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型式下毕业生就业思想汇报范文10篇
2020年的毕业生,是不容易的一届,也是不平凡的一届。在抗击疫情的全民战役中,应届生经受了考验,收获了应对复杂局面的智慧;经历了磨难,锤炼了战胜艰难险阻的毅力;感动中成长,坚定了向榜样学习的信仰;大义中明志,立志把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疫情型式下毕业生就业思想汇报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最近,一档时下兴起的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节目里面的姐姐们成为了焦点,她们无畏年龄、无畏质疑、无畏挑战,乘风破浪勇敢做自己。而作为今年毕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我也谱写了自己乘风破浪的故事。历经了就业、实习等“惊涛巨浪”的拍打,乘着突破自我的风,破除了艰难前行的浪。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对于每个毕业生而言,毕业找工作是最令人头疼的事,随时都可能把人压垮,而疫情让这件本就困难的事难上加难。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我也毫不例外地经历了其中的难。今年疫情影响了经济大环境,也进一步影响了整体就业环境。用人单位需求下降,我们面临“僧多粥少”的困境;用人单位各类考试推迟,我们面临一边准备考试一边找寻其他工作的双重压力;用人单位现场面试改为网上面试,我们面临无法和单位近距离交流充分展现自己的难题。在找工作这条道路上困难重重、荆棘丛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尽管路途荆棘丛生,而我却从未退缩过,更多的是对自我的信任。我始终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坚持、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一切的困难都不是困难,而是通往成功道路上收获的财富。在找工作的那段岁月里,我总是从白天找寻到夜晚,又从夜晚找寻到白天,在电脑面前找寻一个又一个工作机会,面试一个又一个工作岗位,奔波于一个又一个可能,痛苦纠结了无数个白天黑夜,总是在自我否定后又自我重建,自我奔溃后又自我安慰,找着找着又哭了,哭完之后又继续找寻中度过。最终,能有幸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委组织部实习,看到了就业道路上的那丝光亮。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然而实习只是一个开始,这条路上仍然充满艰难险阻。实习后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整理全区“东坡英才”评选材料,这看似常规的工作,却充满了挑战性。我必须熟悉每个参评人员的资料,将其提交的资料归纳整理到相应的电子表格中以便于专家评审,而参评人员较多,个别人员资料厚如“新华字典”,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第二个任务是建立符合全区高层次人才情况的“人才之家党支部”,对于从未有过这方面经验的我,这也并非一件易事。对于学了七年会计的我来说,从事的工作和以往熟悉的领域并不相关,一切都需要从头来过,同时由于刚到岗位对工作内容不熟悉,也经常犯一些小错,这些都严重打击了我的自信心,也让我一度陷入迷茫状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这条道路崎岖难行,但我从未想过放弃,而是想办法一一突破。参评人员资料过多,那我便花更多时间去熟悉这些资料,运用逻辑思维方式,找到其中的规律,更快归纳整理,同时铭记评选标准,提前为后续评选做好其他资料准备,做到事半功倍。此外,我还结合在校期间的干部经验,设计了一套评分模板,得到专家、领导、参评人员一致认同,促使此次评选流程更加公正、透明。“人才之家党支部”的创建没有经验,那我便首先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学习各地的优秀经验,然后请教组织股“前辈”关于党支部创建的知识,最后结合“人才”这类人群的特殊性及创建目的,从而成功创建了“人才之家党支部”,并开展了我们的第一次活动,更好地服务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我经历了迷惑、痛苦、折磨、纠结等各种情绪折磨,但打不倒我的这一切磨难只会使我更强大。现在的我已经熟悉这里的工作,也爱上了这份工作。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风雨过后定有彩虹。而年轻人要敢于吃苦,勇于吃苦,才能乘着风浪,驶向胜利的港湾。
愿我们继续背负梦想,乘风破浪,无所畏惧!
又到一年大学生就业季,作为2020届毕业生,我很荣幸、也很感激,很荣幸成为贵州省选调生中的一员,感激自己在就业时坚定选择了选调生这条泥泞与鲜花并存之路。选调生作为年轻干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磨练自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练就过硬本领,做到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学到的知识不能只停留于书本,更应该付诸实践,落实于行动,我们刚从校园出来,切忌眼高手低,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提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抓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伟大的目标,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老英雄张富清就是这样的实干家,在部队他保家卫国,战功赫赫,退役后到偏远山村工作,造福一方百姓,默默用行动展现了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保持求知欲,积极探索,做学习者。世界日新月异,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中,他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但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跑去借这本书,又走了三十里路去还这本书,也正如总书记所说,“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要在学习中增长知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怕困难,勇于开拓,做奋斗者。我们青年人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刚健勇毅,不畏惧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辟天地,“铁人院长”张定宇在身患渐冻症的情况下,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这样的选择并非偶然,从医三十年,每一次在患者和自己之间做选择,他都是选择了以患者为先,2008年汶川地震,他带领团队出现在重灾区,挽救无数生命;2011年的除夕,作为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出现在巴基斯坦的医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愿在下一个秋日,在全国各地的选调生队伍中,出现你们的身影!
栀子花开,又是一年毕业季。近900万2020届毕业生又将背负行囊,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将自己的汗水和足迹留在祖国每一个角落。继续深造或是直接就业,考取公务员或是选择企业,留在大城市或是来到基层……无论今天做出什么抉择,我们都要活出青春该有的“颜色”,不负美丽韶华,不负美好时代。
你的青春应该有一抹“严谨的灰色”。灰色代表谦虚、稳重,就像严谨的人生一样总是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参加工作一年,让航天新人许哲琪感受最深的就是航天工作的严慎细实。这一抹“严谨的灰色”是“北斗人”20年来的精神传承,也是我们每个毕业生该有人生底色。作为“职场新人”,我们不仅要克服经验缺乏、阅历不足等短板,更要沉下心来,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克服“差不多”思想和浮躁心理,以“归零”心态,一点点学习、一点点积累、一点点成长,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追求卓越,早日完成由业务新手到“行家里手”的华丽蜕变。
你的青春应该有一抹“奋斗的橙色”。橙色代表活力和青春,就像奋斗的人生一样总是积极进取、不懈追求。作为名牌大学研究生的黄文秀,本可在城市找一份满意工作,但她却选择回到基层,在脱贫攻坚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并最终献出宝贵生命。这一抹“奋斗的橙色”虽然短暂却像流星一样璀璨夺目。选择安逸是很简单的事,但明知艰辛却义无反顾选择奋斗才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有的人生态度。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最具活力、最有生机的青年群体,我们就要黄文秀同志那样始终保持“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奋斗激情,勇敢跳出“舒适圈”、勇于挑战“不可能”,主动到艰苦一线和复杂环境中去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以奋斗的汗水浇灌出美丽的青春之花。
你的青春应该有一抹“奉献的红色”。红色代表积极、热情,就像乐于奉献的人生一样总是带来温暖、给人希望。面对汹汹疫情,在大家都避之不及的时候,很多人却选择“逆行而上”,其中涌现了大量“90后”“00后”年轻人,他们放弃休假奔赴一线、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冒着风险救治病人,用一抹奉献的红温暖了“疫情寒冬”。事实证明我们这代青年不仅不怕吃苦,而且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当然讲奉献绝不是单纯的“喊喊口号”,对于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讲就是要树立正确价值导向,自觉摒弃“精致利己主义”思想,少考虑些个人进退、得失,多想想国家发展、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以担当为荣、以奉献为乐,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职都始终发光发热、奉献青春。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结束校园学习,进入社会“大课堂”,未来的人生道路还很长,路上也难免遇到“雷电”和“暴雨”,但只要我们坚持心中的梦,走好脚下的路,那我们的青春一定会像雨后彩虹一样“五彩斑斓”。
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作为刚刚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尤其是毕业生中的党员,要念好就业“三”字经,尽快就业,努力提升,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以脚踏实地从零开始。明朝冯惟敏的《玉抱肚·赠赵今燕》曲中有一句词:“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后来经演化,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谚语广为流传,说的是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人才,基层是广阔天地,只要热爱本职工作,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再平凡的工作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业是双向选择,当前很多人没工作做,很多工作没人做。高校毕业生中的党员要带头降低身段,不宜过分挑剔,要根据所学专业,根据自身性格、兴趣爱好、长处等方面,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不管是考公务员、机关事业人员、国企、民企,还是创业,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脚踏实地从零开始,一定会有所建树。
“三”人行,必有我师——要以学思践悟提升能力。《论语·述而》里有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很多人同行时,必定有人能作为我的老师;我选择学习他人善的方面,看到他人做得不好的方面就对照改正。大学生们尽管经过数年的知识学习,但大多停留在理论上,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历练。因此,作为刚就业的党员毕业生,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要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要深知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工作实践中,要见贤思齐,要放下面子,虚心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要多观察勤思考,多对照反思,充分学习他人的经验,吸取他人的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成为本职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从而脱颖而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要以团队精神合作共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谚语有多个版本的解释,一种说法是指三个“裨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皮匠”是“裨将”的谐音;另一种说法来自于小学课本里《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的文章,三个皮匠献策,用牛皮筏帮着诸葛亮过江。不管是哪种说法,强调的都是团队精神,只要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就能商量出好办法来。作为初入职的青年党员,要明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凡事要主动配合,切不可斤斤计较,自以为是。“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每个人的知识面和特色不一样,因此同事之间要互相补台,自己有事多找同事问对策,同事有事要主动贴上去出主意想办法,要把团队精神充分融入,在圆满完成每一项任务中,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日前,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七项措施,从专项摸排、岗位落实、“双创”扶持、专项服务、能力提升、困难帮扶、权益保护各方面提供相应支持,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位居“六稳”“六保”之首。当下进入“后疫情时代”,需要在防控不松劲、攻关不懈怠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推动2020届和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不断开创主体共建、常抓共管、多元共保的崭新局面。
打好就业“组合拳”,稳住发展“平台提优”,推动主体共建“人人有责任”。就业,关乎百姓生计,关系发展大局。在2020年9月15日至12月31日对高校毕业生开展集中服务,普遍落实实名帮扶举措。要坚持分级“建设+实施”确保全面覆盖,对就业主体需求、服务渠道、求职意向、职业规划等进行专项摸排、清单管理,既要把牢就业发展“准入关”,也要稳固“云”招聘、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的发展“基本盘”,实现就业创业更高质量、资源配置更加充分、发展结构更加合理的新局面。要构建“引聚固管用”五级一体化人才发展体系,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提供专项就业支持,统筹机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资源,拓展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整合、网络共享、快速传递等优势,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稳就业、扩就业、再就业”有机融合,就业机会公平普惠、岗位供需和岗责精准对接。要让就业主体“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发展前景“立足当下”和“长远谋划”相适应,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大力度整合、加快进度推动,扩大“参与实习、团建激励、成长孵化、周期培训”平台优势,确保就业岗位足、责任实、摸排细、人员清。
攥紧服务“不断线”,增进双创“自我造血”,确保常抓共管“事事有回音”。创新是就业之源,针对性职业服务指导,为加速就业创业内生“双循环”提供强大动力和持续后劲。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择业创业观念,着力激发扎根向下守业情怀,培育科技驱动创业能力,实现“应培尽培、应管尽管”新模式,在基层“大熔炉”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本土乡贤,成为科技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有力支撑。要积极探索“过渡性就业”机制体制,畅通求业渠道,加强招聘组织,推动回乡创业和返乡就业,加快产学研共同体深度融合,落实双创经营场所、担保贷款、补贴等“政策礼包”,助力实现减负、稳岗、扩就业“三管齐下”。要加密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周期,推动“一卡通”办理、“一站式”配套服务,提升双创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合作、专业化服务“含金量”,聚力打造“金秋九月”主题招聘、“百日冲刺”行动等招聘示范样本,激发内生“造血”活力,形成劳动力出得去、稳得住、留得下的良好态势。
织密民生“保障网”,激活帮扶“神经末梢”,促进多元共保“件件有落实”。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值,实现就业创业从“稳”到“保”、以“保”促“稳”,就必须托底民生,抓住抓牢就业帮扶“牛鼻子”。要聚焦民生保障短板弱项,突出艰苦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因疫致贫返贫风险地区等的主体地位,强化扶贫助困,加大后续帮扶力度,确保“扶智+扶志”能扶到“根子”上,实现政策环境开放、体制机制配套、资金倾斜到位,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更有底气信心,示范带动模式落到“点子”上,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要结合基层治理、教育医疗、农业技术等领域,深入挖掘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从业机会,激发数据支撑、能力示范、动力补给强大优势,实现帮扶举措落地“扶上马送一程”,打通新就业模式“最后一公里”,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才的“比学赶超”竞争局面,确保措施细、保障足、从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要加快补齐就业保障法律“空白”,保证监督检查不留“死角”“盲区”,从制度层面保障新业态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规范招聘市场秩序和意向书、合同、“三定方案”签订程序,对随意毁约、虚假签约、就业率“掺水”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督、通报曝光、严肃处理。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压器”,是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基本盘”。各地区各行业统筹好“稳”与“保”、结合好“培”与“管”、落实好“战”与“督”,定能让毕业生真正端牢“饭碗”,实现推进行动人人有责任、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近日,中组部、民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社区工作力量短板,和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落实“六稳”“六保”任务需要,意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为基层一线、城乡社区建设输送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为城乡社会治理提供人才支持,为党的事业发展储备干部。“牵牛要牵牛鼻子”,在此项工作贯彻落实中,要善于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不断激发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工作的“嚼头”“奔头”“劲头”。
畅通“入口”和“出口”,让毕业生在基层有“嚼头”。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去基层一线,到城乡社区锻炼提高,是“出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工作同样存在“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问题。这就要求畅通“进口”,通知提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出现空缺岗位要优先招用高校毕业生,或拿出一定数量岗位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现实中,有些毕业生本有意愿在社区工作,却也有自身的一些顾虑,比如基层晋升“天花板”问题,揪心将来过上“一眼望到边”的生活。对这些毕业生的“关心事”“闹心事”“揪心事”,基层理应有所回应,这就要畅通“出口”。通知第七条中提出,“进一步强化基层和实践导向,加大从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中招录(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街道(乡镇)干部力度”。有助于帮助毕业生放下包袱和顾虑,进一步打开思路,在实践中修正认知,在基层工作同样前景广阔,同样可以大有作为。让毕业生越干越有味道,越干越有“嚼头”。
贯通“理想”和“现实”,让毕业生在基层有“奔头”。理想和现实仿佛雄鹰之双翼,缺一则无法翱翔天宇。基层要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扎根一线的理想信念。无论在基层何种岗位,植根城乡大地,履职尽责、为民服务,都是为党工作,都可以有一番作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做到敬业精业乐业。通知第六条指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观念引导”。从思想、观念、引领、宣讲等多个层面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职业观、事业观。另一方面,要“强化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消除“本领恐慌”,及早掌握在基层工作的“傍身之技”。“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重点围绕‘互联网+’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领域组织专项培训”,有力强化毕业生在社区的“即插即用”功能。第三,从政策扶持、住房、医疗、落户等社会保障上消除毕业生后顾之忧,在政治引领和政治吸引上充分调动毕业生在城乡社区建功立业、干事创业的精神头,缩短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贯通理想和现实,让毕业生越干越有精神,越干越有“奔头”。
激发“内生”和“外在”,让毕业生在基层有“劲头”。伟大出自平凡,“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毕业生既要心怀宇宙苍穹,有“诗和远方”,也要脚踏实地,“俯身敢为孺子牛”。“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成大事必要务实功,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马步”功夫。青年习近平从繁华的北京到偏远穷困的梁家河,历春秋四季、寒暑酷热,一身泥水一片真情,一干就是7年,练出浑身的真本领、硬功夫,毕生受用无穷。毕业生当不断激发自我内生动力,多一份勤于“练功”之心,扎根基层、植根社区,在老百姓大事小情的处理中砥砺初心、锤炼思想,打磨本领。通知第四条提出,“推进由‘养人’到‘办事’”的转变,“培育发展各类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服务供给增加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先安排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长的社区工作岗位”,从外在环境上,通过精细化社区治理,专业化社区服务,精准化力量投送,既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也满足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创造了契机。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伟大的时代已经向高校毕业生抛出了橄榄枝,发出了动员令。毕业生当勇于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在基层一线、城乡社区建功立业,敢于“墩墩苗”。同时,各级组工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及时跟进。一方面在火热的实践中亮出“相马之术”,让真正的“千里马”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要全程监管,防止基层成为极少数人“作秀”的秀场、“镀金”的作坊,在阳光下用权,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强化党对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把此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水平抓出实效。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给社会按下了“暂停键”,也给作为应届毕业生的你们带来了许多彷徨与迷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毕业之际,许多人选择了前往基层,与广大基层干部并肩,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基层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中肯定了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生逢其时、肩负重任,毕业生们,请牢记总书记“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嘱托,到基层广阔天地挥洒青春,想为更“敢”为。
谋事在人,有“敢”赴基层的决心。“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基层的发展需要注入年轻一代“源头活水”,正处于朝阳时期的你们,劝君惜取少年时,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之势奋勇拼搏。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内生动力,选择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补足“精神之钙”,以坚定如磐的姿态为基层建设奉献青春。要敢于干事创业强化担当作为,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在基层建设、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一线阵地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地脚踏实地、坚定前行。
我将无我,有“敢”入基层的勇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象牙塔到社会,从“校门”到“基层门”,是你做出的人生抉择,愿你有无悔的勇气、拼搏的勇气,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续写人生新篇章、交出无悔青春答卷。有适应基层艰苦条件的勇气,从学校“小”课堂到基层“大”课堂,可能没有优渥舒适的环境,没有配备齐全的学习设施,你要适应基层工作条件、工作节奏,在田间地头、桌边炕沿的交谈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有直面自我挑战自我的勇气,作为青年毕业生,有干劲有拼劲有闯劲,但在面对困难和复杂问题时却容易自乱阵脚,要攻坚克难勇前进、挑战自我提高度,在基层经风雨长才干。愿你们在基层之路勇敢地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安营扎寨,有“敢”驻基层的毅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来了就不要想着走,干了就不要想着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风雨兼程,毕业生们,选择了基层,就要敢于扎根基层、奋斗基层、奉献基层。要敢于吃苦磨毅力,在基层工作岗位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以“吃苦”精神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在吃苦中磨练毅力、扎根基层。要久久为功长奋斗,日积跬步,终行千里,毕业生们,请牢固树立永久奋斗观、奋斗幸福观,在砥砺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扎根基层中升华人生境界,在突破自我中书写青春答卷。
善文能武,有“敢”干基层的能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崇尚实干、学以致用是基层工作的不二法则,“干成事”需要相应的工作能力与经验积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适应新环境、新挑战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毕业生们,请让学习成为工作常态,让能力提升作为基本工作追求。在坚持学习中积淀知识,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领导学、向群众学,在砥砺学习中提升思想境界。在干事创业中沉淀经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初入基层的你需要真抓实干来积累经验。在一线攻坚中磨练心灵,到脱贫攻坚一线去,到群众身边去,在田间地头、桌边炕沿转一转,在一线攻坚中为心灵寻找“诗和远方”。毕业生们,愿你背上行囊,以无悔的目光、坚定的步伐在基层之路行稳致远。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及一个50多岁的农民工,今年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全家陷入困境。他还说,一些个体户,歇业几个月了;一些外贸企业,现在还没有订单……年年最难就业季,今年碰上新冠疫情,更是令就业问题成为毕业生、农民工等众人的牵挂。“穷则变,变则通”,走出最难就业季,就得靠新路子。
适应新要求,奠定就业新路子。今年两会中明确了2020年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要求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不设定GDP增长的具体目标不等于放弃对经济增长的要求,反而是规避因GDP增速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带来的风险,改变“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旧模式,沿着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美好生活的路子而前进,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稳定就业岗位上,引导各类资源优先向就业方向聚集,让9亿张吃饭的口变成9亿双创造财富的手,有助于隐性预期增速,是高质量发展思维的体现。
明确新思路,引出就业新路子。政府要“放水养鱼”,但不能搞大水漫灌,而是要“开源节流”,用于企业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节流”即对内要过紧日子,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搞门面工程大兴土木,减少不必要的日常开支,小到节约纸张、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大到砍掉该砍的三公经费、非刚性支出;另一方面“铁公鸡”再铁也不能苦了干事创业冲在一线的人,伤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心。“开源”即对外要舍得投入,不仅要有态度,出台相应的助企政策,而且要有行动有实效,投入财力,提供真金白银解决企业资金困难;投入人力,输送万名干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投入精力,为企业续产高产发扬蚂蚁岛精神,通过给自己添麻烦从而给企业添便利。
探索新法子,走出就业新路子。为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要同舟共济谋就业,各方合作保就业。除了传统的校企合作、政商合作等模式,疫情之下还催生出政府“放+管”之下的灵活就业模式,企业之间主动抱团取暖的新做法。困难面前“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党员干部、企业家、学校就业中心、个体经营户心往就业想,智往就业谋,劲往就业使,办法总比困难多。“共享”员工激活闲置劳动力、小地摊一夜之间吸纳10万人就业、企业推出“信用贷货”缓解下游企业资金困难等做法,既保住了老百姓的饭碗,而且让企业活下来活得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面临就业困难。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关心,将其作为重大民生工作任务,积极创造条件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党委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就要善于当大学生就业的“红娘”,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善服务,让毕业生“下得去”。一面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流向城市发达地区,另一面则是基层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境。各级党组织要结合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出更多的基层就业岗位,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扶持,让毕业生有地可去。同时,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条龙服务。全面收集整理涉及就业再就业、工商、税收及相关产业方面的创业优惠政策,并汇编成册,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指导。开发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系列服务。
善培育,让毕业生“干得好”。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各级党委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搭梯子”“搭舞台”,让毕业生“下得来”,更“干得好”。要整合优化资源,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岗前、在职、职业技能等一体化培训,开展一系列岗前储备或技能提升免费培训,帮助毕业生提升创业技能。要探索“传帮带”机制,毕业生初入基层需要有一个适应和转变的过程,为此,可以让有经验的老同志通过“师带徒”“一带一”的方式,教授工作方式方法,解答疑难困惑,帮助其成长成才。要做到人尽其才,根据毕业生的特点特长安排相应岗位,多给他们“压担子”“腾位子”“搭梯子”,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善扶持,让毕业生“留得住”。让基层发展与毕业生成长相辅相成,关键要加大激励保障,做到拴心留人。要拿出“千金买马骨”的气魄,多管齐下提高基层吸引力。提高待遇保障,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补贴等待遇保障,出台一次性创业补贴、税收减免优惠、创业社会保险补贴、创业贴息贷款、非公企业就业补助等政策性鼓励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积极为在基层服务的高校毕业生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制定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让高校毕业生有干事创业平台。加强关心关爱,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等方式,与毕业生交流交心,了解其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及时予以疏导帮助。
亲爱的学弟学妹:
恭喜你们即将毕业,在社会这所大船上劈波斩浪。从此你们将自食其力,用双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但是你们一定心中充满了悲伤与烦恼,尤其是经历了新冠疫情,你们还没来得及开学就已经毕业了。
网上有很多你们拍的“云毕业照”,你们把自己的头像P到学士服和硕士服上,实现了拍毕业照的愿望。院长也在线上为你们拨穗,给你们祝福,愿你们顺利毕业,有一个灿烂而美好的前程。
我看着觉得新颖好玩,又觉得无奈心疼。你们错过了最美的毕业季,没法和同学好友再次相聚,也没法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心里一定充满了遗憾与伤感。此刻的你们,等来了毕业,可是却不知道何去何从,因为工作还没有着落。
这几天,两会召开,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到就业,凸显出党和政府对就业的关心。我看到最近兴起的“云招聘”,看到政府打算让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这都是对毕业生们最深切的爱。就业是民生大计,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最重要的事。作为一个毕业多年的老学长,我也想对你们说说关于就业的心里话。
找工作心态一定要稳。既要调整预期,又不能丧失信心。刚毕业的我们如同一张白纸,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也需用奋斗好好去涂抹。年轻是我们的资本,所以千万不要怕被拒绝、被打击。说实话,我刚找工作的时候,总是觉得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最后发现,我学的专业其实很难满足用工企业要求的。这就让我很受伤,等到了后来我就有些不自信,再找工作也就更加艰难了。尝试一下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年轻有无数次的机会;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再无拼搏向上的勇气。
找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很多学弟学妹心怡着中国五百强、世界五百强,可是这些大企业需要的素质是多样性的,所以仅仅熟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当然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持续地历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我们渴望踏入成功的殿堂,但倘若暂时没法胜利,也不妨树立新的人生目标,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所谓“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只要方向对了,奋斗一定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
找工作不妨到人民需要的地方。一些同学选择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我们看中西部已经开始了抢人计划,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选择去振兴东北、促进中部崛起,也可以去西部锻炼自己。本科毕业时,我错过了西部计划,但是后来读研来到了西南边疆,看到了西部之美,也发现这儿有很多的机会,所以最终选择留下。我的同学们不少下了基层,做起了村官,他们从不叫苦叫累,反而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更是值得敬佩的。
找工作应把目光放得远一些。疫情期间,我们发现旧有的知识已很难适应这个时代了,一切的习以为常也变得动荡不安,这更加剧了学习的紧迫性。世界千变万化,我们决不能手足无措、坐以待毙。如果对学术有兴趣,我们不妨继续深造,去知识的海洋里继续遨游。这次的选择也具有另一重意义,因为经历了疫情、经历了大变局、经历了挫折和磨难,在第二次的求学路上,我们更能够认识到不足和短板,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变化,想得也就更远更广。目光所及,我们也可以走得更远。
李克强总理说:“今年大学毕业生创新高,要让他们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你们是风筝,无惧风雨,一定可以飞向蔚蓝的天空;你们是后浪,奔流不止,一定可以奔向广阔的大海!
“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惟愿学弟学妹们都能找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工作,走出人生的康庄大道,做一个永不言弃的追梦人!
星星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