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杏坛犹记中师生

杏坛犹记中师生


常忆当年读彭师,

寒窗两岁有谁知。

师德化雨育桃李,

甘当杏坛“铺路石”。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赞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是教育战线上伟大的一代,像一支支明亮的蜡烛,照亮了杏坛,让人产生共鸣,因我曾经是中师毕业生,成为执鞭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传道授业的辛勤园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高考录取率相对不高,不少有远大理想,逐梦考场的莘莘学子,靠高考一张试卷决定人生的命运。1980年夏天,我也在渝东南武陵山区石柱自治县龙河岸边的桥头中学高80级毕业,在闷热、枯燥、紧张的考前复习中,迎来正式高考前的“预选”,不少平时成绩不错的同学因一时失误,在预选这一关就落选了,意味着没有资格参加当年高考。

火红的7月,参加高考,仅一人考上西南师范学院,其余考生包括我没有上大学录取分数线。当年有特别政策,凡是未被大学录取的高中考生,可以录取中专或中师。在当时国家包分配的优惠政策下,报读中师,特别是农村学生,是跳出“农门”、端铁饭碗的最佳选择。我填报了读中师志愿,在家边当农民,边等待录取通知书。到了9月各中专学校陆续开学了,还没消息,父亲也整天愁云密布抽闷烟。心急如焚的我,每天早晨步行5公里,到乡政府打探消息,连续跑了一个多月,终于在10月初,在望眼欲穿的期盼中,收到了四川彭水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喜出望外。

当年10月,父亲为我背着书箱和行囊送我进校。

彭水师范学校位于乌江南岸的插旗山下,校舍虽然十分简陋,但环境十分幽静,适宜读书。 我怀揣梦想,背负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走进乌江边的校园,对未来充满憧憬,充满激情,在为人师表这所摇篮里,锻造成“才高为师,德美为范”的一代中师生,虽然过早地结束了上大学的梦想,但在当时全国尊师重教,重视教学质量的环境中,音乐、体育、美术各课程全面涉及,培养小学教师的熔炉,把我们锻造成综合素质优秀的全能人才,成为教育战线上乐于奉献、甘当“铺路石”品学兼优的中师生。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普通话课、“三笔字”课,设置了音乐、美术、书法、文学、摄影等课外兴趣小组,不少同学在这里找到了人生坐标。我在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长期间,提议创办了校园文学小报《师范生话》,由马世洲等同学刻蜡板油印,美术老师张新龙任美编,孔庆德、栾略老师题写报头,成为文学爱好者练笔的阵地。创刊号由石柱籍同学梁德风收藏至今,铭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82年7月,毕业分配到各县中小学的中师生,在育花护花的乐园,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各校的骨干和精英。只要中师生改行从政,都会成为肩负一方发展重任的带头人,不少人成为各条战线的行家里手,在你追我赶的人生道路上各领风骚。我当了一年老师后改行,经过多个行政部门的摸爬滚打,虽然没有混到一官半职,但也成为当地文坛的佼佼者。于是,社会认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是优秀的一代,是甘当杏坛“铺路石”默默奉献的一代。

自从1982年7月毕业至今30余年,一直没能回彭水母校。据彭水籍同学在微信中介绍,彭水师范学校与全国各地一样,因重点打造高等师范名校,县级中等师范学校停办,彭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停办,校舍早已改造成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当年彭师的任课老师和同学各奔东西,天各一方。同学们由风华正茂的青年,变为年过半百的老人。近闻读师范时音乐老师周翰书仙逝,令同学怀念。还健在的彭水师范学校校长王兴刚,教师罗漠鸿、张宏胜、孔庆德等德高望重的恩师,曾是言传身教杏坛的引路人,他们永远是学生心中榜样……

学校虽然拆并,但当年教师辛勤施教,中师生勤奋苦读的场景,铭刻在发黄的岁月底片上,让人终身难忘……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