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你好奈曼沙漠散文,本文共12篇,希望大家喜欢。
你好奈曼沙漠散文
听了太久城市的喧嚣,心中总会感到一丝疲惫,对一望无际的景象充满向往。第一次听到要去沙漠的消息时,好像一下子打破了内心中潜藏的安稳。关于生活,本就应该四处闯荡。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所有关于沙漠的记忆,都是来自三毛与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到底沙漠有什么魅力,可以让三毛将这片土地成为了她的“梦中情人”。也许每个人都会对一片土地怀着一份向往与景仰,更渴望在那里生活,留下自己真挚的感情,甚至奉献出全部。
就是这样奇妙的缘分,让我可以跟随着一群同我一样热爱沙漠的队伍去一览沙漠的风采。这次的目的地,是奈曼旗沙漠。从长春出发,到奈曼旗沙漠,大概五个小时的车程。出发前的一天,和妹妹一起准备了许多食物,生怕到那里填不饱自己肚子。第二天坐大巴车出发,迎着清晨的阳光,伴着阵阵微风,开启了奈曼之旅。
在车上,本以为会一直睡过去。出乎意料的是,领队为了不让我们感到枯燥,精心地准备了很多内容与所有人互动,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打成一片,其乐融融。看到面前如此年轻优秀的领队,不禁充满赞叹。曾经他也是个极其内向的人,但看过无数山河景色,领略过自然的凶险,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之后,如今的他已然是充满魄力,善于交际,学识渊博。
去奈曼沙漠,不可错过的便是奈曼的怪柳,一抹独特的景色。说起柳,通常会想到的是“万条垂下绿丝绦”,而之所以称之为怪柳,是因为其姿态各异,高大、粗壮、树皮暴裂、满身疤痕。让人吃惊的是即使树身烂空,它也能枝叶茂盛,蓊郁苍翠,使人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它的生命力。怪柳的`形成,是因为天然柳林不堪人类过度滥砍滥伐的重负,大部分被毁掉,所剩的也都是伤痕累累,由于人们年复一年地砍伐树杈,往往是旧伤未复又添新伤,一年一年的伤口不能愈合,形成了病瘤一样的大疤,也形成了现在这样奇形怪状的景观。
到了沙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的骆驼和来此地的车辆,来往的人比想象中的要多出很多。沿着沙漠逐渐往里走,是一条铺满碎石的小道,渐渐地,被沙漠覆盖,望不到边际。沙漠的沙子很细,好像被磨成了金黄色的粉,踩下去极其松软,甚至感到脚会陷进去。一粒沙子可能看不出它的颜色,可当沙子汇聚成沙漠,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好似那发着金色光的沙海。它们裸露在外,没有一丝装饰,但仍然用最柔软的一面铺展开来,成为不朽的景观。当天的天气很暖和,因为周边没有树木,所以风沙很大。为了防止沙子吹进衣服里,每个人都把自己围得很严实,但其实依旧没能阻挡住沙子的入侵。
领队们选择了奈曼沙漠最窄的一段让我们去穿越,当翻越每一个沙丘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己的力量是那么渺小,每迈出一步是那么艰难。沙子的柔软使得自己要用很大的力气往上爬,当站在沙丘最高点的那一刻,瞭望周围,壮丽无比。从沙丘顶端走的一段路,路的宽度只容得一个人走,这时候所有人排成一列有序地走着,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们好像是来自西域的商人,带着各色货物穿越沙漠。
一段艰辛的路程,走到了我们要住的营地,仿佛看见了希望的曙光。团队的工作人员看到我们成功到达,便立即准备起晚餐。由于沙漠气候多变,之前搭好的做饭的棚子以及休息的地方都被吹散了,无奈之下只能露天做饭,而休息的地方也是经过几次搭建才得以保全。不得不心生感叹,自然并非那么友善祥和,同样需要每个人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尊重热爱它。
经过精心的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呈现给了我们。即使环境艰苦,风沙漫天,也阻挡不住所有人对丰盛晚餐的热情,伴着笑声歌声,大家欢快地吃了起来。很快天黑了,沙漠昼夜温差很大,大家也披上了多带的衣服。白天还是阳光明媚,夜晚便下起了倾盆大雨,让人猝不及防。在沙漠,能够很清楚地看到闪电滑落,倏然划过,忽大忽小,忽明忽暗。这应该是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如此用心地去感受大自然的每一处,倾听雷声雨声,看一草一木及在沙漠坚强存活的虫子。
雨渐渐停了下来,趁着夜色正好兴致正浓,我们一行人开始了篝火晚会,一下子好像回到了原始时代,用最回归自然的方式一起娱乐,放下所有束缚。接着,又放飞了孔明灯,它们载着彼此最美好的祝愿飘向天空。不知道其他人许下了怎样的心愿,对于自己而言,此刻最美好的心愿就是希望来这沙漠所有人可以干净地来,干净地回。也希望世界可以少一些沙漠,多一些绿洲。
一切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回到帐篷里睡觉。不一会,又下起了大雨,刮起了狂风。我就躺在睡袋里,一动不动,听着呼啸的风声,雨声噼噼啪啪地砸在帐篷上,生怕自己被大雨拍到,被风吹走。我知道我们在帐篷里一定安全,但不安的心绪陪伴了整夜,久久无法安睡。
第二天一早起来,由于环境的原因,没能洗脸刷牙。吃过早餐之后,大家骑骆驼返回沙漠入口。这是许多年来第一次看见真实的骆驼并且骑着骆驼走了一段路,成年骆驼大概有两米高,骑上去的时候心里很是害怕,生怕一下子坐不稳掉下来。骆驼很听话,我们骑的是双驼峰,它们十分能耐饥渴,可以十多天甚至更长时间不喝水,在极度缺水时,能将驼峰内的脂肪分解,产生水和热量。而一次饮水可达五十七升,以便恢复体内的正常含水量。在当地人的牵领下,大家很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最后,参观了奈曼王府,吃了当地最正宗的蒙餐,乘车愉快地返回。两天一夜的沙漠之行,成为了人生中一道瑰丽的风景。
人总是要面对死亡,这一天或早或晚,只是在此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去体会生命的另一种庄严与可贵。人不应该轻率地对待生命,当自己处于带有着诗意般的凄凉的沙漠之中,生命对于自己来说是多么的脆弱,可我们还是要活着,仅仅是为了能够找到一口水,也要活下去。人生,就是在用一个希望支撑着另一个希望不断地走下去,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找到自己的那口水,沙漠就一定会变成海洋,这也许就是回馈自然最好的方式。
奈曼沙漠行的散文
第一次知道奈曼沙漠,是一篇《五一自驾奈曼沙漠狂欢露营》的文章吸引了我,一股对广袤大漠的雄浑和静穆的向往,以及对沙漠神秘未知的好奇,使我决计参加这次五一沙漠之旅活动。
五一小长假一到,我和爱人就告别了城市的喧嚣,一路舟车劳顿,直奔沙漠腹地。耗时十几个小时,晚上六点多,终于到达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北部,奈曼沙漠宝古图自驾露营地。到达营地后,我们就忙着搭建露营的帐篷,在忙碌中,一抹晚霞染红了西天,这是一份好大的惊喜。因为一路上多有风沙,还遇到了小雨,刚到营地时的天空也是灰蒙蒙的一片,突然间有了晚霞,那夜幕下的天空,会不会有星星,躺在帐篷里数星星,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一股浪漫情怀充满心中。
晚饭后,因一路劳累,我也没顾上数星星,就昏昏地睡去。夜里突然被一种莫名的声音叫醒,感觉那声音就贴在自己的耳畔,第一时间觉得是老鼠,可听那声音又不像是老鼠,由于自己对于沙漠生活的无知,判断不出是什么动物来光顾,看看时间才是凌晨1点37分,想合眼睡去,又总感觉它会出现在自己的头顶,始终没敢合眼。慢慢挨到清晨四多点钟,鼓足勇气走出帐篷,晨曦中只有露营者搭建的帐篷,星罗棋布的散落在营地的周围。什么也没有发现。却让我领略到了一份,昼夜交替的自然美景。一轮皎洁的圆月高高的挂在天空中,平展展的沙漠,一直铺到天边,天地间的重逢处,起伏耸立着连绵的沙丘,一轮红日从东方慢慢爬上沙丘,高高的月亮却在向西边悄悄的陨落,营地中白色的蒙古包被披上了一身霞光。这是我在城市中,从未看不到过的景象。我赶忙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份晨曦中瑰丽的盛宴。静静地迎来了沙漠体验的第二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宝古图沙漠旅游区。眼前一望无际的荒漠,连绵起伏的沙丘,在高高的苍穹笼罩下,显得雄浑壮观。我们从大连跨越了600多公里,就是为了一睹这黄沙得美丽。沙漠滑沙,飞一般的感受,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童年。乘坐沙漠越野车,穿越沙漠感受到的是一场冒险与刺激。骑上沙漠骆驼,行走于沙漠中,不仅感受到自己在自然中的渺小,还有那回荡在岁月长河中的文明回声。
沙漠行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奈曼旗的中部赛汉塔拉嘎查怪柳村。深入林中抬眼望去,便是一株株,一片片堪比胡杨的怪柳。只要你展开想像的翅膀,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形状各异的怪柳。在它虬劲的树干上,长满了像病瘤一样的疙瘩,树皮爆裂,树身烂空,却枝叶繁茂,蓊郁苍翠,不由得让人生起一股敬畏之情。敬畏生命在贫瘠的沙土下,在恶劣的风沙中,即使被吹弯了头,也要倔强地挺直脊背?,欣欣向荣地兹长着。敬畏生命并非挣扎着生存,它的坚韧顽强近乎优雅。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没有谁可以越过生命给予的考验,就能抵达那个的彼岸。
奈曼沙漠行,注定成为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次人生经历。我用镜头印刻下沙漠的风情,镜头里定格了一份美好,镜头中记录下了一段美丽的回忆。
写在奈曼西部散文鉴赏
金秋时节,走进以怪柳和麦饭石文明的奈曼西部,发现这块土地上仍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文明古迹,如画山河。“十个全覆盖”与古老文明相互碰撞,交相辉映,使这块土地越发显得魅力十足,光芒四射,光彩照人了。行走其间,无不让人欢欣鼓舞,深深陶醉于奈曼西部,科尔沁草原上一道浓墨重彩的画廊之中的快感,采撷其中几片以飨读者。
土城子
一方夯土墙,你将燕国围在里面,三千年没有走出去,使我有幸隔着时间、空间的界限走进你—燕国,听见燕国人谈笑声,车水马龙声,还有整座城市的躁动声了。那是来自三千年前的声音呢,让我听着心里痒痒的,有一种说不出穿越的痛快。
谁能想到啊,一座土围墙竟走过了三千年!三千年不塌,三千年不垮,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仍然矗立在原来的地方一动不动。
三千年啊,三千年经历了多少风雨剥蚀,三千年曾让多少生命消隐,而土城子还依然矗立着。尽管城墙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威严,高拔与雄伟,也没有当初的样子,只剩下一道土愣子,上面长满了枯草,经风一吹,发出嘤嘤嗡嗡的声音。那原本威风八面的南北城门和那孤高独傲的城门楼,以及森严壁垒,大门紧闭,让人发憷、发呆、发傻的威武也早已经不见踪影,全没有了原来的样子,剩下的只是一道豁口,留下城里人走散的茫然久久于怀,让人不觉感叹三千年岁月匆匆,感慨三千年生命的脆弱,那老城的土城墙还没有消失,那些城里的人们却不知去到何方了。
走在土城墙上,我听着牤牛河的流水声,感叹着光阴。看着周边的村子,细数着村名,追问南来北往的人们,哪个可曾是来自燕国的子孙,他(她)们是什么样,有何特征,她们可曾有自己远祖的信息么,家里可有传自燕国的宝贝?。
然而,转瞬又想,眼前老祖宗留下的土城子城墙不就足够了吗。也许我们不曾感觉,可是我们此时踩在燕国的土地上,已与燕国人一道漫步在城中,麽肩接從,甚至感觉到彼此的鼻息,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别的什么呢?。
沙日浩来村的一座老碾坊
推开房门时,仿佛打开时光隧道,我看到石碾还在吱吱扭扭的转动,那拉碾子的毛驴还在转,扎着绿方头巾女人正在磨米磨面。恍惚间,我看到千万村庄的碾房,千千万万女人们在碾米碾面的浩大场面,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和母亲那个时代,我有些心疼。
沙日浩来村的一座碾坊啊,你是小村一部凝缩的`历史,你为小村人留下了一段久远的岁月,让我得以徜徉在历史长河中,感叹岁月的匆匆,感叹人生的短暂,更让我发狠,发奋,“坚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尺”。
沙日浩来村一座老碾坊,一台老石碾啊。从你每一次转动里让我看到昨天正在眼前展开,如诗如画,从中找寻到曾经熟悉的音容笑貌,和我们走过的人生,我的心又一次被震撼了。
嘎拉森营子祭祀大榆树仪式
嘎拉森人跪伏在大榆树下三拜九叩,从那虔诚的背影里我看到祖先的影子。一万年的人生,一万年不曾改变的人心,皆是祈福风调雨顺,子嗣康安!。
祭上头羊,祭上最好的礼品。这是嘎拉森人千年的传承,千古不变,表现就是一个字“诚”,是对未知世界“神灵”,依我看其实更像是对自己心中寄予的理想的恭敬,只不过是假借了另外一种形式,或托物,促使自己心灵永不摇摆,一直坚持信仰到底。
嘎拉森营子的祭火啊,如今在我眼前已经渐离渐远,可那火焰的温度依然烘烤着我的内心,让我从梦里几次三番的醒来,朝着小村的方向张望,并期待着这个有期待的村子一定会迎来丰收的年景。
友爱村的老土房
“友爱人称自己老土房为民俗馆,依我看它是挂在“十个全覆盖”画廊里的老摆设,是收藏家掏的无价之宝“。
老土屋,堆集在友爱村的后院里,修整一新,俨然是干净素朴的老人在那里休歇着,
对着前院红火火的砖瓦屋,慈眉善目一脸的笑模样。
老土屋是笑着看小村实现“十个全覆盖”,看那一条条板油路是如何铺进村,看那亮丽的广场上村民们是怎样变着花样跳广场舞的。你看老土屋也想跳了,那屋沿下细眯的小眼睛紧盯不放,目不转睛了。
村民说:老土屋是村支书把他们留在那里的,村支书是她的儿子,他要孝敬她一辈子。
来过小村的人都夸,老土屋留得好,它是人类走出洞穴,在地面第一次建起的家啊,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是建筑史上一次最伟大的革命,留下老土屋就留下一份记忆、留下了根。
牤牛河
山高的黄土梁都给你流成沟,曲里拐弯的梁上走,去你要去的地方,站在你的岸畔,听你的水声、涛声,读出了你的宁劲,你的牛劲。
牤牛河,百折不挠的河,牛气冲天的河哦。
你是为这方土地才来的河,该叫你一声天河了。披肝沥胆,我又該称你是奈曼西部的血脉河了。有你吹古拉朽,万劫不悔,披荆斩棘,把水输送到每一处需要的地方,才有老土城的生命,有这片铁打一样黄黏土地焕发勃勃生机,有了绿色,有了花鸟虫鱼,有了遍地葱茏茂盛,才有了这方水土上父老乡亲美好富足的生活。
牤牛河,你又是如此这般的含蓄。我曾沿村逐路找寻你的影子,可你却总拒我于迟尺之间,不肯露面,犹如害羞的少女,躲躲藏藏,一会闪躲在山梁,一会闪躲于沟谷,只有摄人魂魄的细语跳过大川飞过山梁,于耳边萦绕,让我心里酥酥的,愈发急着想看你的庐山真面目了。
牤牛河,百姓最感恩的河哦。夸奖你披星戴月,不辞辛劳的奉献精神,骄傲于你与奈曼西部人不离不弃,而我赞美你的依然还是牤牛的韧性,为了奈曼西部满山绿色,你遇山开山,遇岭开岭,于是让我看到了七沟八梁,我看到了沟中的灿灿流水,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也看到了啊,奈曼西部人的希望。
牤牛河,奈曼最牛的一条河。
内蒙古奈曼怪柳 -资料
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繁荣,生长在沙漠中的绿色,就更有惹人珍爱的魁力。
如果您乘坐列车踏上奈曼大地,首先映入您眼帘的,不是常青的松柏,也不是伟岸的白杨,而是一棵棵形状奇特的柳树。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作“柳树怪”的大漠怪柳。
这些树高不过四米、粗不过30公分,没有分枝,龟裂的树身七扭八歪,从根到梢长满嫩绿的枝条,春夏两季象海底的珊瑚虫,秋冬两季象佝偻多病之躯的老妪。
看惯了挺拔俊俏树种的人,也许对这些树怪嗤之以鼻,可曾饱受风沙之苦的当地人,却认为她怪得美,怪的可爱,她那遍及全身的疤痕记载着日月的艰辛,生存的悲壮,她那每年复生的嫩绿枝条,实在是吟唱着一曲生命的赞歌。
早些年,奈曼大地人烟稀少,与现在相比简直可以称为茫茫沙漠。那时节,沙漠的风肆虐异常,它把沙漠搅得漫天飞舞然后又把它狠狠地摔下来,象疾风中的暴风雨,象恶魔手中的皮鞭,这样的天气,人可以躲进屋了,牲畜可以躲进栅圈,唯有绿色的生灵惨遭涂炭。树苗一批批的栽上,又一批批的夭折,连一岁一枯荣生命力极强的小草,也仿佛承受不了这风沙的淫威,很少在这里生存。
柳树怪是倔强的种子。风把她嫁与沙漠,她便顺从大自然母亲的安排。可要在这笼罩着死亡色彩的沙漠落脚生根谈何容易,她除去承受一般树木应受的干旱、风霜、冰苞、虫害的侵袭,还必须对沙漠有忠贞不渝的爱,
她使出了柳树的天生解数,用不竭的生命之泉暄染沙漠干燥的.气氛;用百折不挠的毅力,弘扬草木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精神。每当风沙袭来,她用坚韧的根抓牢并不坚实的沙土地,挺立着、搏斗着、抗击着,那裸露而不枯的根,那倾斜而不倒下的态,似乎在呼叫、在哀求:“流沙啊!别跟着风瞎跑了!小草啊!忍受住!用你们的生命保护着沙地棵露的胸怀!”她多象沙漠上绿色家族的母带领她的儿孙们对这片沙土地付出着忠贞不渝的爱呀!
多少艰辛的岁月,多少人祸天灾,风吹沙打志不渝,经伤历劫色不改,残酷的生存条件摧残了她本该婀娜的身段,涂改了她本该具备的迷人风彩。她变得丑陋了,变成了与鬼怪相题并论的“柳树怪”。有人怕她,黑夜,她确象狂舞的恶魔,有人笑她,乍看,她确是放荡不羁的劣材。
可她终究是经过风沙洗礼的强者,自有沙漠人理解她的苦衷、她的情怀!草坪上的树,清水湖畔的花草,怎能与她相比呢?
别以为她如今只乘“老大徒伤悲”的寂寞。正象一个慈爱的母亲偏爱一个坚强忠厚的儿女,柳树怪在大自然母亲那儿得到了足够的爱。阳光沐浴着她,雨露亲吻着她,春风唤起她心底的青春,小鸟唱出她执着的爱情……她为小鸟们捧起温柔的巢穴,她为牧羊人撒下片片绿茵……
沙漠经典散文
我知道我的决定太仓促。如果不是意气之下,我绝对不会毅然地走进这荒漠。我没有想到荒漠中去寻找开满紫色小花的绿洲,也没有想过到找到梦中奇幻的海市蜃楼。更没有想到就到这荒漠里看这片湛蓝湛蓝的天空,在寂寞的夜里去收集如玉般晶莹剔透的的露珠。我走进这荒漠,纯粹就是一时的冲动。
走进这茫茫的荒漠,我才觉得我忘记穿一双马靴。这细细的沙子,钻进脚心里,是一种特别钻心的痛;走进这茫茫的荒漠里,我才觉得我忘记带一顶帐篷,午夜的风扬起漫天的尘暴,让我感觉到人生的第一场灾难;走进这茫茫的荒漠里,我才觉得忘记带一瓶水,那炙热的阳光,已攫取了我生命最基本的元素,让我精神恍惚,找不到意识的方向。
突然间,我后悔了。
为什么我突然间就走进了这荒漠?我不是还在寻找一片风儿轻轻清水潺潺绿树荫荫鲜花烂漫的山林吗?我怎么一下就走进了这片茫无际涯的荒漠了呢?
我还能怎么着呢?脚起茧了吧,好呀,我可以不再惧怕黄沙对我肉体的切割了。在沙里挖一个深深的洞吧,好呀,我可以掩遮我的身躯,免受尘暴的肆虐了。伸开我干裂的嘴唇对着一碧万顷的蓝天吧,好呀,那冰与火交融而凝聚的露珠,至少也能给我生命一点微薄的力量,支撑我生命最后的一点企望。
我依然勇敢地在跋涉。
我想,也许我会幸运地遇到一支驼队,那披着头巾的满脸络腮胡子的阿拉伯人他们不可能个个都是拉登。他们应该是阿拉的使者。阿拉,我的生命的神。我一直忘记了对你的祈祷,想不到在我最艰难的时刻,我最习惯的动作就是跪在黄沙地上,额头、左胸、右胸,我用我的手指头点过之后,然后匐匍在地。在我祈祷之后,我又开始了长长的跋涉。
此时,我倒真想找到那美丽的海市蜃楼了,那飘浮着絮絮白云的蓝蓝的天空,那蓝蓝的天空下飞翔的骏马,那骑在骏马上风姿飒爽的女郎……突然都变成了我生命的一种期盼,好像王子的七星马,好像买火柴的'小女孩的烤鹅,好像皇帝的新装,好像吝啬财主的金库,我突然变成了一个交织着奢望、贪婪、勇敢、愚蠢等各种充斥着人性的优点和缺点的一个真实的人,有点浪漫,有点幻想,但又像是得到世俗生活中一点点小欲望,儿子的画笔,女儿的新衣裳,那有遮风避雨的房子,代步的小轿车。哈,生活,其实是这么简单,就是为自己的日记本画上一幅简简单单的图画而已。这只有一个在荒漠里跋涉的人,一个在跋涉在期盼着海市蜃楼的人一个小小的感悟而已。因为。我此时,我还没有从天际找到一个小小的黑点,就是那离我越来越近的黑点,那用生命企望的那个驼队,还有那像拉登一样的络腮胡子的阿拉伯人,那热情大方的用两片大嘴唇和一条紧紧包住了硕大的头颅的阿拉伯人用憨厚的笑容给予我一马袋清凉的湖水,又重新给予了给予我了生活的阳光,我一片生命的活力,给予了我生命盎然的生机。
阿拉,我的阿拉!
我应该后悔了吧?
奇怪,为什么我还没有后悔?为什么?
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我真是奇怪的动物中的珍品。是呀,我的肉体已被黄沙切割得遍体鳞伤呀,我的肉体已被正午的太阳和午夜的寒霜抖索成一片深冬冰雪里的枯叶呀,我的肉体已耗费了最后一个水分子变成了荒漠里活着的木乃伊呀。我还剩下什么呢?是不是还留下了一点点孟德斯鸠的道德,还是保存了一点点卢梭的信念?是不是在精神与现实的矛盾中还有那么一点点期盼?而这些平时在书本中才能看到的东西,在那些夸夸其谈的学者文人的嘴里熠熠生辉的糟粕突然在这一望无垠的二氧化硅的吞灭里焕发出生命的绿色,这让我突然尊重起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无聊的人来。也许,他们真正应该算一个人类的智者,像孔子一样,像黑格尔一样。
我真的开始感谢这片荒漠了,我也真的不再认为我茫然地扑进它的怀抱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了。我想,我只有跋涉了,在这荒漠中坚定不移地跋涉,即使我的肉体被它吞噬,我也应该用精神把它征服!
关于沙漠散文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沙漠的小诗,又不知如何打底、酝酿,如果真能像李白那样“斗酒诗百篇”,我宁愿沉醉其间不愿醒。
刚上班那几年去新疆,脚站在戈壁滩上,向远凝望:我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在那里,但从未看到过,只能在虚幻里构想一下它的壮观和美丽,流动着的金黄沙丘似乎完全捕捉住我的心灵。在室内组呆着,干完那点画图和抄写的差事就没什么事可做了。最远也不过是去四五里以外的沙井子镇上买点东西,镇上有个小书店,还可以买几本杂志,这倒叫我意外。分队上没一个工人亲口提到他们见过的沙漠,我喜欢兴高采烈地听别人具体地描述一件事,自己坐着静听。从别人文章那看到的始终不是自己眼里的沙漠,即便过去了二十年,我还对它充满向往和热情,而且非常强烈。倪学礼和张渺写的散文《塔克拉玛干》提到塔克拉玛干说:“初到塔克拉玛干时,还是颇有些惧意的。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长400多公里。站在大沙漠的边缘极目远眺,满目所见也不过是沙。大沙漠中的沙来得最是细软,手捻一粒,几乎看不见。但就是这肉眼难辨的精灵,苍苍茫茫,竟会聚至无穷无尽。平静时如海,漾着不含生机的寂寞,不动的金黄无欲无思,像是亘古未曾变过;狂暴时亦如海,沙浪嘶吼,如末日降临,吞噬掩埋一些无助的渺小。”塔克拉玛干维语意思是“走得进,出不来。”所有沙漠各有各的历史和文化,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最富神秘色彩、最具诱惑力的一个,我只是一个几次经过它边缘之外的地质人,它只给了我无穷的想象,却又近在咫尺,叫我望沙兴叹。多年后很多次从电视里看到和它有关的节目,每次又搅起我对它的向往和热情,也增加了不少知识,对于沙漠和生命本身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心境便趋于厚重、朴素、柔和,连自己也觉得奇怪。
记得九零年五月,同学马棒从银川寄来他的一张照片,背景是褐红起伏的沙丘。远看,沙丘像一条条弯曲的波涛,直向地平线和天际冲过去。他微笑着斜躺着,黑透的脸,上方是蓝盈盈的天,他脚下连一棵草叶没有,还是褐红的沙子,眼神里全是青春。信中写他的生活和心情,却没提到照片上的沙漠,十分遗憾。我想那可能是腾格里沙漠吧。那两年他给我写过四五封信,两三首诗,一首叫《浣溪沙*春问》,曰:
彩笺送情思往事,落花飘去起彩愁。可堪题叶寄沙井。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露花犹有好枝开。
这首诗颇让我自豪了一阵子。我的诗直白浅疏,仅是把句子分行而已,并没多少诗意和诗味。当时的小女孩子稚嫩的手笔在当时的纸上也早画完了它的句号(多少年放在箱子底无人问津),其实这个句号就是青春的休止符。如果当时有什么觉得疼痛,不过就是爱情了――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不喜欢我,他也不会写诗;现在心境像平静的止水,只在底处有些暗流罢了。即便这些暗流能够缓缓流动,也是清澈幽静、温暖恬淡的,变成了我的诗歌主旋律,这时的诗刚可以读,比二十年前写的频率也多了,用词也宽泛了些,有一丁点诗韵,从这方面讲变老绝对不全是坏事,但年华仍让人感慨感叹啊。马棒去我的空间看我的文,而他却没说他到底写字没写,他只说316班的刘虎已成了作家,他俩常在一起喝酒。刘虎是郝郝的老乡,不熟,记得很清秀的样子。如果我能一直在野外,相信也能写出题材内容更宽更深刻的诗文,一想到这,我心里是一大片的寂寞,或者像不动的金黄沙丘,无声地站着。只有深夜的明月相照,我的寂寞才是最自由、最诗意的,这不难理解,因为我最爱明月,恐怕一生不会改变。
夏日一个午后,蝉声高鸣,眼前真的展现出无言、无尽的一片金色沙漠和它的壮美来,成为生命中的不可割舍。也许,塔克拉玛干,是我关于沙漠的一个最美好的.梦幻。看着子衿上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照片,我真的越来越向往那一种灿烂的金黄,那些灵动优美的曲线一直连到地平线以外,让天空变得更低更平淡,可爱的沙丘甚至像跃动着的海波似的。于我,沙漠的背后是它曾有过的成片金色胡杨,还有沙子底下曾澎湃过的那一大片古老而悠远的大海。还记得6月我从库车往库尔勒方向坐车看到过的一大片正开着粉红花的红柳,随风而摇动着它的生机,那也很美很壮观。别人高兴地闲聊着,只有我觉到自己深刻的孤独:父亲得了肺癌,晚期,要做手术,父亲要我们回去,他说:他怕死到手术台上。听着父亲有些苍老有些凄凉的话语,我潸然泪下,但是他听不到,那是我接到的最沉重的一个电话(除了母亲病危抢救弟弟打给我的电话外)。随着汽车的向北,我又一次远离了心中的塔克拉玛干,但我知道它看到了我的眼神和某种人生的失落。
剩下的就是那首沙漠小诗的慢慢打底了,也不知道能否写出来。但我知道,沙漠是流动的、自由的、美丽有时又最无情的,生态的不断破坏会让它的面积越来越大。它也曾埋过一些探险人和穿越沙漠的常人的无数白骨,而若干年前这里又美丽的多:西域36国,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有很多的绿洲,有很多的外国人来做生意,穿行着动听的驼铃声……
哲夫
①8月17日,应中国作协邀请,我们去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参加中国作家生态林揭牌仪式。
②一进奈曼境内,自称老蒙古人的敖斯尔便兴奋地拿一双大手戳点着路边,吼喊着:看到没有?那些形状奇特的柳树。那些疤痕和结节,都是被风沙吹打的。那些树被称为大漠柳树怪,比新疆胡杨还要耐看!
③随着敖斯尔手指的戳点,我好奇的打量窗外。日落时分,暮色浸染中,路边沙地上的怪柳,或曲或直,或卧或立,似鸟似兽,呈现出千奇百怪的造型。它们高不过四米,粗也无非半楼,全然没有分枝分权,龟裂的树身七扭八歪。许多树看起来已经不像是树,有的只在树头勉强滋出一圈儿稀疏的嫩绿,远望去像个经常洗刷用残了的锅刷子。有的像是佝偻着腰身策杖而行的老妪,有的宛若蠕动在海底的长了疙瘩刺的褐色海参。特别是那些濒临枯死的怪柳,像表演高难度杂技的运动员似的,扭转盘绕,任意弯曲躯干。
④敖斯尔褐色的脸上全是忧郁,他告诉我:这种怪柳被当地人称为疙瘩柳。据说,它们的树种是1962年发洪水时从上游冲下来的,后来就长起来,长满了奈曼旗的沟沟坡坡。前些年人们不知珍惜它们,砍它们当烧柴并清除它们开荒种地,后来全旗只剩下3000多亩。现在旗里禁止砍伐。但耕地还是在增加,怪柳林还是在逐年减少,真怕有一天它们会灭绝!
⑤我们顺着一个个草方格固定下来的沙包,去黄花塔拉镇参观他们的绿化点。爬上科尔沁沙地高高的沙丘,眼前悉数是科尔沁沙地特有的新月形的沙丘和浑圆的沙堆,都不甚高大,起伏跌宕,无边无涯。黄花塔拉镇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他们的房子常常会在沙尘暴过后,被沙子掩理到屋顶。类似沙子活埋人的悲剧时常发生。他们告诉我,过去,科尔沁沙地多是树和草。沙丘与沙丘之间,到处都是天然形成的一小片一小片绿色的小湖泊,那是下雨时积聚在低洼处的一潭又一潭的天水,活波波的,美丽明亮得如蒙族小姑娘水汪汪的大眼睛。如今那些明亮如绿宝石般的沙地的眼睛,早已被日益干燥的流沙咂干吮瞎了。在这里其它植物是很难生存的,多少年来只有怪柳坚强的生存下来了。讲这些话时,他们被沙子烤得焦黑的脸上有无限怅惘和无限憧憬。
⑥回去的路上,司机专门带我们绕道去看路边那些生存条件更为恶劣的半死不活的怪柳。天上的火烧云如痴如醉,像千匹彩布铺陈,万种锦绣散抛。万道金光,斑斓彩霞,披射在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的怪柳身上,浓墨重彩地勾勒和呈现出剪影的效果。呈现在光影中的怪柳,给人的感受较前又有所不同,它们成阵列队的有结节的佝偻的身躯古怪地扭曲着,像极了一根根放大的虫草,又宛然一条条翻着筋斗行走的毛虫。风沙袭来,网状的坚韧的根,盘住不坚实的沙土地,挺立或倾斜身体,杭争着,搏击着,却不肯倒下。已经倒下的,却还要崛起腰身,弓形挺立,全然是一种另类的辉煌苦难姿态的顽强大展示,或是顽强生命在苦难中的恣肆。它们更多的根,像红柳一样向四下伸展,并深深扎入沙地。据说它们的根,是最好的柴薪,全部挖出来,可以装满一辆东风大卡车。那裸露而不枯的曲根,那倾斜而不倒的姿态,是岁月沦桑的'见证,也是顽强不屈的写真。它多像沙漠中绿色家族的母亲,带领着她的儿孙们忠贞不渝地守护着沙漠中最后的绿色!
⑦有位朋友问我,怪柳出生时就是这幅极具想象力的模样吗?以我个人理解,并非如此。在顺风顺水生存条件良好的地段,它们也可以俊俏婀娜如普通的柳树,甚至比普通柳树生长的还要高大,茂盛,美好。我在新疆曾看到过一片长在水边的胡杨林,它们高大茂盛的样子,不光我不认识它们,恐怕连它们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胡杨如此,何况怪柳。
⑧人类贪得无厌的索取,得寸进尺的掠夺,使草原大面积沙化。人类对自然犯下的罪孽,连柔弱的柳树也得为之承受。它们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在风沙严酷的洗礼下,沦为自然的盆景,成为现在这个古怪的样子。是风沙雕塑了它们,成全了它们,尽管这种雕塑和成全来得非常残忍和漫长。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怪柳不仅是植物的英雄,它还是人类的耶稣。它现在的模样,全然是为人类赎罪的结果。
⑨但是,不管人类如何残忍地对待它们,它们都无怨无悔,一如既往。为更好地完成自然下派给它们的任务,为与沙漠更完美地共生一处,曾经细弱的柳枝褪去所有绿色的叶子,曾经粗壮的躯干舍弃淑女般的脂粉气;为更加般配沙漠的气质,不惜屈尊去除贵妇样的仪态万方和柔情万种,变得如同张牙舞爪的似的。做大柁不够粗,做檩条不够直。知情识趣的它们从不对人诉说自己的痛苦和烦恼,一如既往,在夏日筛下疏稀的片片绿荫,在冬天被砍去暖人的身体。
⑩现在,奈曼怪柳已成为奈曼境内独特的景观和摄影资源。认识到它们可贵的沙区人,能否持之以恒地喜欢它们呢?会不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再次犯错误,对它们大肆砍伐呢?我真的不敢肯定,也没有把握为它们承诺。
(选自《散文》,有删改)
11.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奈曼怪柳有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6分)
12.文章题为奈曼怪柳,第五段却重点写科尔沁的沙丘,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5分)
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个题目。(6分)
(1)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如今那些明亮如绿宝石般的沙地的眼睛,早已被日益干燥的流沙咂干吮瞎了。
(2)理解下面语句的含义。
怪柳不仅是植物的英雄,它还是人类的耶稣。
14.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出了两个问题,又说我真的不敢肯定,也没有把握为它们承诺。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探究作者为什么这样说。(8分)
参考答案:
11.外在:千奇百怪,具有独特的美;能适应恶劣环境,生命力强。内在:顽强不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12.(1)通过科尔沁沙地古今情况的对比,揭示土地沙漠化导致的严重后果,(2)交代了奈曼怪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也为下文突出奈曼怪柳的顽强生命力作铺垫,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主旨。
13.(1)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和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土地沙漠化的残酷现实。
(2)怪柳面对恶劣环境勇于抗争,顽强不屈,是植物中的英雄;不管人类如何残忍的对待它们,怪柳都默默承受,无怨无悔,无私奉献,体现了一种耶稣的精神。
14.答题角度:表现出作者对奈曼怪柳命运的担忧,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担忧,对人类面对现实利益和生态保护不理性选择的担忧等。(任选一个角度深入探究或多角度全面探究均可。)
沙漠小站经典散文
一、
陕北靖边县界内的一个铁路小站,毛素乌沙漠中的一个亮点。四周一望无际,平坦的没有任何遮拦。
是沙漠,却有着稀稀拉拉,永远长不高也长不茂的树木杂草;
是草原,却有着细细的、松软的,大风起兮沙飞杨的无边壮观。
两根钢轨横穿东西,像两根硕大的琴弦,而这个最边远的小站,恰似琴弦上最闪亮的琴键。
自古以来茫茫无人烟的沙漠,自古以来野兽出没、孤寂荒凉的沙漠,第一次被现代化的琴音所唤醒。
二、
一列列长龙呼啸而过,惊醒了自由王国中的鸟兽虫鱼,它们在惊恐中凄鸣狂吠,在不安中东躲西藏,在藏身处暗暗窥探。
渐渐地,它们的担心全是多余。长龙过后,草原沙漠依然是它们的王国;千里铁道线上每日出现的人群,还时不时发出羡慕的惊叹。
这虽是它们的王国,但随时都面临着大自然的灾难。不是暴雨侵袭,就是焦渴干旱。没有人保护它们,弱肉强食让它们彼此都很凶残。
只有新来的人群,好像把这里看成了他们的家园。它们(他们)彼此是风景,他们点缀了它们的生活,它们靓丽了他们的视线,和睦相处,共撑一片蓝天。
三、
像一把琴键,每日弹奏着生命的乐曲;似一颗明珠,在茫茫沙漠草原上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现代化的'站调楼,是小站的心脏,指挥着趟趟列车的正点接发,输送着健康的血液到达每一处铁路生命的关键点。
舒适温馨的站区公寓,是小站真正的家,共建家园的重担,每一个家人都自觉地承担。
看,他们用双手建起了运动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让他们各自的特长尽情展现;种类繁多的健身器材,修正着一个个不和规则的健美身材。饭后闲余的美好时光,把“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地宗旨发挥到极点。
看,他们用双手建起了图书馆。不大的屋子,是书的海洋,一流整齐的桌子,是一个个风帆。每日都有求知者遨游,每日都有踏浪者扬帆。
看,他们用双手建起了花园。人人都是园丁,栽种花草,浇水施肥,修枝剪叶。花前月下,烟雨笼中,或散步、或谈心、或谈情说爱、或对月抒情。
茫茫沙漠中的小站,不论何时何季,只要艳阳高照,定会白云蓝天。
四、
不管是凛冽的寒冬,还是难耐的酷暑;是肆虐的洪水,还是狂暴的冰雪;是紧张的施工,还是默默的坚守。小站上的每一名职工都会把安全握在手里,把责任担在肩上。任何一个影响安全运输的隐患,他们都会群起而攻之,干干净净地铲除。
小站的寒冬,风如刀子般凛冽,飞鸟走兽早已没有了踪影,沙漠草原颓败的死气沉沉。只有千里铁道线上,一个个穿得厚厚衣服的铁路职工,一丝不苟地巡查线路,不留死角地整治着设备。
小站的夏天,炎炎烈日下的紫外线,如钢针般锥刺着高温下的铁路职工。他们的汗水小河般流淌,浑身的衣服已经湿透,可为了列车的畅通,他们无怨无悔。
当洪水冲垮铁路,列车被迫中断;当大雪铺天盖地,威胁着列车的运行。小站职工,第一个冲在最危险的一线,承担着抢通铁路的排头兵。既是几天几夜不合眼,既是筋疲力尽,他们也毫不退缩,用责任和意志保证着列车地畅通。
虽然小站的四周没有人烟,但小站的四周却生机盎然。
五、
列车穿行于茫茫沙漠小站,守护它的是一个个远方来的铁路卫士。他们抛家别子,远离繁华;他们把一切家的重担留给父母、妻儿,让自己在无边的孤独中默默奉献。
多少个白天,他们在妻儿的催足下,把对父母病床前的尽孝变成悔恨的泪水,无奈的在忙碌中风干。
多少个黑夜,他们在妻子的怨声里,对着天上的一轮圆月,遥寄无边的思念。
多少个节假日,他们对着一闪而过的列车,手中的责任一次次地握紧。累点苦点不算什么,只要能使归途的人万家团圆。
因此,在茫茫的沙漠小站。父母离世时没能见老人最后一面的有之;妻子生产时没能亲自守在妇产科的门前焦急地等候的有之;孩子高考或中考没能亲自送孩子去考场的有之。
甚至,在岗位突发疾病的有之;魂归小站的亦有之。
这就是茫茫沙漠的小站职工。普通的几乎没有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是小站的脊梁,铁路的脊梁,宁肯流尽最后一滴血,脊梁永不折断。
二0一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沙漠的散文
忽然想到沙,沙漠的沙。
沙是颗粒状的,抓在手中,就会唰唰地从指缝流失,或者,在风中飘落地上,期间还会发出快乐的笑声,似乎一切都在沙的预料之中,或者沙本身就希望如此。
沙单个是渺小的'、无力的、孤独的,甚至让它哭或者笑都没有声音。它被泥土掩埋,被水冲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沙无能为力。
沙聚在一起,连成片、聚成丘、形成川,那就非同小可。如果沉寂,那是荒漠,不生草木,或者只有胡杨或者红柳,给天地一点颜色,给沙一点生命的状态,给人一些忽然的幻影,风景是美丽的,而风景的背后潜伏着残酷和绝杀;一旦起风,大风、狂风或者飓风,沙会疯狂、会迷失、会搅乱存在的一切,会覆盖万顷良田,会使昨夜的安宁不复存在,会使憧憬的人们悲哀或者绝望。
要避免沙的危害,就要使沙不要连成片、聚成丘、形成川,分割、分化、逼其沉寂。办法是有的,譬如,三北防护林早已见成效,石河子、伊犁的防风树如墙如带,沙只能叹息、悲悯地观望,而要前进一步,早有根植的树木、草皮封住住了飞舞的手足,沙在绝望中被泥土慢慢覆盖,但杀是有魂的,它疏松着土地,如果再有水的滋润,沙和泥土的结合定会生成片片绿洲,给生命另一种气象。
因而,说沙是矛盾的,沉寂的沙没有威力,但却潜伏着危机;狂暴的沙无所顾忌,那是因为有风,一旦风停,沙又能怎样?
抓起一把沙,轻轻松手,沙就会随风飘落。
沙的方向其实就是风的方向。
那沙自己呢?
沙不知道,人该知道。
沙漠红柳散文
红柳在新疆是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植物,地道的草根一族,但是红柳却是具有奉献精神的象征。
你看,在茫茫戈壁,它生根;在沙漠之丘,它开的花如此灿烂;在盐碱地,它照样生长,从来不求风祈雨,充满自信。红柳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无神论者,像《国际歌》中唱到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正是这样,红柳被称为沙漠卫士,与盐碱搏斗,与风沙较量,即使狂风把一团红柳连根拔起,它的根被吹到哪儿,就会在哪里重新扎下根,只要有一场雨水,它就能成长起来,在艰难的土地上都有它挺身而出的勇敢身影。
都说红柳是老一代兵团人的化身,红柳是无畏的,也是无私的.,红柳从来不张扬,脚踏实地,它的花期最长,一年四季,三季都有花,那富贵的牡丹、娇艳的玫瑰可有一比吗?它没有松柏的魁梧;没有白杨的高大,但它能治理沙漠,防止水土流失,给我们的家园起着保卫的作用。正是它一棵、一棵地生长着,让沙漠变成绿洲。他的根像巨蟒一般深深扎入沙包,非常结实,即使它死了,被挖出的红柳根用来烧火,也非常耐烧,为人们提供能量,它把身心一切都奉献给了人们,让人们看到它的风骨:奉献、包容。
在植物的族谱上,红柳的确不名贵,但它用自己的风骨验证:地球上没有应该遗弃的土地,只有可能被淘汰的物种。
你好-散文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当回忆的花瓣轻掠过心湖,泛起片片涟漪时,你是否还依然迷失在布满梦呓呢喃的的芳香里,却不晓这2017她已悄然陷入了你的城?
心微动,奈何情已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重。烟花物语,年月流情,谈笑回眸中,一年的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一晃而过。浊眼问苍穹,那眼眸中这缕潮湿的闪烁,又是否能真的临摹出你那2017最初的殷切渴望吗?那或许不妨,就让我们从心底轻声说一句:你好,2017。
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美好的时光总来不及挽留,就已经悄然流失。然,谁又可逃脱这岁月如流的洗涤?谁又可跳跃那七情六欲的侵蚀?时光在流,我们在走。云在青山月在天。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心要自己懂,路要自己走。同样,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做不到的事,“来事不可待,往事不可追。”那不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努力把握现在,让那有限的生命在这无限的时空里灼灼发光,熠熠生辉,留下那永恒的美丽。
又或许,行走在红尘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前进的方向,但也要清醒的知道,“生命在于内心的丰盛,而不在于外在的拥有”,“只有适合自己的,那才是最好的。”只有让自己更好,才会遇到更好的人和事。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开启一扇窗,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打开一扇门,让自己步入更宽广的世界。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但每一个强者也仍有一个开始。心态决定命运的`走向,而心情决定生命的质量。只有勇于开始,那才有可能找到这通向强者的路,到达那成功的彼岸。或许,这只是因为,你启程了,生命才算真正的开始;你迈步了,路才会在你的脚下延伸;你向前走了,才可以知道自己能走多远。那,何不让我们给未来的2017,给未来的自己,植一颗永不褪色的梦。加油,加油,再加油呢?
同时,我们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可是遇到事情却每每不知该从何做起。而著名诗人海子又曾说过,“风的后面是风,天空的上面还是天空,道路的前面的还是道路。”只有回不去的过去,没有过不去的当下。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又或许,只是因为,这人生只有那“三天”,“迷惑的人活在昨天,奢望的人活在明天,而只有清澈的人活在今天。”别人只是匆匆过客,而真正主宰的却只是我们自己。而我们的人生呢?她却又根本没有回头路。故,那往日的故事再美再动人,也只是昨天的风景;昨日的黄花再让人垂涎不已,也都已经成为过去。
那,如果你找不到一个坚持的原由,就找到一个重新开始的借口吧。那至于未来会怎样,我们也都要用力的走下去,或许,走到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在路上看到什么样的风景?遇到什么样的人?筑造了什么样的心情?毕竟,这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这持之以恒坚持梦想不已的过程。路还长,天她总会亮。
“竹密无妨溪水过,天高不碍白云飞。”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道自然成。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谁把持自己未来的经营权,谁就会终成强者。同时,也不要追想那么多,心儿,只有一颗。而如果你只有一个梦想,且你尚有余力,那无碍就玩命的去实现她,捍卫她。把自己活成一种方式,把自己活得没有时间,没有年龄。或许,这只是因为“不是看到希望而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就像那没伞的孩子,他就必须努力奔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生活她仍在继续,生命她还未终结,而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保护他想要保护的人。就像那花儿虽不能选择生长的土地,但她却依然可以美丽;就像那一直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时间如行云流水,过去的一切,我们无能改变,那倒不如就让我们怀一种希望,坚定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坚持,前行,把握好现在,用行动,用实际期盼我们的未来。但,也要仍不停的告诫我们自己,那就是,“没有到不了的明天”。那与其担心未来,倒不如现在心存阳光,好好努力,笑对风雨,奋斗,奋斗,再奋斗。加油,加油,再加油。也不要轻易把梦想寄托在某个人身上,也不要太在乎身旁别人的言语,因为只有自己才能给未来的自己那最大的“安全”感。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她和年龄无关。而生活又需要有激情,那么只要你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至于什么时候开始,那都不算晚。那,何不让我们给未来的2017。给未来的自己,植一颗永不褪色的梦,加油,加油,再加油呢?
2017,你好。过去的就让她过去,一切就让我们从零开始,把握好今天,把握好现在,就像那荀子曾说的这样,“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要赢人先应赢自己。”因为在这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你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更快更强。只有你努力了,才有可能看到开花结果;只有你坚持了,那才有可能遇见这最美丽的自己。
盈拈一指流年,静守一份安然,心儿让她永远微笑向暖。那么,在这2016最后的日子里,不如就让我们打点心情,整装行囊,带上梦想与努力,拥抱新的一年,拥抱这充满希望的2017,并充满信心、充满力量的大声对我们自己说:2017,你好。
别让“蝴蝶”蒙住了你的眼——《你好,法奈利》
【题名】《你好,法奈利》
【作者】[美] 杰西卡·诺尔(Jessica Knoll)
【主题】女性、成长、勇气、新生、人性
【梗概】
一个28岁的都市女强人,有傲人的身姿、姣好的面容,有如鱼得水的事业,有令人艳羡的婚姻。水晶灯、红毯、名贵婚纱、祖母绿祖传首饰,一切的一切都在向别人宣告着这个名利场上的“女王”即将成为上流社会的“公主”。但如今外人看来光彩夺目的“阿尼·法奈利”又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灰姑娘”——那个14岁的蒂芙阿尼·法奈利?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不安、焦灼、恐惧,是选择继续掩藏还是勇敢面对、坦然释怀?就这样,带着自己的困惑,带着旁人的不解,她踏上了找回自己名字的征途。
【摘录】
打板器咔嗒一声响,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可以说话的人只有我。亚伦冲我点点头:开始。我坐直了身体,面对镜头说道:“我是蒂芙阿尼·法奈利,今年二十九岁,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事发当天,我才十四岁。”
接着亚伦说:“再来一次,这回只说名字。”
打板器最后一次响起。
“我是蒂芙阿尼·法奈利。”
【推荐语】
《你好,法奈利》讲述的是一个女性成长过程中经历恐惧与迷茫,最终与自己和解,重获爱与新生,找回自我的故事。全文行文构思新颖,超越时空限制,用从14岁、28岁双管齐下的独特写作手法,述说着女主人公法奈利青春时期与成年之后不同的内心独白,手法细腻,让读者感同身受。看过《欢乐颂》的人或许能从法奈利身上看到安迪的影子,过分完美的外壳下均有着不为人所知的过往、秘密,只不过安迪的袒露心声收获的是友情和爱情,而法奈利的秘密公开换来的却是“失去”。别人的不解确是比不过“冷暖自知”。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漫长的自愈过程。阿尼·法奈利告诉你的是“完美”,蒂芙阿尼·法奈利向你讲述的却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