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杰出作家:王安忆(《启蒙时代》,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2007年度小说家:麦家(《风声》,长篇小说,《人民文学》2007年第10期,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10月出版。)
2007年度诗人:杨键(《古桥头》,诗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2007年度散文家:舒婷(《真水无香》,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2007年度文学评论家: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徐则臣(《午夜之门》,长篇小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2007年度生态文学致敬作家:于坚(《相遇了几分钟》,散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授奖辞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杰出作家:王安忆
授奖辞
王安忆的写作,谨严、细密而内敛。她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变迁和革命年代个人生活史的双重见证;她的写作理论,对于重建小说的握枣猜物质外壳、探索心灵和现实的逻辑关系,也深具启发意义。她善于以小事写大时代,以文字中深藏的喜气表达梦想,以世俗生活的精细刻写塑造中国人素朴、沉重的人生。她出版于2007年度的长篇小说《启蒙时代》,讲述了“文革”那段灭绝心魂的时光里青春和身体所受到的严峻考验,通过这段纷乱的生活和苦难的历史,王安忆试图在思想和现实、个人和群体的驳难中,辨识出一个城市的基本精神和一种市民生活的柔韧品质。从《长恨歌》的绵实婉转,到《启蒙时代》的正大恢宏,王安忆坚持在精神的挫败段型中积攒勇气,在僵硬的政治伦理中寻找柔情,在诛心的年代里发现润泽心灵的事物,并有力地重申了理性精神在文学写作里的庄严价值。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小说家:麦家
授奖辞
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他出版于2007年度的长篇小说《风声》,以从容的写作耐心,强大的叙事说服力,为这个强悍有力、同时具有理想光芒的人格加冕,以书写雄浑的人生对抗精神的溃败,以关注他人的痛苦扩展经验的边界,以确信反对虚无,以智慧校正人心,并以提问和怀疑的方式,为小说繁复的谜底获得最终解答布下了绵密的注脚。麦家独树一帜的写作,为恢复小说的写作难度和专业精神、理解灵魂不可思议的力量敞开了广阔的空间。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诗人:杨键
授奖辞
杨键的诗歌有一种恬淡的柔顺之美,但也不乏喟叹、冷峻和孤绝。他心怀悲悯的简朴书写,起源于对这个时代残存的文明和教养的忠诚守护,也是对山水自然、人间大道的热爱和敬畏。他的语言温良、清雅,胸襟平和、宽大,对汉语之美存着谦逊,对现世浮华不失清醒,在描写一种普遍的悲哀时没有怨恨,在聆听人类的苦难和昏聩时懂得慈悲,在喧嚣的世界面前,也深知静默是一种力量,无声也是一种语言。他出版于2007年度的诗歌集《古桥头》,是自然、现实和记忆的镜像,也是诗人明心见性、持志前行的精神缩影,里面既有杨键审视自我的勇气,也有个体对决时代潮流时那种无法掩饰的失败主义气息,或许,在无情处用情,在失爱中坚持爱,在无所希望中辨明希望,正是诗人的骄傲和诗歌得以存续的重要象征。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散文家:舒婷
授奖辞
舒婷以诗立世,以散文延续写作的光辉。她那貌似随意的篇章,轻盈,质朴,潇洒自然,不苛不饰,直白其心,既是女性思绪和圆润性情的完美结合,也是散文这一自由主义文体的生动表达。她出版于2007年度的散文集《真水无香》,集中描述了一个岛屿岩伍上的历史和现实,那些并不渺远的人和事,通过作者内心的回访,洋溢出一种令人叹息的真情和感伤;而那些贴身的细节,带着人性温度的怀想,被巧妙地嵌合在作者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它使我们看到,一个地方和一种生命气质的养成有着隐秘的联系,一种有感染力的写作,也往往是朝向故乡的一次精神扎根。舒婷对生命记忆的检索,对细小事物的敏感,对历史人事的温情和敬意,坚定地向我们重述了那些不可断绝的精神纽带对人类生活的微妙影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文学评论家:陈超
授奖辞
陈超的文学批评洋溢着一种诚恳的感悟力,也充满理解、对话和价值确认的渴望。他持续20年的先锋诗歌研究,是对正在演变的诗歌事实的艰难指证,也是对这个时代想像力的高度、诗歌精神的宽度所作的卓越解读。他出版于2007年度的批评论著《中国先锋诗歌论》,以诗歌史写作的庄重和对个体写作者的关怀,从先锋诗的困境、可能性的激烈论辩中,为当下复杂的诗歌境遇重新确立起了方向感,同时他对众多诗人的再阐释,使那些孤独的灵魂获得了当有的尊敬,并使一种深入生命的写作远离了被遗忘的命运。作为少数几个能直接影响诗人的批评家之一,陈超自由、独立的学术旨趣,醒目、活跃的创造精神,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诗歌研究在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意义。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徐则臣
授奖辞
徐则臣的写作敏锐、正直、宽阔。他的小说,正视人类经验的复杂,体认卑微人生的艰难,也珍视个人成长史上的创伤记忆对自我的影响和塑造。他以一种平等的思想、冷静的观察介入当代现实,并以叛逆而不失谦卑的写作伦理建构个人的历史,使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被理解的权利。他发表于2007年度的长篇小说《午夜之门》、中篇小说《苍声》、《人间烟火》、《把脸拉下》等作品,见证了一个作家的成熟,也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他的叙事果决,但语言并不尖刻;他的内心沧桑,但感情并不孤冷。他对低矮的生活不轻慢,对重大的问题不怯场;对青春有警觉,也有向往,对人性有拷问,也有善意。随着徐则臣在稳重与冒险、写实与虚构之间的进一步抉择,他的写作也正在重新出发。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生态致敬作家:于坚
授奖辞
生态问题是一种世界观,也是描述人类存在状况的基本尺度。在一切都可以被复制、大地的根基也开始动摇的年代,人与自然、自然与天道之间的关系,正在成为测量现代人精神质量的重要指标。于坚作为一个沉着的诗人,既是这个世界的观察者,也是怀着恻隐之心的反抗者。他2007年以前的一系列诗作、文论、本着对人类根本经验的迷恋,以一种近乎粗粝的方式,深切地表达了他在大地面前的谦卑、孤独和伤怀。面对世界主义的喧嚣,他坚持书写一种地方性的经验和记忆;在未来主义的神话面前,他正视此时此地的生活所焕发出来的价值。他的言辞激越,但内心柔软;他的思想有着针尖般的力量,情怀却是广大、宽阔。他把人心所受到的伤害,通过语言来抚慰,正如这个世界的生态遭到破坏时,总是语言最先站出来抗议。于坚的写作,饱含着他对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双重关怀,值此严峻的时刻,特以生态文学的名义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