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xuán zàng】:玄奘(602-664) : 唐代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俗称唐僧。原姓陈,名相似词:玄奥 玄青 玄武 玄机 玄想 玄孙 玄妙 玄天
1、唐玄奘到天竺取经,千里迢迢,不是一般人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的。2、公元629年,中国唐朝高僧玄奘法师为了求取佛教真经,不顾路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率领他的三个徒弟毅然徒步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国。3、回程中又想起张骞和玄奘,他们都未曾滞留,衣带当风,双目前视,用疲惫的脚,为凝寂的土地踩一条透气的甬道。4、玄奘住的这座寺院附近有一座小乘寺.5、中国的高僧法显、玄奘,尼泊尔的尺尊公主、阿尼哥等成为两国人民流传至今的历史佳话。6、玄奘,一位中国的使者就在他的手稿中赞扬印度是最好的国度.7、公元652年,玄奘上表,请求在慈恩寺内建塔以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和佛像。8、玄奘抬起头来,望望天上白云变幻,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今何在 9、为了颂扬佛教,纪念玄奘,后来人们就称慈恩寺塔为“雁塔”.10、当玄奘取经而归,谁能说他的跋涉,他的坚毅不值得颂扬?11、1956年前,寺院内还供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舍利.12、大雁塔就是玄奘依照印度那座“雁塔”的形式设计建造的.13、玄奘法师一生都致力于弘扬法旨.14、“你想学的是什么呢?”法明定住气问。玄奘抬起头来,望望天上白云变幻,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今何在 15、庙里的方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请求借玄奘美丽的袈裟好好看一看,玄奘同意了。16、玄奘取经回国后便在慈恩寺主持寺务,翻译佛经。17、对。玄奘回国之后,皇帝修建了慈恩寺,玄奘就是第一任住持。18、玄奘西游取经故事在玄奘身世安排上呈现出从史传化到神圣化、虚幻化再到淡化的嬗变轨迹,这一嬗变和故事主旨的演变密切相关。19、后来玄奘高徒窥基法师圆寂后,灵骨塔也安置在兴教寺,位于玄奘大师塔右边。20、后来,他成为玄奘大师的传人,法相宗的大师。20、造句 网http://zaojv.com尽量原创和收集优质句子,使您在造句的同时,还能学到有用的知识.21、话说这玄奘法师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这一路上竟然无灾无难,好似游山玩水一般的到了西天大雷音寺,取得佛经三藏回转东土。22、由于玄奘精通梵文,深得佛经奥旨,广博各宗各派,因而译笔精湛,准确深刻,通顺流畅,言辞明达。23、也难怪住持为难,当年他金口玉牙钦点的“转世玄奘”。24、由于玄奘法师在东方佛学界的地位和影响深远,日军妄图占为己有。25、血如雨下,肉翻飞,条条块块的东西四处激荡,饶是玄奘有摩尼宝珠护身,还是闻到了那一股剧烈的腥臭之气。26、此念电闪而过,玄奘竟然呆呆地木立原地,再也不敢移动半分,他与沙僧修佛多年,虽不能对万事都做到心如止水,了无欲念,可大多时候也是心平气定,不落凡俗。27、在唐代的中国,和尚是普通民众崇拜的偶像,僧侣之间追求佛法的的修为,追求品德学识的修养,他们不以貌取人,注重以德服人,基于这种氛围许多得道高僧应运而生,比如,玄奘便是众所周知的唐僧。28、如果没有吴承恩就没有西游记,没有西游记,就没有我们猴王世家四代人的表演。更重要的是没有玄奘大师就肯定没有《西游记》这部小说,所以说西游精神和玄奘大师的精神不光是民族脊梁的问题,更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都该感受到的奋发精神。六小龄童 29、“我再问一个,还是刚才那个法明答不出那个,如何是空?”,“破!”玄奘想也不想就说。“是么?”,“不是!”,“不是还答!”天杨瞪眼道。“找打!”,“不是还问!”玄奘也叫起来。“欠揍!”。今何在 30、为了家,他躬擐甲胄,迎战万千天兵天将,从不退缩;而如今,脱下衣铠,面对万千妖众,他,又是为了什么?玄奘!也许是因为他。
1、唐玄奘到天竺取经,千里迢迢,不是一般人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的。2、在唐代的中国,和尚是普通民众崇拜的偶像,僧侣之间追求佛法的的修为,追求品德学识的修养,他们不以貌取人,注重以德服人,基于这种氛围许多得道高僧应运而生,比如,玄奘便是众所周知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