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经典散文人生三境界(人生经典散文精选)

经典散文人生三境界(人生经典散文精选)


人生三大境界经典句子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人生三境界是国学经典吗

是国学大师 王国维先生曾在 《人间词话》中提出 “人生三境界”的概念

人生最高境界经典语句

01、人生如花,淡者香。花的颜色越浅,香味越浓;颜色越深,香味越淡。做人,侧重于外在美,难免流于俗气;多注重内在美,方显雅致。对人,咄咄逼人必招怨恨,宽宏大量常得人心;对己,心事过重伤人伤己,心态淡然自在优雅。人生,从内到外,保持质朴淡雅的气质,才能悦人悦己。

02、你的慷慨,往往会诱发他人更进一步的欲望,所以适当的节制,才是人与人比较长久舒服的交往。

03、你必须坚强,没有人会懂你到底有多痛。你必须坚强,没有人会懂你到底要怎么继续生活下去。你必须坚强,没有人知道你经历了怎么样的生活。你必须坚强,没有人知道你在微笑背后所隐藏的伤痛要怎么激励。你必须坚强,没别的。

04、一直认为,所谓新鲜感,不是和未知的人一起去做同样的事情,而是和已知的人一起去体验未知的人生。

05、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到处都有坎坷,弯路让我们走得更长,更苦,但是让我们懂得更多。

06、早该放弃的,就别拖着了。不然委屈了自己,又难为了对方。

07、身健如山,心静似水,淡泊名利。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谁能活得如此境界,谁的一生就活得自在。

08、人生最值得高兴的事不过三件:父母健在、爱人不弃、知己两三。其他的都不用太过计较。

人生豁达三境界

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凡夫境界,指人看事情只看表面,不看实质,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被外境所转。在生活中,很多人的内心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稍微有些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急躁烦闷、情绪化。这样的人他的度量比较小,心里容不下事,比较稚嫩,也难以成什么大事。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生处在这个阶段,已经懂得从内在去修炼自己,开始慢慢变得成熟,不再单纯地只看外在的表象,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心能不受外境所影响,能做到处变不惊、心无波澜、镇定自若,不再患得患失。内心的境界更高,看问题也更有深度、更宽阔。

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表面看与第一阶段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内在已完全不同。人生处在这个阶段,已经彻底觉悟,不再迷惑颠倒,真正看透了人生。虽然深处红尘,但内心已经超然物外,已经超越了自己,没有外在的那些是非分别和欲望,回归简单纯真,看淡看破。不再执着世间虚幻的名利,精神世界已经达到非常自然纯粹的状态。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人生三大境界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解析: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解析: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解析: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老人生日朗诵经典散文

今天父亲生日,

携带一壶老酒。

那是父亲的最爱,

岁月也全在酒中。

父亲性格像酒,

浓烈醇厚直接,

父亲说话就似这酒,

以前总怪他不懂艺术表达。

其实我没懂这壶老酒的滋味,

更没懂父亲的艺术表达,

酒就该那么浓烈,

话也应该那么直接,

简单、豪爽、直接不就是最好的艺术吗

如今父亲青丝变白发,

那是沧桑痕迹的担当,

那是陈年老酒的精华,

今天仍把撑这家,

父亲用爱带大了我们哥仨,

他全心呵护这个家。

以前总怪他不会说话,错啦!

我不就那么点小阅历、小文化,

怎敢在老子面前谈说话,

和老子白发岁月的洗礼,

你那点算个啥

真叫人羞愧至极,悲愧交加。

今天俺懂了这壶老酒的滋味,

也懂了以后如何爱爸爸。

祝父亲生日:

何止于米,

相期以茶。

人生最高境界善良经典语录

一、不满意就换,不喜欢就分,不舒服就走,不高兴就撤。人生哪有那么多痛苦,无非是你不放过自己。

二、时间就像个筛子,不停的过滤着你身边的人,只有相处时间长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就知道哪些人可以留在生命里,哪些人是可以渐行渐远的,生命可贵,珍惜筛子上面永远掉不下来的那些人。

三、人们总是在不停地追求美好,却往往错过了当下的美好。其实,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四、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一个巴掌,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就是为了告诉你,你真好骗。

五、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撑起一片天。

六、你从80楼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从2楼往下看,全是垃圾,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

七、宁可做个善良的人,坦荡一辈子。也不做个虚伪的人,算计一辈子。人活一世,睡能睡得舒坦,笑能笑得灿烂。就是赢了一辈子。

八、人生没有绝望的路,只有绝望的心。绝望的另一端就是希望,危机的尽头就是转机。

九、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个过程,苦也好,甜也罢,百年之后都是乌有。酸甜苦辣是滋味,坎坷波折是经历,生而为人,不感受不经历,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人有千万个,活法千万种,忘记过去,迎接明天,活好当下,珍惜现在!

十、人要记住:房子再贵,你睡的只是一张床。车子再好,超速还是要吃罚单。包包再贵,也只比塑料袋多一个炫富的功能。别人的老婆再美,总有一天会变成老太太。不要为了追求没有的,而忘了自己已有的幸福。知足常乐。

十一、人生的许多沟沟坎坎总是要自己去过。任何人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不要依靠,不要祈求,依靠只会使自己懦弱,祈求也只是一种安慰。自身的强大才是硬道理。

十二、很多关系,不是老的好,也不是新的好,而是一起经历了一些事之后,你还真切的觉得对方挺好,这才是值得你去认真对待和掏心窝子的关系。

冯友兰人生三大境界

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在于当他做什么事时,他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事,并且自己意识到,是在做这件事。正是这种理解和自我意识使人感到他正在做的事情的意义。人的各种行动带来了人生的各种意义;这些意义的总体构成了我所称的“人生境界”。不同的人们可能做同样的事情,但是他们对这些事情的认识和自我意识不同,因此,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意义也不同。每个人有他的生命活动的范围,与其他任何人都不完全一样。尽管人和人之间有种种差别,我们仍可以把各种生命活动范围归结为四等。由最低的说起,这四等是: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一个人可以按照他的本能或社会习俗而生活。这样的人好像儿童或原始社会中的人,他们做各种事情,而对自己所做的事缺乏自觉,或并不真正意识到它的意义。因此,他所做的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意义,这种人生是“自然境界”的人生。

还有一种人,他有私,时刻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自己。这不一定表明他就是全然不讲道德。他也可以做一些于别人有益的事情,但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好处。因此,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对他自己来说,都是“有用”的。他的人生境界可以称作“功利境界”。

还可能有些人,懂得世上并不是只有自己,还存在着一个社会,它是一个整体,自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着这样的理解,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好处;或者用儒家的话来说,他行事为人是为义,而不是为利(“正其义而不谋其利”),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都具有道德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可以称之为“道德境界”。

最后,人也可以达到一种认识:知道在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整体,就是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还是宇宙的一个成员。就社会组织来说,他是一个公民,但他同时还是一个“天民”,或称“宇宙公民”。这是孟子早已指出的。一个人具有这样的意义,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意识到,这是为宇宙的好处。他懂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并且自觉地这样做。这种理解和自觉使他处于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我称之为在精神上超越人间世的“天地境界”。

人生三境最高境界

第一个境界:平凡的境界

人生而平凡,一个人身处平凡境界的时候,大都凭借本能生活,这种本能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喝奶。

平凡的境界是我们从未觉醒的活着,大多是被社会的主流生活所推着向前走。长大了自然结婚,生小孩,每天都在忙碌着。

但是这种生活是否是自己所追求的,他们很少追问。只是习惯性的按部就班的生活,平凡的生活让我们停留在活着的初级阶段,甚少让我们过出不一样的生活。

第二个境界:超凡脱俗的境界

超凡脱俗的境界,意味着我们开始从平凡的生活觉醒。这种觉醒让我们脱离一种本能的思考。我们在思考如何超越现有的生活。

我们对生活有着许多自己的设想,他们并不想过和别人一样的生活。他们在思考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超凡脱俗让他们能够带着一种清醒与睿智地活着。

一个超凡脱俗的人,往往不会把世俗的意见作为自己生活的主导,他们更多是追求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去讨好他人。

在这种生活中,他们力求活着自己的品味来,而不是被现实生活所裹挟,没有自己的声音。我喜欢李健和孟蓓这对夫妻,他们就是超凡脱俗的境地。

两个人爱美,并力求活出自己的美来,他们在生活中,追求是小众的品味,而不是大众的品味,他们用心的察觉生活的美,并用自己的感受让美变成最好的标签。

当一个人在超凡脱俗的境界时候,往往生活已经变得更趣味与高雅,他们会主动装饰平淡的生活。

第三个境界:返璞归真的平凡

一个人最高的境界是返璞归真的平凡,在这种生活中,你会发现,他们会体会到一种更高远的境地,那就是活在当下。

相比第二个境地,他们可能会觉得生活一定要有美感,追求标新立异。但是返璞归真的平凡,更重要是带着一颗觉醒的心在生活,并且用心的体会身边的每个人。

他们不会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在他们眼里更多是众生平等,他们会和各种人交流,会体会到生命的广袤与各种活法。

返璞归真的活法是看到生命的丰富,与各层次人的生活状态。彼此相互交错,共同存在着,没有对于错,但却都是生活。

儒家人生三境界

儒家在心性修养方面有三个境界,这三个境界自高到低,呈阶梯状分布结构,从各经典中我们可以一窥其貌。

境界一:《中庸》——心性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开篇就围绕全书的宗旨“道”进行了解释。本书认为,道是所有品德高尚的人都随时随地必须具备的东西,个人修养的根本就在于心性。何为心性上面那句话也解释了,心性也就性,是天生就具有的禀赋,是未经污染的心。顺应着自己的原始禀赋发展自己,叫做道,将用于自己修身养性的道推之于全民,达到社会教化的目标,那就是教。

要想成功地进行社会教化,必须先要提升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修养就得率性,要想率性就得对上天给予我们的本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性,就是还没有被喜怒哀乐侵扰过的心。书里这样说道:当悲喜哀痛等情绪还没有被发动的时候,人的内心是平静又平和的,这就是“中”。“中”是人最和谐、最本真的一种状态,这时候没有偏倚,也没有善恶,人就是一个纯净的人,人所看到的都是客观,也不会产生主观情绪。不过,主观情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人生在世,总会有种种情绪上的起伏波动。达成自己的理想,会开心,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会失落,亲朋离之而去,会伤心哀痛,与志同道合之人相会,又快乐得不得了。

依据现代心理学观点来看,情绪乃是心理上的本能反应机制,不同性质的情绪可以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太多的负面情绪容易损伤生理机能,这点中医上也是认可的。中医认为,人不能太过激动,情绪起伏太大的话,身体器官就会相应地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调节自己的心情,进行合理的情绪管理。儒家在这里便说,人的情绪反应不可避免,所以一旦发动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控制。不过,这里的控制并非是一味地压制,而是进行适度调控,也就是“中节”。有情绪不发,长期郁结于心,会诱发各种疾病。所以,该发泄的时候必须得发泄,同时还得注意不能太过,要靠自己意志将情绪调节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在吊唁时我们常常向亲属说的“节哀”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可以悲伤,但绝不可过度悲伤,否则会伤害到自己。

随时随地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不因极哀极痛而诱发生理疾病,不因狂喜狂怒而影响到其他人,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别人眼中修养极佳、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如此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和谐起来。

除了情绪上的管理,本书还给出了心性修养的另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诚”。何谓“诚”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诚”就是我们天天挂在嘴上的真诚、诚实。作为被从小要求具备的道德品质的一方面,诚就是有什么是什么,不作假,不虚美,不隐恶,要求我们看人看事清楚明白,这也是性的一部分,是天之道。我们先天具有诚的品质,但是后来也必须经过后天教化才能深刻地认识到它、理解它、心甘情愿地践行它。做到了诚实,我们就能内心清明,内心清明了之后就愈发诚实,这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诚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人就能不靠刻意的勉励而做到中和,不需要深思就能明白道理,内心从容、行为举止符合道义、符合圣人的行为标准。诚有一个最高境界,就是至诚,至诚的人能够穷尽自己的天性,也能穷尽其他人的天性。

当人的天性尽在掌握之后,就能穷尽一切事物的天性,如此以来,我们便能尽领万物造化的神奇,成为可与天地比肩的人物,也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价值。这便是:“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孟子道,万物皆备于我。所以要想认清万物的天性,就得老老实实地对自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边是“反身而诚”的要求。认识自身,得依照从内而外的顺序,先把握自己的心。将自己的心弄明白了之后便能知心性,知其心性就能了解天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自省中把握天性,依此调整自身状态,最终得以安身立命。对此,释教中也有相似观点。大乘经中说,诸法以心为上首,知晓了心,便能知一切法。

《中庸》问世以来,其蕴含的心性论思想不断被继承发扬。明代心学大家阳明先生就曾有过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心的本体没有善恶之念,当善恶之念起的时候,人的心意也就发动了。这个观点与佛学的其中一支不谋而合。释教中将没有善恶之念的心叫做“无记心”,表示一种情绪没有发动时的心理状态。无记心是生来就有的,未经烦恼的污染。这和儒家的“中”所言的其实是一件事。当人没有经历什么特殊的事、没有见过特殊的人时,心情通常都是温和宁静的,这也是我们大部分时候的心理状态。释教并没有将无记心上升到象征着最高境界的“真如”的高度,而仅把它当做心的本真状态,这一点达成了两教的共识。

佛经中记有一段著名的故事,说慧明曾请自己的师弟也就是禅宗的慧能请传佛法,师弟就对他说:“你既然追上我是为了请教佛法,那还请你摒除内心的一切杂念,做到一念不生的时候,我再跟你说道。”慧明花了很长的时间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内心,师弟便道:“不思善也不思恶的时候,你身在何处你的念头又是什么”慧明听了之后,当下便明白了。人们通常用这个故事来说明,禅宗将善恶不起的心作为心性,正符合我们之前所阐述儒释两家的心性论。以佛理来看,本心仍旧架构在世俗意义之上,远达不到涅槃心的高度。慧能以此作为入口引导慧明,是为了方便他的了悟。世俗之心与本真之间横亘着一条鸿沟,但对于世俗心的把握也在鸿沟之上架起了一座方便之桥,足以让其到达彼岸。

关于“诚”,释教中也有相关精神作为映照。人生是痛苦的,要经受生老病死的折磨,这些痛苦的根源都可以归结为无明。无明就是被蒙蔽,不能洞悉宇宙真相。若想要“明”,就得“如实知见”心性。如实,即诚实,即诚。只要心怀诚实,便能破除无明洞悉真相。用《中庸》的话来说就是“诚则明矣”。

境界二:《大学》——明德说

大学并非指现在的高等学府,而泛指君子之学,也就是君子们进行自身建设所必须获得的教养和学问。《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用法,意为了解、发现、弘扬,后一个“明”与“德”组词,代表人性中生来具有的光辉面。这话意思是,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在于挖掘并弘扬人性中的光明一面。这句话之后又说:“在亲民,又新日新,止于至善。”篆书中,经常会“亲”、“新”不分,这两个字的写法皆是一样,这句话又可以写成“在新民”。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将提升自身的修养作为每一天的功课,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一直到自己把本性中的光辉面发挥到极致为止,这样才算到达善的终点。后面又说:“知止然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句话比较流畅,说的是达到至善之后的状态。一旦达到了极致的善,我们的心就会安定下来,内心达到一种平和宁静的状态,这时,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尤其冷静客观,不会将自己的情绪和偏见代入其中,任何问题在我们心中都会变得清晰明了。也就是说,内心的安定让我们有了超乎寻常的洞察力,这样考虑问题才能全面客观,轻而易举就能成功。

本书开头的这几句话也能在释教中找到相似之处。关于个人修行,佛经有云“由戒生定,因定发慧”,这是说在持身皎洁、行善去恶的基础上修成禅定之后,才能使智慧井喷。禅定是一个专门的术语,也可理解为“止”,指静心思索,在心定下来之后方能领略智慧。智慧也叫“观”,修行一般都是先修止,再修观,很少有二者同修的人,除非拥有超强的定力和领悟力。儒家强调止于至善后静心,心静后思虑周全,思虑周全后得到智慧,与释教的修行路径是一致的。

“明德”是心性,是具有先天性质的带有光明前景的善。它所蕴含的东西很丰富,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三部分:

其一,三德,即智、仁、勇。释教中也将智慧、慈悲还有精进这三种精神作为修行佛法的根本;

其二,四端。端是指苗头,四端可以理解为善的苗头,它就隐藏在人的本性之中。那么,这四端是哪四端呢

首先,恻隐之心是仁之端。恻隐,即同情,是人先天具有的怜弱爱下的本能。看到小孩子,我们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怜爱之情,看见老人们白发苍苍、形销骨立,我们会感到同情,也为他们感到难过。这就是人本能中的善,让人不自觉地关爱自己眼中的弱势群体。经常使用恻隐之心的人便会在自己的品行中刻下“仁”的烙印。仁者就是关爱别人的品德高尚者,能因为自己的不忍达其所忍,这种行为在儒家是被大力提倡的。

其次,羞恶之心是义之端。在儒释道三教中,羞耻心都被认为是区别人与禽兽的重要标志。人们普遍认为,低等动物是没有廉耻之心的,所以它们可以当众出恭、不着寸缕。而人身为高等动物,开化后便用衣物将自己的身体遮挡起来,越是文明的人对于自己的隐私越是看重,大庭广众之下也懂得收敛、举止礼貌。“义”就是合乎道理,知廉耻的人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就克制自己去依照公理行事,不让人挑出错处,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再次,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众人在集体活动中要展现出自己在礼仪方面的修养,势必要处处恭谦礼让。辞让既能够对别人表示尊重,也能表现自己的良好修养,还可能有效避免冲突的产生,使得行动更具效率。礼节是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辞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最后,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能够分辨是非曲直是人思想清明的最直观表现,人不仅要学会分辨,还要使自己的行为去非行是,这样才算洞明世事的智者。儒家先贤认为,这四段就像是人的四肢一样,生来就有而且缺一不可。如果不能将这善的四个苗头发扬出来,不能“明明德”,那这个人连侍奉父母的资格都不能取得;

其三,五常。这一点是从上一点扩充而来。仁义礼智信之所以叫五常,是因为这五种品德是人性中的常态,并非经由外界的磨砺打造而成,而且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哪一种意识形态下,这五种德行总是正确的,都可以作为通用的道德底线。确实,这种说法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即使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仍旧会拿这五种德行严格要求自己。与此同时,释教中还也五戒的说法,但显然“不能做什么事”不如“应该做什么事”更适合做日常行为规范。

人的心性中除了有以上几种善之外,还有一种能够认清这些善的禀赋,那就是良知,也被认为是心之本体。人有了良知,不仅能认清本性中的善并发扬之,还能清楚地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价,以进行整改。《孟子》中说,良知就是不经过专门的思虑就能对一件事清晰明了,比如说,小的时候没心没肺不懂事,也不懂得尊师敬长,长大了之后,不用人教就能自动自发地尊重长辈了。王阳明也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之格物”。心性中本来就具有的功能就是知善恶是非,也就是良知。它能够帮我们进行心理上的调适,在行为上弃恶扬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个过程就叫格物,是与自己内心的异化倾向做斗争,是对恶之诱惑的拒绝。

释教中也有关于良知的说法。禅宗一系中,心性就叫“知”,又因为其灵气不可蒙蔽,故而又叫“灵知”。只是,此释教之知非儒家之良知,乃指个体本来具有的能够证明空寂自性的功能。这种说法被后世华严宗所继承,其五祖在佛经中便将禅宗祖师们传法的要点、众妙之门概括为一个“知”字。此时,这个“知”的含义与禅宗其实已经比较远了,其和儒家口中的良知颇为接近,都是指先天具有的、纯粹的、不会与自己后天所学掺杂在一起的认知能力。不过,华严五祖的这种说法却在佛学界招致了不少批评之音,被认为是外道学说,乃众祸之门而非众妙之门也。

儒家的明明德,主要是从人性的角度上来考虑的。当是时,诸多学派对于人性本初的善恶性质有一个大讨论,影响比较大的有性善论、性恶论和性善恶论。老子和孟子是性善论的主要提出者,他们主张人性是纯善的,没有丝毫的恶质在其中。他们特别推崇婴儿,认为婴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纯净的时候,没有烦恼和忧愁,也没有邪念。赤子之心从孟子到心学家,一直处于被推崇的地位,后世还专门围绕着“童心”作了详细的论述。以婴儿作为主要论证对象的性善论在现在看来,其实也不大站得住脚,比较直观的一个冲突点就是小孩身上的各种毛病以及大人在带孩子时的各种劳累。

婴儿虽然眼神纯净,柔弱可爱,但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对其他孩子还有嫉妒心,稍有不满便大发脾气、嚎啕大哭,不懂体谅大人的辛劳。这么看来,婴儿是没有四端的,其既不仁慈,也没有羞耻心,经常随时随地地排泄,甚至还为此高兴地手舞足蹈。佛经中有记载说,有弟子请教佛:“婴儿身体柔软,心灵纯净而没有一丝烦恼,岂不是达到了阿罗汉的境界”佛说:“事实并非如此。婴儿虽然看起来没有烦恼,但其实烦恼的种子已经在其本性中深深根植下了,长大了之后就会蓬勃而发,不可收拾。所以,这些眼神纯净的小孩子长大之后会做坏事,成为贪官甚至是强盗之类的人物。”释教基本上是性善恶论,认为人心既有善又有恶,其中,善心所法有十一个,恶心所法有十二个。性恶论在古代也获得了诸多学者的应和,在现代心理学中特别是精神分析学派也有意见相同者。弗洛伊德就深信人性本恶,须得经过社会的教化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善的品质的合格的人。假如你敢于无比坦诚地直面自己内心的话,经过层层分析和反省,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有恶念和兽性的,这些东西你自己可能羞于承认,但是在你的心理防御机能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恶念便会冲破牢笼,成为破坏心理的主力军。

释教在修身养性方面也有与“明明德”相近的内容,那便是“四无量心观”。此为释教各个宗派的入门级课程,涉及到人性中关乎善的最主要的四个方面,那就是“慈、悲、喜、舍”。“慈”指的是对别人的快乐感同身受,也希望给予别人快乐,相当于儒家的“仁”。相应的,“悲”就代表着对别人的痛苦和烦恼感同身受,能同情别人,并产生帮助别人消除痛苦的愿望。“喜”的内容和“慈”有些像,也是为别人的快乐而感到高兴,不过这里的“喜”主要是和“嫉妒”相对。“舍”所包含的境界就比较高了,它代表着一个人愿意舍弃自己的一切来帮助别人,从别人的快乐中得到快乐。“舍”了之后便会觉得无限轻松、无限愉悦,心灵没有了负担,人生旅途也变得轻松许多。初入佛家,必须先完全体会这四善,并让其不断扩张至无限大,以此来同化、改造自己心中的不善部分,达到改善自己心理结构的目的,最终到达至善的心理境界。此修行过程是由近及远的,先从自身和身边之人入手,为亲朋的悲而悲,因亲友的喜而喜,然后再推至于众生,甚至是自己讨厌或不欣赏的人。最后,修行者的内心会越来越慈善,不善的因素会渐渐消失,整个心性会越来越和谐。

境界三:《易传》——无思无为说

不同于现代大规模的无神论,古人对神灵几乎都是深信不疑的,做重要决定之前都要先行占卜,问问神灵的意见。《易经》就是这样一本卜卦之书。商人信奉祖先神,奉“上帝”为世界的最高旨意。但人们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向上帝询问意见和指示的能力,通神这一行为需要一定的修养,必须得将自己心理调整至可以与神明接通的状态才行,这就是《易传》中说的“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就是说,要想打开人心与神灵之间沟通的渠道,就得达到“无思无为”的境界。这是一种极其虔诚的状态,心中不仅没有杂念,也没有任何主观的念头,整个人都是空的,是寂然不动的,任何波动都不会兴起。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才能够从神明那里得到信息。

当然,释教中还是有相似的说法的。儒家的这种无思无为的心理状态,对应着释教中的一个名词“有分心”。这个词被用来表示处于常态的、从中可产生后来一切生理活动的心体,原本只是部派佛学在用,后来也被大乘释教引用过去,被看做心体的最原始说法。有分心可以说是个空白,其活动不带有丝毫的表层意识。但只是没有念头活动而已,其仍旧有心在。这种心理状态在三教之中都备受推崇,认为有神力蕴含其中。道教都说,这种心能感通神灵,是画符念咒的诀窍所在。释教还将体认无思无为之心作为开悟的先决条件。北宋的禅师认为,当人“未起念、百不干怀”时,使心变成一个空白的心体时,就能脱体虚凝。天台宗的大师也将没有念头升起的心叫做自性清净心,也说是无始无明。从深层角度看,虽然这一空白的心体没有显而易见的意念活动,但在意识的最深层仍旧存在体认自我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无始无明,其会生发出各种烦恼与困扰。所以,有分心离佛法中的真心还有很大的差距。

儒家口中的心性,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是以无念来明确感受自我的纯粹的存在,是感受到一切具体和坚决的存在的原始直觉。其为一切所思所行的根本,是至高无上的圆满。心性是如此超然的存在,修养身心的目的却是非常现实的。儒家之所以重视心性修养、之所以对君子之道孜孜以求,就是为了实现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他们并不追求超然物外,并不致力于将儒家发展成一个宗教般的存在,而是顺应统治者的需要,使其变为政治哲学和社会生活伦理学。所以,在儒家的修身养性之道显然比其他二教接地气,也简单不少,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看到成效。所以,古代涌现了大批儒学映照下的仁人志士,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释教的角度来看,儒家的修养之道太过世俗,虽然在有效性上表现突出,但终究不能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不应该被神化。而许多封建统治者从政治角度出发,非要将儒家变成一个宗教般的存在,这就需要儒家来适应一些糟粕性内容,对其发展并非有利。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也不成功。但释教认为,可以将儒家的修身养性之道作为一种心理锻炼的方法,以便更快捷地进入禅门。

儒家讲究言传身教,在学与思结合的理论教导之余,还对实践的重要性大加强调,将知行合一摆在衡量一个人品行的突出地位。施行教化的人必定要品行兼备、非圣即贤,如此才能服众,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现今时代,若想让儒学散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实现所谓的复兴的目标,弘扬者们不妨踏踏实实地将自己的心性修养好,以自身魅力引领复兴之路,如此才不负圣贤所托。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