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州一士耻孤陋,老大挐舟辞楚乡。万里周流踪迹远,半生著述鬓毛苍。

侯门久客公车荐,驿路荣归祖席张。到日里闾争馈贺,儒冠稽古动辉光。

()

王子缑山载碧笙,远随丹诏觐神京。

秩宗祀典虞书在,封禅坛泬汉畤平。

()

高斋闻在荔枝林,曲几方床宴坐深。大道无形元寓器,至人于物不容心。

三山云气通寥泬,一室天光入照临。我欲壶中收药去,石田瑶草共相寻。

()

济济高燕会,众宾且喜乐。

方冬气常温,是日寒始若。

()

逆云佛塔金千寻,傍耸滴翠玲珑岑。

春供万家富远目,响答两地纷啼禽。

()

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

()

见说当年梦甚真,公今高步挹清尘。

经传桐柏兼三洞,名在明廷接万神。

()

早觉人间万事非,便寻幽远净征衣。

每嗟老境难辞老,政使归时未得归。

()

混俗从教鬓似银,世人无分得相亲。槎流海上波涛阔,

酒满壶中天地春。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闲时拂玉琴尘。

()

四面杉萝合,空堂画老仙。蠹根停雪水,曲角积茶烟。

道至心极尽,宵晴瑟韵全。暂来还又去,未得坐经年。

()

五云遥指海中央,金鼎曾传肘后方。三岛路岐空有月,

十洲花木不知霜。因携竹杖闻龙气,为使仙童带橘香。

()

忽散游梁客,来作过吴人。朝发胥江汭,夕济蠡湖津。

还山一何迅,行路多苦辛。临水欲相送,停云庶可因。

()

未爽金泉酌,还同柱史来。春陪供怅远,尊傍野亭开。

稚柳摇晴浦,纤鳞戏浅苔。尘襟藉疏豁,委琐不烦裁。

()

别欢童稚年,沈忧顿颜槁。侬若见欢时,罗襦系萱草。

()

与欢结同心,心近室复远。思欢如金井,日夜辘轳转。

()

欢似汉月满,侬似沟水流。悬光岂不照,影浊侬自羞。

()

见欢乘夜来,繁霜裛衣透。欢不信侬思,侬颜为谁瘦。

()

一上高楼悲远天,谁飞岛屿压长川。烟含万树当窗没,雨净千帆拂镜悬。

未向沉沦耽把钓,若为消渴酌寒泉。登临此际怜王粲,那复湖头汎酒船。

()

宣城王道士,爱着芰荷衣。

一自清江别,三年白雁飞。

()

明辅瑚琏姿,清芬溢其齿。二十典方州,三十赐金紫。

虽负循吏声,雅非中所喜。魔来付禅观,战胜归名理。

()

山屋如鸡栅,才容卸马鞍。风吹四山雪,月照一川寒。

不敢侵星起,惟愁上岭难。中宵问前路,安枕若为安。

()

名果出西州,霜前竞以收。

老嫌冰熨齿,渴爱蜜过喉。

()

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

而今共唱新词饮,切莫相邀薄暮天。

()

已具扁舟访使君,忽逢春雨起淮濆。

花寒蛱蝶犹相守,水冷鸳鸯不暂分。

()

往年入关中,道傍见太华。

始识仙掌大,颇似揽造化。

()

君同黄鹄游海峤,我学白云归帝乡。

已爱健翅自鼓舞。谁怜孤影犹飘扬。

()

身世飘摇如断云,此生不复世间尘。能言得丧归诸命,维有东坡王道人。

()

鱼龙远避水光浮,草木怒长山意豪。

独立和风清宿酒,晚云收尽月痕高。

()

旧读凯歌追小雅,近看羽檄过西京。中兴文字须公等,容我春山带犊耕。

()

櫜弓听乐心肝尽,拔剑论功目眦豪。鸣鸟不闻千仞远,抟风鹰隼顿能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