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佛在佛外散文,本文共1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佛在佛外散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唐,题破山寺后禅院)。
我摇头晃脑的吟诵着古诗,又坐在银杏树下。念经诵佛的日子到也逍遥,而且银杏树有公母之分我也理解清楚了,只是光光的一句雌性回答无尘师兄,难免没有禅意,但这已经不是负担了。
静安师兄走了过来,我忙拉住他,想和他聊聊各种问题。
静安已经是我无话不谈的朋友了,他的见地的确高我很多,我们谈古论今,不拘话题,他竟然为我解答了不少“疑难杂症”,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早把方丈单独接见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因为我知道,方丈堂上悬挂的“岁寒三友图”就是静安的手笔,书琴棋画似乎无所不能。
我问静安:“什么是佛?”静安答:“佛在佛外。”
答非所问,我觉得题目有点大了,非银杏树公母那样一句话可以解答得清的了,就简单实在点吧。
我问静安:“何为散文?”,静安答到:“文在文外。”
仍然答非所问,我继续问:“何为诗?”,这回却是无尘师兄笑着抢答了:“诗在诗外。”
我又发呆了,这回,静安、无尘也跟着发了呆,在寺庙的大门口的银杏树下。
大殿,方丈抚着长须,无声的看着庙外的我们,似乎也发了呆。
/
在陆续发了十来篇文字,计算了一下,三五天就有一个“有感而发”,觉得笔头有点涩,看看其他文友的高谈阔论吧,谈情说爱的比较多,心灵鸡汤比较多,诗文光荣榜上一如既往的热闹,却很少有文豪在上面去“可圈可点”比划。
我审视了自己的“大作”,我看了看陪审团高座在上面,全都换成了一幅冷冰冰的面孔,就如同小学老师,在我的数学作业本上划上了个冷冰冰的勾。
没有激情,我依然不知道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歌,虽然,介绍怎么写作的教材遍地都是,但我觉得那些不是我要的答案。
我问只好的文友。文友说,多读点书吧,书中自有黄金屋。却不再多说一句,微信则发来了一些话:“这些人的人情世情,自然人文,如何在大家们的笔下,表达的`如许精微,如许的热烈,也如许的透彻。当然,那些高情大义、那些普世情怀,那些相濡以沫,危难与共,或者那些相忘于江湖,君子之交等等,不同的情与义,相同的人情与友爱等话题,……有充分的展现和精彩的描绘,让读者产生共鸣。”
我不死心,我干脆电话:“我要知道怎么写得好。”,文友大声说:“自己的东西,发表前先读上三遍,一遍读不通,改,二遍不通顺,还改,三遍不通顺,撕掉!”居然挂了电话不再肯多说。
我深以为这是真谛,试想,自己的作品,自己都读不下去,如何是好作品?
哈,哈,这算不算“文在文外”的禅意?我喜滋滋的赶快去告诉静安。静安笑笑说,“很是,很是,但是……”
但是什么?这还不够吗?
静安带我到庙后。庙后,一弯清泉潺潺而下,似歌似舞。
静安说:“这泉是活的吗?“
我答:“当然。”
静安:“前面所言节奏,是教科书很少言及的秘诀。“
我似懂非懂,我不去谱曲,不去唱歌,节奏何用?
“农者,依四时节奏而作,乃五谷丰登,泉水转折迂回,叮咚律动而生机勃勃……
“文章,失去节奏则呆滞,味同嚼蜡
“文之节奏,依情节而跌宕,以心跳而起伏,则共鸣……
我还是似懂非懂,只是觉得,看来舞文弄墨的精髓,尽在字外了……
佛在西南散文
佛光普照翟营大地,建设中的石济高铁,沐浴在晨曦里。有着铁军光荣称号的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的'建设者,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奋战在工地。他们崇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国学,秉承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理念,视翟营为第二故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个冬日的上午,南翟营祈福悦城学佛堂迎来了三位香客。燃香,拜佛,布施功德。由于佛堂还未开光,值班的苏大叔上前询问来由。其中一位领导模样的香客说,他们是在附近石济高铁工地施工的,来自北京。今天他们按照惯例,在工地进行祈福活动时,发现工地西南有一佛堂,逐来拜佛,求平安。
中铁六局的前身是铁道兵部队,几经重组、变革,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常年野外生活工作,需要与当地百姓,与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灵,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确保安全生产。
佛在八公山散文
八公山有佛!自从九月寿州笔会的那个凌晨,我走进八公山的晨霭里,我就确信了。
八公山的佛在景区正门以里,它无限的身躯弥散在林区的每一个角落,它不会高调地显身,却是无处不在的。
八公山的佛不是每个时间都在的,它只存身于天色亮与不亮之间。佛不喜欢在黑暗中指引凡心,黑暗应该属于睡眠,属于梦,是天使管辖的地盘;佛也不喜欢白炽的天光,因为光线太明亮容易招惹视听、让人心浮躁。佛知道,只有在曙色刚醒、将明未明、太阳还在卧室里安眠的那段时光,真实的内心和脚下的路才更多地属于人类。
八公山的佛手里有三把旗帜,它会在来者走进它身躯后展开,为你次第打开三道门。
佛摇动第一面旗帜,唤醒人灵敏的触觉。你会感觉肌肤上有稀疏的牛毛针轻轻触碰,这种轻只有在暗淡的晨曦里,没有任何视听干扰的心境下才能觉得出。这牛毛针是密林晨露。它细细地落在身上,打湿毛发;落在树叶上,凝成水珠。润物无声,是露的品行。
佛摇动第二面旗帜,开启鸟鸣。你听觉的帷幕滑动着拉开。左边是鸣、右边是鸣,近处是鸣、远处是鸣,高低参差,罗织出一带立体的空山。鸟鸣不仅挑逗着你的耳朵,也魔法般吸引你的眼睛伸向丛林深处,东进西拐,疏疏密密的林木足以让你的视线转过九九八十一道弯,去探寻那幽深的层次。
佛摇动第三面旗帜,给早行人展现一派恬然的生活画面。疏落的行人,或单或双,或三三两两。平底鞋、布衫裤、慢条斯理的步履,人们在晨练。山里没有钱的概念,没有权的概念,是纯净的人类走在天地间,舒坦地吸纳。这里,只有清新的风和新鲜的.空气才算得上宝贝,人们在绿色的呼吸里找寻一份健康与安然。
你看,那前面走的两位大妈,穿着大红大绿的绵绸衫裤,不徐不缓,步伐间闪现着不老的风韵;你看,后面走上来两个人,一位有脑血栓后遗症,右足每走一步都崴出一些多余的动作,但有人陪同着,缓慢地跟随,关注又不搀扶,还有小狗跑前跑后地撒欢,营造着特有的温馨;偶尔有年轻人跑步路过,足底的力量振动着泥土,动与静都不喧哗。这里没有搅闹、没有焦躁,随意地来,自然地去,从从容容,安逸和谐。
这样的场景就是佛理想中的世界了吧。
9月8日,我在万景国际大酒店一间客房里醒来时,是深夜三点钟。一次又一次撩开房间的窗帘,查看天色,等待晨曦的到来。我决定在天将明未明之际登临八公山。在第八次撩开窗帘之后,等来了天色的蒙蒙亮。此时,天星已经退去,曙色开始睁眼,天空就像池塘里升起的雾气。一种暗暗的弥散的光明刚刚走来,我和菊就踏上了八公山坡型的山道。登临八公山,本来只是想看看风景,却不经意遇到了佛。从正门入口进去几十步,我就感觉到不同寻常的境界,每一个舒展惬意的毛孔都在悄悄告诉我,有佛在眷顾。我在头发丝上轻柔细密的露珠中看到了佛,我在耳边婉转优美的鸟鸣中看到了佛,我在晨练人安泰祥和的脚步中看到了佛。
虽说八公山是道教名山,但佛道并不争盘,佛愿意降临在每一片有佛缘的山,降在每一个有爱的心田。淝水之战的苻坚咱可以记住可以不记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咱可以说可以不说,但是八公山的静谧安详、八公山的万顷绿意,寿州人民安泰幸福的生活咱们要时时记取,天天歌唱。
如果有一尊佛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就一定不会缺少超然的悟。
佛外的诗歌
佛啊!佛!
远方的佛啊!
你是否看清!
普天下人们的心!
远方的佛啊!
你是否迷了眼睛蒙了灰?
现地的百姓、心被蒙蔽眼已花、
为什么要无辜的生命送去宝贵的心!
是不是鸟儿自焚才可以变成凤凰
所以期待纯净的.天空、
圣洁的佛、虔诚的心、
纯净的天空!纯净的心!
佛啊!佛!
你是否迷了眼睛蒙了灰?
走错了方向、
探错了路、
善良的百姓
心被蒙蔽眼也花!
所以期待中、
旋转的经桶
缓冲、缓冲、继续、缓冲、
祈盼虔诚的佛祖、虔诚的心、早日苏醒!
但愿是真正的佛祖、普天下的心!
卧佛散文
一、卵石、水洼
都说天下名刹古寺占尽人间地脉风水,那么,卧佛寺下这片卵石滚滚的干河滩,想必是远古时候一条清波浩淼的大河了。
不是水的力量,谁能从远方搬来这么多质感沉重的石头;谁又可能在漫漫岁月中把这些桀骜不驯的山石挫磨成这般圆秃的情状。
只能想象,那条生动的大河在某个清晨或是月夜,突然化做一条长龙振鳞飞走了。一声长啸之后,清波永失,只余这些大大小小的卵石在阳光下煞白着脸,露出它们愚顽的本真。任是天天听着暮鼓晨钟,佛号梵音,它们仍然是不能点头的顽石。
幸好有你,卵石间一个小小的水洼。任是天风烈日赤地千里,不见你的水位降一寸;任是数九寒天滴水成冰,不见你的水面有浮冰。东山一寺僧众、西岳一庵比丘,远道而来的香客、风尘仆仆的`路人……都会不由自主在你身边驻足,舀一瓢甘露般的清水,一解人生的焦渴。
你是那条绝情飞去的大河,留在人间的一个美丽脚窝吗,你是那条永不回顾的龙,脱落在这里的一个寂寞鳞片吗,你是悲悯众生的佛,向这十丈红尘含泪的凝眸吗。哦,你这纯洁如处子、温润如美玉、清甜如晨露的水洼啊!
二、卧佛
佛在太行山间静卧,已逾6。
而史料记载,佛已于多年前涅槃。
那有什么关系。因为觉悟,因为宽恕,因为慈悲,涅槃后的佛显然没有离去。他存在于一切所在:寺庙、山林、民居,他端坐于信徒的深心,并现身于所有人类的脚步所能到达的地方。
此刻,他侧躺在一个天然溶洞里。他头北脚南面向西,仍然是圆寂时候的姿势,他面如满月,眼睑微垂,神情安详,仍然是长行之前的模样。600年前的工匠,显然也是虔诚的居士。若非如此,又何以解释他传世的作品:佛的面部精雕细刻纤毫毕现,那螺纹肉髻仿佛仍带着生命的光泽和弹性,眼睫一眨,智慧的灵光又将四射;而佛的身体,却由一些粗犷流畅的衣纹导引着,渐次延伸向身后的山体;至膝,沉睡的佛已没入大山,与沉默的山岩融为一体。佛耶?山耶?俗人哪知。
吾佛在此,吾佛完美。无怪佛教的教义里说,只有美的身体,才能负载美的心灵。然而这个样子的佛,怎么能让爱他的人们相信“寂灭”二字?溶洞空阔,穹顶有被时间之水蚀透的小洞透进微微星芒。佛前的空地上,一根石笋正一点一滴耐心地生长。
此处远离红尘,此处与佛相对。何须青烟缭绕,何须五体投地。我只以心为香、以体为盘,合掌如华,表示喜悦和恭敬。
隐藏在内心的那颗明珠,遂受佛的拂拭,光华万丈,而明珠之上那朵蕴蓄已久的莲花,也在佛慈悲的注目中,徐徐开放。
这简陋阴湿的溶洞,因为一颗伟大心灵与另一颗卑微灵魂的瞬间对接,而显示出月照寒水般的明净悠然。
人们常叹“做人难”,然而一撇一捺,就能轻松地写出一个“人”字;如果有谁留意过“佛”字的话,那他会不会这样觉得:“佛”并不是神,而是一个“人”,走过了蜿蜒盘旋九曲回肠,然后豁然开朗,为众生找出了一条越走越宽的路!
万物的生生枯枯,明明灭灭,人间的悲悲欢欢,离离合合,连同那些蜗角虚荣的烦恼、毛毛分分的计算,都忘了吧。在天籁般的佛乐里,我是天池里沐浴的赤子,找寻到了生命的源头……
人皆是佛,人皆可成佛!有朝一日,平庸卑微如我,有没有可能,也挣脱红尘的羁绊,实现自由而喜悦的涅槃?
佛系心理散文
但行前路,勿问前程?
---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区别
临近毕业,开始找工作。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时不时地开始焦虑着找什么样的工作?时不时的看着邮箱想着哪一封简历收到了回复。
身边的朋友有的初试已过,开始忙碌的准备着复试。有的已在某公司或者某机构实习了一段时间。而我,考研失利也不准备二战,加之错过了秋招,没有实习经历。开始像一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工作,论文,专业考试,一股脑的涌向自己。
这是一种我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开始害怕,担心。和朋友聊聊自己的感受,直到我遇到了她。
我们同专业,不同班,一样是准备考研,一样的壮烈牺牲。只是看她的朋友圈,每天都很快乐,仿佛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忧虑她都没有。我好奇地打开了聊天页面,却一直犹豫不决,毕竟,我们之前并没有好好的认识过对方。
我还是没忍住,用了惯用的表情包开启了我们的聊天,她说,焦虑都有,只是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她也去外贸实习,只是发现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所以就不打算从事,她喜欢当老师,但她还想再玩几年,所以她去找了英语导游这样的工作。因为可以到处玩,还能遇见不一样的.人,同时又提升了自己的英语水平。
她说,她就是佛系心理,并不是一直梦寐已求的工作,就是自己未来一定会,一定要从事的职业。她说,我就是随便,不过不是简单的随便,我也会从心,问自己这个是否也可以。
我回复,其实你这样的心态,才是我最羡慕的一种生活态度,简简单单,从心又自由。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茫然而又蹉跎。会不会和我一样,一边看着投着各种简历,一边不断安慰自己,会有的会有的。
不知从何时起,晚睡开始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即使下意识的说要早睡,却还是清醒到凌晨,然后才入睡。
我们是否都一样,年轻又彷徨。但也从不放弃自己,放弃我们一直想象的美好,那个充实而又踏实的生活。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一禅小和尚说的一句话结尾:执长剑,骑白马,手握风云,行走天涯。每个人都有一个江湖梦,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大侠。
愿我们都找到自己的江湖梦,做自己的大侠
向佛散文
一别五年,五年间很少再提起――牛庄古镇,太平桥,还有桥下莲花――或许,彼时心清意美,今时繁芜凌乱,提及曾经的美好便有挫败之感,于是好女不念当年娇了。
然而当冬日的黄昏里,这些淡薄的记忆被撩拨起来的时候,我却只是匆匆,从太平桥上路过,与那一次久久的停留大不同了。望一眼灰白的冰面,依稀看到盛开的莲。我们要去的是观音寺,为了七个人的相逢。
只我一个病弱的女子,谦卑得不知该怎样才好,担心恹恹的样子扰了莲的清梦。但我又想见到能写下“影事前尘劫如梦,海天寥阔春水流”的同龄人,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出家人。
湛然,若人如其名,定是清高了,我几乎喑声。
他却笑着,在他的禅房里等待。无声地看过暮霭里古穆的寺院,多色的经幡,在自身热的冷里最后一个走进门去,听到兄长说我的.名字,笑着的湛然就走过来,两手相握,非今非昨。我不能说“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的俗话,也不能说“如沐春风,疾苦皆忘”的媚语,我只能说:是善,是缘,是因果。
还是没敢问他任何一句话,只是恭敬地倾听。近年来,更多人的话,我都不愿听了。我想,即使在菩萨面前,有些惑也要自己解,因为世间的铃铛,都是世人自己系上去的。阿弥陀佛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虽是同龄,他的境界,我远不能及,亦不可及。
禅茶斋饭过后,这慈眉善目的观音寺住持引着我们去拜观音。三炷香,钟声徘徊,烟雾虚渺,眼前静的佛,动的佛,以及机缘巧合伴在身边的人都恍如隔世一般――这一历程,我是不会忘却的了。
夜色渐深,十八罗汉像和佛舍利塔的素白在寒凉的风里彰显着一种神秘的持守。
观音寺外,华灯悦目,我们甚至忘了探看“十六圆”的月。驭车的兄长亲切地问及我的姻缘意向,我微笑,摇头。聪慧如他,便从现实的举荐化为佛一样的祝愿了:你会美满的。
怒佛散文
那天在今年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商家送了一块玉佛。茶本无界,佛讲机缘,机缘巧合,一块和田玉雕刻的龇牙怒目的不动明王怒佛,雕刻精致,玲珑剔透,在茶室柔和的灯光下,美轮美奂。老板说,把怒佛带在身边,可以逢凶化吉,镇邪避煞。
带佛辟邪是佛教民间化、迷信化现象,属于民间信仰,把佛学人为地神秘化、抽象化,佛家是禁止显示神通,佛法是觉悟解脱,不是神通。我佛慈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着相,无嗔亦无怒,怒佛只不过是佛“愤怒相”化身的一种化现,是为普度众生方便的慈悲示现。禅宗说“当下即是佛”。
当下即是佛。淡淡茶香中,仿佛看到长着象征世俗与胜义二谛的两颗大龇牙,微笑中带着愤怒,愤怒中露出慈悲,怒目圆睁的不动明王怒佛,威严镇坐在我跟前,力量强大,令人畏惧的姿态,却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即使十恶不赦之人,都希望能够普度其改过自新,以愤怒彰显慈悲。
愤怒是佛。愤怒也是佛性。俱利伽罗虽然也是怒佛,但他的造型却比较有特色,以龙的姿态出现,勇猛忿怒,庄严肃穆,粗犷豪气,仿佛听见那充满灵气的龙鸣,利剑斩断人的愚痴,寒光闪闪,刺破苍穹。
最有东方气质的是大威德明王,形态柔和,表情愤思,作为文殊菩萨的化身,骑着水牛,具权实二智,如水牛自由于水陆,自在于生死大海。让人们从生死苦海中解脱出来,获得觉悟。
还有降三世明王,手执宝轮,背负火焰,金刚怒目,四面八臂,降服贪嗔痴三毒三界,以愤怒阐述佛理,解答世间迷惑,倾听众生之愿。
芸芸众生,忙忙碌碌,现实利益,非常强烈,百味杂陈,难于言述。红尘滚滚,岁月悠悠,苦海无边,知身是幻,人为什么还要那么执着?龇牙、利剑、水牛、宝轮,这些有形具像,只不过是随机应化,慈悲救济,让人们内心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勇猛奋进,觉悟解脱,当下即是佛。
曾几何时,我们习惯于慈悲肃穆、明净琉璃、宝相庄严,却不知愤怒也是佛,以至于面对缺德,面对不义,面对邪恶的时候,我们也习惯于忍受、默认,而不表示抗议愤怒,殊不知一念是佛,一念是魔,面对邪恶,你的愤怒,令其摄服,就是佛。
愤怒是佛。不悟佛是众生,一悟众生是佛。人心灵是脆弱的,有佛有魔,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必须有愤思。面对缺德,面对不义,面对邪恶,勇敢地站出来,你的愤怒就是慈悲,就是佛。
佛在心中,茶禅一味,一味同心,味味通禅。阵阵茶香中,和田玉雕刻的龇牙怒目不动明王怒佛,微笑中带着愤怒,愤怒中露出慈悲,越发显得姿态优雅。
佛系爱情散文
“从来都没冷过,因为有你在我身后”……耳旁又想起李代沫那低沉的歌声,声声牵心,句句珠玑,让我想起我俩之间的过往。
记得我俩认识是一年多以前的事,那时的你没有过多的语言,沉默好像就是你天生的一般一样。我们刚在一起的时候你对我无条件的信任,我就是你浪漫的爱情故事,唯一不变的永远,就是你黑夜中最耀眼的太阳,在无限黑暗中指引黎明的那束曙光;我们一起度过了几个月的快乐时光,然而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你无意中看见了我以前的微信聊天记录,那时起你心里就有了一丝阴霾,对我也不在像刚开始那般,而我却没有注意。
时间匆匆如流水,一晃我俩都在一起一年多了,争吵貌似成了我们之间的代名词,我们的感觉日渐日远,从一开始相互理解,到现在的相互伤害,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是什么遮住了你的双眸,让你不珍惜我的付出?是什么挡住了我的脚步,不再心疼你的无助?我们每一次争吵,每一次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我们变的不再像从前。
最近一次争吵是在几天前,那一次我忽然警醒,明白了一个我早就该明白的事。我们在一起那么久,很多事情都被时光冲刷的找不回,但有些事情却像风干刻在石头上一样仿佛就在昨天,掌心传来的阵痛提醒着我,你本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女孩子,一开始的无条件信任被我亲手一步一步送入悬崖,微信门,小号门,盒子门事件让你彻底失望,冰封了你的心,你的不安,在乎,我却没有发现,为何我总是这么后知后觉?明白的太晚,我要让时光倒流!回到我们刚刚认识的'那个时间,不期而又宛如上天安排好的一般相遇,那时,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我们都没有变……如果可能我要定格时间,只为多看你一眼。
“爱一个人或许要慷慨
若只想要被爱
最后没有了对白
必须有你我的情真
不求计分的平等
总有幸福有心疼
生命的起伏要认可
懂一个人也许要忍耐
要经过了意外
才了解所谓的爱
今后的岁月
让我们一起了解
多少天长地久
有几回细水长流
我们是对方 特别的人
奋不顾身 难舍难分
不是一般人的认真
若只有一天 爱一个人
让那时间每一刻在倒退
生命中有万事的可能
你就是我要遇见的 特别的人”不知不觉耳边想起了方大同的《特别的人》原来一张歌单已经反复了一次,如果你我之间也能像歌单一样重回起点那该有多好?希望以后我们都能好好的,我会努力创造未来,变成你想要的当初的那个我……
佛手纹瓷盘散文
这一对粉彩佛手纹瓷盘,是父亲留给我的纪念物。父亲去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每当我看到这对佛手纹瓷盘后,就想起了当年父亲送给我时的一切情景,思念之情、联想之情,油然而生。
此盘每只的盘面直径为23厘米,底足直径为13.8厘米,高3.8厘米。瓷盘胎质比较坚硬,胎釉结合比较紧密。盘外素面无纹,盘底施釉,并有一私人方章。瓷盘的内壁,画有双线的四个双喜字,四组佛手与“喜”字、花朵,间隔排列,正中有一果实。此盘画工、技法虽极为一般,但色调十分华丽,特别是其上的佛手纹寓意丰富。
记得笔者在结婚的那一年,父亲把自己这对心爱的瓷盘送给我们作为结婚的礼物。当时,他把我和爱人叫到屋内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一对瓷盘,象征着你们夫妻双双对对。明天你们就要结婚了,这盘子上的‘喜’字代表了你们结婚的大喜日子。盘子上画的是佛手。至于为什么要画佛手呢?这里边的学问就比较多了。佛手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叶是深绿色的,而花是白色的。果实则是色黄而香甜的。因为‘佛’与‘福’音近,故而比喻多福。在你们结婚之际,祝你们俩多福、多寿,吉祥如意,甜甜美美,幸福一生……”
听完父亲的话后,我从内心感谢老人家对子女们的祝福和关爱,也倍加珍爱这对瓷盘。
佛乎释迦牟尼散文
说到佛,不得不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前624--前544,或前565--前486)。他原叫乔达摩·悉达多,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国王净饭王长子。娶妻生子,二十九岁出家。做了六年苦行僧(当时流行的宗教修行法),毫无所得。于是放弃苦行,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终于一夜彻悟成佛。接着创教、说教、传教,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去世。
那么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究竟是怎样一种宗教呢?我们稍微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南亚次大陆先后出现了几个较有影响的宗教:先前的吠陀教、婆罗门教,稍前的耆那教,然后佛教及稍后的印度教。它们的主要教义及仪式大同小异,都宣扬造业、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它们都信神,只不过佛教别出心裁,换一个名称把神改为佛而已,实属换汤不换药。佛教本身就是从婆罗门教演化出来的。同样从婆罗门教演化出来的印度教里的众神,佛教里几乎全都有。只不过主神大梵成为佛的侍从;反过来佛又是主神毗湿奴的化身。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也坦言:“佛教并没有否定婆罗门教的神祇……后来有些神祇被吸收到佛教中来成为护法神……也应当承认到后来佛陀被神化了的事实。”也就是说,佛教即神教。这也就能很好地解释了神佛不分、佛堂里有神祇的怪事。佛教的善男信女到神庙拜佛、请佛和求佛,恐怕比到佛堂还要多。有的甚至到道观里做佛事,声称“释道是一家”。至于民间各地供奉的佛更是五花八门,正如俗话所说的“各司各法,各地各菩萨”。有趣的是,这些佛呀菩萨的,有的甚至连小神都算不上。
我们注意到,释迦牟尼“经历六年之久……结果徒劳无功。方才悟到苦行是无益的……在树下思维解脱之道,终于在一个夜里……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赵朴初语)。这就是说,释迦牟尼在成佛夜之前,修行还是归零的,成佛就是毕其功于该夜。这真是全人类的福音!大家都不要再走弯路了。学习释迦牟尼,全人类一夜之间皆成佛。遗憾的是,释迦牟尼没有透露成佛秘诀。相反,让他的信徒们干一些看来好像与成佛不相干的事。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释迦牟尼那一夜究竟干些什么才成佛的。是念经?但那一夜佛经还没有编出来(佛经都是释迦牟尼死后跨度很长时间陆续编出来的);即使释迦牟尼已有腹稿,最多也只能算是部分草稿;如果全部佛经都要念,那一夜也念不完;如果佛经有那么大功能,佛教徒们天天念,年年念,怎么还是成不了佛?更何况念经者不懂经文,又用方言念,念给谁听?是拜佛?那一夜佛还没有诞生呢!退一步说,就算已有过去佛,但佛堂供奉的基本上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等现在佛呀!信徒们长年累月地拜佛,也不见有任何效果啊!如释迦牟尼那一夜在拜佛,干嘛隐秘不说呢?是吃素?可那一夜不是用嘴巴吃东西,而是动脑筋思维啊!剃发、求戒、穿袈裟、烧香、敲木鱼、托钵乞食及做道场法事等,显然都不是在该夜所为。树下也无法面壁;从那些数年甚至几十年面壁都无法成佛来看,那一夜不可能在面壁。释迦牟尼该夜是在树下作跏趺坐(盘脚打坐),尽是苦思冥想,不可能涉及道德行为(其实要做行为也来不及)。因此成佛与否想必与人之为善为恶之类也无关。
没有必要再这样分析了。好在成佛与否,没有谁主宰,没有谁仲裁,无需审批,也不可能有秤称斗量的标准。佛家的“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及“三法印”也无法充标准,因这里压根就没有一项是实质性的、可以量化及可操作性的。况且,就算有标准,没有人把关还是等于零。另外,成佛与否也不会从人的形体、声音、行为和能力之类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断定,是否成佛,自己或他人谁也无法知道(包括释迦牟尼本人)。所谓的佛显然是虚构的!释迦牟尼这个佛,要么自封,要么是其弟子加委。如果佛家对此有异议,那么我可以赠君一法决狐疑:你反思,通过修行,你的(道行)积累了多少(斤)?离成佛还有多少(里)?括号内是我姑且填上,如觉不当,任你更换。但无论如何,必须说清楚做出结论的依据!也就是说,有一个一听就明白的清晰的量化关系、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这样,你就会看到自己修行的量的成果,增加继续修行的信心,不会觉得成佛可望不可及了。如果你找到其他地球人帮你做结论也行(此法其它宗教也可试用)。但我断定,你不可能做出这种结论的!
当然,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成佛有什么好?首先,释迦牟尼从成佛到死,根本没有表现出令人羡慕和令人神往的任何一点“好”来!退一万步来说,释迦牟尼死后,“佛”还存续。那我们必须找到他,证实他是否快乐生活。他现在在哪儿呢?释迦牟尼临死也没有交代到哪儿去找他。但我们现在是信息时代,整个地球看成一个村。如佛存在,不难找到。在山洞、海岛,还是天空?在大气层内,还是在外星球?但由于佛一直无形无声、无影无踪,全世界的人都无法知道佛具体在哪儿!成佛之好也就无从谈起了!
反过来说,如果佛存在的话,他早就该把纷争不断的各宗各派,去伪存真,铲除山头,统一成一个正宗出来!他还能坐视十二世纪末佛教在印度绝踪六、七百年之久(十九世纪才依靠进口传入,原产地换成了斯里兰卡)?古今中外的禁佛、毁佛,佛怎么连自己的真身都不保呢?最可怜的还是南朝皇帝萧衍(梁武帝)。原本励精图治,社会发展。自从沉溺于佛教,全国性地兴佛教、建寺庙。他本人三、四次舍身进寺庙当和尚。因此无心打理朝政,招致侯景叛乱。侯景起兵时只有八千兵马,由于得到很可能已经信了佛的百姓的.拥护,猛增到十几万人,竟迅速打败了梁朝三十万兵马。八十六岁的梁武帝成了阶下囚(软禁),饥病而死。下场可悲!梁武帝如此笃信佛陀,这佛陀怎么一点也不护佑于他呢?
事实证明,佛既不能显示“好”于人,又不能护佑人!这也许是十二世纪末在佛教发源地的(古)印度佛教灭绝的原因吧!另一种情况也很能说明问题:佛教一传出国外,(古)印度基本上就不是佛教活动的中心。这印证了一句俗话:近佛远显灵。佛在当地不怎么灵验;外地却传得活灵活现。原因是,当地当时的人知道底细。就像离开释迦牟尼时代较远的大乘派一样,任意超越“小乘”把佛教的广告打得更响。再加上《西游记》之类神话故事的影响,佛给人以神通广大、法力无边、长生不老和极乐享福的印象。但不管怎样,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所谓的佛,只有唯一的释迦牟尼是历史人物。那释迦牟尼又是怎样一个“佛”呢?其实,释迦牟尼成佛后,吃喝拉撒一件也不能省;离开弟子和赞助商的经济支持就寸步难行;生老病死(除了已生外)一样也无法规避。特别是,释迦牟尼生前(适逢雨季)大病了一场,又遭食物中毒导致腹泻,当夜亡故。临死有遗嘱,弟子也有为之捶胸顿足的。因此,释迦牟尼这个“佛”确确实实与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
也许佛家会说,释迦牟尼去世不叫死,叫“涅槃”。这种说法颇有点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不叫偷书,叫“窃书”。如孔乙己无法说出窃书与偷书有什么不同一样,佛家也根本无法说清楚释迦牟尼的死与普通人的死有任何实质上的不同!
综上,所谓佛,是虚幻的,并与其它宗教的神没有根本的区别。打回原形,佛其实就是地地道道的普通人!
佛缘优美散文
躺下是为了静静想念,离开只是为了幸福的绵延。——题记
飞扬
带着放飞心灵的渴望,踏上梦想的路途。整个一个缥缈而虚幻的世界,闭上眼却可以很清晰的浮现于脑海。就这样,静静躺下,体验着痛楚而美妙的感觉,想念生命中爱得如此玄妙的真实。
喜欢飞的感觉,尤其喜欢起飞与落下时的实在。最初慢慢的在轨道上滑行,也许只是尝试自身是否有动力吧,只是静静的滑动。然后静止,开始积聚力量,内心充满期待,似乎要将一生中所有的情情爱爱通过一瞬间的精彩展现。终于,感觉力量达到了可以飞翔的程度,箭一样奔出去,再缓缓升上天空,悠然的欣赏云层下渐行渐远的人间百态,看白云轻柔舞蹈,看云海波涛汹涌,看静止中前行的心境。
飞得再高,也有落下的时刻,初时积聚的力量这时已然耗尽,一切激情终将回归地面。我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宁静的关闭门窗,收拾好行程的喜悦,随人群悄然消失。
远梦
我伸手抓,抓住的只是你的遥远。我闭上双眼,想要留下哪怕只是梦里的只言,看见的.,却只是黑夜中对视镜面的哀怨。无数次等待中蜿蜒,无数次期待你的流连,总是在睁眼的瞬间什么也看不见。
拿起,放下;再拿起,又放下;拿在手中,默默的关注着,却发现,搅动的,不只是双眼。还有,灯火辉煌中想你的彻夜难眠。
多少个世纪的心恸,多少个消亡后的疼痛。在心灵的引领中出壳,再一次深深感动。总害怕一个声音的牵引,总害怕从此就多一个身影,害怕你走近并带来亲情。
睁开眼,你就不见,原来,你只是——梦中一魇!
佛缘
弘一的传奇让灵魂有了归宿。赵朴初居士曾为弘一写下“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一切幸福的人自会幸福,一切悲苦的人自当悲苦。缘自来时总有因,缘自灭时总有时。内心期盼所有我爱着的人和爱着我的人都可以轻松自在的生活,可以笑眼看这纷纷扰扰,可以接受这缘来缘去。因为在我心中,有的只是祝福,对所有的人的祝福。
昨日也对朋友讲到一老师给我的赠言“知足中不知足,不知足中知足”,我当是用所有的爱心去爱一切可以爱的人,用所有的能量去帮助所有我可以帮助的人。直到有一天,可以让灵魂也如弘一一样宁静归去。
看到幸福的人希望他可以永远幸福,看到有磨难的人期望他坚强地战胜困难,看到伤悲的人祝愿他可以快乐起来,看到顺境中的人希望他永远顺利,看到逆境中的人渴望能够帮助他早日转入顺境……
想必这就是佛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