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糯米粉三百克
辅料:芝麻馅一百克、棉白糖适量
步骤1:将糯米粉倒入盆内,盆中慢慢加入温水(用温水和面做出来的面团更光滑),先用筷子搅拌成絮状(水不要太多,分次放入能更好的掌控糯米粉吃水量),然后用手揉至面团光滑,揉好后用保鲜膜盖好醒半小时左右
步骤2:再将黑芝麻和砂糖混合,用料理机搅打成粉(黑芝麻最好能煸炒一下,这样会更香),倒入盆中加入猪油混合均匀(放入猪油可以让后期出锅的汤圆更有口感),再把黑芝麻馅揉成均匀大小的圆,为了包的时候方便,可以将芝麻馅放置冰箱冷冻变硬
步骤3:接着打开保鲜膜,取适量的醒好的糯米团(约二十克左右),先揉成一个小圆,然后在中间捏成一个小窝,取一个芝麻馅放入窝里面用手的虎口位置包好,再放入掌心继续搓圆
步骤4:然后在案板上撒上干糯米粉(放入干糯米粉是为了让汤圆后期拿起来不粘底),然后将包好的汤圆放在糯米粉上,依次类推包好之后用布盖上继续醒三分钟(这样可以让汤圆煮的时候不容易碎)
步骤5:最后开炉点火,锅中加入清水烧开放入汤圆,然后轻轻推动底部(防止粘在底部),大火煮至汤圆变大,并且飘起来就可以盛起吃啦,入口真的是非常的香
所需材料:纸皮、胶布、白纸、包装纸、胶水、彩色马克笔。
具体步骤:把纸板箱拆开,剪下所需纸板,做成房子的外形,注意两侧剪出三角形的屋顶;
用剩余的硬纸板制作屋顶以及烟囱,用胶水将屋顶与屋子连接;
用白纸给内侧墙壁装饰;
接下来用包装纸给小房子的外表做装饰,贴上包装纸以后,用马克笔写下座右铭或者画上个性化图案;
最后,取一张硬纸板作为底板,用胶水贴在房子的底部,再贴上一层包装纸,小房子制作完成。
莫奈经常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画一系列的画,以捕捉不同光线的效果。
莫奈喜欢在浅灰色、淡黄色或白色的画布的底色上作画,然后用非常不透明的颜色作画。
莫奈使用什么绘画技巧?
印象派最基本的绘画技巧是破色法,被认为是在一幅画中实现光本身的实际感觉。
破色法是让观者在“视觉上混合”笔触,让观者整体观察画面。
破色法是小数量的不同颜色被放置在一起,产生画面的整体效果。
为加强画面整体效果和明亮度,把各种不同色彩碎点或碎块,紧密拼接在一起,使各色相混,形成新的亮丽之色。
如:黄色碎块拼接蓝色碎块后,看似绿色。既保持各色纯度,又提高混色的亮度。
最好表现破色法的方法为,在添加任何颜色中添加一定数量的互补色,将互补色位于其颜色的右边或左边。
找回刚才阅读的文章 ,可以去历史游览里面查看 ,每一个网站都有一个历史记忆功能 ,就是我们之前所查看过的资料 ,或者视频都会有所记录 ,但是它所显示是最近浏览过的记录 。
时间太久的是无法查看到的,我们在小说app里面 ,直接就可以在里面看得到。
手机阅读文章方法:
手机读书可以下载各种软件,用来读书,如七猫小说,今日头条极速版等等软件。
手机是个好东西,功能全面,读书不用翻纸,只要有点就行,成年人用手机看,可以安排自己的读书时间,即便中间有个啥事,还能自由调配.
但是自制力差一点的孩子,估计会被手机的其他功能有影响,说是看书,过一会就是小红书,抖音,淘宝,京东,游戏啥的。
哎呀,我不小心受伤了,在手上划了一道小口子,我也怀划一道,这样我们就是两口子啦!
《高更的椅子》,油画,作者文森特.梵高(1853~1890),创作于1888年12月。创作方法为油画直接画法。
梵高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和高更、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源。
保罗.高更(1848~1903),法国画家、雕塑家。
《石秀》这篇历史小说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和现代主义的小说创作方法,作者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对石秀这个《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进行了彻底的世俗化改写。
本文就其历史小说和精神分析小说两个属性展开论述,通过分析石秀其人的心理历程、小说的历史"表皮"属性、作者的创作动机来探究该篇历史小说中隐藏的主观话语追求。
1.她经常这样做,许多人都见识过或领教过板子的滋味;谁要是不诚实,是要挨板子的。
2.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代价,后边还要受到惩罚;“我”担心老师知道了“我”作弊会严惩“我”,“我”又害怕又担心,心神不定,度日如年。
3.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4.(1)——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表示总结全文)
(2)考试作零分计,而且——(表示声音延长)
(3)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表示话题转换)
文中的选字或拼音题答案:
1.费 2.磨 3.qiǎng 4.jìn 5.代价 6.装聋作哑
13自然段正确标点:
, :“ !”
注:这篇阅读理解我的一本书上有,你打错了,第一自然段你打错了,正确的应是:
在我们镇上住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让大家都服膺于心。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这样第三题就有答案了。
我的答案是标准答案,不会错的,一定要选为最佳答案呀!
创作时按照标题进行构思,并要求听众依据标题的提示去听赏的器乐作品。“program”为“纲领”之意,不是指题目。F.李斯特给标题所下的定义是:“作曲家写在纯器乐曲前面的一段通俗易解的话,作曲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听音乐的人任意解释自己的曲子,事前指出全曲的诗意,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东西。”(《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
标题音乐可以根据作曲家自己的构思进行创作,如H.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也可以取材于文学、戏剧和美术等作品,如П.И.柴科夫斯基依据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创作的交响诗《里米尼的弗兰契斯卡》、柏辽兹依据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创作的管弦乐序曲《李尔王》;李斯特的交响诗《匈奴之战》则受德国画家W.von考尔巴赫的壁画的启发。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213b07eca8065381719d7c690dda144ac34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