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作家写爸爸的经典散文诗(作家写山的经典篇章)

作家写爸爸的经典散文诗(作家写山的经典篇章)


德国散文诗作家

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出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城一家望族。 1924年发表长篇小说《魔山》 。1929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一度为帝国主义参战辩护,但30年代即大力反对法西斯主义威胁,发表了中篇佳作《马里奥与魔术师》(1930),对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 。

托马斯·曼是德国20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影响。代表作是被誉为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被看作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

爸爸写的散文诗属于红歌吗

新曲《父亲写的散文诗》,便是这样一首可唱可颂的作品。作为父亲节的献礼之作,不属于红歌

爸爸的散文诗原唱

纠正一下是《父亲写的散文诗》原唱是许飞。 2017年3月14日,音乐人李健自弹自唱,翻唱了这首歌。

有名的德国散文诗作家

海因里希·海涅(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德国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

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学过金融和法律。

1795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开进莱茵河流域,对德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残人”。法军的这些改革,使备受歧视的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1821年开始发表诗作,以4卷《游记》和《歌集》而闻名文坛。

1825年为取得德国公民权而皈依基督教,但因此疏远了自己的犹太民族。而他的革命思想又使他在德国无法找到工作。

1830年革命后自愿流亡巴黎,从诗歌写作转向政治活动,成为国家民主运动的领导人,同时对法国和德国文化有许多评述。

爸爸散文诗原唱

纠正一下是《父亲写的散文诗》

《父亲写的散文诗》原唱是许飞。

2017年3月14日,音乐人李健自弹自唱,翻唱了这首歌。同年6月份姚晨在《跨界歌王》半决赛中翻唱该曲。

《父亲写的散文诗》

歌手:许飞

谱曲:许飞

作词:董玉方

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 女儿躺在我怀里 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 邻居家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哪 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给了自己两拳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 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 老得像一个影子 一九九四年 庄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亲去年 离开了人间 女儿扎着马尾辫 跑进了校园

可是她最近 有点孤单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女儿一定 会美得很惊艳 有个爱她的男人 要娶她回家

可想到这些 我却不忍看她一眼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 我看着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

旧报纸 那上面的故事 就是一辈子

中国最优秀的散文诗作家

古代:唐宋八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近代:鲁迅: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梁实秋林语堂史铁生余秋雨余光中萧红张恨水现代:张晓风席慕容毕淑敏于丹白落梅安意如林清玄

留下的散文诗经典

千年离愁,如弹指间,沉浮聚散。蹉跎岁月无言,唯我今生恋;时光如剪,剪不断,一声长叹。

孤灯,风起,雨落,夜微凉;雨住,风停,心又疼。

离殇散落,细数一地繁华,一厥烟岚,飘舞红尘,梵音绕耳,怎奈无言

凝眸间,窗前,花开,人过往;驻足时,低首,花落,风烟起。落花满地,繁华飘洒一地,季节清浅,氤氲瑟瑟,烟岚九月江南。

妈妈的散文诗经典名句

望着天上有妈妈的方向,

  我想说:妈妈我想您了!想您和善的笑容,

  那是融进云霞里绽放时的美丽,

  那是温暖着冬日山岗、温暖着远方孩子想家时、粲然的色彩。

  望着天空,风起的清雨,

  我愿意相信,那是上帝流下的眼泪,冰清着咯血的思念。

  妈妈,我多想扑进您温馨的怀抱

写烟雨的散文诗

  青花 烟雨 江南

  古镇,小桥,古橹唉乃,杨柳照水垂,这是印象中的江南吧。又逢烟雨时分,心情游离在渺渺烟雨里。青石板依旧在,深远的古巷,一如初妆揣想,那丁香的雨巷,曾走出多少个眉端凝愁的江南女子绵绵旧时光里,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春天,定是和雨有着今生隔世的约会。那江南雨啊,点滴似无穷。才见晴日,黄昏吹动风的软。倏尔,细雨点洒花前,那轻,那娉婷,让人迷恋。十里青山远,蔼蔼暮雨洒天际。杏花酒,醉了多少行人眼。一些远念,更在水郭山村外。

  那雨,有些许放肆,扑在脸颊,还调皮地钻进人的眼里,脖子里,发间。你欲嗔怨,却舍不得它那轻盈的空灵。它是万物的精灵啊!湿了发,却也温润了心情。伸手,那可爱的东西倏尔不见,如烟如雾,缠绕你的指间。许多前尘往事,在指尖复苏,萌动,开花。

  这样的雨,细腻,湿润,精致里透出几分顽皮的韵味,让人爱不释手。这样的雨,容易让人想起那素胚描绘的青花瓷,清逸,淡烟。冉冉檀香透过窗,泼墨渲染的印象,于雨里,袅袅散去。传世的美丽,依旧搁浅在素胚蓝花瓶底,是一世的眷念,叹咏成千古的记忆。

  低头,一抹浅笑噙唇际。这就是我的烟雨江南啊,我的江南烟雨。暮色四起时,隔江看雨,心情散落在无边的烟雨里。抬眼处,远山如黛,那定是谁精心渲染的佳作,犹如一张干净的宣纸上安静的素描,吸引着人片刻的怀旧,让人伫立雨中舍不得离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谁我的烟雨江南,你是我眷念的诗行。

  不知谁家飞燕啄新泥枝发几许你是一树一树花开,燕在梁间呢喃。你是人间四月天。

  撑一把精致的淡紫丝竹伞,与四月的雨邂逅。我走过那雨巷,却没有看见诗人笔下那丁香般婉约凝愁的姑娘。我看见江中千帆侧过,丝绸般缓缓的流水间,一叶叶扁舟游过唐诗宋词,远去的,是点点水墨痕迹。道旁花木扶疏,树影婆娑,花的气息幽远清淡,恍若隔世。许谁在春的怀抱里轻唱流年

  空气里浸透树叶的清香,鸟儿在枝桠自由飞跃,阳光总在风雨后。恍惚间,感觉一种“岁月静好,现实安稳”,如烟淡,如雨浅。若,能永远拥有眼前这份静好,我愿日日执笔,将你的美丽细细记下,记在我相思绵密的掌心。让时间刹那间定格在这一刻。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我会将你的模样清晰地记起。我的烟雨江南,青花瓷般旷世隔古的美

  烟雨

  犹记得“爱在西元前”的震撼,那穿越千年的痴情和横跨两河的空阔,在方文山鬼斧神工的文字排列中震颤了21世纪国人的视听神经。犹记得“上海1943”的小资,那旧上海的万种风情在小巷深处摇曳出别样的百转千回,让颓废的我们斜在冬日夕阳下踯躅怀旧。还记得“菊花台”里盈盈泪眼,重重愁心中难以言状的男儿壮烈,呼啸出倾国倾城的沧桑……

  喜欢方文山的词,喜欢他自由的想象如同大鹏遨游在南极北冥,俯视万里,喜欢他不羁的表达,让思绪从远古蔓延到现实,感悟古典文化里孕育的婉约和悠远。这种喜爱在“菊花台”下,在“发如雪”上,更在这首神妙的“青花瓷”中。

  不知道该怎样揣测方在此词中描写的故事,但故事一定是从江南开始。

  那该是柳烟迷蒙的江南。远处的青山被轻灵的水雾渲成墨色,立在船头,欣赏着那本不应属于江南的清峻。任脚下那点随记忆漾来的船儿从游飘荡。隐约飘来的长笛,似乎在向归人编织江南的翠绿与空蒙,又似乎在描述思妇如莲花里开落的容颜。究竟是此情此景触起追忆或是思绪触痛那段缠绕已久的情愫,在山水中沉默的人啊,缓缓的望着岸边不再熟悉的风物。一川绿水,牵着不再熟悉的江南小调,映着渐渐不再熟悉的往事.……

  那时年少疏狂,携诗卷,背行囊,纵马初下江南.寻访南朝旧事,一睹金陵风流.凤凰台上箫声咽,乌衣巷前枉凝眉.王气黯然如斯,金粉妖冶依旧,前尘故事不胜唏嘘,今生此时仿佛蹉跎.摇头不语中,不觉已闻馆娃声.

  吴侬软语,袅袅婷婷,就似雨过天青时飘来的几缕白云,任东风牵弄,却总化不开那淡淡的一痕.吴越的女子,便纵是赤足捋袖于溪边浣纱,也如江南的水一样娇羞多情。走在古镇深巷,陶醉而憧憬着。

  非是女子临街覆水,乃天赐奇缘于是人也,必先乱其心志,湿其衣衫,速其脚步,冷其体肤……三月的小雨犹带着初春的寒意,淅淅沥沥,引得马鸣人叹,叩门避雨,帘内探出牡丹一样的容颜,不施粉黛的初妆,忍俊不禁的嫣然,矜持守礼的问候,直叫人面如老僧入定,心如千骑平冈。室内冉冉檀香,纯净无尘,仿佛在告诉他:此门只曾为君开。

  一句“小生有礼”许是此时最顺畅的话语,却显得那样的局促不安。美丽的江南总是多情总被无缘扰,因为含蓄是多情致命的诅咒。不经意的邂逅或许是最痛苦的蹉跎。那离别时的眼神,像极了柳条儿的牵挂,千丝万缕,织不住风的停驻,千言万语,只能是吴越流云般飘渺的“有缘再会”。

  此去经年,竟是年华虚逝,对镜秋霜。

  ……

  少年听雨,帘外雨潺潺,中年听雨,客舟影沉沉。夕日已颓,湖水不波。远处,炊烟如今日的他一样的安详。手中,青花瓷如远处的炊烟一般闲逸。仔细端详,笔锋不再浓,似乎能看见十年的抚摩。那仕女的面容一如初妆,笑容依然如牡丹一样的盛开。伏在瓶底的,是他最为得意的汉隶,只有这样飘逸的字体才可以配的上那小巷不沾尘世的美丽女子。才像极了那段刻骨铭心的邂逅。

  雨过天青,青花瓷的上品。非烟雨天不能制,非有心者不能得。一个诗意的名字,一副清朗的画卷,一段缠绵的故事,一个凄清的秘密。我走遍千山万水,只为烧制此青花瓷清晰我的记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你的美丽已不知何处去,就像当年那小雨不知从何处来。今夜的明月,飞入湖心伴我入眠,我欲捞起,却只是涟漪,莫非这是上天注定的结局

  青山已黛,墨色正浓。惟有这一叶扁舟,隐着我,枕着相思入眠。

  可我分明看见,青花瓷上,仍是你不曾离开的笑意。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散文诗创作的顶峰之作

《先知》(1923)是黎巴嫩著名作家纪伯伦的一部抒情哲理诗集,它凝聚了纪伯伦的全部心血,是他创作的顶峰。

纪伯伦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智者,他正准备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就在他依依惜别的时刻,一位女子来到殿前广场,向智者表达最诚挚的祝愿,请他“讲说真理”。于是智者开始回答送行者的提问,这些问题涉及到爱与美、善与恶、苦与乐、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这部哲理散文诗集被冰心誉为“满含着东方气场的超妙的哲理和流丽的文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