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陈寅恪经典散文(陈寅恪大师经典)

陈寅恪经典散文(陈寅恪大师经典)


陈寅恪经典语录

大学精神的本质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陈寅恪的文章经典段落

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散文经典概括

要短的较少,要人生哲理和抒情的,选择林清玄的散文。推荐你读《感性的蝴蝶》《思想的天鹅》。人生哲理的:1,河的感觉,2,佛鼓,3,养着水母的秋天。等等。抒情的:1,迷路的云, 2,发芽的心情(也包含很多人生的哲思)等等。我先找一篇给你看一下:

《迷路的云》--林清玄

简媜经典散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

  讲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空城,是我。

  经年行路,风霜中最惦念的是故乡那扇小轩窗,几次梦里潜入芭蕉院,‘看见少年的她梳出自发。她的夜半孤影总让我不能放心.

  无家,可以禀明死生;无兄弟,可以话桑麻;等我的人,我却无梦相赠。

  身, 已如秋蓬,心,寄托行云流永,我怎能再做春闺梦里人? , 。

  故里重回,旧友流散;与我缔结初梦的人也已儿女成行。最后一个牵动心绪的人既已建筑家室,守住了春花秋月,我可以完全放下了。

  她不会知道那个出远门的人,枯坐在市集一隅,远远看她提篮牵儿从眼前走过。

  她不会听到,当她与小贩评论斤两时,我幽微的唱叹。

  她不会知道,多少次我在梦中重回江亭,折了春柳,放在她打水浇衣的井边。

  她不明白,我仍然熟诵当年的誓词。每当与锣鼓花轿错

  身时,那誓言又绞痛了我的心。

  她怎能了解,我山高水长地想遗忘她的容貌,又在异乡庄园寻找似她身影的人。

  我仍是一个不告而别的人,毁了她少年春闺的人,辜负她的人。

  当她走入另一个屋檐,她的少年空城也归还给我了。

  那么,除了遥遥一见,我焉能怀抱两座空城走到她的面前,把残枝败柳的故事又说一遍呢?

  让她永远不知道我是生是死,则她可以安然无恙地被守护着;让她永远怨一个名字,则她可以平安地过眼前日子,不会回头找空城。

  离开故里的那夜,我是空了的人。

  秋霜已经爬满天,江边停泊的旅舟,或踏歌饮酒,或沉沉地眠睡。三两声夜鸟,更添秋夜静寂,水波摇晃舟身,亦摇晃榻上的我仿佛我与江水、秋霜都是亘古的醒者,靠了岸,又离了岸的。如果,子夜想歌,有什么比叹息更畅怀?

  子夜想醉,有什么比忘川之水更能断愁?

  忽有钟声隔江传来、染了秋霜的声音听来分外清寂,仿佛偷听了我的心事后,似有似无地为我说经.

  说:空山已被雾境收留了:空城,不妨赠给客船去货运;松树林寺里有一口闲钟,正等着天外客,陪它说梵音.

陈寅恪校长

陈寅恪,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没有担任过大学校长。

陈寅恪子女

陈寅恪有三个女儿: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

陈流求,陈寅恪的大女儿,1929年出生在北京,1953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重庆610纺织厂从事医疗工作,后因丈夫在成都,她于1961年从重庆来到成都,进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工作,一直到1992年退休。

陈小彭,学的是园艺,80年代去香港定居。

陈美延,学的是化学,在中山大学任教。陈寅恪的文稿基本上都是她整理的

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修水县人。

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陈寅恪生平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复旦公学。

宣统二年(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回国。

民国七年(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度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民国十四年(1925年),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研究院国学门,由胡适建议采用导师制。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人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民国十五年(1926年)六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上海与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唐筼结婚。二人育有三女,一生相濡以沫。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在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在清华大学开设语文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他讲课时或引用多种语言,佐证历史;或引诗举史,从《连昌宫词》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伴随而来的阐发更是精当,令人叹服!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据《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仅有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函请陈寅恪任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长记载,并注明辞谢未就,荐陈垣代己。上述职务据《修水县志稿》),继续任中山大学教授。

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离开人世;11月21日,夫人唐筼辞世。

陈寅恪文凭

没有文凭。

陈寅恪icon是清华“四大导师”最例外的一个,他既没有文凭,也没有著作,甚至连工作经验都没有。可这样的陈寅恪却被举荐人梁启超评价说: “我梁启超著作等身,可这等身著作却不及他百字有价值”。

这就是陈寅恪在历史上的独特出场方式,这般出场,与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出场,殊途同归。

进入清华后,陈寅恪很快让所有人见识到了他的真正实力。他上课完全不看书本,却总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把一节课上成知识的饕餮盛宴。他上的课,不仅清华的学生喜欢听,就连北大的学生也赶来听。

很快,陈寅恪在清华有了很多别号,“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太老师”、“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等等,都是世人给他的别号。

陈寅恪还有两个无人可及的别号,叫“活字典”、 “活辞书”。

陈寅恪是“活辞书”的事,清华的人都知道,不论是谁,只要请教他“自己想做什么研究缺少什么论据”,他立马会对来人说:你去哪里,几楼,找哪本书,翻到目录第几页,找哪几部分就行了“。

这样的存在,清华仅此一人,中国也尽此一人。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