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从严治党的基本方式方法,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党员教育管理新常态。当前党员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党员教育实效性不强。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知识需求呈现多样化,但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不分行业、不看对象,内容千篇一律、万人一方,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
二是党员教育覆盖面不广。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党员流动性增强,加之部分党员参与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致使活动难组织、成效难体现。
三是党员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当前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极其发达,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党员普遍形成了互联网思维,但党员教育模式仍较传统。同时,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运行效果也不佳。
四是党员作风发挥不明显。一些党员党性修养不高,宗旨观念淡薄,对党员身份没有认同感,对服务社会没有荣誉感,对党规党纪没有敬畏感,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组织在执行发挥作用的载体过程中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提升水平,增强时效性。加强整体规划,整合资源,提升电视栏目、网站建设水平,构建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党员教育信息网络平台,打造党员教育电视频道(栏目)、手机报、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辐射式的党员教育网络阵地集群。加强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使用管理,结合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开展平台大建设、学用大培训、操作大比武,推进远程教育站点提档升级和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功能。
二是丰富形式,增强选择性。坚持组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采用“三会一课”、集中轮训、主题党日活动、报告会、现场观摩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党员集中学习;采用上网自学、自主选学和学历教育等方式,鼓励党员根据自身实际自主学习。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手机、互联网等信息载体,采用网上党校、网上论坛、党建公众号、党建APP等形式,开展“菜单式”、“定单式”、“点播式”、在线学习、讨论、辅导活动。运用纪实性、案例性的讲课方式,多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教育培训,多出好节目、好报告、好典型、好评论,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按需施教,增强针对性。在强化党性教育的基础上,对机关党员干部,着眼于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技能;对农村基层党员,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与“三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和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对离退休党员,开展“夕阳增光彩”教育,引导他们发挥余热、服务社会;对流动党员,采取符合流动特点的网络、手机、邮寄、电话等远程教学方式,对其进行不断档教育;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在坚持传统“三会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奉献日和各类技术攻关、生产竞赛等活动,做到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四是激发活力,适应新常态。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健全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党内民主制度,拓宽党员群众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参政议政渠道,激发党员使命感。深化拓展党员公开承诺、民主评议等传统载体,大力推广党员志愿服务、党员到社区报道等新兴载体,积极为党员服务群众、创先争优搭建平台,激发党员责任感。加大对党员的关怀帮扶力度,推行“三建四关心”等党内关怀机制,通过表彰、慰问、帮困等形式,增强党员归属感。严格党内纪律,建立完善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坚持惩罚并重、治病救人原则,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树立党规党纪威信,让党员形成敬畏感。
广大基层党员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主体,而教育培训直接决定着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作用发挥的优劣,归根结底决定着党的各项事业的成败。带着对这个问题地关注,我们调研小组深入到我市的市直单位乡镇农村和公司企业,以基层探访、问卷填答和学员座谈等方式,在主管领导、中层干部、无职党员和普通群众等各个层次的群体中开展了调研,并考察了党员活动室。通过耳闻目睹,分析综合,发现我市的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密度不够,缺乏经常性。有许多基层党组织在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中,活动密度不够,缺乏经常性,有的只是在上级有活动、提要求时,才组织党员的教育培训;而农村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普遍较差,能够在每月的党员活动日组织一次就算是好的了,多数平时很少活动或根本就没有活动。如此不良现状与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要求相去甚远。
二、形式不活,缺乏多样性。在已有的教育培训中,缺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普遍都是念念通知、学学文件、读读报纸,你念我听、你打我通的单一形式。这种司空见惯、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育培训,多数党员对此已经产生了“抗体”,自然也不会有好的教育培训成效。
三、联实不紧,缺乏针对性。党组织教育培训的内容,大多都是理论,而且学在学别人,议在议别人,不能紧密联系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尤其是对党员最为关注的事关切身利益的内容很少涉及,造成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的脱节,使教育培训不能较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党员不屑,缺乏自觉性。有的党员不愿意参加教育培训,缺乏内在的自觉性,在党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时,要么消极怠慢迟迟不到,要么编造借口根本不到,从而影响了活动的开展。
造成如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组织部门和党员个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不够,仍然把党员的教育培训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二是党组织教育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与党员的切身需要不合拍,不能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三是缺乏必要资金,该用钱时要么拿不出,要么钱不足,使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受到制约。
诸多问题的存在,桎梏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成效,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既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又给党的基层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通过上下协调联动,大家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制,落实一个“管”字。要搞好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个人要进一步提高对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树立全党一盘棋的思想,强化终身学习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如果不加强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就难以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难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就难以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能够主动积极、扎实认真地投入到教育培训活动之中。同时,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把好四个关口,真正把此项工作管起来。
一要把好计划制定关。市委组织部每年年初都要下发本年度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同时要求全市的各个基层党组织,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逐级提交当年的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二要把好督察指导关。各级党组织采取逐级管理的方法,抓好对下级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督察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要把好考核考试关。各级党组织要对下级党组织的教育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以抽查和联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全市统一书面测试,杜绝形式主义,严肃考试纪律,考真考实成绩。四是要把好结果使用关。对于考核考试成绩优秀的党组织和党员个人除了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外,还要把结果的使用与党员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优先提拔和任用学用结合好的党员,又要对那些平常表现和考试成绩差的党员,轻者实行批评教育,重者实行无情淘汰,在这一点上不要姑息牵就,因为在我们的党员队伍上,缺的不是“量”,而是“质”。
二、开动脑筋,创新形式,注重一个“活”字。要积极开动脑筋,改变教育培训形式单一的现状,注重创新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创新教育培训形式上,要体现四个结合:一是自我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对自我学习有布置有检查,并且纳入年终考核之列;对集中学习有计划有落实,坚持不懈。二是理论学习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与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需要什么就重点学习什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三是内部组织与外部聘请相结合。除了党组织内部组织学习外,还要把党员需要的专家学者、致富能手和技术标兵等各种人才聘请进来,传经送宝。四是本地学习与异地考察相结合。要走出本地到异地参观考察,通过考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考察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三、发挥智慧,编写教材,体现一个“需”字。要把党员的教育培训搞好,必须要具备系统实用的党训教材,但目前还不具备。所以我们要发挥党员的集体智慧,本着党员的现实需要,群策群力编好党训教材。市委组织部负责在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编写党员应知应会的较为系统的党训教材;市直单位、乡镇农村和公司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党员最为关注、最感兴趣的问题,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编写有针对性的党训教材。在党员教育培训中,这两个教材同时使用,做到共性与个性、现实与长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疏通渠道,筹集基金,提供一个“保”字。金钱不是万能的,而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上设备、购资料,加强硬件建设需要资金,请进来、走出去,创新培训形式需要资金,树标兵、立典型,落实奖励政策同样需要资金。党员的教育培训搞不活、搞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的短缺。据调查了解,凡党员教育培训搞得好的地方,除了领导重视外,就是这些地方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基金制度,并要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和财政拨一点、党费出一点、大款捐一点等各种渠道,来筹集这个基金,为党员的教育培训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
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在农村广大群众的形象,关系着农村社会改革、发展和全面进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新形势下,农村各级党组织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广大党员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农村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已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我区对农村党员发挥作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特别是影响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解决起来经验不足、方法简单。目前,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表现有:
(一)对党建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薄。虽然近年来党的建设已得到明显的加强,但仍然不能排除从党员领导干部到一般党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党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高。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着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搞形式走过场的情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着一忙就忘,一挤就让,被动适从,随意性较大的现象;还
信心不足,因此放松理论学习,缺乏起码的政治鉴别力,分不清大是大非,信网上传说,对政治教育有抵触情况,跟着错误思潮跑。近年来,农村党员,特别是一些老年党员的信教情况逐步发生。另一方面,有的党员思想僵化,教条主义严重,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改革开放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甚至怀疑,由此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失去信心。
(四)部分党员宗旨意识弱化,自我保护现象严重。一是在市场经济下,部分党员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思想上淡漠、行为上背离的现象。有的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的认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一对矛盾;有的党员在践行党的宗旨时搞叶公好龙,嘴上经常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不愿意为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利用共产党员的身份谋私利,捞“好处”。
二是一些党员过分自我保护,缺乏责任意识、监督意识,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对党内一些不正常现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些党员只满足于洁身自好,自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就行了,对形形色色的不良现象看不惯,但不斗争、不抵制;少数党员不能严于律己,迎合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最终蜕化变质,堕入犯罪的泥潭。
(五)入党积极性不高,基层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不均衡。这一现象在一些农村基层组织中比较明显,有的农村支部多年不发展一名党员,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结构不合理。根据与乡镇的同志座谈了解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申
请入党的积极分子这几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一些农村青年一心只想发家致富,暂时不想入党。一怕入党受束缚,二怕入了党要在各方面如计划生育、交粮完差等工作中带头,对自己没啥好处,他们认为不如不入党自由自在;二是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在农村有所抬头,个别党员干部拉山头,搞派性,一些黑恶势力干扰村、组工作,甚至操纵选举、左右重大工作决策。
一些党员干部对此不敢管不敢问,削弱了党员、党组织在农村青年心目中的影响力;三是一些党支部书记怕新入党的人与自己竞争,怕自己会在以后的组织选举中落选,不愿不敢吸收他们入党。加之一些村支部发展党员只搞近亲繁殖,挫伤了群众的入党积极性;四是我国农产品价格近年来一直在低价位徘徊,相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较高,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其相对负担却是年年有增无减。与乡村党员干部一接触就是催粮收款,对农民很少有什么服务,农民心中有怨气,行为上有抵触,引起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导致一些农民不想入党。
(六)基层党组织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正常开展工作。在村级组织中,经济发展滞后,经费比较紧张,村集体没有积累,组织活动经费没处解决。有的基层党组织也想开展一些活动,但是却苦于没有经费,如救济贫困党员、帮助党员发展经济、设立党员活动室等;一些党员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党务工作者没有精力、财力、时间,与他们联系。以至出现了这些党员与组织两不找的现象,党员不过组织生活,生活、工作中有困难无人过问,村里或单位有事党员也不闻不问、不关心,这一现象在困难企业及后进村存在。
二、对策建议
(一)党员教育上突出实效性。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把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点,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以及根据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千差万别,做到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有的放矢。
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要作为主要工作目标,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远程教育培训,逐步、有意识地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二)党员管理工作上突出灵活性。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从业特点,决定了党员管理工作的多样性。一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二是适应形势,分类管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党员队伍的流动性,外出党员增多,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对老年党员可采取划分党小组的办法,指派支委专人负责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管,老有所为。三是合理设臵,分层管理。可打破地域限制,按行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标准调协一些党小组,由不同的支委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交流的效果。
(三)党员发展问题上突出严肃性。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是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主攻方向。发展党员上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重点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富起来的致富能人,骨干力量,从复退军人和村干部中发展党员,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不断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不求数量,做到发现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同时,要以从严治党为根本,畅通党员出口,对于那些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发挥党员作用,不执行党的政策,经过民主评议定为不合格的党员,经过党组织反复教育仍不悔改的,要严格进行组织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从而保证农村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党员组织活动上突出多样性。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的实际,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一是以党员远程教育为主,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从集中活动向小组活动转变,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支部按季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三是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促其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五)壮大集体经济上突出必要性。壮大集体经济,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没钱不行,从根本上说,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党群关系,还靠发展农村经济,集体有钱了,各项工作也就好做了。因此,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积极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解决有钱办事。这样才能给农民更多的实惠,为职工谋求更多的福利,各类公益事业才好发展,干群关系才能得到缓和,各种矛盾才易于化解。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以创先争优为平台,加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党员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和所学专长,自觉为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服务,为党员群众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为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科技、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党员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发现和培养各类党员人才,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二)以党内关怀为抓手,提高农村党员的社会进位。一是扎实做好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党员政治生日档案,为当月入党的党员发短信庆祝政治生日,为老党员送去政治生日贺卡;二是为身体条件许可,有就业、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党员提供信息和推介服务;三是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合理利用党内关怀资金,帮助解决实际难题;四是拓展关怀资金的帮扶领域,为困难教师、困难儿童、外出务工家庭的留守儿童献爱心、送温暖;五是定期为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
(三)以公开承诺为载体,扎实开展党员中心户创建。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部分党员参政意识不强、集中组织活动困难、参与创先争优活动不积极等问题,去年以来,召陵区在基层党员中开展了党员中心户创建活动。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党员走在活动前列,以党员公开承诺为载体,以设岗定责为主要措施,结合本村(社区)的重点工作,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以点带面,抱团发展,带动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架起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做好“十佳党员中心户”季度评选工作,充分选树典型,发挥党员中心户的联带作用。
当前,在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不高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党员的先进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严重制约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肤浅分析。
一、当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党员教育培训重视不够。根据《党员教育问卷调查统计表》统计数据,在被调查的党员中,近40%的党员不能按时参加学习,其中农村和企业单位党员占30%左右,机关和事业单位占10%左右。原因归根为部分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缺乏党性锻炼;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流于形式,体现在口头上、文件上;学习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单调枯燥,缺乏实用性与吸引力;农村年轻党员外出务工较多,年老体弱者又不愿意参加学习,机关事业单位的重心都在经济建设上,党员也把主要精力甚至是全部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工作上,党组织的工作重心也都倾向于抓中心工作,对党员教育和管理逐渐放松。2.教育培训制度执行不严。规范的制度是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部分党支部未能认识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对党员的学习纪律要求有所放松,造成制度执行不严。同时,党支部对不能长期按时参加学习的党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凸显出了当前党员教育的短板。3.党性观念淡薄问题突出。一部分党员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放松自我教育和管理,宗旨意识不断淡化,把自己完全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甚至个别党员组织和纪律观念淡薄,不带头履行义务,对党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随意发表反动言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但起不到典型引领作用,还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二、成因分析
1、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少数基层党组织没有认真履行教育管理党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可有可无,时紧时松,制度不严,措施不力,对党员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置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
2、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探索不全面。有的党组织面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形势,找不准管理定位,不能结合党员层次、行业、群体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
3、落实力度不大。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中形式主义严重,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少数党组织及部分党员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自身业务的拓展和政绩的树立,认为党员教育管理太虚,做再好领导也看不见,忽视了党务工作的重要性,对履行组织生活的义务没有放在心上,把个人利益得失放在了首位,导致了对待党建工作推诿、敷衍、走过场的现象时有发生。
4、党员教育工作难度大。一是党员领导干部重经济、轻党建“两张皮”现象。抓经济方面理直气壮出钱出物,抓党员教育方面敷衍了事。二是组织联系党员难。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出现党员集中教育和管理难的问题,流动党员、失联党员教育管理更难。三是老党员教育管理最难。由于受文化、年老和身体等因素影响,像电脑、微信等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又不会使用,集中学习很难,导致对老党员教育管理不及时、不到位。
三、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的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大课题。
1、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1)教育培训内容。各级党组织要按照深化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要求,制定学习计划,每季度规定具体学习篇目和内容,重点围绕以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组织纪律教育、执政能力教育、履职能力教育等内容。(2)教育培训的方式和时限。一是正面教育。坚持每月推荐一本好书制度,坚持两周一次的支部集中学习制度,坚持中心组成员每季度为党员干部职工上一次党课制度。二是互动教育。以支部为单位,在过好组织生活会的基础上,每半年进行一次党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三是自我教育。党员结合实际,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交流主题,在支部的集中学习会上进行交流,使党员学习由集中组织转为行为自觉。
2、完善党员目标管理机制,促进党员规范管理。
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是保持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一要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党员实行动态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健全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制度,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登记台帐,做好跟踪服务,全面掌握外出党员去向,使流动党员始终置于党组织的管理中。二要完善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每年对党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实行目标管理,激励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年度党员民主评议工作,采取党员自评、群众测评、组织定评的方式,对党员完成目标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三要建立党员组织生活管理约束制度。要严肃党的纪律,健全和完善党内纪律处分制度,对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的党员,要批评教育,增强党的纪律约束和组织约束。
3、完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塑造党员全新形象。一要进一步发挥党组班子的表率作用。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坚持每月一次的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制度,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完善党员群众联系机制。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点制度,通过下派驻点干部、非公经济党建指导员等,在机关与社区、企业之间架设倾听民意的桥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使党员在联系群众、造福群众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三要建立完善党员帮扶制度。把“三解三促”和挂钩帮扶活动长期化、制度化,通过实行生活救助、就医就学等帮扶措施,对困难党员、受灾户、困难职工和城市低保户等进行长期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4、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保障机制,提高党员履职效能。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作为保障。一是落实党员干部管理监督责任。各级党组织要对党员干部进行日常管理监督和年度考评。二是突出党员干部管理监督重点。确定部门领导为管理监督的重点人员;丰富“16小时”党支部活动内容,鼓励党员干部在8小时之外的16小时倾听民众呼声,解决身边难题,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定期通报党员干部管理监督情况。每年度在全系统范围内通报每名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对于党员队伍建设方面的重大情况及时通报,使党员干部间相互监督,了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四是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机制。要结合党员队伍建设实际,充分考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对策,出台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从制度层面巩固和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1、针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家族化倾向、个别党组织多年不发展党员等问题,结合《细则》的最新要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推行“一票、两制、三公、四备案”制度,规范农村党员发展。
2、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党员发展先锋队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以“践行宗旨、服务群众,引领风尚、展示形象”为主题,开展“港城先锋·红色义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市所有有服务能力的党员全部注册成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凝聚起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的强大力量。
3、为使高校毕业生党员顺利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避免组织关系挂空成为“口袋党员”、“三不党员”,我们印制了《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须知》,来科室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的高校毕业生党员人手一份。此外,将电子版发市内各高校,要求学生毕业时作为离校教育的一部分下发给毕业生。
党员教育治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治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党员教育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建党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熟悉到,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党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党员教育治理的重要性熟悉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员教育治理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治理。二是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党员,不愿走在群众的前面,热衷于象普通群众那样随大流;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怕得罪人,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有的党员消极落后,不愿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有些“党员不像党员”,甚至与党组织讨价还价。四是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少数党员革命意志衰退,信仰动摇,对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有的思想出现庸俗化,混淆了党员和一般群众的区别,党员的先进性无从谈起。五是宗旨意识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的党性意识淡漠。他们不能很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嘴上经常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不愿为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利用共产党员的身份谋私利,捞好处。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队伍出入不畅,造成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在“入”的方面,一些基层党委对发展党员工作热衷于定指标、下任务,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出”的方面,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基本流于形式。许多党组织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怕得罪人,不敢进行评议,即使评议出来,对那些“三不”党员和其他不合格党员处理也软弱无力。
(二)党员治理机制滞后,造成对流动党员难于有效治理。一是流动党员的流入地党组织不愿接收,流动党员不愿受治理。二是改制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党组织不健全,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使下岗职工党员无法过组织生活。三是下岗职工党员返回家乡、外出务工党员不断增多。四是离退休党员逐年增多,退休后返回家乡、居住外地的不少,流动性增强。
(三)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化,造成党教工作效果削弱。一是组织生活单一化。“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往往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二是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在党员教育上没有考虑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的特点,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效果很一般。
(四)党员缺乏有效监督,造成一些党员放任自流,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对党员的监督一般只停留在面上的警示上。党员监督的社会体系也不完善,民主监督气氛不浓。许多人还存在不敢监督的问题。
二、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党员教育治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要从抓源头入手,牢牢把住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关。一是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每次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天。党委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主要看预备发展的党员的程序是否合法,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查,被认定合格后方可吸收入党。三是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对新发展党员工作实行“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通过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切实保证新党员质量,实现由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转变。
(二)创新党员退出机制,保证党员队伍出口畅通。首先,必须明确新形势下不合格党员的标准,准确判别和认定不合格党员。制定的标准要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得到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的普遍公认。其次,要改进民主评议党员的方式方法。应积极尝试新路子,如实行
“两票制”评议,即由党员评议票加上群众评议票来综合评定党员是否合格。还可以实行立体式评议,如机关党员由本单位支部党员和纵、横向有关联的单位党员共同评议,综合评定党员。最后,对评议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严厉处置。处置的过程及办法必须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程序规范、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三)创新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增强党教工作实效性。一要建立党的领导非凡是党的“一把手”抓党教工作的机制。把“一把手”抓党教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二是建立“以块为主”抓党教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教工作主抓责任,并把能否抓好党教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要建立党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以组织部、宣传部、纪检部门为主体成立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四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式的教育为形象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同时,要加快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改进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四)创新流动党员治理机制,扩大党管工作覆盖面。一是运用网络治理。有条件的基层党委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党建网站,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到网站上接受教育和治理。二是实行专人联系治理。流动党员的各有关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三是加强党员组织治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五)创新党员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员的自我约束和荣誉感。一是要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精神上,坚持对优秀党员和党支部进行表彰和在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重,激发他们再接再励,永葆先进。在物质上,应建立优秀党员社会保障制度。可考虑设立党员建设基金会,对连续二年被评为优秀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二是要建立党员帮扶制度。对困难党员,建立帮扶工作责任制,由机关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进行帮扶。三要建立和完善党员的有效监督机制。在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的同时,可开设党务公开专栏,以增进对党员监督的透明度。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条例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党员的警示教育。当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向以用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是机关党委和党支部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机关和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锋队的性质,关系到党的领导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遵循市委和上级法院有关要求,我院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其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路子,尤其是在今年,结合法院三项工作重点,六大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发挥了党支部党良好的功能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以及机关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分析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现状,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机关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建工作的一个经常性课题。按照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法院机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