在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了。”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的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个老医生还拿来了雄黄酒洒进江里,说药晕了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所以有了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划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我的收获真不小,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了解了端午节习俗的来历。
今天,有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给我们做提线木偶的表演,第一次看木偶戏,我们都非常兴奋,期待着客人们的到来。
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体育馆,木偶戏还没开始,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静静地等待。终于,主持人出现了,第一个节目是《真假美猴王》。节目开始了,首先出现了一只甩子尾巴的美猴王,哇!美猴王居然那么的栩栩如生!在提线人的引导下扭动着身子,快看快看,另一只美猴王出现了!只见它们在空中盘旋打斗着。大家的目光全都盯在舞台上,真是好看的很! 下一个节目是《白蛇传》,白蛇传可是会变脸的,一瞬间从一个漂亮的中年妇女变成了一个丑的不能再丑的丑八怪了! 还有好多千姿百态的木偶形象和节目,建议你们也去看一看木偶戏,了解了解中国文化的悠久与木偶戏的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