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驻村帮扶工作优秀事迹范文10篇
退役军人驻村帮扶工作优秀事迹有哪些?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关于退役军人驻村帮扶工作优秀事迹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
李__,男,汉族,198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曾服役于“红一师”大功团,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多次在考核比武中名列前茅,现为__市军供站职工。
一、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2009年1月12日下午,__区东小区二号楼4单元401室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当时,居民家中只有一名老人和一名5岁的儿童,无法自救。李__发现火情,毫不犹豫冲上4楼,撞开屋门,抱起孩子、背着老人送至邻居家,然后返回火场独自灭火,当消防人员赶到时,李__已经把火扑灭。一时间,李__扑火救人的佳话广泛传扬。他的事迹受到高度赞扬,并被《__晚报》刊登报道。
二、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工作。转业到地方后,李__继续保持和发扬部队优良作风,以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投入军供保障工作。他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经常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他每天总是最早来、最晚走,遇到特殊保障任务或紧急工作,坚持事不过夜,加班加点完成;他工作中认真负责,把部队培养的良好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工作实践中,为军供保障工作总体质量提升作出了应有贡献,受到军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三、深入扶贫一线,扎实履行职责。2016年,李__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申请到康保县芦家营乡察汗脑包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忧原则,尽职尽责、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协助乡党委、政府和村委会实施好每一个扶贫项目;他在自己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一直坚持救济村里的五保户、贫困户,为他们送温暖、送政策;驻村扶贫期间,他与乡村干部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深厚友谊,为帮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严格自我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李__在工作中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严谨细致。2017年抽调参与全市涉军工作以来,他先后牵头建立完善了《__市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台账》《__市政策落实情况台账》,为我市相关工作提供了精准扎实的基础数据,同时个人也成长为政策方面的行家里手。他作为业务骨干,悉心指导各县区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对各县区的政策落实资金进行核实。他长期审核部分退役士兵保险接续和缴费信息,并认真做好退役军人政策解答和思想疏导工作,为服务保障好退役军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柳__,男,汉族,1981年1月生,中共党员,__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怀安澄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多年来,柳__始终坚持退伍不褪色,将对党和人民的感情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场,帮助解决退役军人实际困难。
一、筑牢服务保障支撑,关爱帮扶退役军人
柳__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业务工作培训。__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成立以来,作为副理事长,他通过开展资格认证、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基金会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基金会规范有序运行。指导各县区关爱军人基金会常态化展开关爱帮扶,两年来市县18家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共对1081名困难退役军人,发放204。2万元。在他的努力下,__市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及各县区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形成关爱矩阵,筑牢服务保障支撑,充分发挥关爱帮扶作用,为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贡献力量。
二、__、打造“毛驴之乡”
为助力脱贫攻坚,柳__带领周围3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团队于2016年7月注册成立了澄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当地养驴特色产业,决心把第三堡乡打造成为“毛驴之乡”。厂区一期占地面积约30余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年存栏量800头。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直接带动92户贫困户脱贫。为1000多户养殖户免费提供防疫、配种、养殖技术的培训。每年增加用工机会500人次,长期使用贫困劳动力10人,每年收购贫困户玉米30万斤,消耗秸秆3000余亩,带动养驴产业规模化发展,每户每年增收约5000元左右。
三、退伍不褪色,“抗疫”勇当先
新冠疫情发生后,柳__响应国家抗疫号召,主动投入抗疫战线。为让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无后顾之忧,他组织公司13名党员、骨干、退役军人,主动为驻地某部队医院援鄂的56名医护人员家属义务配送蔬菜。由于医护人员家属分布在__4个区12个街道34个小区,一个月下来,6辆车共行驶1900多公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带头交纳党费500元;作为公司负责人,他向养殖基地的职工和父老乡亲捐赠口罩600个,牛奶100件;向本地医院捐赠防护服17套。柳__,一名退役军人,他尽自己所能,发挥自己最大能量,做出了自己的应有贡献。
__,中共党员,沧州泊头市人,2006年12月参军入伍,2008年12月退役,现任沧州泊头市洼里王镇小沙窝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获得沧州市最美退役军人、2021年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
服务好村里每一名群众,就是__心中最光荣的任务。2018年,__与村“两委”班子自筹资金10余万元,为村里铺设了2500米的农田灌溉电缆,解决了村民浇地难的问题。2021年国庆期间正值秋收,泊头市迎来了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大部分地区田间土壤含水量已经饱和,必须尽快进行收割,然而恶劣天气提高了收割难度,大型机械无法作业。村内的特困户魏国强一级残疾,家中只有一位年迈的老母亲,眼看着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汤。在得知情况后,__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趁着雨停的间隙,蹚着水、踩着泥,帮魏国强家收玉米,把损失降到最低。魏国强母子二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就夸“多亏了村支部,多亏了魏书记”。
为了改善村庄人居环境,__带领村“两委”和群众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小沙窝头村新建村民活动广场200平米,粉刷文化墙60平米,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83户、煤改气119户。如今村内街道整洁,绿树成荫,村民也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倡导文明新风,重组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和婚事、丧事新办规范,有效杜绝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乱象。同时,积极开展善行义举榜评选活动,评选优秀党员、好婆婆、好媳妇等,带动村民崇德向善,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民风。如今,小沙窝头的村风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美、设施全,村风正、民心齐,村内家家户户其乐融融、邻里关系团结友好,村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足起来。
2020年,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泊头段)建设工程启动,过境线路涉及小沙窝头村98户农户、32.6亩土地。__秉承“工程建设不耽误、群众利益不受损”的原则,带领“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认真测量土地和建筑物面积,清点树木和农作物数量,通过入户宣传、召开党小组会和村民大会的方式,向群众耐心讲解政策,做通思想工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公示,小沙窝头村的征地拆迁工作如期完成。那些日子下来,他的嗓子哑了、脚底板也磨起了血泡,整个人瘦了10斤,但看着村民满意的笑脸,他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赤子之心永不改,军人情怀永不变。__用真情温暖一方百姓,把青春挥洒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
华__,男,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10月入伍,历任排长、连指导员、副营职干事、武装部后勤科长,2007年3月退出现役。于2021年被__市交通运输局派驻到__县南留庄单堠村担任第一书记职务,肩负乡村振兴工作。现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长达9年。
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年活动时,华__同志在__县哈咇嗄乡上百井村驻村,任工作队队员,被评为市级优秀工作队员。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改造提升农村面貌活动时,华__同志在怀来县东花园镇焦庄子村驻村,担任工作队队长。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扶贫工作时,华__同志在张北县战海乡渔儿湾村驻村,担任工作队队长,被评为省级优秀工作队员。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精准脱贫活动时,华__同志在沽源县小河子乡大红石砬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考核均为优秀。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涿鹿县大河南镇邓家峪村任第一书记,三年考核均为优秀。
在精准扶贫脱贫活动中,他学习丁玲同志的“从地头、炕头到心头”工作方法,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真正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头。他积极参加助民劳动,帮助村民采摘辣椒、西红柿,在劳动中和群众培养建立感情,听取群众的喜怒哀乐,家庭琐事。他组织帮扶单位联合__市安和医院·慈铭体检中心举行“暖心活动”医疗义诊进村活动,送去价值2000元的常备药品,免费发放给村民。他组织帮扶单位到村开展“小书包大梦想”爱心书包捐赠活动,带来书包、笔袋、彩笔、钢笔等共计40套,价值4000元。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与村两委干部合理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代表帮扶单位捐赠疫情物资价值3000元,并捐赠现金1000元给防疫值班人员。同时做好村内人员和外出人员注射疫苗登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台账,及时上报。为开学的中小学生复印核酸检测证明、十四天体温检测记录等开学必备证明资料50多份。
华__同志结合帮扶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村定策。他组织帮扶单位给帮扶村安装了1000多米的护栏板,10座桥200多延米的护栏,总价值约22万多元;送去广场舞服装50套,广场舞移动音箱一个。他积极参加村党组织的__,与党员干部进行谈心谈话,经常给帮扶村党员上党课。每年“七一”期间,他和村内党员共同参加庆祝活动,与村党支部书记、村内党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
__,男,汉族,197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__市人民公墓党支部书记、主任。
__从部队转业从事民政工作以来,始终牢记退伍不褪色,以对党的忠诚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工作者,2020年被省民政厅评为“最美民政人”。
开拓进取,力行改革发展。2018年,__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市级试点。作为人民公墓的主要领导,__秉承公益、节地、生态理念,大刀阔斧地进行殡葬改革。聘请国内知名设计专家,设计修建了集壁葬、花坛葬、树葬、景观葬、草坪葬和微型墓葬于一体的墓葬园区,共建成各种墓穴11000余座,节约用地三分之二,单位面积建成墓穴数量是过去的10倍以上。为提升园区环境,按照墓园园林化、墓区多样化、景观特色化的建设思路,他多次带领工程骨干去国内知名墓园进行学习考察,聘请知名设计公司规划设计人员到现场指导。在施工过程中,他放弃节假日,全程跟踪监督,在烈日下晒得皮肤红肿蜕皮。现墓园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墓区绿化率达到85%以上,实现“四季常绿、三季开花”的效果。
勇于担当,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在2019年突发新冠疫情后,他身先士卒,多次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人员采购必要的防护用品,制定保障与防护措施,要求全体人员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要求。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每天在墓园门口协助职工做好来园群众的防护检查、实名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督促后勤人员每天定期对办公区域、业务厅、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按照科学、客观、适度的原则,做好应对疫情防控宣教引导工作,确保全体职工保持健康心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倾情扶贫,践行为民情怀。__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做为上级交办的重要政治任务,俯下身子真扶贫,踏踏实实扶真贫。多次驱车一百多公里,到帮扶村与乡党委、村支委和群众进行座谈,协助村里制定发展规划。在入户调查中,他了解到一些贫困户未纳入医保,便多方跑办,为贫困户解决医保难题;得知村里六名学生考上了大学,他又主动联系,积极争取,为六名大学生争取民政福彩助学金2万多元。他把困难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多次组织发动党员为村捐款、捐物,到村开展免费义诊送医送药下乡活动,还自掏腰包为贫困家庭送去现金、米面、服装、药品、轮椅等。
驻村风采:永葆军人本色,扛牢驻村帮扶使命
1991年入伍服役的__,有着17年的军涯旅程,他于2008年转业后相继在抚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和抚州市乡村振兴局工作。2022年,__毅然决然选择了前往南丰县白舍镇田东村,开启驻村帮扶生活。驻村以来,他发扬军人好传统,始终把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办好事的初心使命扛在肩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战场上勇担驻村帮扶使命,坚守为民情怀,永葆军人本色,贡献应有力量。
保守“兵味”,严守驻村帮扶工作纪律
驻村以来,__不仅自觉遵守驻村工作要求,克服驻村点离城偏远、生活单调,离家较远、无暇顾及生病父亲等诸多现实问题,还自我要求严格,树立单位和个人的良好形象。他严守“五天四夜”驻村工作纪律,熟练掌握干部驻村帮扶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时刻保持“驻村一分钟,干好六十秒”的干劲,充分发扬退役军人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的优良品质,继承部队光荣传统,把田东村当成自己的故乡,把村委当成自己的新家,做到真驻村、真帮扶。
守“兵情”,用心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为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__和村“两委”班子一同厘思路、找路子,先后和驻村工作队到广昌、临川、乐安等地调研学习,探索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他多次与抚州赣抚建材公司沟通联系,完善相关物流运输资质,为村集体经济公司争取更多物流运输业务和利润,在他的努力下,仅此一项,就让田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15万元。同时,他还整合村里资源,将以往亏损的龙虾养殖基地变更为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带动5户困难户在家门口就业。为了发展壮大茶树菇产业,增加茶树菇销售收入,他与村干部一同参加南丰端午节展销会售卖茶树菇,联系抚州消费帮扶馆销售茶树菇。据统计,在他的帮扶下,累计销售茶树菇2200余斤,销售金额达7.05万元。
固守“兵风”,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
__充分发扬军人作风,通过走访、调研和收集村情民意,从群众最困难的问题、最突出的矛盾、最急盼的需求着手,将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为推进红色名村建设,他争取帮扶资金,先后修缮南广苏维埃政府旧址、傩神殿、曾巩后裔村落等遗址,建设后的红色文化广场,成为村民日常休闲的打卡地;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修建格州、马家边组桔园路和蜜橘交易广场;为防洪抗旱,在宋家山、格州小组建设了防护堤,在田东组、李家组、嵊头脑组修建了山塘水库、水沟水渠;为提升村容村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帮田东、塘尾等5个村小组争取污水管网项目、公厕项目、水土保持项目并积极推进项目实施落地;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保障夜间出行安全,在7个村小组安装了196盏太阳能路灯,实现村庄内路灯全覆盖;为应对旱情,争取单位帮扶资金8万元用于抗旱保供和保障村民饮水安全;为关爱老人和儿童,建立“童心港湾”留守儿童之家和老年活动中心。
有战,召必回,战必胜。__将永葆军人本色,擦亮退役军人底色,保守“兵味”、恪守“兵情”、固守“兵风”,履职尽责,充分发扬军人作风,接续奋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新业绩、贡献新作为。
马__,男,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__市市委办干部,现任__区__乡__村支部书记。他不怕苦累,扎根山区,踏实苦干,守正创新,将原来的“落后贫困”村转变成了极富凝聚力、发展力的脱贫先进村。
马__出身农村,13岁丧母,16岁父亲离世。遵照父亲遗愿,他参军入伍。曾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还被授予“天津市政府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优秀干警”荣誉称号。为更好服务农村,他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积极响应号召到村任职。
多方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多方争取,马__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建强了党建阵地;上任伊始,他自掏腰包为村里买了水泵,出钱组织村民挑渠引水浇地,确保村民如期耕种。同时,他积极与帮扶单位河北大唐__热电公司和__国大电器有限公司对接,争取帮扶资金37万元;新建U型槽1200米,新建磨面坊1座,在村内主要路口和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5个,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争取帮扶,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明确重点,做好户内脱贫。通过政策兜底、设置巡河员、护林员等生态扶贫公益岗位、实施帮扶救助、进行光伏分红等举措,圆满完成了贫困户脱贫的任务。同时,他对村内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关注,进行经常性的走访和针对性的帮扶,避免其再次返贫。二是规范管理,建立村集体资产机制。他将多年来未履行义务、未缴纳承包费的集体机动地、果园等集体资产全部收回,并进行重新发包,彻底理顺了集体与承包人的关系,化解了多年来未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三是强基固本,完成香椿基地建设项目。2020年,他积极与帮扶单位大唐__热电公司对接,争取帮扶资金30万元。2020年,以村集体的2亩耕地为中心,又成功流转了农户的8亩耕地,完成了香椿采摘园项目一期建设。四是凝心聚力,积极争取企业帮扶。在脱贫攻坚中,马__积极与__国大电器联系,将闲置土地租赁给该公司,增加村集体经济6万元,助推了脱贫攻坚的决战胜利。五是引资入股,助推脱贫攻坚。通过积极争取,马__将河北大唐国际__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捐赠的帮扶资金30万,入股到__旭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旭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生产。投资本金仍归__村村委会所有,投资年回报率7%,回报收入全部归__村集体收入。
为了顾“大家”,他选择了舍“小家”。2018年妻子怀孕在身,他顾不上照顾,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上;2019年儿子小考,他顾不上辅导,全力忙着村集体发展;为了服务乡村,他选择了奉献自我,正是凭着“五加二”“白加黑”的干劲,__村实现了赶超跨越。
__村支部在2019年7月被__区委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支部”,而他也从一个机关干部变成了村民关心拥护的领头人。
付__,男,汉族,中共党员,49岁,__镇卫生院干部。
2016年3月,付__进驻__县__镇__村,任工作队队员。2018年初,被重新选派驻__镇__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付__接手驻村工作时,其年迈多病的老父亲也需要有人照顾生活起居,付__也曾犹豫过,但最终还是顾了“大家”舍了“小家”。他把老父亲送到县里的幸福院,自己安心驻村工作。
__村全村4个村民小组,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146人,贫困发生率12。98%。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在家种植大田,几乎没有其他产业支撑,村集体收入也只有几千元。村民住房破烂不堪,基础设施差,“春冬沙进窑,雨天出不了窑”。2016年,__村被确定为重点贫困村。
把脉问诊,开出致富“良方”。驻村后,付__和村干部白天走村入户,“望、闻、问、切”;夜晚聚精会神,“研、磨、诊、断”,“5+2,白+黑”整整一周的时间,__村致富脱贫的“药方”开了出来。之后,他积极与镇领导、扶农办、局、院单位领导进行多次沟通,完善产业项目,多方争取资金。五月初,蔬菜种植、吊蔓西瓜、恒温库建设、土地流转、危房改造、村卫生室建设等等,一个个项目铺展开来。
节骨眼上,县幸福院打来电话,付__老父亲病重,大小便不能自理。队员们让他请假回去照顾老人,他说:“节骨眼上,我能走开吗?”。他在县城为老人配好药后,把老父亲接到了村委会,亲自为老人扎针输液,服侍大小便。一边尽孝心,一边抓扶贫……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2018年,付__帮助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240亩,收益6万元;完成危房改造13户,现已全部入住;通过劳动就业培训,有53户53人在外打工就业;本村设立护河、护林、保洁等公益性岗位16个,安置14人,增加收入52600元;争取到扶贫资金400万元,建成一座恒温库,并以租赁方式出租,让所有贫困户人均收入达500元左右;为该村道路硬化达600多米,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安装了50盏路灯,亮化了村庄道路;修复了350米饮水管道;四个村安置8个垃圾桶……
作为卫生系统派出干部,健康扶贫,义不容辞。他先后多次协调县医院、镇卫生院为每位村民免费体检两次,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全覆盖,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建档立卡户83户139人免交合作医疗,办理慢性病卡3户3人,住院报销36户36人,共计3612。45万元。通过摸排,有个别老人常年吃药,年老多病,卧床不起。付__个人出资为__村老革命军人陈万山等3户老人买棉被、棉衣、棉裤、买药、办慢性病卡等;为贫困户肖利军置换假肢;他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村民王恒做鸡眼手术,节约手术费用500多元。
“一剂良方治贫疾,一颗真心暖百家”。付__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让全村贫困户(83户139人)全部脱贫。2019、2020年省市验收组到该村验收,驻村工作队各项工作得到了验收组充分的肯定。在市、县组织的对驻村工作队考核中,付__带领的驻村工作队,群众满意度三年都是100%,付__也被__县__镇党委、镇人民政府评为2018年度“真情帮扶标兵”,被张家口市委、市政府评为2018年度“张家口市优秀退役军人”。
戎装褪去初心不忘 建功乡村振兴“新战场”
——吉首市关侯村残疾退役军人__返乡创业记
金秋时节,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街道关侯村田垄上,稻香扑面而来,村民们忙着收割稻谷,丰收喜悦飘荡在田野上。在不远处的服装加工厂房内,工人们熟练制作着衣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有一个身影不停地在厂房内来回穿梭,时而与工人交流,时而低头查看产品质量。
眼前这个不停忙碌的男人,就是关侯村残疾退役军人__。
书写自强不息 困境变坦途
2002年12月,伴随着隆隆的火车鸣笛声,19岁的__踏上了开往永州的列车,成了一名光荣的武警官兵。在部队期间__艰苦训练、苦练技能本领,多次获得部队嘉奖。但在2008年一次因公出差中意外负伤,后被部队评残鉴定为7级伤残。2010年退伍后,他坚持自力更生,选择把一次性退役补助当作本金,开始回乡创业。
他先后做过养殖、蔬菜种植,因为不熟悉市场行情和缺少门路,多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但这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屡次创业失败,确实伤心了一段时间,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哪有‘被打败’的道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认准了就从头再来。”2019年,__瞄准蔬菜市场,成立籽禾农产品有限公司,帮助老乡们打通蔬菜销售渠道,因蔬菜品相好,价格实惠,生意异常火爆。每天清晨5点,他就到村里联络订单、核对数量,忙碌成为他的生活常态,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当年就获利30万元,随后公司稳步发展,老乡们的蔬菜再也不用担心没销路了,大家的钱包都鼓起来了。
挂心公事私事 路通心更通
要致富先修路,硬化村级道路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2022年1月乾州街道启动西门口至关侯村道路提质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临近过年,用工短缺,工期仅仅两个月。__顶着重重压力主动立下“军令状”:“三趟不成就五趟八趟!”“白天堵车就晚上入户算清长远账!”村民要钱过年,他就自掏腰包提前垫付工资、材料不赊账就“真金白银”倾力投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解开了部分村民思想的“疙瘩”,村路如期修得更宽,日子也更有奔头了。
村民利益无小事。2022年临近新年,村民吴全寿家房屋失火被全部烧毁,令原本贫苦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村里患有眼疾的单身汉龙生云的房屋也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关侯村村两委和工作队决定对他们进行住房帮扶。__听说后,主动垫资,过年期间坚守到工地,如期完成了房屋修缮建设。“这次多亏有你,房子修得这么快,谢谢你,今后有什么需要帮忙尽管讲。”吴全寿握住__手感激地说,火塘里噼里啪啦燃烧的木柴让村民们觉得很温暖,大家的心更近了。
情系父老乡亲 一富带“共富”
__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还想要扶贫帮困回馈家乡。“自己生活好了还远远不够,要带上父老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才是真好”的朴素想法,一直扎根在他的内心。
2022年3月关侯村第一书记符昌树找到__,想请他帮忙解决村里部分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他一口应下,还主动提出在村里建厂带动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想法。在关侯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支持下,同年8月,他投资15万元成立关侯村服装加工厂,实现20余名留守妇女“家门口”务工。工厂建成后__还多次聘请服装高级技师给大家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坚持“以老带新”“多劳多得”,激发村民“凭本事赚钱”的积极性。目前,工厂收益稳步提升,预计今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万元的收入分红。
注入源头活水 土豆变“金豆”
2022年,关侯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化种植土豆,__以出资合股形式,在关侯村齐心寨种植土豆218亩。刨土、挖豆、去泥、分拣,一颗颗黄灿灿的土豆破土而出,湛湛晴光下,圆滚滚的“金豆”堆满田垄,煞是喜人,一袋袋装拣好的优质土豆被整齐码放在了运输车上,伴着一阵嗡鸣,满载着“金豆”的货车沿着村道向市里的生鲜市场疾驰而去。今年初夏,土豆喜获丰收,预计为关侯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5万元。
“如果没有当过兵,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没有父老乡亲们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事业,我会继续努力奋斗,扩大土豆的种植规模,提升土豆品质,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过得更红火。”__信心十足地说。
戎装褪去初心不忘。__勇担职责,坚韧不拔,积极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奋斗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用自己的努力建设着家乡、改变着家乡面貌,带领着父老乡亲们闯出了致富“新路子”,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__,女,汉族,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武汉市江岸区戎创营地服务中心主任。__曾是空军预警学院原政治部干部处正团职干部,在部队服役28年,主动选择了自主择业安置,怀着对战友的深厚感情,为退役军人办点实事的初衷,2017年拿出自己全部的退役金和积蓄50万元,创办了戎创营地服务中心。该中心是湖北省首家为退役军人搭建的党建教育、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公益帮扶、政策咨询的社会组织服务机构,成立2年来,本着暖兵心、解兵难、谋兵利的理念,坚持做到“精准服务、赤诚服务、担当服务、模范服务”,受到了各级领导和退役军人的赞许。
__ 为退役军人精准服务
__创办的戎创营地服务中心建立之初便成立了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以退役军人服务站为依托,帮助指导辖区17个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室开展党建活动。戎创营地突兀中心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和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组建了戎创老兵“四队一室”(戎创老兵宣讲队、戎创老兵演出队、戎创老兵运动队、戎创老兵志愿者帮扶队、戎创老兵书画工作室);先后为企业、学校、社区以及退役军人,结合重大节日组织联谊、比赛活动,进行法律帮扶、思想帮扶、心理疏导,免费进行书画培训等。
__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精准服务作为宗旨来践行。为了准确掌握退役军人信息,开设了戎创营地公众号,上线人数超过了千人。建立了退役军人人才数据库,根据退役军人的就业意向、特长、学历等向企业积极推荐就业岗位。与在汉的70多家企业建立联系,为退役军人线上解答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和创业项目信息。与武汉市江岸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退役军人就业招聘会,近200名退役军人现场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圆兵之梦 为退役军人赤诚服务
戎创营地服务中心是武汉市2019年第7家“创业之家”授牌单位,每月定期开展“戎创沙龙”活动,交流就业创业体会,邀请创业导师为退役军人规划退役后人生之路,聘请创业典型现身说法等,启发战友转变观念,适应环境。
戎创营地服务中心情暖兵心,坚持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不让老英雄孤独,每逢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参战老兵、__老英雄;2017年春节前夕,组织武汉地区驻军单位自主择业干部代表约30余人举行迎新春茶话会,倡议全市自主择业干部牢记军旗下的誓言,多给自己找出路,不给政府添麻烦;2018年“三八”妇女节、重阳节慰问__及入藏女英雄活动,湖北日报、武汉电视台、荆楚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2019年春节前举办武汉市江岸区退役军人“新时代、新征程、迎军运、做奉献”联谊会,受到各级领导和退役军人的高度评价;不让创业者犯愁,先后与利川山泉水、味稻家机器人餐厅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戎创营地平台资源,为创业者联系了多家客户;与武汉市妇联组织一起整合资源,建立了“妇女微家”平台,发挥“小微家,大舞台”作用,为女军人、军属、社区女居民搞好就业创业、文化生活等服务。
__把“学习、创新、实干、坚持”作为一种精神去追求,努力将戎创营地服务中心打造成退役军人喜爱的家园、就业创业的舞台、汇聚正能量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