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艾草200g,糯米粉300g,大米粉80g,豆沙馅,白糖20g,食用油30g,热水200ml+120ml
做法
1.称量面团部分的材料,艾草摘去老叶清理后的,称量200g,洗净沥干
2.锅中水煮开,水中加一点点小苏打(也可不加),把艾草放入焯水
3.焯好水的艾草立刻捞出,用冷水冲凉后挤干水份
4.焯过水的艾草加200ml热水,放入搅拌机中搅打成细腻的艾草糊
5.把糯米粉、大米粉、白糖放入大盆中混合,倒入艾草糊,搅拌一下
6.慢慢倒入热水,边倒边用筷子搅拌,直到面糊呈比较厚,但不感觉干的状态(这个步骤我用了120ml热水)
7.接着倒入30g食用油,用筷子搅拌均匀
8.锅中放足量水,把搅拌好的面糊搁在蒸架上,开火,盖上盖子,保持中大火
9.锅中水煮开后开始计时,五分钟后打开盖子,用筷子搅拌面糊一次,继续盖上盖子蒸
10.再五分钟后,重复步骤9,搅拌面糊一次,每蒸五分钟搅拌一次,至少两次
11.面糊蒸20分钟后的状态,已经全部熟了,颜色都变成均匀的深绿色。关火,取出放凉
12.面糊放凉到手可以承受的温度,取一张保鲜膜,挖一勺面团(约40g)放在保鲜膜中间,手蘸凉开水把面团按扁
13.取20g豆沙馅,搓圆放在面团中间
14.拎起保鲜膜四个角,收拢,包成团子样,把保鲜膜卷紧,收口朝下放置
15.全部包好,一共20个
用糯米粉和更米粉放在一起,再把艾草放点,这样就可以做饼和做团都好做了。
艾草洗净放锅中焯水一分钟,加2克小苏打,放进料理机中,加150毫升纯净水打成汁,过滤出艾草汁,300克糯米粉加150克粳米粉、20克猪油、艾草汁,揉成面团,盖上保鲜膜醒发20分钟,咸蛋黄上锅蒸熟捣碎,松仁下锅炒香,盛出放凉,放到咸蛋黄中捣碎,加肉松、沙拉酱拌匀,捏成团,面醒好压出窝状,包入馅料...
1.艾叶放在水里洗净。
2.锅里烧开水,放点盐。
3.放入艾叶焯烫。
4.捞出用冷水过凉。
5.放在料理机里打碎。
6.糯米粉和小麦淀粉混合,倒进艾叶汁。
7.揉成面团后撕几个小块放进开水里煮熟。
8.捞出放进面团里继续揉至有黏性。
9.分成小份。
10.豆沙也分成小份。
11.用一份面包一份豆沙收口。
12.放在铺了菜叶的蒸锅上。
13.大火蒸5分钟即可。
14.出锅刷上橄榄油防干。
清明时节苏州人最有名的小吃就是青团子,青团是有糯米粉165克粘米粉22克小麦淀粉20克加15克绵白糖用温热水混合再加入艾草粉8克搅拌成团状,分成六段,将240克红豆沙分六份,象包包子一样将豆沙包在已揉好的面团内在开水蒸锅上蒸15分钟开锅即成有名的青团子。
8-15分钟
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液和糯米粉混合而成制作的小吃,而蒸青团是一门学问,时间过长的话,不仅会使青团中维生素、淀粉等营养成分流失较多,还会使团子变软变塌,影响食用口感,时间过短的话,团子内部并没有完全熟透,
青团和艾糍,这两者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看起来都差不多,实际上这两者使用的材料也差不多,青团是用新鲜艾草汁加糯米粉搅拌均匀,揉成团制成的;而艾糍同样是由艾草加糯米粉制成的,原则上区别不大,只是地区叫法不同。
但相对于艾糍来说,青团的材料使用范围比较广泛,除了可以使用新鲜艾草,还可以使用鼠尾草、浆麦草以及其他绿色蔬菜,一般要是青团使用其他青汁制成,那么和艾糍就不一样了
干艾草加水煮10分钟后捞出。
将糯米粉、大米粉、糖和猪油用艾草汁和成面团。
将面团上锅蒸30分钟。
将面团切成剂子,包住肉松和蛋黄即可。
采摘艾草,洗净晾干,切碎或者打成汁备用,和面粉的时候加进去,然后准备好馅,有糖料的,芝麻花生味的,也有咸菜笋干豆腐干之类的,根据自己口味包好(各种形状的,以月牙形居多),蒸熟就可以食用了
我认为艾草青团不能说是某个地方的,只能说是大中国的,因为每个地方的人民都会做只是做法不一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