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民生财政建设的不足,从如何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民生财政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进行关于民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了能够提升民生财政建设水平的若干建议,以便为相关财政工作者提供参考,力争全面促进财政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民生财政建设若干思考
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财政体系,伴随着我国对民生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生财政建设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大关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生活保障领域、就业领域等重点领域,民生项目的投资更是呈直线增加态势。无容置疑,民生财政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点项目,在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从“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角度出发,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详细思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伴随着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事务需求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也引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民利益诉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改善民生建设的难度,民生建设改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要知道,民生财政是“庶政之母”,加强民生财政建设能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压力,消除社会经济矛盾,确保社会经济得以长久稳定发展。以下就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展开分析。
1.1、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改善民生财政建设,宏观角度上是要求财政建设从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改革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教育领域、住房保障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消耗,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而达到“中国梦”与“人民梦”的相互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民生基础。
1.2、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多方面要素支持,宏观角度上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财政分配功能作用与地位,着重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把财政支出向人民群众保障领域转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包括公共卫生医疗设备、教育、社会住房等社会服务问题,进一步缓解社会民生矛盾。
1.3、是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具体体现
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普遍增长,且多数地方占到了当地公共财政支出的50%以上。以安徽省为例,据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2012年,安徽省民生支出3161.2亿元,增加553.8亿元,增长21.2%,占全省财政支出近80%。”一系列数据说明了民生支出比重正在不断优化。可见,加强民生财政建设,必须把财政支出重点向人民群众公共需要或公共服务转移,解决公共服务不到位的局面,进一步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2、民生财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管理体制问题
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拨款的形式也向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发展,政府投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决策权都在上级领导手上,下级领导空有管理头衔,却无法实施正确的管理权限。这种不平衡的决策方式,使得地方政府压力加大,导致很多民生政策无法落到实处。除外,由于财政局财政管理的组织建设不完善、财政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职能分配不明确。财政局在进行财政管理工作时,缺乏健全的财政管理监督与控制体系,甚至出现私自挪用单位内部资金、私设账外账,避开财政监督把单位预算外的收入据为私有,进行公款玩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局的经济利益,民生财政建设受到影响。
2.2、财政约束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财政决算预算看来,财政管理模式单一,无法精确、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资金等情况。从财政局发布的财政预算信息来看,财政报告不够全面,对资金使用细化不到位,存在多方面不足,极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公开透明度,这种模式下的财政报告也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生建设工作开展的难度。
2.3、资金管理问题
首先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相关的一些民生领域尚未完全向社会资金开放,再加上社会公益、慈善等民生领域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得社会资金流入民生建设领域的渠道单一,民生建设支出仍然需要附属财政投入。
其次是民生资金使用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民生建设项目虽然遍布社会各大民生领域,然而发达地区却相比于经济欠发达或者偏远地区更为深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这种经济条件较好的大环境背景下,出现“越位”的情况就比较多;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到经济限制,一些应用政府承担的民生领域得不到相应的建设,多会出现“缺位或不到位”的状况。显而易见,民生建设现阶段还存在明显的资金管理难题,出现地区建设不平衡现象。
3、完善民生建设的几点可行性策略
民生建设工程意义重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针对当前民生建设工程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加以改变,才能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民生财政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的多重效应。
3.1、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通过把财政支出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转型,凸显社会公共保障在国民经济总值当中的比重,加大公共设备与产品的供给,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互统一,让民生建设项目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得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3.2、要以财政改革为先导,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实践证明,行政改革与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会引发行政建设改革同步改革。因此,财政制度改革可以作为先导,现行一步进行改革,引导政府行政改革。例如通过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加强对单位基层和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确保财政管理记录、财政报告信息和其他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在企业岗位设置上,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制定比较合理的,操作性强,有激励性的考核方案,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制约为主体的运作模式,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3.3、继续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政府。民生建设工作不仅联系着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处室,与千家万户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一些欠发达地区及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财政财力不足。民生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建设。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应重点建设,而一些地处偏远,远离中心城区的地区应充分放权,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4、结语
民生财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单是为了优化民生管理,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使民生财政建设发挥最大的功能效应,从而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思考,以找出提高建设水平的可行性策略,对于实现民生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光荣.解决民生问题的路径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2012(03).
[2]胡建国.对安徽省构建重大民生资金监管工作机制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5).
[3]杨志安,闫婷.关于民生财政本质的探讨[J].商业时代,2012(17).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否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关乎"中国梦"能否实现的一件大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抗拒西方文化冲击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39-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为大学生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对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提出现实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祖国的栋梁之才,需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决心,拥有共产主义理想并付诸实践。然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中出现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倾向一旦为西方分裂势力、反华势力所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只有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内涵,深挖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并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使大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先进性,才能实现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学术界未给出具体定义,学界采用的是费孝通先生的阐释,即:“‘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文化自信”就是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形成的肯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也可以把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概括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其特色和发展方向的掌握,了解其内涵,产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敬和自豪感,进而热爱自己的国家,愿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文化自觉”是基础,“文化自信”是发展,基础决定发展,发展巩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有了文化自觉,对自身及自身所处的文化氛围有了正确认识,就形成了文化自信,更加坚信自己的国家会富强,文化更先进。同样,文化自信必然让人们更珍惜这种文化,发现这种文化的独到与优秀之处,产生更坚定的文化自觉,从而更加珍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
(一)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举世瞩目,可是,近代以来中国却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西方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更加剧了旧中国的衰落。时至今日,虽然我国已经崛起,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显著变化,但是距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进程也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对西方文化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认为中国所以落后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落后,中华民族不如西方民族、中华文化不如西方文化、社会主义不如西方资本主义,甚至产生对社会主义的不自信或否定。一些迷信西方文化的“香蕉人”,盲目追随西方发展模式,崇洋媚外,成为西方文化的代理人。
(二)思想意识淡漠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空间的距离已无法阻碍外界不良信息进入,使西方资本主义普世思想流入高校,这给涉世尚浅、辨别力弱的大学生造成世界同一的假象,模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本质区别,放松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警惕。受此影响甚至是操控,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倾向,由此,西方文化中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开来,言必称欧美,行必效西方。一些思想不坚定的大学生,认不清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本质,阶级意识淡漠,甚至走上歧途。
(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市场经济的弊端逐渐显现,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开始侵蚀大学生思想,特别是西方腐朽堕落文化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开始一切向“钱”看,以高考专业选择为例,考生不是以兴趣、专长和为社会贡献为导向,而是以能赚多少钱为标准选择专业。入校后大学生学习松懈、散漫,出现花钱雇人上课、代写作业、期末考试作弊等不良倾向。过于看重自己的利益,表现得很自私,与寝室同学相处不融洽,打架斗殴事件也屡见不鲜;大学生入党,竞选学生干部动机不纯,未做事先问回报,还要和老师、学校讨价还价,功利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互相攀比吃穿,用高档手机、电脑、化妆品,甚至进出高档娱乐场所,在QQ空间、朋友圈发图大晒,而对于学习却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心理。面对师长的劝诫却大谈人生短暂、行乐需及时的谬论,对自己扭曲的人生态度毫无悔改之意。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优秀者,但是大学生存在上述种种不良倾向,归根结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熟悉、不了解,传统文化底蕴不深厚,无法形成文化自觉,进而导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自信,无法形成坚定的文化信仰,精神上缺少强有力的正能量。没有强大的文化助推就不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更谈不上爱国主义、那么如何帮助大学生挺起民族脊梁呢?就是要采取种种措施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大学生树立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伟大的中国。
三、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途径
(一)加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学习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5000年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曾经数度领先世界,儒家思想、老子哲学、孙子兵法等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中国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地理学、航海学等都曾领先于世界。这些都足以让我们骄傲。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领会这种文化的无穷魅力。当代大学生处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各种媒体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快餐文化、自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催生出他们浮躁的心理。大学生处于青春易动的年龄,对需要多读书、多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他们被被网络文化深深吸引,没有时间、没有耐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方面,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课程设置上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倾斜,加大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时,加上相应的考试和考核制度,能够为大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大学生生活中,使大学生身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接受熏陶,习惯于这种文化。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才能对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了解,懂得国家创建的艰辛,珍惜国家发展给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带来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年龄上为90后,其父辈也多为70后,没有经历过建立国家的艰辛,所以当代大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少,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不扎实。进入大学后,又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时间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因此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树立为建设国家而学好专业知识、为强大国家而贡献力量的理想。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经过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检验的真理。可以说,能够学习并掌握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是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认清资本主义本质的,使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的。对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制度的认可,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而这种理性只有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才能给予。
(四)高校教师必须树立全面发展意识
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让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事态下,从事专业知识学习就成为大学生唯一目标,人文素养培养被忽略。而事实上,“就业竞争实际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用人单位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专业人才。教师的培养观点很容影响大学生,使他们认为只有专业技能才是王道,忽视包括合作、组织、协调能力在内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参加工作后发现专业技能只是基本的工作要求,更多的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而这正是大学生缺失的。所以,高校教师必须树立全面发展意识,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注释:
费孝通.我为什么主张文化自觉[J].冶金政工研究,2003,(06):34-35.
樊晓东.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2013,(08):181-182.
许旷宇.医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与对策探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03):309-312.
兰亚佳.职业紧张研究现状与展望[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01):2-6.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和优化形势与政策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势与政策教学全过程。做好教学创新和课外延伸,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国际形势,掌握国家政策,提高分析、理解、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1-0223-02
一、前言
形势与政策教学是一种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国际局势和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国家在当前形势下,制定相应政策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1]。
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该文件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形势与政策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新时代背景下,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把握正确方向,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当前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基本原则
(一)做好价值融入,强化思想引领
立足新时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势与政策教学全过程。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势与政策教学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化思想引领,增强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教育,把学习和践行“十九大”作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教学思想引领的中心工作。
(二)坚持与时俱进,提升课程创新
紧跟新时代步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精神引领,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党情和国情,树立正确的形势观,支持并拥护党和国家制定的政策。坚持形势教学与时俱进,常讲常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把握新时代主题。形势与政策教学注重时效就是课程内容的重大“创新”,及时分析国内、国际热点事件,比如当下中美贸易摩擦、朝韩关系发展、中国对外政策等,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热点事件,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理性分析、理性爱国。
(三)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课外延伸
国内外形势、国情教育、事实分析、政策学习,形势与政策教学要求大学生掌握全方位的理论知识,要做好理论教学,又不局限于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还需要强调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身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形势与政策教育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内的教材和教学,还要注重课外延伸,将抽象的知识和理论教学扩展到课堂以外,变成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效果。
三、优化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
大学生思想活跃,关心国内外形势和国家大政方针,多有指点江山的意气,也多有心怀天下的志向,这对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有利条件。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形势与政策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让形势与政策课成为大学生认识国际形势的一扇窗,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和现实性,通过形势与政策教学为大学生打开一道联系自身和世界的大门,使大学生及时了解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形势,充分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新时代,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努力。同时,形势与政策课堂要成为弘扬正能量的阵地,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培养大学生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家国情怀,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其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不能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成长的过程,不愿受束缚,想要追求思想自由。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开展、教学考核反馈,都要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保证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满足自身思想政治需求,身体力行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行动。
(二)优化教学方式
扩展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内容,创办人文通识课堂,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主讲嘉宾,既扩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也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同学科特点,联系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现实,综合不同学科背景教师的学术专长,着力帮助大学生建立整体的、综合的知识面,防止大学生认识片面化,打破由于知识局限造成的狭隘思想观点。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形势、大学生理想教育等专题宣讲,围绕热点问题開展专题宣讲,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成为大学生了解国内国际形势的主要方式。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已经悄然改变了大学的认知模式和学习模式。因此必须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建立互联网教学和宣传阵地。打造在线形势与政策教育,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学校老师的课程进行学习,开设微课堂让学生与形势与政策教师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从而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注重實践教学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在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认识国内国际形势,了解相关国策,从而把握国内国际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实践教学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在实践中通过接触各种不同人群,亲身体验和参与社会工作,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重新认识自我,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形势与政策教学按照活动地点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的实践方案:校内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校内实践活动,包括模拟法庭、模拟“两会”、模拟联合国、主题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等,通过校内活动的开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好地增强和激发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教学当中的主体意识,引导大学生对国内形势、国际形势、社会热点事件、国家现行政策的自主思考和独立认识。校外实践活动,包括问卷调查、志愿者活动、文化之旅、摄影展、支教活动等,将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这个大学堂,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通过亲身体验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实现形势与政策教学致知于行的目的。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当前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质量。一方面,要坚持做好思想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势与政策教学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深刻认识中国道路,增强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创新和优化形势与政策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扩展和延伸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录平.马克思主义形势观的基本内涵与根本要求[J].湖湘论坛,2011,(0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