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过小年随笔散文

过小年随笔散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小年随笔散文,本文共13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过小年随笔散文

今天是小年,一早出门,老天不作美,冬季也下这么大的雨,没带雨伞,索性在雨中漫步,要的是滴滴岀行,还有二公里的距离,干脆就冒雨朝那个方向前行。雨落在头上、衣服上、从眉毛直往下滑,冰凉冰凉,不觉一股寒气伴着北风窜进可以入侵的每一个空隙,我加快了步伐,不顾一切地向尾号723的车奔去。一上车师傅很惊讶怎么不带雨伞。

我的头发外套基本全湿透,师傅赶紧递过来纸巾擦去脸上头上的水珠,便拉开了龙门阵…。“我刚才从电话听到是个男的,本不想接这个单的。”我好奇的问:“为什么呢?”他说:“这几天执法很严,若抓住要罚好几万,把滴滴岀行给取缔了啊!这么好的事情,对老百姓有利无害吗,既解决了堵车,又拉动了就业岗位,不知道这些人咱想的。”“对呀!”我不加思索地回道。“你看就象今天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你,我可能站在这地方根夲等不到出租车。”“我常常晚上拉的客人都是喝酒后回家的,他们都说我们的服务态度比出租车好…。”

这话题不是我们这些人讨论的,我有意叉开了话题,望着窗户玻璃上碰的粉碎的雨珠,用力的何上爬,雨刮不停地往下刮,还是没有完全解决问题,风太大了,破碎的水珠不颀一切的向上冲!那么耐人寻味的追逐,那么不屑一顾的上上下下。是自然的力量啊!

一切都顺其自然多好,尊重事实,尊重劳动,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就好比我喜欢叫雨淋下,变得轻松些,愉快些!

篇2:过小年随笔散文

今天是小年,一大早鞭炮就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我在琢磨一定是那些年长者,在祭祀灶王爷升天吧!其实,我真没见过这种祭祀仪式,只是听父母说过,他们也是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那儿知道了一星半点的。

小时候,听母亲说过,有一年大舅去买灶王爷画像,因家境贫寒老想买个便宜的,到了年三十下午去买,结果卖年画的都收摊了,大舅急的火烧火燎,假如买不到灶王爷画像,就没法回家和姥爷交代,老人家根本就没心思过年。说来也巧有个摊主回店里取东西,大舅发现还有一张灶王爷画像,结果一看是一张翻版的,还没来得及仔细端详,就来了好几个买灶王爷画像的顾客,情急之下,大舅将灶王爷画像撕成了两半,于是才买下了这张带有”残疾“的灶王爷画像,回家和老人过了一个囫囵年……

人们对习俗的敬重一直延续着,听父母说,他们在老家时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都要打发灶王爷升天,家家户户都把用了一年的灶王爷画像取下来,放进炉膛里焚烧, 据说这就是为了让灶王爷升天顺利,家家户户买些糖瓜、黏糖之类的东西进行祭拜,意思是:用这些糖制品粘住灶王爷的嘴巴,省的升天以后去玉皇大帝那儿告人间的状,想必灶王爷也收受贿赂!

听老人们讲: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完成了自己在人世间的使命,踏着焚烧后的烟火腾云驾雾,前去向玉皇大帝禀报人们这一年的作恶与行善,并祈求保佑好人平安,赐人间祥和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人们能享受玉皇大帝赐予的福报,全仰仗灶王爷的美言,从小年到三十晚,一周的时间灶王爷风雨兼程往返天地间,直到年末的最后一天,才真正完成使命回到各家的灶台,静候除夕的炮竹与人们共度佳节,就这样年复一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神圣的职责。

小年这一天,包饺子,吃糖瓜,已成为一种习俗,记得小时候,总是早早去排队买糖瓜,那甜甜的味道,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最重要的是给了人们一种心里寄托:吃糖瓜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见了玉皇大帝,就不会说人世间的坏话了,一种简单的习俗,植根于人们心中,代代相传。

记得送完灶王爷,家家户户还要大扫除,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勤劳的家庭主妇只要能擦洗到的地方全部过水,不留死角,然后在墙上贴上色彩鲜艳的年画,有些讲究的人家,还在墙上贴上报纸或者花纸,也有人家贴上白纸,然后再贴上年画。什么“五子登科”“年年有余”“恭喜发财””百子图“等等都是人们的最爱。

看着色彩斑斓的屋子,孩子们欣喜若狂,不停地玩着捉迷藏,床上、床下、衣柜……都成为藏身的好地方,在这家玩够了又去那家玩,歌声、笑声、吵闹声,搅得忙活了一天的父母心烦意乱,但是孩提时代那份快乐至今难以忘怀!

几十年过去了,童年趣事在如烟的往事里若隐若现,脑海中的画面如海市蜃楼般时而映入眼帘,小年的习俗,宛如一个童话故事,深深镶嵌在年幼的心田。过小年,也许多少年后,人们仍会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日来庆祝,沿袭这种相传的习俗,全家聚会,推杯换盏饱餐一顿,但是这种有着浓浓的寓意的习俗能否承传?我们的后代是否还能记起”灶王爷“这个悠久的传说?

篇3:过大年过小年随笔

过大年过小年随笔

腊月二十四日是小年,就如“六一”儿童节一样,是以我们小朋友为“大”的节日。正像老舍在《北京春节》一文中所描述的,在这一天,小朋友都穿上新衣服、新鞋,在屋里屋外蹦来跳去,喜气洋洋。在早晨起床时,母亲帮我穿上有浓浓的棉香味的、首次亮相的崭新衣服时,反复在耳边叮嘱:小心别摔跤,别坐在地下,别跑到脏的地方去,以免将衣服弄脏了。

刚穿好套在旧棉衣棉裤上的、树叶一样绿颜色的新衣,我迫不及待地去外面溜上一小圈,约好同伴,早饭后一起玩游戏,阿婆阿婶见了我都露出灿烂的笑容,我们是“报告”春节马上就到的“小天使”,像蝴蝶一样,在整个大屋场飘来飘去。既然是我们小孩过年,零食肯定也是少不了的,我最喜欢吃而难得吃到的“灯芯糕”,今天也能吃很多片。在平时,母亲将它们锁在大柜里,钥匙放在高高的柜顶,我如搬来凳子,站上去也摸不着,在我哭得厉害时,母亲才拿出来“痛”我,或者要表扬我时,也拿出来作为奖励品,效果都是很好的。浅红和蓝色、白色相间的灯芯糕一层一层的,有些湿润,放入嘴里,有十足的甜味,还带有像清凉油涂在皮肤上的清爽凉感,沁入舌跟,用牙齿轻轻去咬,有碰到细砂的感觉,再咬“细砂”,碎了溶了,有温顺地摩擦牙齿时带点振动的感觉,还越磨越甜,渗入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脸上露出幸福感,这时母亲会乘机教导一番,我也能听得入耳。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桌上也有鱼有肉,还有我喜欢吃的'鸡蛋。桌上荤菜多,显得节日气氛的隆重,妈叫我干的家务活也比平时少些,她自己能做的,尽量不叫我们小孩做,没办法要叫我做事时,也带点商量或是恳求的语气,我当然积极去完成后,才再去玩自己的。

在老舍小时候,过小年,家里要点亮香烛,响起鞭炮,将从市上买来的“灶王”纸像焚烧化尽,以示送到天上,表示对灶王的拜祭。在我家里,母亲所做的就简单些,只在厨灶上点上香烛,在屋外放鞭炮,然后对灶作揖三拜,口中念念有词,大概意思是,求灶王保佑,我们家里煮出的饭菜都卫生环保,对身体有益而无毒害。在平时,父母绝不允许我们爬到灶上去坐或站上去,灶面上也保持干净整洁,以免亵渎了灶神。

篇4:过小年心情散文

过小年心情散文

今天是小年,传说是小孩子过的年,这一天可把大人们忙坏了,可我们小孩特别高兴,因为是我们小孩子过的年。

中午,我接到爷爷的电话,要到爷爷家过小年。爷爷早就为我准备了满桌的美味佳肴,我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后,爷爷夸我考得好,奖给我好多好多的铅笔。

晚上,我又和爸爸妈妈赶到外公家过小年,外公外婆家也早已准备了鸡鱼肉蛋,山珍海味,甜甜的美酒饮料,我今天吃得特别有味。吃完后,我和哥哥放烟火,小年过得真快乐!真是吃了东家赶西家,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无限的,我长大后要好好孝顺长辈。

“嘭!”“啪!”“噼里啪啦!”吃完年夜饭,鞭炮声与烟花声争先恐后地钻进了我的耳朵。我迫不及待的跑到了阳台上。啊!那鞭炮与烟花,把夜空照耀地如白昼一般。那月亮、繁星,都黯然失色了。...

in the season of joy i present my sincere wishes and kind thoughts. may the kind of new year outshine all the rest.在这欢乐的时节给你我最真的祝福和亲切的思念,愿你今年的`新年比往年更璀璨。

春节至,夜似水,思如月,恋友情更切。短信至,问候寄,关怀无可替。祝福情,有诚意,愿你好运永不缺,幸福永不绝。祝你新年快乐!因为梦想,所以精彩。因为充实,所以快乐。因为关怀,所以温暖。因为思念,所以甜蜜。因为信赖,所以踏实。

不好意思,我有急事才这么早给你发短信,望原谅。告诉我你醒了没,如果没有,你接着睡,如果醒了,你也接着睡,我只是想告诉你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炮竹声中一岁除,公司胜利好前程,员工积极心向上,一片好景眼前亮。

一心一意迎新年二蛇戏珠庆丰年三言两语话猴年 四面八方归似箭五湖四海来团聚六十年华巨蛇腾 七盼八望盼回归九九归一中华红十全十美中国情初一饺子和谐发展,初二捞面幸福长远,初三合子中华团圆。大年色彩纷呈,天涯共此炫。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随着新年的钟声响起,我就迫不及待地叫父母到楼下放烟花。砰!砰!砰!这时候,外面已经震耳欲聋了,接二连三的烟花,打破了往日宁静的夜晚。呀!真漂亮!我兴奋地指着那空中盛开的菊花。

我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今天我就来说说春节吧!每年阴历一月一日就是春节。春节里人们有放鞭炮、贴窗花、贴门神、贴红对联的习俗。这是为什么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只叫“夕”的怪兽,它经常坑害百姓。

春节前夕,在个黑暗的角落里,划燃一根火柴,不顾那压抑着感情和焦油的胸腔,我愿为你再抽上一支烟,狠命想你。心中反复念叨着一句:朋友,节日快乐!春节快乐!祝你财源滚滚,发得像肥猪;身体棒棒,壮得像狗熊;爱情甜甜,美得像蜜蜂;好运连...

篇5:过小年盼大年散文

过小年盼大年散文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晚”。

记得孩提时代,这天是相当忙碌,有不少事儿要干的。内务是搞卫生,外事是祭灶神。“洗晒衣被,大扫除啦!”一大早,妈妈这么说,姐妹这么做。咱的第一要务是想玩,这小兔崽子(念为小兔,崽子)想溜号呢。弟弟跟着哥哥,正要往鞋底擦油,哧,门口那儿姐姐在“检票”哩!

洗涤衣服不是咱的专长,晾晒被子倒能出点力气。呼隆着干活,也蛮有趣的。

说到祭拜灶神,送它升天,其实就是做一顿好吃的,慰劳五脏庙神。啊哈哈,咱喜欢!那会儿平日清汤寡饭嘴里淡出个雀儿来,等的不就是这顿么?四兄妹在厨房内外打转转儿,看爸妈杀鸡切肉,都抢着洗菜烧火,就会添乱,却也很得劲儿。

小年晚,仅是春节的前奏曲。孩子更巴望过大年。

七天后就是春节。天一亮,从床上蹦下来,衣服也不好好穿,连忙就往口袋里揣东东,有利是,有零食,带上弟弟咱就往街上跑。

街上到处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舞狮子,摘银牌,吹唢呐,踩高跷,但闻锣鼓喧天,充满节日气氛。人们穿红着绿倾家出门,四外欢声笑语,洋溢着春节的喜悦。在好几个宽阔的场地,分别举行文体娱乐活动,游园,猜谜,抛圈,随你的高兴加入战团。

球场上,进行着各种体育比赛,有拔河,象棋,乒乓球,篮球等竞技较量。每一处都是观者如云、人头攒动的,那叫一个人山人海!球场外围,摆着林林总总的'摊档,小贩们叫卖着各式各样的小吃。

咱就像鱼儿那样在海里游动,有如泥鳅一般在人群里乱窜。裤袋有利是,打开拿出三两毛的压岁钱,买些气球鞭炮;兜里有糖果酥饼,随走随吃。小兔、崽子就这样融进了欢乐的森林。最得意的,是将摔炮甩在地上、墙上、别人的身上,“啪”一声,听那清脆的一声响。

天色晚了,也玩够了,这才拉着气球,嘴里呼啸着,飞快地跑回家去,蹬台脚――吃除夕夜“年年有余”而没吃完的那个大餐啦!

篇6:秣马南疆过小年散文

秣马南疆过小年散文

腊月二十四,很多地方都兴过小年,人们常常以丰盛的酒食来拉开春节序幕。而在我的老家,乡民从来就不知道有小年之说的。只是到了这一天,基本上是家里人弄点粉丝、腐竹之类,随便煮两碗菜去拜灶君,俗话说叫“谢灶”,以感谢上天恩赐的吃食,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灶头香润。由于这种仪式简单而不事张扬,人们对内地隆而重之过小年的习俗则一无所知。

我第一次知道外乡人过小年,还是在广西。记得那年我们部队调往边境驻扎,连队就住在宁明亭亮镇的一个小村庄里。一天的中午,司务长跑来报告,说村里的老乡送来了一头土猪,我们说不要,他们就在炊事班七手八脚的把猪杀了,说是队长交代的,一定要杀头猪,好让连队也聚聚餐。

因“事态严重”,我马上去找生产队长,问他这是干嘛啦?连队住在村里面已经给老乡带来了很多麻烦,况且群众的生活也不富裕,你们却还要给我们送猪,这算是那家子的事啊?队长却解释说:今天是农历的二十四,按风俗是家家户户不管环境好坏,都煮上菜肴过小年,连队也应该加加菜。我说,我们是部队,从来不兴过什么小年,就是过大年,这头猪可不能收哇。队长则说,弄头猪给连队,这是村民大家的意见,因为这两年来,由于边境不断受到骚扰,我们的日子也过得很不踏实,现在部队来了我们能安安心心的过个春节,大家从心里头高兴,这头猪也不大,你们不收也得要收,不然的话你们自己去跟村民说。指导员老幺看到这情形也没了辙,毕竟猪已经杀了,就跟我说,还是先收下了再说吧。当时的情形不妥协也很难办,最后我只好跟队长说,你们热情拥军是理解的,但现在村民生活不容易,我们也是看到的,一定要下不为例。队长则笑容可躬的说:仅此一次,仅此一次。

其实当时调到边境一带的`部队很多,地方的供应已经趋于紧张,这段时间来,连队的伙食也就是买到什么就吃什么,确实不能算好。当天下午,我们交代司务长就用这头猪弄顿好菜让大家尝一尝。果然,经过炊事班的精心炮制,那一顿的小年饭确实搞得不错,而用土猪焖出的红烧肉更是其香无比。它是我们进驻广西边境以来的第一次聚餐,但这顿饭却让我知道了,在遥远的他乡有很多地方是有过小年习俗的。

能聚一次餐,吃一顿肉,大家都是很高兴的。只是这顿饭之后,我的心里总觉得欠了老乡一笔账,而日子越近年关,感觉就越强烈。只是几天来部队更换装备的工作很紧,这件事,我只好跟老幺说,让他想个什么主意来处置一下。

这一天,我跟了无线班出去训练,目的是要去看看新更换的电台其通讯效果如何。我们走出驻地不远,便见一片开阔地的对面有多座拔地而起的石头山,在我们赞叹其风景秀丽的同时却也看到,山的上面隐约散布着有六七个小白点,当初大家对此也并不在意,后来不知道谁的眼尖,说那白点是移动的,当我拿望远镜来看时,才知道是几只散落在山崖上的羊。安常理来说,应该是不会有人在那种石山上放羊的。

回来之后我就去问村里的老乡,说我在那边的山上看到了一些羊,不知道是谁家的?他们则告诉我,这山上有羊已经几年了,没有人知道是从那里来的。我说既然羊没有主,为何没有人去抓它呢?老乡说曾经有人去抓过,可是在那石山上,人是跑不过羊的。嘿,这一下我的心中已经有了数,我决定用我们的办法去搞一次捕羊的行动。

次日上午,我让无线排长带来三部电台,再从有线排抽了几名“飞毛腿”,并找来了绳索竹杠等,准备向石头山出发。

出发之前,我对着这小分队说:今天的训练科目:“抓俘虏”。地点:石头山。任务:三个。方法:迂回包抄。具体由八班长组织实施,要求:注意自身安全。大家明白了没有?在听到“明白啦!”的回应后,当然是立即“出发!”了。

这些兵能干我是知道的,但途中我还是要反复的提醒他们,安全是第一位的,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如果大意了,为了几只羊而摔伤了人,那我们就要出大新闻啦!

人在山中时,确实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我们在山下一个便于观察的地方,用电台指挥着山上的夹击行动,很快就传来了让人兴奋的消息,“抓到一只”;未过多久又传来“再抓到一只”;最后,当听到“任务完成”时,我让电台呼叫他们下山注意安全,并交代把抓到的“俘虏”押回炊事班后,便回去等这些勇士们的归来。

羊还真的不小,每只足有六十斤以上。我让人把最大的一只给队长送去,就说连队弄到了几只羊,奉命送一只给他们过年。之后我交代炊事班,除了留一大块给在前沿值班的人员外,其余的尽量弄点花样,让大家开一开羊荤。

山羊肉的味道不错,战士们笑逐颜开是必然的。只因这次行动的成功与电台相关,进餐时无线班长张宇楷便凑过来说,这功劳应该归他们。我说,你们嘛,确实非常重要。但最值得表扬的还是炊事班,要是今天没有他们,这些好东西就要吃生的啦。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羊肉是一种挺温补的东西,如果今天碰巧你还吃到了羊外腰,晚上果然还真睡不着觉的话,是不关连长事的。

那一晚,我心里是极度高兴的。因为这一次行动,它既给连队改善了一次伙食,同时也解决了我心中的一个难题,是两得之举。不然的话,部队节后一行动,我们或会永远欠了老乡一份情。

几十年后的今天,广东的习俗依然没有改变,人们还是只知“谢灶”而不兴小年的。正因为其不兴,往往会让人临近年关就会对遥远的边境产生莫名的思念。而这种思念也促成了很多人前往旧地重游。

就两年之前,佛山的老兵组团到边境去拜祭英烈,而连队的战友立英与及洛良、冬青他们,便特意到战前的驻地去看了一回。虽然几十年后的小村庄已经物是人非了,但村里的老乡们还是把当年部队的进驻引以为荣。由于占领进攻出发阵地我们是深夜冒雨拔营的,急速中亦遗留下了一些如小板凳、铝盆等在老乡家,而他们却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把这些小物件当成宝贝而珍藏着。在交谈之中,村民们还依稀记得起当时连队一些官兵的模样;而相互之间在闲话当年时,往往也会见到他们眼中有泪光在闪动,其激动是溢于言表的。可见,对那一段日子的钟情并非只是我们这些大兵才有,它在当地村民的心里也是根深蒂固的。

而那一回,我因事未能前往,便拜托战友们带一幅“鱼水情深”的字画去送给当年的住户,以作为友谊之纪念。而为此画热情挥毫的则是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冯才基,他也是从硝烟中走下来的越战老兵,他那刚柔相济的泼墨的特色,也正合了我们送匾的原意。

篇7:服务区里过小年散文

服务区里过小年散文

漆黑的夜,流动的车,闪烁的灯,繁忙的景。

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华灯初上时,京沪高速公路临沂服务区的动感画卷舒展在眼前,夜色中的服务区愈发彰显流光溢彩,星级宾馆媲美的感觉迎面扑来。

春运已经开始了多日,服务区作为春运的一个节点,依然保持着往日的井然有序,只是比平日多了一份节日的氛围,多了一些繁忙的脚步,处处人流如织。放眼望去,“沂蒙驿站”服务品牌的标识标牌让人倍感温馨,不时有司乘人员在服务区加油、就餐、购物、小憩。服务区广场的灯光多姿多彩,划过夜的漆黑,打破夜的寂寞,为“小年”增添了一份温暖。

服务区超市、餐厅、客房等各部门悬挂着火红红的灯笼,张贴着喜气的对联和“好客山东贺年会宣传画”,衬托着春节的脚步已经向我们走近。在服务区各经营口,都有工作人员为旅客提供咨询、保洁等服务。餐厅门前便民服务箱里的简易针线包、常用应急药品、道路交通图、小包装润滑油等一应俱全,体现人性化温馨服务的细节。

在超市和餐厅之间有一片文化区域,空间并不算很大,可做的文章却不小,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这里安放着临沂历史名人铜雕像,有“书圣”王羲之、“智慧化身”诸葛亮、“卧冰求鲤”王祥、“算圣”刘洪、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以及王羲之《兰亭序》巨型书法木刻等,向过往旅客集中展示临沂的历史文化,偶有顾客拿出相机拍摄留念。点滴智慧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段愉快的旅程,一段美好的回忆,更是一份视觉、文化的盛宴,“主题服务区、文化服务区、特色服务区”成为我心中的默许。

午饭时刻,餐厅内就餐的人流达到了高峰时段,餐桌上摆放着“节约是美德――开心享受每一餐、快乐生活每一天”的文明餐桌标牌,给人启发,让人回味。自助火锅、自助餐、小炒等一应俱全,自助餐30余种菜品让我目不暇接。从江苏回河北的朱先生正和妻子、女儿其乐融融的在餐厅里就餐。他告诉我,他做生意经常通行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临沂服务区文化氛围、文明服务和饭菜口味都是一流的。此时,几名服务员正忙于穿梭在餐厅。

在餐厅半成品操作间,我看到了一个小伙子的身影,他就是餐厅的厨师小柳,25岁的小柳负责制作豆腐脑和豆腐,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要起床工作,早中晚需要将66斤豆子分六次,制作成两份豆腐脑和四份豆腐,以满足餐厅的使用。操作间干净卫生,物品摆放整齐,小柳全副武装,穿戴标准,动作干净利索,责任心和卫生程度可见一斑。

每逢佳节倍思亲,餐厅服务员小王显然也是想家的,但是她有着自己对工作的见解,她说:“我们帮不上顾客什么大忙,就是照看孩子、端菜、倒水、温馨提示等小事情,高峰期时虽然也挺累,但心里高兴。今年春节我将在岗位上度过,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返乡旅客感受到我们临沂人的热情和温暖,尽快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我想,有时候,一声问候、一句嘱托、一个微笑都会让别人感受到阳光的存在。

超市里,各式各样的商品非常齐全,沂蒙特产专柜里摆放着“山东100”中富有沂蒙地域特色的徐公砚、《兰亭序》、琅琊草编、平邑金银花、沂蒙全蝎、郯城银杏、八宝豆豉、沂蒙煎饼、兰陵美酒等商品,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地方商品特色。煎饼卷大葱、煮玉米、茶叶蛋、王氏熟梨和各色特色小吃、各类水果,确保为司乘人员提供24小时餐饮服务。

夜色朦胧时分,透过超市的玻璃,我分明看到广场上,两名保安人员正在用标准的手势指挥车辆有序停放,汽车的灯光与他们身上的反光背心交相辉映,不由的将我引领到开阔的服务区广场。

转身之间,我看到了一名保洁员正在打扫卫生,这位保洁员就是老史,50多岁的老史告诉我,晚餐是在职工餐厅吃的,除了一荤一素两个菜,还有水饺,在服务区工作的很开心。第二天早上6点老史下了夜班再骑车回家,他的家距离服务区约3公里,说完他走向了夜色中的广场。看着他矫健的步伐和匆忙的身影,我感受到那份平静、勤劳、敬业、质朴带给我的精神洗礼,内心不免有了一丝暖意。

服务区作为公路行业的窗口单位,作为广大司乘人员通行高速公路的驿站,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顾客生病紧急救助、及时归还遗失的'物品等时有发生。据保安张队长介绍,2月2日下午2:30分,一辆小型轿车驾驶员在服务区广场停车区自行加注机油时突然引发车辆着火,幸亏当班的保安孙兰富第一时间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保住了车辆,为驾驶员挽回了损失。

服务区管理人员王涛讲述了另一个感人的故事。2月1日上午,河北的孕妇秦女士跟车陪丈夫去上海送货,车辆行驶到临沂服务区西区时感觉身体不适,服务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紧急救助,使用服务区应急救援保障车将孕妇送往高速公路附近的义堂镇人民医院治疗,由于救助及时,保障了孕妇和孩子的安全,孕妇在医院休息治疗两天后,于2月3日上午再次来到服务区,感谢服务区工作人员的救助。

23时左右,加油站秩序井然,灯火通明,进入服务区的车辆都有人引导,加满油的车辆迅速前行,白天和黑夜都是一样的内容、一样的流程、一样的服务。加油员小孙说:“不管是小年,还是大年,我们早已把服务区当成了家。”看到他娴熟的动作、热情的服务,我似乎读懂了他那真挚的服务内涵,平凡的岗位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平凡的岗位也有着人生的精彩。

春节就要到了,过节本应该和家人团聚,然而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却要坚守在岗位上,用心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优质服务,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我想,文明或许就是这样,深入每一位时常往返于此的司乘人员的心底,感染温暖着每一位经意不经意间接触临沂服务区的人们……

夜寂静而喧闹,几滴雨点敲打在脸上,棉衣的温暖也遮不住冬天里的寒气。广场上的车辆声与灯光交相呼应,似乎在提醒我们夜已深。然而,对于服务区的许多工作人员来说,这又是一个无眠的夜。此时,远处传来一阵鞭炮声,春节的脚步更近了。

服务区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驿站,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为人们的生活注入正能量。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区,在人生的驿站休养身心,加油鼓劲,完善自我,精神饱满地奔赴新的人生征程。

祝愿所有坚守岗位、敬业奉献的人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篇8: 过小年不辞灶散文

过小年不辞灶散文

风风雨雨又一年,转眼间马年所剩无几,羊年即将到来了,朋友提醒我小年到了,忽然想起可不?快腊月二十三了呢,北方人大多这天过小年,南方则再晚一天,即腊月二十四,据说这天是送灶王爷上天,也叫辞灶,自古就有官辞三,民辞四,即官家二十三过小年,百姓二十四过小年,所以哪天过得都有,有人说我即使不是官,将来我儿子可以做官的,我过二十三;也有人选择低调,二十四过小年。我理解就是春节的一个前奏,所以两天我都过,喜欢吃水饺,反正放假了没事,干脆就做两次,这个想法和朋友一说得到了朋友的力挺。有人调侃问我:那你那天辞灶来?呵呵一笑,不辞灶,灶王爷自己会走的,自家人无需客气。

记得小时候过年,那时生活贫困,年味十足,一进腊月 就天天搬着指头数日子,盼着过年了。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不用做干不完的活,可以尽情的玩闹几天,可以吃水饺,吃糖快,甚至有压岁钱。越是盼日子越是长,漫长的寒冬腊月幸亏有过年这个美好的期盼,使寒冬不在那么可怕,但是孩子还是心急的很哦,记得常常和妹妹一天天的划去日历上的日子,大概是大家都等不及了吧,于是就发明了一个小年,选在二十三或二十四,恰是孩子最心急的时候,来次预演,何不看做是春节大戏的彩排呢?

一到腊月二十四吧,母亲就忙着包饺子,我们很高兴的去帮忙,父亲总是会分给我们一些糖块,每当夜幕降临十分,邻居家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父亲会告诉我们,这是在辞灶。并且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辞灶的由来:话说灶王即灶神,是一家之主,每年到腊月二十三这天,要到天上找玉皇大帝汇报工作,回报这一年来全家的情况,大概事太多了,他想到那就说到那,好事坏事一通向外倒,人们感觉这不好呀,于是就在他将要上天的这天,祭奠他,给他糖瓜吃,意思让他上天时,嘴甜一点,多说好听的,不要讲坏事,嘴下留情。汇报完工作,除夕的晚上再把他接回来,继续当家。所以就有灶王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降 吉祥,横批:一家之主。

看着邻居家热闹的放鞭炮,我们曾好奇问父亲:我们家为什么不辞灶?父亲总是风趣一笑说:不是外人不用辞的。我们似懂非懂,但是有糖果吃,不影响我们过小年的快乐。母亲会给我们讲起灶王爷的传说:原来灶王本姓张,曾经花心成性,休掉贤良的妻子,忘恩背义。是所有神仙中品格最为低下的一个,无需大敬,所以民间自古,一个糖瓜就打发他了。自我记事起,我家从不辞灶。

这件事姥姥在时,曾经说过她们家也不许辞灶,她说那年她刚嫁过来的新媳妇,不懂规矩,二十三了,按照自己娘家的习俗,把辞灶所用的东西一切准备好,告诉他的小叔子,说:收拾好啦,你们可以辞灶了。她的小叔子们都特好奇跑来问:怎么辞灶?在这时她的公公,当地非常有威望的中医,一生断吓:谁说辞灶?天下就那一个灶王爷,就上你们家了?从此在也没有人敢提辞灶之事。

我不知道我的祖辈为什么那么抵触辞灶的活动,但是不影响我们的传统家教,记得小时候每年过年都会恭敬的给所有的长辈行大礼,要很早就起来,满村的跑,各家各户的给长辈磕头,长辈会分给我们盼望许久的糖果。带着满心的欢喜迎接新年的到来。或许辞灶只是过年一种形式,农耕时代一种特有的习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随着社会的文明,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一些传统的当然也可以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其更加璀璨辉煌。

如今生活好了,年味越来越淡了,我刚住在小区时试想着,把家乡的习俗搬过来,但是发觉不合时宜,算了。但今年我还是挺开心的过两次小年,仍按惯例不辞灶,灶王爷不要怪哦,因为一家之主不是外人嘛 !

和网上的朋友相处一年了,有缘相识,隔屏相望,虽然我们不能近距离相处,但心灵相同,有朋友相伴走过春夏秋冬,受到朋友的帮助,点滴温情记忆犹新,时光的河流,镌刻着我们走过的岁月痕迹,在回味中散发着馨香,是一树花开的嫣然,芬芳着生命的一程又一程,每当想起内心的甜蜜胜过小年的糖瓜。

借杨柳的征文在此祝福每一位朋友,新年幸福安康,梦想成真。

篇9:过小年

每户包饺子,家人蒸年糕。

烧香敬佛神,犹闻糕点香。

门前挂灯笼,窗上贴窗花。

鞭炮啪啪响,烟花朵朵开。

篇10:过小年

过小年

习俗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汉族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汉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汉族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汉族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二十三,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过小年要吃什么?

1、饺子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汉族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2、粘糕

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

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3、麻糖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4、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5、杀年猪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6、火烧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7、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8、爆米花糖

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9、面食

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此制做起来比较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后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费工夫。

10、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11、炒玉米

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12、糖瓜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篇11:过小年

今天,我们一家人起了个大早。妈妈说今天是小年,要大扫除。

妈妈已经忙起来了,用温水浸泡被子打上肥皂,用手使劲搓,将被子洗好晾好。洗完被子,妈妈又开始洗沙发套。妈妈告诉我洗完这些,还得洗窗帘、桌布、地垫……要洗的东西可真多呀!

我来到厨房看看爸爸在干什么,爸爸把好久没用过的餐具全拿出来洗了一遍,洗完还把厨房擦得闪闪发亮。

奶奶正在用扫把扫庭院,清理了鸡舍里的粪便。奶奶还用竹枝编了一把扫帚,这把扫帚特别长,是用来扫房顶的蜘蛛网。

我问妈妈我干什么呢?妈妈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一会儿擦擦桌子,一会儿用抹布擦擦花盆,我也忙得不亦乐乎。

“妈妈,过小年为什么要大扫除?”妈妈告诉我:“农历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原来小年也是扫尘日,这也是中国传统习俗呀!

篇12:过小年

今天是腊月23,而第12个月,23一天也被称为“小年”。

在这一天,当厨神和厨神的祖母,负责每个厨房,回到她母亲的房子,他们不会回来,直到新年前夕。在这一天,每个家庭都会有薄饼送给灶神和灶神的祖母,在这段时间里,每个家庭的厨房都会是独立的。从今天开始,每个家庭都要忙着为新年做准备。听爷爷奶奶说,过去十二月二十四号要打扫房子,二十五个人要磨豆腐过春节,二十六号,我们都要赶着买肉,二十七号,我们要为新年做准备,二十八号,二十九号,我们要做新年的馒头,三十个人要熬夜等新年的到来,当然,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枪和吃饺子。

好吧,你写到这里,我会去祭拜灶神的,当然,我希望大家都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小年”。

篇13:过小年

过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