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有散文集:
1、《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
2、《掌上雨》,文星,1964。
3、《逍遥游》,文星,1965。
4、《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5、《焚鹤人》,纯文学,1972。
6、《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7、《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8、《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9、《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987。
10、《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11、《隔水呼渡》,九歌,1990。
12、《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13、《井然有序》,九歌,1996。
14、《日不落家》,九歌,1998。
15、《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16、《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简介余光中: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逍遥游》《四月》《我的四个假想敌》《焚鹤人》等等
(三)余光中著作目录 1、 诗集
《舟子的悲歌》,野风,1952。
《蓝色的羽毛》,蓝星诗社,1954。
《钟乳石》,中外画报,1960。
《万圣节》,蓝星诗社,1960。
《莲的联想》,文星,1964。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
《高楼对海》,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2、 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
《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
《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3、 翻译
《梵谷传》,重光文艺,1957。
《老人和大海》,重光文艺,1957。
《英诗译注》,文星,1960。
《美国诗选》,今日世界,1961。
《英美现代诗选》,学生,1968。
《录事巴托比》,今日世界,1972。
《不可儿戏》,大地,1984。
《土耳其现代诗选》,林白,1984。
《温夫人的扇子》,大地,1992。
《守夜人》,九歌,1992。
《理想丈夫》,大地,1995。
余光中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有散文集:
1、《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
2、《掌上雨》,文星,1964。
3、《逍遥游》,文星,1965。
4、《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5、《焚鹤人》,纯文学,1972。
6、《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7、《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8、《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9、《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987。
10、《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11、《隔水呼渡》,九歌,1990。
12、《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13、《井然有序》,九歌,1996。
14、《日不落家》,九歌,1998。
15、《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16、《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简介余光中: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乡愁
现代 ·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死亡,你不要骄傲
书斋·书灾
猛虎和蔷薇
鬼雨
逍遥游
四月,在古战场
南太基
地图
给莎士比亚的一封回信
下游的一日
食花的怪客
伐桂的前夕
丹佛城
论夭亡
山盟
听听那冷雨
朋友四型
幽默的境界
不朽,是一堆顽石
花鸟
沙田山居
尺素寸心
催魂铃
牛蛙记
秦琼卖马
我的四个假想敌
开卷如开芝麻门
记忆帘铁轨一样长
樵夫的烂柯
夜读叔本华
假如我有九条命
娓娓与喋喋
德国之声
红与黑
自豪与自幸
开你的大头会
日不落家
从母亲到外遇
思蜀
金陵子弟江湖客
文章《万里长城》中,余光中的思乡爱国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看到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登上万里长城的照片时,他像是给谁当胸猛锤了一拳——自己都还没登过的万里长城,一个外国人居然大模大样地站在龙背上——他的心里异常悲愤。
一张照片能够引起这样剧烈的反应,这正是余光中对于祖国母亲的深爱和敬畏,他不容许外人有任何的亵渎和嘲弄。基辛格站在长城上不行,伏尔泰说长城是一面竖向恐怖的纪念碑,也令余光中非常不快。
故乡就是这样神圣般的存在,自己爱她都来不及,又岂能容许别人对她说三道四,亵渎玩味呢
余光中,闽南人,一九二八年生于南京。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亦自命江南人。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诗文兼擅,并营评论与翻译。多次获文学大奖。风格屡经蜕变,出书四十种,影响深远。他的散文,阳刚与阴柔并工,知性与感性并济,文言与白话交融。梁实秋言:“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楼肇明称余光中是“第一个揭橥变革五四现代散文的旗帜”,其散文“气势宏大,语言犹如阅兵方阵,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
余光中经典散文
余光中,祖籍湖南,生于台湾,是当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化评论家。他以其深邃的思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丰富的内涵,成为华文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作为一位卓越的散文家,余光中创作了多篇经典散文,深受读者喜爱。这些散文作品展示了他对人生、社会、文化和人性的独特洞察力,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和思想体系。
余光中的散文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将中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相结合,展现出鲜明的个性和深邃的思考。他以触动灵魂的方式,描述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自然界的思索以及社会变迁带来的冲击。他的作品情感真挚、朴实无华,以幽默或讽刺的语言唤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
同时,余光中的散文追求艺术与人生的完美结合,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他对人性的思考。他的作品强调内涵的表达,注重文字之美和节奏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无限的思辨和美感。余光中的散文给人以启迪与思考,让人对人生的真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是余光中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之一。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一幅幅恢弘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山水的审美和感悟,他以文字之道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篇散文以其宏大、激荡的气息,让读者仿佛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内涵。
2.《听琴》
《听琴》是余光中以音乐为主题创作的经典散文之一。在这篇作品中,他借着对音乐的欣赏,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余光中以自己生活中的琐事,将琴声与人生的韵律相结合,抒发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思考。
3.《一个人的朝圣》
《一个人的朝圣》是余光中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品。通过对一次独自朝圣的描写,他展示了对信仰和精神世界的思考和追寻。他以朴实、真挚的文字,勾勒出一个人对信仰的追求和内心的奋斗,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超越。
余光中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引领着读者思考人生、面对现实、追求内心的真善美。余光中的散文给予人们心灵上的滋养和启迪,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一份内心的归属和寻求精神的净化。
余光中经典散文成为华文文学的瑰宝,他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和推崇。通过他的散文,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邃,同时也感受到他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剖析。他用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情节,给予读者强烈的心灵触动和思考的启示。
总之,余光中的经典散文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写作才华,更代表了华文散文的精品之一。他的作品将会继续影响和感染着无数读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无论是在文字的世界中沉浸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体会,余光中的散文都会给予人们一份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这是一篇关于余光中经典散文的长篇博客文章。文章介绍了余光中的背景和他作为散文家的特点。同时列举出了他的几篇经典散文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简要描述。文章还探讨了余光中的散文给予读者的影响,并总结了他的作品对华文文学的重要性。文章兼具学术性和感染力,它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余光中的散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