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天池儿女优美散文

天池儿女优美散文


这里给大家分享8篇天池儿女优美散文,供大家参考。

篇1:天池儿女优美散文

天池儿女优美散文

今年的夏天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夏天,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让热浪肆虐,横扫北半球。中国原有的“四大火炉”如重庆、武汉等,今年仍有更猛的表现,就连号称夏天“凉爽之都”的兰州,竟也连续几天出现四十度的高温。还有离北极圈最近的俄罗斯,这个从来没感到过热的国度因连续的高温天气致使几百人死于滚滚热浪。陇南也不例外,我连续十多天猫在家里,往年很少用的空调今年终于派上了用场,从早到晚地连续工作。

一天早晨,老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去文县天池不?我喜出望外,回答肯定要去,因为天池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再说我上次去天池已经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更何况那次在天池边只待了不到半个小时,简单地录了一段,还没来得及领略到她的风韵便匆匆离开了。

陇南市到天池的距离不太远,不到一百公里,最多两个小时的车程。在去天池的路上,碰到了天池乡的党委书记。天池乡的党委书记竟然是一个女的!这让我惊讶不已。她姓方,因我是头一次见,名字不好问。要知道天池乡是文县比较偏僻的乡镇,旧社会是土匪和强盗的欢乐窝,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女的到这里来当领导。在往一个度假村走时,我问方书记,你在这儿工作,一年能上来一百次吗?她说我来了四年多了,一年二三百次是最少的,最多的时候一天三次。我说,太累了。她说没办法,她要利用各种场合推介天池,将其在短时间内打造成旅游精品,为当地老百姓架起一条致富的金桥。我说离家太远了,一个女同志在农村工作太不容易。她笑了笑说,没办法,顾了东顾不了西。

时间已近中午,天池就在我们的眼前。周围群峰耸立,高入云端,山上生长着针叶和阔叶相杂的树木,山坡上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空气中也就混杂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在这儿感觉不到一点儿酷热,凉风习习,心情也格外开朗起来。简单吃过中午饭,老朋友几个人要到天池里去游泳,我自觉年事已高,已十几年没有下过水,心有怯意,便和方书记聊天,从天池的形成原因和年代,到“5.12”大地震对它的影响,从当地的风土人情谈到天池的开发远景。此时的天池,文静得像一个处子,浩淼烟波连一点涟漪都没有,太阳直射湖面,绿水泛着银光。太阳什么时候不见了,我们谁都没有察觉到,天空中突然下起雨来。游泳的人们在大雨中慢慢走回来。这时我们再看咫尺之外的天池,却什么都看不到了,深深雨雾将几个平方公里的天池笼罩得严严实实。雨越下越大,而天池却寂静无声。方书记说,天池经常这样,有时一天要下两三场,一会就会过去。她的话刚说完,雨就小起来,一会竟然云开雾散了。太阳又出来了,仍旧是蓝天如洗,一点云彩都没有,只是在东边天际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只有身边的树上还在不停落下的雨滴,告诉你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雨!再看天池的水,还是那样清,那样绿。方书记对我说,无论天上下多少雨,天池的水也不会发浑,水位也不会上涨。相反,不论天旱多少天,天池的'水也不会减少,水位也不会下降。

晚上我们就住在度假村,距离天池最多就是百步之遥。周围十分安静,推窗看眼前的天池,在明亮的夜色下湖水泛着暗蓝色的光。我想此刻它也睡着了吧。在城里,空调开着睡觉,都没有天池凉快。这里果然是避暑胜地!

文县天池,是全国四大天池中面积最大的,也是最美的。有人说它是火山爆发的产物,有说它是地震以后形成的堰塞湖。翻阅史籍,天池的形成年代不详。但在六百年前的明代,就有了吟咏天池的诗文。由于地处偏僻,几乎没有什么知名的文人骚客到过这里。天池就如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少女,等待世人来一睹她的芳容。临近的九寨沟,三十年前连当地人都不知道她的壮美,现在却享誉世界。三十年后的天池,会不会以她的美貌倾倒世人?

我们在等待,我们等待着。

篇2:长白山上看天池优美散文

长白山上看天池优美散文

都说长白山的景致非常奇特,天池的湖水深幽清澈,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群山环绕之中,使人如临仙境。早就有上长白山看天池的愿望,九月上旬,我和朋友终于踏上了梦想之旅。车进了山门后,我们换乘了上山的旅游大巴。一路上导游小姐为我们介绍了长白山的地势、位置和迷人的景色。长白山横亘在吉林省东南部中朝两国的国境上,犹如一条鳞光闪烁的巨龙,巍峨磅礴,横卧无际。是我国与五岳齐名的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当大巴把我们带到停车场时,那里已经有许多游客排上了“长蛇阵”在等待乘坐越野车上山顶看天池。

早就听说,想看长白山天池的风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里海拔2000多米,气候变化多端,上山前可能阳光灿烂,但到了山顶可能就会风起云涌。在云遮雾罩下,天池就像羞涩的少女,藏起来不愿与慕名而来的游客见面,据介绍,每年都有80%的探险者都带着遗憾离开,无法见到长白山天池的真面目。幸运的是这天天气明朗,山上能见度很高,我们有机会看见天池,我们就是那20%的幸运者。

排了近半小时的队,我们坐上了越野车,沿盘山公路上山,一路上我们尽管双手紧抓扶手,身体还是被摔的东倒西歪,真够惊险刺激了,惊险之余,我更佩服驾驶员的高超技术。车很快到了山顶停车处,一下车山风陡然扑来,穿着租来的羽绒大衣也无法抵挡阵阵寒风。可是,我们怀揣着那么高的兴致,恶劣的气候也阻挡不住我对神秘自然探寻的.欲望。由于观看天池的观测地点与停车处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必须还要向上攀登,寒冷驱使我们加快脚步沿着一条小路使劲的向上爬去,很快爬上了顶峰,我们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天池。

天池呈椭圆形,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湖,她虽然在群峰环抱之中,海拔只有2194米,却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也是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三江之源。走近天池,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镶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只见那一片湛蓝湛蓝的池水,一尘不染,就像一块纯净的蓝宝石,蓝的令人心醉,美的令人叹息,我们顶着寒风沿着池边向前攀登,从各个角度观赏这一个个美景,池边层峦叠嶂,群峰环抱,迎着阳光的白云峰、玉柱峰、天豁峰、龙门峰……怪石嶙峋,嵯峨秀拔,巧夺天工。天池的美景,让我们觉得如同飘进了仙境。

当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天池,告别长白山的时候,短暂的长白山之行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我默默地在心底说,再见了,长白山!再见了,这让人们魂牵梦萦的奇山美景,这人间天堂。

篇3:天池探春散文

天池探春散文

几阵春风吹过,几场春雨呢喃,几个暖阳抚慰,城里的玉兰花都开了,春天真的如约悄悄的到来了?

星期六,阳光明媚,我和霞带上母亲到上冯的天池去探春。

来到山下,小溪就哗啦啦地沿着上冯古村的山上飘了下来,向来客报告了春情,然后欢快地引领我们一直到山村深处,你瞧,沿岸的柳树都换上了绿色的枝头,车内的音乐正在播放着我最喜爱的歌曲——《燕子飞》,歌曲和车外的情景十分般配, “山上的山花开呀,山下的燕子飞呀,春天它如约悄悄来到,……”郭乔伊在轻柔地唱着。

今天和我一样带着对春天的追求,来此赏春的人可真不少,几处停车场都挤满了车和人。

古渠道里,砌渠壁的石头、沟底的鹅卵石都染上了绿色,流水潺潺,清澈活泼,叮叮咚咚汇入村前的小溪。

草地上,厚厚的枯草下藏着勃勃的生机,嫩绿小草正在努力地探头探脑。

田野里,农民们正在地里耕耘,播下希望的种子,“一年之计在于春”。

站在千年枸骨树下,古老的枸骨翠绿依然,在微风中述说着上冯村的春去春又来。整个古民居沐浴着初春温暖的阳光,一阵湿润宜人的春风吹来,让人顿觉心旷神怡,放眼四望,山村里棵棵树都吐出了嫩芽,几只喜鹊和鸟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叫着,似乎在举办歌唱会,我的心儿也随鸟儿飞翔。

汽车沿着新修的盘山公路来到半山腰一处水池边,池水清且浅,水面不大,附近有一处不大的停车场上停满了车,有座巨大假山依山边,一棵挺拔的松树矗立石间,清纯的泉水注入池里,又从另一边溜走,难道这就是人们说的“天池”吧?这里仅仅是一处泉眼被围了起来的景观而已,未免让我失望,后来一打听,原来真正的'“天池”还在上头呢。

宽阔的公路蜿蜒上升,全刷黑了,路边装了护栏。立于此处,俯瞰,一个个小小的村庄偎依在山下尽收眼底,古朴的小桥流水、池塘、围墙小院,阡陌溪流条条,串联了一个个山村,田地块块,庄稼郁郁葱葱;仰望,不远处的山峰上的亭子里人头攒动,山梁上沿途都是游人,江南的乡村极富诗情画意,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静谧、平和。

此时,一个中年羊倌赶着一群山羊从路边走过,大羊的脖子上的铃铛“叮叮锵锵”,它们丝毫也不畏惧人和车,因为它们才是山里的真正主人呢,我们都是访客。

汽车爬过一道山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宣传牌匾首先映入眼帘,然后才是一片让我们惊讶万分的“天池”了!何谓“天池”?四周山峰相合,围起来的一块几十亩的池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山顶天池了。

站在池边眺望,四周山峰叠翠,山峦上的树木郁郁苍苍,多为青松、翠柏、杉树等等。在绿树之中几簇红色的樱花盛开,点缀在山坡上,像晚霞像红云散落。

在春日暖暖的阳光中,那清澈的池水,蔚蓝晴空上的蓝天白云,真被清澈的池水浸泡,我对“溶溶春水浸春云”深有领悟了。沿着池左边是一处茶树林,高大漂亮的茶树,光滑扭曲的金黄的树干,在阳光下十分耀眼,休憩在茶树下的秋千上,荡几个秋千,暖暖的风儿拂面,对岸远处的山峰在池水蒸腾的氤氲中,呈现出一幅雾蒙蒙的山色。

池中建有九曲回廊通一水榭,坐在精美雕龙描凤的水榭上,池底的鹅卵石历历在目,风,当然是解情的,很温顺,吹在脸上、身上,轻轻地、柔柔的、暖暖的,看着“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很是惬意。

过回廊,听到清泉叮咚之声,泉水从池边的山上顺着怪石涌出,这里就是池水的水源处,岸上的石头都呈黑色,瘦骨嶙峋,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石秀天成,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的一堵浮雕,有的像长龙卧饮,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有的似猴戏蟠桃,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故事。

我喜欢看着泉水清透晶莹慢慢地穿石流出,然后在青石的水潭里酝出无形的旖旎,再溅出无声的水花,掬一捧泉水入口,清洌甘甜爽口。

咕咕泉水积攒的过程是唯美的,生活也一样,真的很想拥有一份清闲和静美,我们要解除生活的忙碌,把自己放逐于深山野林,静静地用心去体会山水间的清幽,坐下来去好好的感受这份大自然早春给我们带来的甜蜜。

篇4:寻梦天池散文

寻梦天池散文

不止一次登临长白山,然而一次又一次与天池擦肩而过,只得遥遥地望向巨峰上盘旋莫测的云,一遍遍摇头哀叹。曾有一位韩国人六度上山不见天池,捶胸顿足,险些发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那里经常是山下一片阳光明媚,山上阴雨连绵。有时在山上走着走着,突然飘来一片云,一场淅淅沥沥的雨就迷蒙一整天,不光打湿衣衫,更打湿心情。

第一次去长白上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记得在白河镇的韩国菜馆里吃饭,听当地人绘声绘色地描述天池,心里便对天池有了深深的牵挂,竟成了一个幽幻的谜。后来又几寻不遇,久而久之,天池在我的内心深处竟被保留起来。心里释然了,便以一颗行者的平常心去想象天池,不渴望,不失落,不急迫,不喜亦不悲。

又一个初秋,朋友恳请一同去天池。正是旅行的好季节,没有丝毫迟疑,放下手中的一切,说走就走,又一次向长白山进发。一路上云嵌幕天,秀树临风。朋友们兴致盎然,洒下无数欢声笑语。到了白河镇已是晚上,大家疲惫不堪。在一个老地方落脚,和店家早已成了朋友,并加了微信联系。老友相见,格外亲切,格外舒坦。

第二天上山时,依旧晴空万里。带领朋友们逐一走完长白上的小景点已经是下午一点了。准备上天池时,突然听说山上下雪了,盘山路滑,暂时封山。我心里一沉,难道我与天池只能止步于神交?

心有不甘,暗下决心,一个字:等。朋友们是第一次来长白山,并不清楚见天池之不易,一排坐在台阶上有说有笑,还不停举起手机拍照互相打趣。此情此景,真不忍心让他们扫兴而归。很多游客渐渐失去信心,像逃兵一样,怏怏地下山了。我带领大家继续等待山上传来的消息,一会儿是乐观的,一会儿是犹疑的,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一个小时过去了,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惊呼,放票了!游客们一拥而上,那阵势,像各路大军来此夺宝。

很快,我们便盘桓在一座2700米的高山上了。渐渐的,树没了。渐渐的,草没了。云却离我们越来越近,时开时合,飘飘摇摇。温度越来越低,只剩下漫山遍野的高山苔藓,浓郁的赤红色,让人悟道于生命的顽强与不可战胜。我们乘坐的中巴在山间快速迂回,险象环生,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快,像要飞起来一样。同伴们在弯口处一次又一次高声惊呼,手里紧握着相机把握着一个又一个瞬间即逝的美景。

经历了几十个弯口,中巴停在一片空茫的低坪上。虽然只是初秋,这里却冷冽无比,空中偶尔飘下雪花。无数游客已走在曲折的木栈道上,向一个方向移动过去。我知道,这一次天池真的是近在咫尺了。

天空上的云朵时来时往,不肯停步,总是遮挡住我们的眼睛,而我终于还是目睹了天池的容颜。宁静似镜,碧蓝如玉,庞大而秀美,深沉而洁净。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在火山口形成的湖泊,只有出水口,没有入水口,更增加了天池的神秘。环岸不是一般湖泊沃土拥翠,而是寸草不生的'山峦,起起伏伏,连绵不绝。放眼看去整个天池像一朵巨大的莲花,简洁大气而又宁静优雅。

刚下过雪的天池更是气象万千,动感极强。风动、云动、雾动、水动,瞬息万变,任性而又妩媚。周围十六座奇异峻峭的山峰临池耸立,倒映湖中,波光峦影,蔚为壮观。天池上空流云急雾变幻莫测,时而云雾飘逸,时而云收雾敛,绘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绝妙景观。很久以来,传说池中潜伏着一条龙,长流不息的天池水就是龙吐出来的。因此,天池又叫龙潭,天池水被奉为圣水。

闭上眼睛,感受这份静谧与深邃,内心却波澜翻滚,不肯停下来。这份美好不知道该如何保存,如何收场。把帽子放下来,任从天池来的风吹乱头发,任天池来的云拂过我的面颊。伸出手去,觉得抓住了些什么,忽地又从指缝间溜走了。

站在天池边凝神良久,回不过心神。我禁不住大声喊出来:“天池,我来了!”没想到很多人跟着我一起喊起来。

其实,完成一个心愿或实现一个梦想很简单,只要你背起行囊,走起,坚持。

篇5: 天池游记散文

天池游记散文

中秋时节,和朋友相邀去吉林长白山天池旅游。也许是对天池早已神往,此行心中充满了期待。

轿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道路两边,群山依旧苍翠,还没被秋风涂抹上色彩,各种混合生长的树木排列成一幅立体的画卷,在我们的眼前一幅幅展现。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蓝天白云是画卷的背景,相得益彰。 行进在这流动的画面当中,融入这美丽的大自然,感受着在城市之外的兴奋喜悦,敞开心扉,心旷神怡。

经过七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在距天池不远的一个小镇落脚休憩。第二天清晨,整装向天池进发。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乘坐观光车向天池脚下奔去。车内游客来自各地,还有几位俄罗斯的青年男女。他们唱着本民族的歌曲,尽情表达着快乐的情绪。一曲唱罢,国内几个年轻的姑娘也唱起了流行歌曲,歌声,笑声,掌声在车厢内飘荡。导游说天池的旅游季节是每年的五至十月份左右,其他时间冰冻路滑不好上山,最佳月份是六七月份,那时山坡上开满了鲜花。

四十多分钟的路程在欢歌笑语中很快度过,观光车在山脚下停靠。一打开车门,车内的.暖气与外界的冷空气交汇,让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才九月份的天气,山顶上已有了一层薄薄的积雪。在北方司空见惯的白雪,此时遇见也觉得新奇,可爱。现在的天池脚下已是海拔千米以上,天池的水平面海拔高度是2192多米,长白山主峰高2691米,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峰。要登上天池需要途径1236个台阶,有二条道路并行。一条是石板铺就,一条是木质搭建,供游客行走。登上一段台阶后便觉得胸闷气短,缓步继续前行一段后,这种不良的感觉在慢慢地消退。

终于到达山顶了,虽然被冷风吹得头脑发木,还是快步走到天池边缘,一眼望去,天池尽收眼底。在群山环抱之中,有一泓碧蓝澄清,略带一些绿色的池水呈现在眼前,她纯美幽深的颜色无法用语言准确描绘。四周群山覆盖的白雪,更衬托她的圣洁。当我站在真实的情景面前时,我竟无言以对。这就是神往已久的天池吗?这就是传说中有水怪的天池吗?这就是脱俗得像深谷幽兰一样的天池吗?她仿佛像仙女遗失在人间的一面镜子,独处静卧在高山之上,吸引众多的仰慕者,不顾山高路远来一睹她的真容。

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盆状山口,常年积水形成天池。天池湖面很开阔,平静,南北长4,85公里,东西宽3,35公里,池水总面积达9,98平方公里,最大水深可达373米,即使是平均水深也在200米以上,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约达20亿立方米,同时,长白山天池也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之源”的雅称。望着近在咫尺的天池,种种关于她的传说,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神秘的面纱现已掀开,而我现在只想静静地欣赏她的幽美。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映衬在幽蓝的湖水上,淡淡的白雪为她装饰,秋高气爽的天气,更让她毫无掩饰地展现自己的高洁美丽。面对大自然的天作,惊叹她的浑然天成,美的纯净,美的超然。

下山的旅游路线有一处景点叫梯子河。走到近前一看不过是两三米宽的一条深沟而已。枝枝叉叉的树丫已经把它隐藏得很好了,旁边加了简单的护栏。探头一看,晕啊!那深达几十米的沟壑,陡峭直立,岩壁上面长满了青苔。水流在石缝间奔涌,声势浩大,响声震天,大有不觉此处听惊雷的效果。

再往下就是大峡谷的景点了。穿行在林间搭建的木质栈道上,看那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横亘的枯木,根枝裸露腐朽更突显森林的自然生态。林中幽静,清新的氧气,浓浓的野草气息一阵阵扑面而来。两山之间是地壳运动制造的各种奇峰怪石,拔地而起,直刺云天。真是敬畏大自然的神力,鬼斧神刻,创造出的精彩。

旅游结束了,回首眺望对身后的天池,长白山说声再见了。驱车返回,已是夕阳西下,余辉洒在山川,镀上了一层金黄。夕阳的依依不舍,亦如我此刻的心境。天池的倩影,此时如幻灯片一样在脑海里一幕幕重放,回味。

想去一个地方往往是因为向往,是因为那个地方的神秘,是因为有关于它的传说,更是此去一路的心情……

篇6:家有儿女经典散文

家有儿女经典散文

我有一双儿女,儿子23岁,女儿13岁。呵呵!大家谅解,我可不算违反计划生育啊!

这两个冤家,别看年龄相差十岁,只要在一起,唇枪舌战吵得不可开交,就说看电视吧!女儿爱看动画片,儿子想看故事片,一个遥控器你争我抢,时常是女儿战败、大哭而告终。

一听到女儿向我哭诉,我的气也不打一处来,吆喝完儿子,再哄一下我的小千金。不是姊妹两不亲近,而是儿子故意逗她乐的,用儿子的话说:“只有把妹妹逗哭了,他才开心。”

吃饭的时候,是儿子女儿斗嘴最激烈的时刻,一盘菜、一块肉争来抢去,碗筷敲得脆声响,一家四口人埋怨声、吆喝声震耳欲聋。

做个小生意,家里常年凉锅子、冷灶,一日三餐就在店里凑合着吃饭,店前人行道是我们吃饭的餐厅。

一次,我用心用意坐一桌饭菜,儿子下学饿得慌,女儿两岁的多嘴馋,吃饭时,一块肉两人抢着吃,战争就这样打响了。

女儿哭着非吃,儿子死活不让,我实在看不过,夹起肉送到女儿嘴里,这时,儿子恼了,说我偏心,抡起胳膊把筷子摔在饭桌上,该死的筷子飞起来,细尖的一头刚好扎在女儿的鼻孔里,当时,鲜血直流,女儿大哭喊疼,我被当时情景震呆了,急忙丢下碗筷,骂儿子快去打盆水给女儿擦洗,老公一看女儿鼻子直往外窜血,恼羞成怒,飞起臭脚踹了儿子一脚,又拿起凳子大声漫骂,凳子举过头朝儿子身上炸,路人看我们一家子,吃饭还吵得一塌糊涂,连忙来劝说,好歹,儿子知道理亏,一语不发任大人训斥,好好地一屯午饭,就这样不欢而散。

事后,想想真让人后怕,幸亏飞起的筷子扎在女儿的鼻孔里,要是遭麻住眼晴,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说来可笑,在儿子刚上高中的时侯,一星期不见他的面,就总想,儿子在校吃不好饭,学习辛苦。星期天,儿子回来,当然好吃好喝招待,姊妹两都爱吃米饭,炒鸡块、炒肉丝、烧茄子之类家常菜。女儿多心眼,一看到我做这几样菜,小嘴撅起,恶狠狠地说:“知道是他回来,以后不准做好饭让他吃,他回家你的做玉米烫、炒萝卜菜才行。”

某天,女儿放学回来,看见我焖米、炖鸡肉,一言不发,坐在凳子上大哭,我又生气又好笑的说:“好饭大家吃,你在家,想吃啥买啥,有福的是你,女儿一个劲的哭,引来邻居大笑。

今年,儿子大学毕业,马上要参加工作,自从儿子上大学后,女儿也变得乖巧懂事,儿子放假回来,知道亲近,吃啥用啥不在你争我抢,我这个当妈的,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我的小棉袄性格内向、聪明伶俐,别看她岁数小,高高的'个子,一头乌黑的长发、浓眉大眼,樱桃小口、白里透红的脸蛋,在家从不惹我生气,学习踏实迈力,在学校一贯表现的很好,记得上次开家长会,数学老师对我说:“你女儿特懂事,班里的开关不在她的位置前,亲眼看到好几次,放学后灯没人关,她主动跑去把开关关掉。”呵呵,这个我信,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常听老师夸她怎么怎么有眼色等等。

儿女们一天天的长大,我们娘三个走在路上,一人搀我一只胳膊,说说笑笑,甭提我心里有多高兴。.不知不觉中自己慢慢变老了,腿脚也不利索,虽然发白眼花,但是,此时此刻心里是甜蜜蜜的.岁月就是这样无情.我的儿女们,未来属于你们,希望你们学习进步,将来有出息。

宝贝们,爸妈虽然不能给你们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我们一定会尽最大能力满足你们的精神需求,让你们无忧无虑、健康快乐、长大成才。

篇7:散文《儿女》朱自清

散文《儿女》朱自清

儿女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 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十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在胡 适之先生的《藏晖室札记》里,见过一条,说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是不结婚的;文中并 引培根的话,“有妻子者,其命定矣。”当时确吃了一惊,仿佛梦醒一般;但是家里已是不 由分说给娶了媳妇,又有甚么可说?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 上这么重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命定”是不用说了;从孩子们那一面说,他们该 怎样长大,也正是可以忧虑的事。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 不成。自然,“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父亲,闭 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 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 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像抚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 的。有一回,读了有岛武郎《与幼小者》的译文,对了那种伟大的,沉挚的态度,我竟流下 泪来了。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 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 怎样待我们来着!人性许真是二元的,我是这样地矛盾;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

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的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 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 “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 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 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 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 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 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 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 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 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 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 便是游戏。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 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竟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我大抵 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 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 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我若坐在家 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若是雨天或礼拜日, 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竟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我 常和妻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进 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

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像 一匹野马,那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 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阿 九才两岁半的样子,我们住在杭州的学校里。不知怎地,这孩子特别爱哭,又特别怕生人。 一不见了母亲,或来了客,就哇哇地哭起来了。学校里住着许多人,我不能让他扰着他们, 而客人也总是常有的;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 顿。这件事,妻到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忍;她说我的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 子!我近年常想着那时的光景,也觉黯然。阿菜在台州,那是更小了;才过了周岁,还不大 会走路。也是为了缠着母亲的缘故吧,我将她紧紧地按在墙角里,直哭喊了三四分钟;因此 生了好几天病。妻说,那时真寒心呢!但我的苦痛也是真的。我曾给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 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这虽是气愤的话,但这样的心情,确也有 过的。后来孩子是多起来了,磨折也磨折得久了,少年的锋棱渐渐地钝起来了;加以增长的 年岁增长了理性的裁制力,我能够忍耐了——觉得从前真是一个“不成材的父亲”,如我给 另一个朋友信里所说。但我的孩子们在幼小时,确比别人的特别不安静,我至今还觉如此。 我想这大约还是由于我们抚育不得法;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代我们负起责任,却 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

正面意义的“幸福”,其实也未尝没有。正如谁所说,小的总是可爱,孩子们的小模 样,小心眼儿,确有些教人舍不得的。阿毛现在五个月了,你用手指去拨弄她的.下巴,或向 她做趣脸,她便会张开没牙的嘴格格地笑,笑得像一朵正开的花。她不愿在屋里待着;待久 了,便大声儿嚷。妻常说,“姑娘又要出去溜达了。”她说她像鸟儿般,每天总得到外面溜 一些时候。闰儿上个月刚过了三岁,笨得很,话还没有学好呢。他只能说三四个字的短语或 句子,文法错误,发音模糊,又得费气力说出;我们老是要笑他的。他说“好”字,总变成 “小”字;问他“好不好?”他便说“小”,或“不小”。我们常常逗着他说这个字玩儿; 他似乎有些觉得,近来偶然也能说出正确的“好”字了——特别在我们故意说成“小”字的 时候。他有一只搪瓷碗,是一毛来钱买的;买来时,老妈子教给他,“这是一毛钱。”他便 记住“一毛”两个字,管那只碗叫“一毛”,有时竟省称为“毛”。这在新来的老妈子,是 必需翻译了才懂的。他不好意思,或见着生客时,便咧着嘴痴笑;我们常用了土话,叫他做 “呆瓜”。他是个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来,蹒跚可笑;若快走或跑,便更“好看” 了。他有时学我,将两手叠在背后,一摇一摆的;那是他自己和我们都要乐的。他的大姊便 是阿菜,已是七岁多了,在小学校里念着书。在饭桌上,一定得啰啰唆唆地报告些同学或他 们父母的事情;气喘喘地说着,不管你爱听不爱听。说完了总问我:“爸爸认识么?”“爸 爸知道么?”妻常禁止她吃饭时说话,所以她总是问我。她的问题真多:看电影便问电影里 的是不是人?是不是真人?怎么不说话?看照相也是一样。不知谁告诉她,兵是要打人的。 她回来便问,兵是人么?为什么打人?近来大约听了先生的话,回来又问张作霖的兵是帮谁 的?蒋介石的兵是不是帮我们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短不了,常常闹得我不知怎样答才 行。她和闰儿在一处玩儿,一大一小,不很合式,老是吵着哭着。但合式的时候也有:臂如 这个往床底下躲,那个便钻进去追着;这个钻出来,那个也跟着——从这个床到那个床,只 听见笑着,嚷着,喘着,真如妻所说,像小狗似的。现在在京的,便只有这三个孩子;阿九 和转儿是去年北来时,让母亲暂时带回扬州去了。阿九是欢喜书的孩子。他爱看《水浒》, 《西游记》,《三侠五义》,《小朋友》等;没有事便捧着书坐着或躺着看。只不欢喜《红 楼梦》,说是没有味儿。是的,《红楼梦》的味儿,一个十岁的孩子,哪里能领略呢?去年 我们事实上只能带两个孩子来;因为他大些,而转儿是一直跟着祖母的,便在上海将他俩丢 下。我清清楚楚记得那分别的一个早上。我领着阿九从二洋泾桥的旅馆出来,送他到母亲和 转儿住着的亲戚家去。妻嘱咐说,“买点吃的给他们吧。”我们走过四马路,到一家茶食铺 里。阿九说要熏鱼,我给买了;又买了饼干,是给转儿的。便乘电车到海宁路。下车时,看 着他的害怕与累赘,很觉恻然。到亲戚家,因为就要回旅馆收拾上船,只说了一两句话便出 来;转儿望望我,没说什么,阿九是和祖母说什么去了。我回头看了他们一眼,硬着头皮走 了。后来妻告诉我,阿九背地里向她说:“我知道爸爸欢喜小妹,不带我上北京去。”其实 这是冤枉的。他又曾和我们说,“暑假时一定来接我啊!”我们当时答应着;但现在已是第 二个暑假了,他们还在迢迢的扬州待着。他们是恨着我们呢?还是惦着我们呢?妻是一年来 老放不下这两个,常常独自暗中流泪;但我有什么法子呢!想到“只为家贫成聚散”一句无 名的诗,不禁有些凄然。转儿与我较生疏些。但去年离开白马湖时,她也曾用了生硬的扬州 话(那时她还没有到过扬州呢),和那特别尖的小嗓子向着我:“我要到北京去。”她晓得 什么北京,只跟着大孩子们说罢了;但当时听着,现在想着的我,却真是抱歉呢。这兄妹俩 离开我,原是常事,离开母亲,虽也有过一回,这回可是太长了;小小的心儿,知道是怎样 忍耐那寂寞来着!

我的朋友大概都是爱孩子的。少谷有一回写信责备我,说儿女的吵闹,也是很有趣的, 何至可厌到如我所说;他说他真不解。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圣陶也常常为孩子操心:小学毕业了,到什么中学好呢?——这样的话,他和我说过两三回 了。我对他们只有惭愧!可是近来我也渐渐觉着自己的责任。我想,第一该将孩子们团聚起 来,其次便该给他们些力量。我亲眼见过一个爱儿女的人,因为不曾好好地教育他们,便将 他们荒废了。他并不是溺爱,只是没有耐心去料理他们,他们便不能成材了。我想我若照现 在这样下去,孩子们也便危险了。我得计划着,让他们渐渐知道怎样去做人才行。但是要不 要他们像我自己呢?这一层,我在白马湖教初中学生时,也曾从师生的立场上问过丏尊,他 毫不踌躇地说,“自然啰。”近来与平伯谈起教子,他却答得妙,“总不希望比自己坏 啰。”是的,只要不“比自己坏”就行,“像”不“像”倒是不在乎的。职业,人生观等, 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定的好;自己顶可贵,只要指导,帮助他们去发展自己,便是极贤明的办 法。

予同说,“我们得让子女在大学毕了业,才算尽了责任。”SK说,“不然,要看我们 的经济,他们的材质与志愿;若是中学毕了业,不能或不愿升学,便去做别的事,譬如做工 人吧,那也并非不行的。”自然,人的好坏与成败,也不尽靠学校教育;说是非大学毕业不 可,也许只是我们的偏见。在这件事上,我现在毫不能有一定的主意;特别是这个变动不居 的时代,知道将来怎样?好在孩子们还小,将来的事且等将来吧。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培养 他们基本的力量——胸襟与眼光;孩子们还是孩子们,自然说不上高的远的,慢慢从近处小 处下手便了。这自然也只能先按照我自己的样子:“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光辉也罢,倒 楣也罢,平凡也罢,让他们各尽各的力去。我只希望如我所想的,从此好好地做一回父亲, 便自称心满意。——想到那“狂人”“救救孩子”的呼声,我怎敢不悚然自勉呢?

1928年6月24日晚写毕,北京清华园。

(原载1928年10月10日《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号)

篇8: 家有儿女散文

家有儿女散文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妻子说,你就别回去了,春节过后不忙时,我陪你一起回。妻子在商场上班,越是节假日越忙,难得抽空和我“夫妻双双把家还”。

我说,那哪成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妈的脾气,等不来我们,家里的年准过不好。去年,儿子小,我们没有及时回去,害得妈在除夕寒夜的冷风里吹了一夜,还一直念叨着我们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回到家,母亲大病了一场。说什么今年也得及时回。

妻子只得替我们收拾行囊,事先备好的礼物和孩子们替换的衣物,足足收拾了鼓鼓囊囊的一个大包。

原打算只带女儿,可儿子哭着闹着也要去。没办法,只好一手牵了一个,身上背着重重的行李。那时,女儿刚好五岁,儿子还不到二岁。

天上零星地飘着雪花,可长途汽车上却一点都不冷。小小的空间里人满为患,挤得满满当当。由于只买了一张票,我只好站着,让两个免票的孩子坐在位子上。可是儿子太霸道,怎么也不让他的姐姐坐,连女儿靠在位子上都不行。我一时气极,刚要给他一巴掌,他就大哭耍起了赖。女儿倒是很乖巧,一边哄着弟弟,一边很懂事地站在我的身旁。售票员前来查票,用眼睛斜斜地看了一眼女儿,没说什么就走开了。女儿奇怪地问:为什么不查我的票?我说你还不足1米2。女儿高高地垫起脚跟,说:爸爸、爸爸,这总可以买票了吧?买了票,是不是阿姨就可以给我们位子坐啦?我说傻孩子,买票要花很多钱的,女儿一听,马上把头低了下来,唯恐售票员再看到她垫高的样子。

车子晃晃悠悠了近两个小时,才驶进了县城的汽车站。儿子已经在座子上熟睡多时了。女儿则被挤得满头是汗。抱了儿子、牵了女儿,下车准备去行李架上去取行李。但见几个五大三粗的人,已经爬到了高高的行李架上,把所有的行李悉数卸下。我找到了自己的包,正要对他们说声谢谢,其中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人走到我的面前,手一伸:俺给你卸下来的,快给钱吧。

还要给钱,多少?

五块。

五块?!

我的车票,还不到五块钱呢,我们可是老乡啊。

别给我套近乎,快给钱,我还要去接别的活。那人已经一脸的不耐烦。

你这不是宰人吗?我又没让你卸!我也有些生气了,其他的乘客也显出愤愤不平的样子。

那老子再给你扛上去,你还要再加五块,拿十块钱。不然,老子这就揍你!他已开始满口脏话,其他同伙也纷纷聚拢来,做好了打架的准备。

这不明摆着大白天欺负人吗?难道,这些就是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的同胞兄弟?

儿子已被他们的架势吓得嚎啕大哭。女儿躲在我的身后,扯着我的衣袖小声对我说:爸爸,我们遇到强盗了吧,要不快告诉警察叔叔,来抓他们。我苦笑着摇了摇头,女儿眨巴着眼睛,又对我说,那就把钱给他们吧,以后我和弟弟都不长高,坐车就不要钱了,省了钱不就补上来了吗?

我听了女儿的话,心头一热。把钱猛甩给那人,提了行李就走。那群人一哄而散,又去其它车上去从事强装强卸的营生了。

出了车站,距离去乡下的北关短途车站还有近一千米的路程。一群三轮车夫蜂拥而至,把我们爷仨团团围住,恨不能疯抢了我们去。我唯恐他们再敲竹杠,就拼命拉了女儿冲出重围。有个不死心的车主仍推了车,锲而不舍地跟在后面。

我可怜地看了一眼去年刚做过心脏手术的女儿,忍不住回头问,去北关多少钱。五块。那人很爽快地答。又是五块?我犹豫迟疑着。

女儿拉着我的衣襟,小声说,爸爸别再花钱了,我能走路呢。说着,雄赳赳、气昂昂走到了我的前面。后面跟着的车夫,忙改了口,那就三块。三块我们也不坐!女儿爽快地替我答。那人很扫兴地转头而回。女儿高兴地对我说,爸爸,我替你把尾巴甩掉了。

回到家,女儿的脚已磨出了串串血泡。母亲心疼地数落起我来,能省几个钱呢,让孩子跟着你遭罪。

以后,一双儿女就经常跟我回乡下的老家。每次坐车,两个孩子就竭力地把头缩进衣领里,然后蜷缩在那张唯一的票所对应的位子上,我知道两个孩子已懂得替我省钱。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

有一次,售票员冷冷地来到我的面前,说:给孩子买张票吧。我分辨说,上个月两个孩子还是免票。上个月?上个月你孩子还没这么高呢,已经免费坐了这么多次车,也该买票了,不信,我量给你看。她不由分说,拉起女儿,站在门口的印记处,恰好刚过1米2的线。我红了脸掏钱,暗自佩服售票员的眼力。女儿高兴异常,一蹦老高:爸爸,我是大人了、我也能买票了!儿子听了,吵吵着也要买票。惹得一车人哈哈大笑。

再后来,女儿、儿子纷纷上了学,跟我回家的次数日渐稀少,妻子怕耽误了她们的学习。孩子们就多了一丝丝的盼望,盼望放假好跟着做父亲的我回老家。

儿子每次回家,总喜欢一个人聚精会神地蹲在鸡舍的旁边,看奶奶家的那只芦花鸡下蛋。下了蛋,他就学着鸡的叫声,马不停蹄地把温热的蛋交给奶奶。母亲则再拿出积攒的蛋,给孩子们煮上满满的一小锅茶叶蛋。女儿则喜欢跟了叔叔到苹果和梨的园子里采摘时鲜的水果。她吃起水果不要命,可以连吃数只也不过瘾。

有一次,我独自回家,远远就看到父亲和母亲于村口眺望。走近了,我给母亲打招呼,她仿佛置若罔闻地继续往后瞅,之后就是满脸的失望,我连忙拿出孩子们得的奖状,说她们如今学习紧张,不能来,让我给二老捎来了奖状。父亲高兴的不得了,一把接过,逢人就夸:你们看我的孙子、孙女多出息,每学期都是三好学生。父亲扭头对我说,你不知道你母亲老早就盼着你们来,家里产的水果足足留了几大筐,还有鸡蛋,都搁坏了不少,也不舍得吃。我听了,眼圈立刻红了。

如今女儿、儿子也都成了出巢的候鸟,已远赴外地求学、求职。每次离家辞行,妻子总免不了含泪叮嘱:要经常给家里写信、打电话。儿女们从车窗探出头来,一边答应母亲,一边对我挥手:爸,一定要多替我们去看望爷爷奶奶!

儿女们袅袅的余音随着远行的车,飘出好远好远。我知道,我的生命里,又多了一轮永恒的牵挂。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