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8篇

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坚持反思习惯,定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形成一系列有益于工作和成长的经验和启示。帮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发展机会。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 小学数学 减法 案例

一、引言

随着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的应用,目前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思维进行有效的拓展,小学生在进行数学的学习阶段,除了要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建构主义教学的发展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在学习过程中互相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协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探讨相关知识。本文在对建构主义教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更好地促进教与学。

二、莱司特的减法教学课

建构主义教学虽然在教学中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生而言,在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被动性,为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一些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对于莱司特而言,其将建构主义教学在不断地实践中证实了建构主义教学对于学生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他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展示了重组在减法学习中的运用以及探索了运算之间的关系。

第一,减法教学中的重组。重组教学方式对于加法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样,在小学生学习减法的过程中,重组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学生在探求过程中能够通过对自身问题的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莱司特主要在课堂中通过利用数字和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他的课堂上,莱司特会提出“原有40个棒冰,在通过游戏中用掉了22个,问学生最后还剩多少个棒冰?”当学生在进行计算之后,莱司特会把所有学生算出的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再次观察答案的不同,并让学生说出那个答案是自己最怀疑的,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思考,在答案中出现了29个数字,一些学生并不赞同这种说法,认为这个数字是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的减法运算中。于是,莱司特就让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进行了相应的说明,一名学生说道40减去20,就好像是4减去2一样,所以最后的答案应当是28。而这时,莱司特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他只要是希望有学生能够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当那位同学把答案说出的时候,立马就由学生进行了相应的反驳,认为40减去20等于20,而20再去掉一个2,怎么说也是小于20的,通过积木得出了最终答案是18,这也就是最终的正确答案了。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同学通过互相地交换意见,并尊重对方说出的观点,在互相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学习水平,对此这就更好地体现出了建构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探索运算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赖司特向学生提出:“我骑车要到沃蒙特,而两地间的距离总共有54英里,在骑到27英里路时候,我停下车喝了一杯咖啡,问我还要骑多少英里路才能到达沃蒙特?”同前面方式大致一样,赖司特还是让学生们先算出自己认为的答案,然后将不同的答案都写在黑板上,同样让学生提出质疑,然后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而这时学生甲认为最不能理解的答案是35,这时学生乙同样赞成,他认为,50减去20等于30,这个正确答案肯定是小于30的。这时学生丙认为这个答案可以以27为底数向上数到54。而同学丁则认为可以通过积木先数够54个数字,然后再从中抽取掉27,剩下的答案就是最终的结果了。也就是说,加法和减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运用到一道题中进行计算,只是计算的方式不同。通过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探讨分析,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推敲,在得出的答案中需求最正确的答案,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讨之后,最终学生之间在通过互相探讨中,用不同的拼凑方法,使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的潜能,从而了解到运算间的关系。

三、启示

在上述实例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莱司特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比如说,一道应用题当中可以采用加法、乘除等方式进行一种减法的运算。在莱司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用加法对数字进行比较,并通过将十位数转换成个位数的方式进行分析。例如,一辆卡车可以载36个士兵,现在需要将1128位士兵运往训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利用除法进行相应的运算,在结果中显示,当1128除以36等于31,但是在结果中余数是12,于是部分学生就认为答案是31,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认为答案是32,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计算是可以将余数忽略不计的,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实际的问题,这就需要结合真实的场景进行问题的分析,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境进行分析考虑,要将学习情境和知识运用情境进行有效的结合。

四、结束语

在建构主义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把握,对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需要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建构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其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探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潘桂玲.谈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J].时代报告,2013,(01):283.

[2]唐瑞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2,(07):8-9.

[3]徐婧.虽非滥觞,却有价值――对建构主义在小学教学中的一点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3,(13):25-26.

[4]次仁多吉.基于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小学数学教育分析[J].新课程,2012,(07):298.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2】

一、追问式理答方式

所谓的追问,也就是指在学生完成问题的回答后,再进一步追加提问,以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回答正确的效率或者是进一步提升问题回答的水平和效果。当然,在大多数时候,教师如果需要强调此问题的重要性,或者是引导学生从局部认识跨越到整体认识,寻找更完整的答案时,就需要追加好几个问题。追问式理答常用的方法有让学生解释答案的来源,让学生举例说明等。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理答。

师(拿出两个大的直角三角板):请大家看一下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你们能立刻讲出左手和右手拿的三角形每一个角的度数吗?

生1:左手拿的三角形是两个45°,一个90°的角;右手拿的是30°、60°和90°的角。

师(出示不规则的三角形):看来,刚刚的问题难不倒各位聪明的同学。但是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个三角形,你们能立刻讲出它三个角的度数吗?

生2:老师,请给我来量一量吧。(通过测量,这位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经过三次的提问,学生此时隐约发现了一个规律)

师(提示):请大家把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看看是多少。

生(经过运算后):180°。

师(设疑追问):刚刚我们所碰到的那三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会不会有一种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不是180°的呢?

……

通过这样智慧的理答,教师就能将问题层层抛出,让学生逐一去思考。由于教师的设疑,学生能进行自主的探索,发现新的问题,并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真理。这样的教学就能清晰地构建出数学知识链条,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探问”与“转问”相结合的理答技巧

所谓的探问,就是指对同一学生进行连续的发问。一般情况下是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使用。探问的方式主要有从多角度就同一问题提问,对原问题进行分解后逐一发问,提供回答线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这种理答方式对于成就动机很强的学生非常有效,他们受到挑战会更加努力学习。探问和追问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活动,改善学生思考方式,教学中可以大量使用这种理答方式。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首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计算+、-、-。然后,教师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来运算,学生很轻易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案了。这时,教师转入探究新知而进行设问:“这几道题,有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你能不能把这个算式改写成最简分数相加减?”此时,三位学生在黑板上把自己最后的答案简化为最简分数,但是中间那位学生将得数算错了。这时,教师就要运用智慧来化解这位学生面临的尴尬场面,因为如果在学生当众出错的时候教师没有处理好,就会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这时,教师可采取转问式的理答方式:“看来,这位同学踩到了老师精心布局的陷阱里面了,看看哪一位‘英雄’能拔刀相助,替他解围呢?”此语一出,他的同桌箭步向前,将正确答案写在了黑板上。成功为答错题的学生解围后,教师可以继续巧设疑问:“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攻关’游戏。题目越来越难,因此,如果谁答错了就被淘汰,只有‘高手’才能留在台上。如果台上的同学都不能答对,可以‘打救助热线’,看看台下的哪一位同学能够提供正确的答案。”接着教师就可以导入新课的问题:“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怎么办?”问题的提出与回答,既能巧妙地沟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又能缓解答错题目的学生的尴尬,激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基于学习基础展开的探究,无痕地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当一个学生因为粗心大意没有回答正确时,教师可给出正确答案并继续教学,而不应花过多时间纠正一个错误的答案。

三、小结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 动态生成资源 课堂预设 课堂错误 课堂亮点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也就是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师生在交往互动中也时时生成课程资源。如果说教师、学生本身这些资源是静态的话,那么课堂互动中的资源则是动态生成的,它稍纵即逝,弥足珍贵。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动态资源”指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由于动态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是来自学习者自身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中要有目标的调控和组织来挖掘、利用、调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又一新的挑战,教师如何运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使之成为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巧用课堂预设,充分挖掘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教师精心设计预案,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有足够的空间和实践,生成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依赖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新课程理念下未知的、随机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当为生成性教学充分预设,精心设计灵活的预案,改变以往为教而写教案的意识,将主要精力用在服务于学生主体学习的预案设计上,针对学生的学情预测更多的可能,并准备应对策略,以便当课堂上生成相关问题时,能及时、灵活、合理地调整教学预案,让预设真正服务于课堂的有效生成。

案例一: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执教老师从“整数的加减法”复习导入,再引入“小数的加减法”。教师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学生结合整数的加减法轻松地笔算出小数的加减法算式。此时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练习了几题,再让学生小结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有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铺垫,自己总结出计算方法,生成整数中的“数位对齐”在小数中就是“小数点对齐”,更方便笔算小数的加减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精心预设一些典型题型,抓住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不仅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还用智慧将课堂演绎得更精彩。

二、活用课堂错误,充分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真正的课堂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关注这种动态资源,从科学角度认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以发展的眼光理解这些错误的价值,引导学生自己剖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避免灌输,让学生自悟的目的。

案例二:在教学“口诀求商”时,学生很容易将被除数和除数相乘得出商。如6÷2,学生想都不想就得出6÷2=3,其实在教学例题的时候是从解决问题“10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导入的,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得出它的结果,推理出可以用乘法口诀“二(五)一十”算,商是5。可当碰到被除数和除数是两个比较小的数时,学生就会用错乘法口诀。

此案例中,在小结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时,可让学生比较除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联系,他们发现乘法口诀中的积,其实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这样大大降低了计算的错误率。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比较了除法和乘法口诀间的联系,不仅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产生,而且培养了思维的批判性,达到了在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善用课堂亮点,充分调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有些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完全可以开发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善于抓住契机,充分利用课堂上有价值的教学生成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案例三:“认识厘米”一课,教学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时,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正确率很高,学生基本掌握了画线段的方法,可意外发生了。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的尺子断了,怎么办呢?”教师说:“哦!”略微停顿接着说:“小朋友们,他的尺子断了,上面只显示了12~20厘米,还能画一条长四厘米的线段吗?”这个学生说:“可以,他可以从12厘米开始,画到16厘米结束,也是长4厘米的线段。”还有学生迫不及待地说:“也可以从13厘米画到17厘米,也是4厘米。”不时有学生举手,说出不同的答案。

本节课中教师表扬了学生的这个亮点,短短一节课,学生在高昂、兴奋的情绪中度过。由于善用了教学生或资源,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善于利用和给予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以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只有尊重生成,弘扬学生的课堂,巧用生成,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智慧的灵光,我们的学生才能充分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从而获得思想启迪,加深知识理解,促进思维拓展,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享受获得知识的甜蜜,品味心灵成长的幸福。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4】

本节课从实际问题(温度差)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由小学学段的“被减数-减数=差”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4-(-3)=7(1)4+(+3)=7(2)4-(-3)=4+(+3)

通过对比三个式子使学生思考减法计算,引导学生自己举出几个例子来验证下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计算中发现,总结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本课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存在差异,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但还有些学生在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总弄不清该减去哪个数的相反数,有的甚至把被减数也改变符号,特别是减去一个正数时,往往又再加上该正数,如误解——=—+。因此,给学生总结了a-(+b)=a+(-b)指导学生观察式子,发现在有理数减法的计算中,要把减法变成加法,需要改变的符号有两个,首先把减号变成加号(变加法),然后要把减数变成其相反数。

存在问题:

1.讲解稍微有点多,在本节课上,重在学生练习,本节课老师应该要讲的内容尽量缩短,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即可;

2.对于例题的处理方式应改进。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5】

课堂上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2、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3、巩固应用,体验成功。

4、开放训练,拓展思维。

5、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导入,创设情境,集中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学习动机。探讨有理数减法法则时,学生经历了利用旧知计算温差,对比观察,发现、总结、验证规律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减法法则。趣味数学题的设计,培养多向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学生参与设计热情十分高涨,较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利用数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反思小结,浓缩知识要点,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

通过本节课,使我深深感悟到实施新课标,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活动来看,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形式看,学生口答,笔答,抢答,板演,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好朋友间探究等形式多种多样,气氛活跃,积极性高。比较充分的体现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天地。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6】

七年级数学的学习成效对整个初中阶段数学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七年级数学的好坏就决定了学生初中学习生活中数学的将来。扎实的基础、能学会的信念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越来越有劲头,从而能逐步进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七年级数学在学习了正数、负数、有理数的概念后,教材引人了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第二课时,就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准确性,进一步熟练加法法则的使用方法。我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如下。首先组织学生说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然后展示设计好的几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演板,练习题涉及到了多种情况,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正数大、负数小;正数小、负数大;有零参与的等类型。在订正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依据,运用的哪条法则,再针对问题出错较多的符号辨别不清的,选择几道正分数小、负分数大的计算题要求学生练习,说出思路。最后解决例题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紧密联系。

教学后,对学生的计算和数学的实际运用想了很多。学生升入初中后,都抱着努力学好的想法,学习劲头都很足,可是,由于小学的基础不同,在计算上,在理解上,在问题思考上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迈入初一的第一步一定让他们成功,给他们成功的感觉、信念,所以,教学进度要缓慢,要达到相当的学生都掌握学习的知识、技能为止,这里有个度的把握。一般来说开始接触到新知,要求大部分、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掌握,后面再通过其他的形式带动更多的学生全部学会。学生学习是螺旋形的,不会一直学会,就再也不忘记了。你就是下大工夫把有理数的加法全部学会,还有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等,依然是这部分学生的拦路虎。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后,知道有哪些学生的哪一方面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练习,拉他们上来。教学是有序的,不能偏,不能就某个别的学生的问题浪费大部分学生的时间;教学是流动的,在持续的教学中,不能丢掉一个学生;教学是有方的,你总能在教学中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方法。

学生对生活中数学兴趣极大。平时,不容易发现数学,就是教学中缺失了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平时观看的比赛,我们走路,用的时间等等每一件事都离不开数学,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发动他们说出自己的身边的数学,对锻炼他们的数学思考思想、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极大的作用。

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每星期都设计至少一课时的计算练习,用同组或同班同学共同参与的形式,带动少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不去想一口吃成胖子的事,就在每次的练习中,看学生的一步步的能力提高。这一步的巩固提高,对学生以后的提高学习期望和信心,对以后的学习态度的端正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7】

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运算的基础上。“有理数乘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课题,教师难教,学生难理解。而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尽量考虑在有利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最大限度地使教学的设计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设计的思路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反思这节课,我的成功之处在于: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通过现实模型“蜗牛在数轴上爬行问题”使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规定合理性”与“规定必要性”都得到了事实的说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

3、练习设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 运用巩固,练习提高”、“ 课堂总结”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教学中尽量用激励性和导向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不足之处是:

1、课堂引入化时间太多。有理数的加法对本节课的作用不是很大,直接从蜗牛在数轴上爬行问题的实例引出可以节省一些时间用于合作学习的环节。

2、学生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计算时,正确率不高,容易出现符号错误。少数学生不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

3、整堂课感觉教师启发引导的较多,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空间较少。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有理数的减法》的教学反思【篇8】

本节课要求学生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按正负来分,按整数和分数来分。明确分类标准。能正确的写出某些数的集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触很深。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生变成一个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大多还停留在小学生的水平上,他们善于思考,但是却把握不好思考的方向,而我们新教师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于知识的深浅拿捏不好,一不小心就又把知识讲深了,但是我一直又在不断重复的一个错误就是明知有些知识讲的时候不够十分的科学,十分的确切却又迫于无法让学生完全的掌握,而只好“舍卒保車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初一数学老师的一点悲哀。另外,我对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一点贯彻的有些不到位。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除去课前准备,上课的板演时间,上课的时候提问学生,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起不到什么作用。提问成绩不好的学生,等半天还是回答不上来,有时等不及学生说出答案就自己把答案说出来了,有时一节课学生动手动口的机会真的不多。唉,我也不断反思,想办法,希望以后这样的事件在我的课堂上能越来越少!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