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关于语文散文题目的解题技巧(语文散文题目的作用)

关于语文散文题目的解题技巧(语文散文题目的作用)


第一章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一. 重要词语

1. 重要词语

“重要词语”一般包括:体现作者立场的观点和思想情感的词语;能够体现任务鲜明个性的词语;在内容结构上能前后照应的词语;表层和深层两层含义的词语;意蕴丰富或有比喻,借代等意义的词语。

2. 正确地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 明确词语闻之,看词语或句子的搭配。

(2) 依据上下文,由近及远,整体把握。

(3) 抓阐释句(段),结合预警,解释含义。

3. 词在文中的作用

(1) 词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1.作为文章的线索。2.提示写作手法。

(2) 词在文章内容上的作用;1.体现文章的思路感情。2.对文章内容和要点的提示作用。

(3) 词在艺术效果上的作用;1.动词,形容词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2.副词,介词及关联词语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二. 重要句子

1. 重要句子

(1) 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2) 能体现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和对文章层次结构其关键作用的句子。

(3) 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言”。

(4) 内涵比较丰富的句子。

(5) 总摄(启)下文或总括上文的句子。

(6) 为文章某一内容作铺垫、交代、对比或对照的句子。

(7) 承上启下,期过渡作用的句子。

(8) 说明、肯定、强调或浓缩某种思想感情的句子。

2. 正确分析文中的重要句子的意义

(1) 根据预警把握句义。

(2) 根据中心把握句义。

(3) 根据语法把握句义。

(4) 根据逻辑把握句义。

(5) 根据修辞把握句义。

3. 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 独立成段的句子,在文中发挥“段”的作用。

(2) 全文及段落的关键句,在文中起线索作用。

(3) 作为文与段的中心句或句群主干,起揭示文章主旨、要点、段落大意的作用。

(4) 文中的辅佐性句子,对中心句起证明解释、补充、强调等作用。

(5) 文中延展性的句子,起引申发挥到另一个话题的作用。

第二章 便是修辞手法,理解运用目的和表达效果

一. 常见修辞手法

1.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2. 比拟——拟人、拟物

3. 夸张

4. 引用

5. 排比

6. 对比(对照)

7. 设问

8. 反问

9. 对偶(对仗)

10. 反语

11. 反复(重复)

二.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 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比喻、借代、比拟

2. 起突出、强调作用。——夸张、反复、对比

3. 加强语言的气势。——反复、排比、反问

4. 是语句整齐而匀称,富有节奏感——对偶、排比

三. 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

1. 排比与反复的区别。

(1) 排比成串至少要三个词语连续出现,字数可以不同;反复一般则是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2) 排比在语言上往往以分句结构的形式而增强语言的气势。

2.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喻根据事物之间的形似点,把事物描述的具体、形象、鲜明生动,把深爱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比拟是家事务摹拟作乙事物来写,分作拟人,拟物两种。

比喻分为:

(1) 明喻

(2) 暗喻

(3) 借喻

比拟分为:

(1) 拟人

(2) 拟物

3. 对比与对偶的区别。

(1) 对偶以结构为特征,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对比以意义为特征,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

(2) 对偶的作用是使语言形式均衡对称,节奏和谐优美两对比主要是为了加强语言的明确性。

对偶:A.正对:内容相关或相近。

B.反对:内容相反或相对。

4.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1)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的思考,而故意提出问题,而或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的形式阐明道理;反问则是为了加强语气,而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2) 设问往往用在论述之前,引起读者注意或思考;反问通常用在论述之后,加强语意。

反问:A.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答案。

B.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内容。

第三章 辨别复句关系,划分复句层次

一. 复句类型

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类型。

1. 并列复句——“即a,又b”

2. 承接复句——“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3. 递进复句——“不但a,而且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b”

4. 选择复句——“或者a,或者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不如b”

5. 转折复句——“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以”、“然而”、“却”

6. 因果复句——“因为a所以b”、“既a就b”、“因此”

7. 假设复句——“如果a就b”、“即使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要是”

8. 条件复句——“只要a,就b”、“只有a,才b”、“无论a,都b”

二. 多重复句及分析

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

1. 要纵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局第一层的有关分局,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

2. 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3. 以此类推,知道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时,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四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一. 获取信息的途径

1. 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

2. 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

3. 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二. 怎样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一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为摘录式,一为归纳式。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一般有:

(1) 凭借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概括。

(2) 联系上下文背景抓相关信息。

(3) 概括后做出解说。

第五章 能够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

一. 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总体思维技巧

1. 从核心词句角度思考。

2. 从结构、对引出思考。

3. 运用文体特点进行思考。

二.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应考虑的五个方面

1. 研究标题、头尾。

2. 抓住主旨语句。

3. 分析主要的人或事。

4. 联系作品背景。

第六章 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理清行文思路

一. 整体阅读,宏观把握

结构就是思路的具体展现。所以在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时候一定要完整读完全文,从宏观的角度体悟作者的思路。

二. 抓关键语句,注意关联词语

如抓中心句或提摩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三. 掌握不同文体结构层次的特点

议论文常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结构全文,而并列式和层进式是两种最基本的结构模式。有观点与材料、材料与材料、观点与分析句之间的关系。说明类文章常用逻辑顺序来构思全文,有总分、因果、主次、现象到本质等,也有按时间或空间顺序构思全文的。记叙类文章则要注意叙述的时空变化,时间的发生、发展过程。

第七章 赏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和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信箱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

鉴赏任务形象时要注意把握任务形象的外在特征和性格内蕴,分析任务形象的典型意义,熟悉作品运用的表现手法,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铺陈、渲染;联想、想想;对比、衬托;象征等。小说常用正面描写(外贸、语言、行动、生态、心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铺垫、伏笔、抑扬;环境烘托等表现手法。戏剧文学则主要通过设置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

第八章 分析鉴赏文章的表现技巧及语言风格

一. 运用某种修辞手法及技巧

比喻、比拟、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夸张、设问、反问、引用、接待、繁育。

二. 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

1. 叙述的技巧,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2. 描写的技巧,人物描写、进屋描写、时间描写、环境描写

3. 抒情的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4. 议论的技巧,例证法、引证法、与阵法、对比论证法

5. 说明的技巧,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

三. 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联想、想象、对比、衬托、象征、烘托、抑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所谓语言风格指的是带有作者浓厚的个性色彩的语言特色。常见的有朴实平易,清新平易、简洁明快、含蓄生成、诙谐幽默、讽刺辛辣等等。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