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解释】:暂无。相似词:止于至善 流言止于智者 吉祥止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讷于言,敏于行
(1) 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2) 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 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师德,腐败止于正气。(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6)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7) 仁慈始于家庭,但不应当止于家庭。(8) 学者如取水(zao jv.com止于造句),终日取而不能逾其量。操瓢者止于瓢;操盎者止于盎。故善学者不自溢其器。(9) 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10) 名节源于觉悟,腐败止于正气。(11) 言出于己,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不可止于远。(12)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13) 也可能会因你迷茫哭泣拥你入怀安抚,却仅止于此。也许平日里的他是个浪漫多情的男人,但到了你面前却不会做出任何越格的事情,你们只是在玩笑中亲密,在玩笑中虚拟你们的情感。(14)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辽阔的土地,而是一种无比辽阔的心情,不受空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你的故乡。(15) 我走过的路不止于此,有过泥泞,有过困难,有过崎岖,有过……。不过,每一条路我都是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走过。(16) 君子莫进于学,莫止于画,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弃。(17) 终止于衰竭是“死亡”zaojv.com,但“圆满”却终止于无穷。(18) 谣言止于智者,*品止于你我。(19)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20)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亚里士多德 (21) 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李鸿章 (22)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一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23) 我相信谣言止于智者,所以对没有根据的道听途说千万别添油加醋!(24) 然钟声忽止于急雨兮,但闻撒旦之欢声笑语。(25) 因为行程紧凑,我参观每座博物馆都仅止于走马看花而已。(26) 若不能从根本着手,奢谈企业管理是没有用的。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其合理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应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王永庆 (27) 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28) 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 (29) 假如你对社会不群失望,你并不算错。因为那证明你有眼力,有理想。但是,假如你真的有眼力,不理想,你就不能止于失望,而要拿出改革和创造的精神来,否则,你就和那些令你失望的人们没有分别了。(30) 格竹实践注定要失败是由朱子格物论中知识论的方法取向与止于至善的道德目的之间的矛盾关系决定的,典型地暴露了朱子格物论的科学主义倾向导致的道德实践论困境,这也表明科学主义路线不可能使人类的精神获得自由和超越,不可能彻底解决人类的精神生活问题,特别是终极意义问题。
(1) 然钟声忽止于急雨兮,但闻撒旦之欢声笑语。(2) 因为行程紧凑,我参观每座博物馆都仅止于走马看花而已。(3) 谣言止于智者,像这种道听途说的话,为何要相信?(4) 运动精神的最高原则为不断跨越极限,追求止于至善。(5) 物格知至,则良知之被推往极致,则为止于至善之效验。(6) 流言止于智者,只有糊涂的人才去相信它(zao jv.com止于造句)。(7) 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世间便同时变成凝固的东西了。(8) 民,在止于至善。宋儒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并作解说。(9) 虽然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三人成虎,亦能混淆视听。(10) 谣言止于智者,人云亦云,实在不可取。(11) 谣言止于智者,否则就会造成三人成虎的假象。(12) 止于肉身又怎样,白头偕老的不是很多吗?(13)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何必为了流言蜚语而自寻烦恼呢?(14) 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是益而益电器事业永续经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