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11篇】(2023年七一党课讲什么好)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11篇】(2023年七一党课讲什么好)


第一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在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之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想永葆初心本色,必须牢记“三个不忘”。一、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我们是谁”

  我们是永远的革命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烈火中百炼成钢。革命之于我们党,不仅是历史活动,还是一种浸入灵魂的精神气质。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再讲革命不合时宜了。针对这种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实践证明,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既是一部社会革命史,又是一部自我革命史。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不能丧失了革命精神,不是一味地反思革命、告别革命。我们必须不断挖掘和丰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意蕴,始终坚持“两种革命”一起抓,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共产党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就是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毛泽东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以“人民的勤务员”自喻,并提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自我要求。“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立场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立场的生动表述,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形象概括。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

  我们是时代的答卷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近百年来,围绕“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创造性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考出了好成绩。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的重大时代课题,“考题”更难了,“阅卷人”的评判更严、期望更高了。不忘初心,我们就要牢记“答卷人”身份,永葆“赶考”精神,给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二、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从哪里来”

  我们是在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下前进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成功突围并不断开拓康庄大道的。历史以铁的事实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苍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忘初心,就要坚定这份信仰、这份信念、这份忠诚,让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高高飘扬。

  我们是在辉煌历史的传承接力中走来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毛泽东说:“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并立足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起伏170多年、中华民族传承发展5000年,勾勒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的节点坐标和壮丽图景。他还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忘初心,就不能割裂我们的精神命脉,而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植中华民族的“根”,守好中华民族的“魂”。我们是在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壮大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实践主体。回顾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人民的汗水浇灌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是人民群众在创新创造中闯出来的。再往远里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了人民,党的事业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不忘初心,任何时候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三、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风雨兼程,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百年中国长卷,历史的追光始终跟随着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这艘红船劈波斩浪,引领党和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党的历史直通现实又指向未来,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仅会模糊对当下的认知,还有可能贻误对未来的预判。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铭记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以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闯关夺隘、砥砺前行。

  对党忠诚,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信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只有把“忠诚”作为立身之本,方向才不会偏离,道路才不会走错。党的发展历程告诫我们,不走错路必须与党同心,少走弯路必须与时俱进,力避邪路必须与民同行。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走得太久,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前方的路还很长,容不得我们停下脚步,要始终做到讲党性、有信仰,用实际行动回报党恩,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实干担当,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梦想。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初心。有初心就会有担当,不忘初心才能敢于担当。我们要牢记为什么出发的中国梦,争做追梦人、圆梦人,以不懈探索的勇气、敢于人先的担当、紧弓满弦的实干,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奋斗中实现伟大梦想。同志们,我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大考”中能否“考”出好成绩,关键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永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做直面问题的担当者,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危难险阻面前敢挺身,失误过失面前敢担责,遗留问题面前敢承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落实决策、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敢闯敢试敢为先,培塑开拓精神,在民族复兴伟业中践行党员干部应有的实干担当。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第二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今天,我讲的党课题目叫做《传承红船精神,强化国企担当》。

  内容主要是回顾红色党建历史,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进而思考在新一轮国有企业国资改革发展中,如何把握好国有企业该有的使命和担当。

  可能有人会问,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展望未来,为什么还要回顾历史呢?这正是你需要经常回答门口保安的三个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因为,只有当我们搞清楚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理解了自己,才能搞清楚当下自己在哪里,然后才知道该如何规划未来。

  所以,越是一个需要规划未来的时代,就越是一个需要回顾过去的时代。而要回顾过去,作为国企人,首要的是重温中国红船的历史沧桑。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代表出席会议。因为活动被监视,7月30日会议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大会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任务,那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目标。

  小小的一条游船,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这条小船因而获得了一个载入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我们党的“母亲船”。

  2005年6月21日,当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第一次精准提炼了“红船精神”。那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0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上海和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号召全党要结合新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红船精神”是中国梦的起点。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碎了清政府的天朝大国梦,也激发了中国的民族复兴梦。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洋务运动我们学技术,同样的洋枪洋炮就是打不过日本,甲午战争,失败!戊戌变法我们学制度,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罢,到了中国就预备立宪,失败!辛亥革命,孙中山暴力推翻了清王朝,袁世凯不满足还要做皇帝,失败!经历了这么多探索和努力,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在屡受挫折的困境中,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应运而生,中华民族从此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在“红船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党走向井冈山,走进延安,走过西柏坡,走进中南海,走向全国执政。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曾经的过去,更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从只有56名党员到拥有8900万党员、450万个基层党组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之所以能够如此,根本在于我们党不怕牺牲,有敢为天下人先的“首创精神”;不畏艰难,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有“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奉献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奋进。

  党组织与国有企业携手并肩,走过了改革开放以来风云激荡的岁月,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正式进入了新时代,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化改制、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关键词。

  国企是国之重器,改革成败关乎经济发展全局,是修修补补的改,还是脱胎换骨的改?我们要走什么样的强盛之路?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如何才能实现企业发展与党的建设深度融合?成为摆在国企人面前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在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发展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到我们党的革命原点,回顾党的沧桑历史,“红船”中凝练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对今天国企各项改革工作的推进,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历史的维度看,国企国资改革是对苏联老大哥式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和调整,持续时间长,改革历程复杂,“摸了这么多年的石头,到了要过河的时候了”,国企国资改革容不得等待观望,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要改掉什么,要革去什么”,“国家对企业应该怎样管,应该管多少”,国企过去大规模生产的商业模式已经过时,如何通过小批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这些都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遵循,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复制,关键是要传承好“红船”中的“首创精神”,冲着问题去,把国企改革放到整个经济改革体系中来讨论,放到整个市场资源配置中去运行,在尊重市场规律,符合具体国情、省情、实情的前提下,确保各方面利益平衡发展,特别是涉及国企员工利益方面,既要积极稳妥多方兼顾,又要大刀阔斧敢闯敢试,既要扛着打破金科玉律的金箍棒,还要念好国有资产流失的“紧箍咒“,这样才能够真正不断增强国企活力和影响力,这样的改革才是真刀真枪的国企改革。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随着经济改革步入深水区,要改组成立国有资本投资营运公司、要区分商业类和公益类企业、要发展混合所有制、要厘清国资委的角色定位等等,涉及到体制机制的创新,更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大多都是难啃得“硬骨头”,难闯的“硬关卡”,再加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决定了国企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站在新时代的起点,面对历史使命和责任,要传承好“红船”中的“奋斗精神”,越是到了闯关夺隘的关键时刻,就越是要“耐得烦霸得蛮”,理一理千头万绪,看一看实际情况,正视矛盾和困难,不怕吃苦,撸起袖子干,甩开膀子冲,用奋斗的姿态,满怀的豪情,夺取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伟大胜利。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党组织长期努力,没有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不懈奋斗,就没有国有企业的今天,我们不能自废武功,放弃这个优势。新一轮国企改革是切蛋糕,也是做蛋糕,企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群体利益调整,新形势下,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靠什么?行业调控政策、市场法治环境很重要,正确的战略规划、科学的管理体系、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支勇于攻坚克难的高素质党员队伍、一支充分组织调动起来的员工队伍,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就务必要传承好“红船”中的奉献精神,清醒自觉得认识到,作为受党指派、为党工作的国企党员领导干部,无论从事经营管理哪一项具体工作,干的都是党的事业,要明白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工资是党和人民发的,国企人都是人民群众聘请的打工仔,要切实站在发展全局来看国企改革,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认真负责,把握好混合所有制的股权结构尺度,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为党和人民递上一份满意答卷。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回望红色历史沧桑,在“红船”历史中汲取“首创、奋斗和奉献”的精神和力量,为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2016年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也就是说,国企党建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与企业经营发展毫无关联,而是要让党务和业务水乳交融,让党建与发展相得益彰。

  “国企姓啥”、“国企的存在就是为了赚钱吗”,展望未来,我们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彻底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国有企业是市场主体,有经济属性,更有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在改革发展中,党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国企独特的优势,坚持“党管企业”,就必须注重从历史的回望中汲取力量,牢记好、传承好“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是历史的,更是具体的,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把“红船精神”贯穿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做国有资产的忠诚卫士,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贡献力量。

  有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拥有的是——两种思想。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最后,谢谢大家。

第三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笔者认为,“不忘初心”“不忘本来”这两个“不忘”相互贯通、内在统一,我们要时刻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在2016年7月1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出八个方面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什么是“不忘初心”?“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最初仅有50多人的小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树高千尺也有根,永远不能忘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出发,永远不能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初心是本心、本源,“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初心是本色、底色,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筑牢共产党人的精神基石。初心是信仰、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初心是信念、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信仰、是理想、是追求、是担当,是永葆本色、永不变质。“不忘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说,“不忘本来”这里的“本来”是历史大视野历史大逻辑,包括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500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代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一句话,就是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坚持不忘初心,就要了解历史、熟悉党史,才能更好地开拓前进。“不忘初心”“不忘本来”这两个“不忘”,就是这样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以史为镜,鉴古知今,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昨天今天明天是相连的,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有助于察大势、明大道、识大局、谋大事。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大海依旧在那儿”的信心,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走向未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这既是“初心”所在,也是检验“初心”的标尺。一个党员、一个干部、一个政党,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头,切切实实为人民办事,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就是不忘初心的具体体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党的执政之基在人民,力量之源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一重要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跨越国度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于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全面与共享,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再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我们的各级干部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狠抓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出实招。坚持在发展中保持和改善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福于人民,增进人民福祉。

  最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40年来,从农村改革到其它领域的改革,从东部开放到中西部开放,从经济领域改革到全面改革,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人民是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体,改革发展的成果应当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遵循。

第四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七一党生日来临时,我为大家上党课。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时,作为党员干部,要保持初心的本色,必须记住三个不忘。

  一、永远保持初心的底色,绝对不能忘记我们是谁

  我们是永恒的革命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火中炼成钢。革命是我们党,不仅是历史活动,也是沉浸在灵魂中的精神气质。据说我们党现在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革命不合时宜。针对这一观点,xxxxx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实践证明,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裕起来,,是社会革命史,也是自我革命史。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不要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不要失去革命精神,不要盲目反省革命,告别革命。我们要不断挖掘和丰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意义,始终坚持两种革命一起抓住,开设新局在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强体在伟大的自我革命中,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我们是人民的工作人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现实性,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共产党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毛泽东说:我们所有的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工作人员。xxxxx也多次用人民的工作人员来比喻,提出了我没有我,不符合人民的自我要求。人民办公人员是人民立场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立场的生动表现,是对我党性质和宗旨的形象概括。不忘初心,不忘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始终坚持用心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

  我们是时代的答卷人。历史车轮不断前进,时代潮流浩荡。xxxx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出卷人,人民是出卷人。近百年来,围绕做什么革命,怎么革命、建什么新中国,怎么建新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社会主义、建什么党,怎么建党、实现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创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了良好成绩。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课题,考试问题更加困难,评价者的评价更加严格,期待更高。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我们必须记住答案人的身份,永远保持考试的精神,给历史和人民更好的答案。

  二、永远保持初心的本色,绝对不能忘记从哪里来

  我们在伟大真理的光芒下前进。十月革命一炮而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向苦苦探索救亡图的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历史潮流中诞生,突破成功,不断开拓康庄街道。历史是铁的事实,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苍天大树的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的泉源。xxxx说:我们的工作不能忘记祖先,也不能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的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你必须坚定信仰、信念和忠诚,让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高高飘扬。

  我们走过辉煌历史的传承接力。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意创造的,而是直接相遇、既定、从过去继承的条件下创造的。毛泽东说:我们不应该切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要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xxxx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起来的,立足于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建设近百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起伏170年以上,中华民族继承发展5000年,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节点坐标和壮丽的图景。他还指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是历史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你不能切断我们的精神命脉。你应该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入种植中华民族的根,保护中华民族的灵魂。

  我们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成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实践主体。回顾历史,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人民推车推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人民的汗水灌溉,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是人民群众在创新创造中突破的。再往远处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由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久弥新中华民族精神由中国人民培育!我们党的基础是人民,血脉是人民,力量是人民。离开人民,党的事业将成为无根的浮萍。不忘初心,要随时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永远保持初心的本色,绝对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风雨兼程,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百年中国长卷,历史追光始终跟随嘉兴南湖一艘小船,这艘红船劈波斩浪,引领党和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星火走向燎原。党的历史直通现实指向未来,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仅模糊了现在的认知,还有可能误判未来。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记住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以更强的团结力和战斗力突破狭窄,鼓励前进。

  对党忠诚,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信仰。从天下到德,不要忠诚。只有把忠诚作为立身之本,方向才不会偏离,道路才不会错。党的发展历史警告我们,不走错路要与党同心,不走弯路要与时俱进,避邪路要与民同行。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前方的道路还很长,我们不能停下脚步,总是讲党性,有信仰,用实际行动报答党恩,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建立工作。

  实际负责,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的梦想。无论走多远,走多辉煌的未来,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也不能忘记为什么要出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悲愿,是所有中华儿童的初心。有初心就有负责人,不忘初心就敢负责。我们必须记住为什么出发的中国梦想,追逐梦想的人,追逐梦想的人,以不懈探索的勇气,勇敢的人先承担责任,紧紧弓弦的实际工作,在一步一步的足迹中实现伟大的梦想。

  同志们,我们在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的大考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勇于自我革命,保持永远前进的奋斗精神,成为面对问题的负责人,在大非面前亮剑,在危险的危险面前挺身,在错误的过失面前负责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迹的韧性,实行决策,解决矛盾,推进工作,勇敢先行,培养开拓精神,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履行党员干部应有的

  我会谈谈这个。非常感谢你

第五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在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之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想永葆初心本色,必须牢记“三个不忘”。
  一、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我们是谁”
  我们是永远的革命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烈火中百炼成钢。革命之于我们党,不仅是历史活动,还是一种浸入灵魂的精神气质。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再讲革命不合时宜了。针对这种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实践证明,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既是一部社会革命史,又是一部自我革命史。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不能丧失了革命精神,不是一味地反思革命、告别革命。我们必须不断挖掘和丰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意蕴,始终坚持“两种革命”一起抓,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共产党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就是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毛泽东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xxxxx也多次以“人民的勤务员”自喻,并提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自我要求。“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立场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立场的生动表述,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形象概括。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
  我们是时代的答卷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近百年来,围绕“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创造性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考出了好成绩。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的重大时代课题,“考题”更难了,“阅卷人”的评判更严、期望更高了。不忘初心,我们就要牢记“答卷人”身份,永葆“赶考”精神,给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二、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从哪里来”
  我们是在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下前进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成功突围并不断开拓康庄大道的。历史以铁的事实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苍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忘初心,就要坚定这份信仰、这份信念、这份忠诚,让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高高飘扬。
  我们是在辉煌历史的传承接力中走来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毛泽东说:“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并立足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起伏170多年、中华民族传承发展5000年,勾勒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的节点坐标和壮丽图景。他还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忘初心,就不能割裂我们的精神命脉,而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植中华民族的“根”,守好中华民族的“魂”。
  我们是在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壮大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实践主体。回顾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人民的汗水浇灌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是人民群众在创新创造中闯出来的。再往远里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了人民,党的事业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不忘初心,任何时候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风雨兼程,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百年中国长卷,历史的追光始终跟随着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这艘红船劈波斩浪,引领党和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党的历史直通现实又指向未来,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仅会模糊对当下的认知,还有可能贻误对未来的预判。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铭记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以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闯关夺隘、砥砺前行。
  对党忠诚,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信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只有把“忠诚”作为立身之本,方向才不会偏离,道路才不会走错。党的发展历程告诫我们,不走错路必须与党同心,少走弯路必须与时俱进,力避邪路必须与民同行。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走得太久,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前方的路还很长,容不得我们停下脚步,要始终做到讲党性、有信仰,用实际行动回报党恩,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实干担当,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梦想。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初心。有初心就会有担当,不忘初心才能敢于担当。我们要牢记为什么出发的中国梦,争做追梦人、圆梦人,以不懈探索的勇气、敢于人先的担当、紧弓满弦的实干,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奋斗中实现伟大梦想。
  同志们,我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大考”中能否“考”出好成绩,关键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永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做直面问题的担当者,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危难险阻面前敢挺身,失误过失面前敢担责,遗留问题面前敢承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落实决策、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敢闯敢试敢为先,培塑开拓精神,在民族复兴伟业中践行党员干部应有的实干担当。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第六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我们党永远不变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历史担当精神。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一、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唯一宗旨。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二、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建党百年忆初心
  不忘初心,是守住本、守住根;牢记使命,是责任、担当、践行。只有建党百年忆初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我们党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我们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阶段。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十分伟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二)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奋斗历程的不变主题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就矢志追求的目标。贯穿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奋斗历程的基本主题之一,就是既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建党百年忆初心,既体现了我们党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出发点的深邃思考,又蕴含着对坚定理想信念、践行职责宗旨的清醒认识,是对我们党在新时代承担什么历史责任、如何肩负起这份重任的高度概括与凝练表达。
  (三)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应对挑战的思想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但挑战也十分严峻,更需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建党百年忆初心,让共产党人敢于接受时代大潮冲刷、洗礼,让我们党得以吸引、凝聚起全民族最优秀的分子,拥有着全民族最广泛的支持、拥护、爱戴,因而具备战胜一切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决心、意志和力量。
  三、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做到建党百年忆初心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们要建党百年忆初心,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规划一件、干成一件;干成一件、又瞄准更长远的一件,久久为功,行稳致远。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需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1.在学懂上下功夫。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建党百年忆初心主题教育为契机,注重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真正领会深、领会透这一科学理论,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2.在弄通上下功夫。弄通是关键。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深化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有关党和国家事业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在做实上下功夫。要真正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解决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推动各项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提高判断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见成效,在推进精准脱贫上出实招,在污染防治上下功夫,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需要时时想着人民、事事为了群众、处处着眼长远。
  1.时时想着人民。感情上要融入群众,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群众情怀不能淡,要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工作上要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既虚心听取群众送上门的意见,又主动上门征求群众意见。危难时要想着群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可亲可靠可敬。
  2.事事为了群众。要帮民富,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以民不富心不安的使命意识,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生活好起来。要解民难,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保民安,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在处理矛盾问题时要把问题考虑得细致些,把工作做得扎实些,把措施定得周全些,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安定祥和的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3.处处着眼长远。多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决不能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决策谋长远,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注重研究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问题,使我们的决策既能造福当代,又能惠及子孙。干事利长远,有的事情可能在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显性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长远效应会逐步显现,老百姓会更加受益,这样的事情应该大力倡导、身体力行。
  (三)践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我们在新时代更好肩负历史使命进行了思想动员、指明了奋斗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1.进行伟大斗争。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2.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点任务,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理念,继续保持从严从紧从实的战略定力,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人民期盼什么、拥护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采取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消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管党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重点,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3.推进伟大事业。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在它的指引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胜利;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矢志不渝地坚持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丰富和发展;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
  4.实现伟大梦想。从现在起到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从十九届五中全会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向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奋勇前进。
  (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突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1.突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有关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共中央有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3.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4.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遏制腐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

第七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使命易晓,致远惟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心和使命,重在坚守,难在坚守,成在坚守,必须坚守。

  要一以贯之坚守。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指出:“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众所周知,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自动脱党,有的沦为汉奸,有的成为叛徒,最终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同一起点、同一征程,不同结局、不同人生。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大浪淘沙始见真金。实践表明,决定党的组织及成员能“走多远”的根本一条,就是初心能否坚守、信仰是否坚定。革命战争年代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如此,新时代更是如此。赓续光荣传统、走向美好未来,需要党的组织及成员坚持“三个不”:一生信仰不动摇。心之所善,虽死未悔。无论顺境逆境,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避免走着走着就掉队了、干着干着就蜕变了,努力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毕生践行不放松。初心纯不纯、使命牢不牢,既看心之纯度,也看行之笃定。要在“知”上下功夫,在“行”上见真章,变初心为恒心、视使命如生命,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终生奋斗不懈怠。成功属于永不放弃的人,要幸福就要奋斗。谨记习近平总书记“不敢有丝毫的自满,但怀有无比的自信”的教诲,不懈奋斗、竞相奋斗、团结奋斗、永远奋斗,不断用奋斗建功新时代、描绘新画卷。

  要一往情深坚守。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真理力量,也有强大人格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定意义上说,党的“人格力量”,就是党的情感力量,映照党的初心和使命。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就要有“三情”:对国家的深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人们常说,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要努力做到“以身许党许国”,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之中。对人民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了。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那是一种温度”。只有同“纬度”才能同“温度”。要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为群众多解操心事烦心事。对工作的激情。雷锋在日记中曾形象描述:“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火热是激情的燃烧。没有激情,难干事、更难成事。面对新时代、新使命,要把工作当事业做、当学问做、当享受做,以“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昂扬姿态,在状态、有激情地干事创业。

  要一往无前坚守。历尽磨难愈挫愈勇,身处绝地向死而生,是我们党从苦难走向辉煌、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精神密码”。“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推进“四个伟大”,面对“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的告诫,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努力答好时代考卷。做克难克险的排头兵。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既防事上“畏难”,又防行上“畏险”,敢于接“烫手山芋”,勇于闯新路险关。

  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不断将改革进行到底。做大智大勇的搏击者。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对垒智者胜。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既用好大数据,警惕习以为常的“灰犀牛”事件;又重视小概率,防范出人意料的“黑天鹅”事件,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做决战决胜的实干家。聚焦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努力创造让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要一身正气坚守。初心的真谛是“我为人”,使命的要义在“不自我”。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党因初心而凝聚,因使命而壮大。这其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是党的形象代言人。不忘初心不能有口无心,牢记使命不能有气无力。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身不硬难以成气候,一身正气方能万众从。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党执政的中坚力量,需要做到“三方面”:心忠。忠诚源于理论清醒,追随来自信仰坚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脑子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立场特别坚定,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行正。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少一些情绪、多一些情怀,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抱负,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品行践行初心使命。干实。坚持把初心使命举过头顶,恪守为民造福的天职,严守敬业奉献的本职,谨防不抓落实的失职,坚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当留声机、不做假把式、不搞花架子,说到做到,做就做好,以好作风交出“好作品”,努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新的长征路。

第八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在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我以《“三个不忘”永在心 初心本色终不改》为主题,给大家上一堂党课。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至今,走过了99年的光辉历程。这99年,是我们党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道路的99年,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99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想永葆初心,必须牢记“三个不忘”。
  一、 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我们是谁”
  我们是永远的革命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烈火中百炼成钢。
  革命之于我们党,不仅是历史活动,还是一种浸入灵魂的精神气质。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再讲革命不合时宜了。针对这种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实践证明,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既是一部社会革命史,又是一部自我革命史。
  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不能丧失了革命精神,不是一味地反思革命、告别革命。我们必须不断挖掘和丰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意蕴,始终坚持“两种革命”一起抓,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起社会关系的总和。共产党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就是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毛泽东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以“人民的勤务员”自喻,并提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自我要求。“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立场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立场的生动表述,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形象概括。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
  我们是时代的答卷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近百年来,围绕“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创造性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考出了好成绩。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的重大时代课题,“考题”更难了,“阅卷人”的评判更严、期望更高了。不忘初心,我们就要牢记“答卷人”身份,永葆“赶考”精神,给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二、 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从哪里来”
  我们是在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下前进的。十月革命一身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成功突围并不断开拓康庄大道的。历史以铁的事实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苍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忘出现的,就要坚定这份信仰、这份信念、这份忠诚,让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高高飘扬。
  我们是在辉煌历史的传承接力中走来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之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毛泽东说:“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并立足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起伏170多年、中华民族传承发展5000年,勾勒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的节点坐标和壮丽图景。他还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植中华民族的“根”,守好中华民族的“魂”。
  我们是在人们群众的鼎力支持下壮大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实践主体。回顾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人民的汗水浇灌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是人民群众在创新创造中闯出来的。再往远里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弥新的中华民族精深是中国人民培育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了人民,党的事业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不忘初心,任何时候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风雨兼程,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百年中国长卷,历史的追光始终跟随着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这艘红船劈波斩浪,引领党和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党的历史直通现实又指向未来,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仅会模糊对当下的认知,还有可能贻误对未来的预判。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铭记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以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闯关夺隘、砥砺前行。
  对党忠诚,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信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只有把“忠诚”作为立身之本,方向才不会偏离,道路才不会走错。党的发展历程告诫我们,不走错路必须与党同心,少走弯路必须与时俱进,力避邪路必须与民同行。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二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前方的路还很长,容不得我们停下脚步,要始终做到讲党性、有信仰,用实际行动回报党恩,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今天就给大家讲这些,谢谢大家!

第九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近期,按照*****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部署,我深入研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等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自学,进一步坚定了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提升了思想觉悟。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这一主题,我分享几点学习感悟:

  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为党尽忠、为国尽职、为民尽责。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是党的安身之本、力量之源、胜利之钥。

  第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如果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因此,在任何时期,共产党员人都必须始终提高政治觉悟,增强党性锻炼,把坚定的理想信念植根血脉、融入灵魂,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放松和懈怠,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第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靠的还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自强不息,努力奋斗,靠的仍然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定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才能激发源源不断的革命动力,迸发澎湃不息的拼搏力量,凝聚奋斗前行的合力,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才能最终实现。

  第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胜利之钥”。我们党98年一路走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这是我们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密钥”。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逢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走好新长征之路,必须进一步弘扬传承好伟大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把“胜利之钥”,面对矛盾不躲闪,面对挑战不畏惧,面对困难不退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此次专题学习为起点,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在坚定信仰、立根固本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为实现我们党的远大理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讲学习、补足精神之钙。

  信仰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深入学、系统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系统全面、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讲政治、永葆忠诚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衡量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对党忠诚,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帜鲜明、大风大浪面前是否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是否立场坚定,在利益得失面前是否保持定力。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严守政治纪律,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牢政治方向,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

  第三、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讲品行、筑牢防腐之堤。

  理想信念越崇高,自我要求越严格。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根源在于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思想之堤随之崩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带头树立廉洁自律“风向标”,增强防腐拒变的“免疫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时刻保持高尚的情操,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坚定党性,在各种各样的腐蚀面前保持正气,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永葆党员本色,忠诚干净担当,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我们应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做懂业务、讲务实、能守政的党员干部,保证各项政策部署贯彻落实,推动公司事业健康发展。

第十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七一党生日来临时,我为大家上党课。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时,作为党员干部,要保持初心的本色,必须记住三个不忘。

  一、永远保持初心的底色,绝对不能忘记我们是谁

  我们是永恒的革命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火中炼成钢。革命是我们党,不仅是历史活动,也是沉浸在灵魂中的精神气质。据说我们党现在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革命不合时宜。针对这一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实践证明,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裕起来,,是社会革命史,也是自我革命史。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不要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不要失去革命精神,不要盲目反省革命,告别革命。我们要不断挖掘和丰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意义,始终坚持两种革命一起抓住,开设新局在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强体在伟大的自我革命中,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

  我们是人民的工作人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现实性,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共产党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毛泽东说:我们所有的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工作人员。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以人民的工作人员为例,提出了我没有我,不符合人民的自我要求。人民办公人员是人民立场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立场的生动表现,是对我党性质和宗旨的形象概括。不忘初心,不忘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始终坚持用心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

  我们是时代的答卷人。历史车轮不断前进,时代潮流浩荡。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卷人,我们是卷人,人民是卷人。近百年来,围绕做什么革命,怎么革命、建什么新中国,怎么建新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社会主义、建什么党,怎么建党、实现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创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了良好成绩。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课题,考试问题更加困难,评价者的评价更加严格,期待更高。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我们必须记住答案人的身份,永远保持考试的精神,给历史和人民更好的答案。

  二、永远保持初心的本色,绝对不能忘记从哪里来

  我们在伟大真理的光芒下前进。十月革命一炮而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向苦苦探索救亡图的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历史潮流中诞生,突破成功,不断开拓康庄街道。历史是铁的事实,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苍天大树的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的泉源。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工作不能忘记祖先,也不能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的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你必须坚定信仰、信念和忠诚,让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高高飘扬。

  我们走过辉煌历史的传承接力。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意创造的,而是直接相遇、既定、从过去继承的条件下创造的。毛泽东说:我们不应该切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要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起来的,立足于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建设近100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起伏170多年,中华民族继承发展5000年,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节点坐标和壮丽的图景。他还指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是历史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你不能切断我们的精神命脉。你应该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入种植中华民族的根,保护中华民族的灵魂。

  我们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成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实践主体。回顾历史,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人民推车推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人民的汗水灌溉,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是人民群众在创新创造中突破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由中国人民培育!我们党的基础是人民,血脉是人民,力量是人民。离开人民,党的事业将成为无根的浮萍。不忘初心,要随时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永远保持初心的本色,绝对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风雨兼程,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百年中国长卷,历史追光始终跟随嘉兴南湖之一。

小船,这艘红船劈波斩浪,引领党和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党的历史直通现实又指向未来,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仅会模糊对当下的认知,还有可能贻误对未来的预判。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铭记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以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闯关夺隘、砥砺前行。

  对党忠诚,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信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只有把“忠诚”作为立身之本,方向才不会偏离,道路才不会走错。党的发展历程告诫我们,不走错路必须与党同心,少走弯路必须与时俱进,力避邪路必须与民同行。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走得太久,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前方的路还很长,容不得我们停下脚步,要始终做到讲党性、有信仰,用实际行动回报党恩,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实干担当,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梦想。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初心。有初心就会有担当,不忘初心才能敢于担当。我们要牢记为什么出发的中国梦,争做追梦人、圆梦人,以不懈探索的勇气、敢于人先的担当、紧弓满弦的实干,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奋斗中实现伟大梦想。

  同志们,我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大考”中能否“考”出好成绩,关键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永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做直面问题的担当者,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危难险阻面前敢挺身,失误过失面前敢担责,遗留问题面前敢承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落实决策、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敢闯敢试敢为先,培塑开拓精神,在民族复兴伟业中践行党员干部应有的实干担当。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第十一篇: 2023年七一党课讲稿牢记“三个不忘”永葆初心本色

  从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到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从“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到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无数的革命先烈在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传承着抗战精神。

  这种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气概,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70年前,抗战精神指引我们从血雨腥风的抗争中走向光明,70年后,党员干部该如何传承,让伟大的抗战精神闪烁时代的光芒呢?

  诚然,在和平年代,党员干部不用再冒着枪林弹雨,奋力杀敌、冲锋陷阵,然而,面对深化改革的任务、“糖衣炮弹”的侵袭、从严治党的要求,更需要党员干部发扬抗战精神,自觉做到“三个不忘”。

  一是不忘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今天的党员干部,如果还记得当初战场上3500多万军民如何舍生取义、浴血奋战,是否还有心思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如果还记得当初共产党员如何挺起民族的脊梁、支撑救亡图存的希望,是否会为自己的不作为甚至是乱作为而感到羞愧?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作为党员干部,要用好“历史”这本教材,理解历史、认识历史、把握历史,从党的伟大历程中汲取营养,筑牢信仰的高地、守住精神的净土、激活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是不忘本。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的“本”,离开了它,党员干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抗战时期,正是有了群众做坚强后盾,将“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才将日寇驱逐出境,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党员干部要谨遵先辈的教诲,牢牢守住群众这个“本”,学习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效仿孔繁森“把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常修为政之德,涵养“公仆情怀”,苦练服务本领,走到群众身边,走进他们心里。

  三是不忘责。责任就是担当。何为担当?抗战时期,担当是“争民族独立、求民族解放”的觉悟,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节,是“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信念。而今,有些干部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在抛弃责任担当的同时,也被党和人民所抛弃。作为党员干部,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又要有“甩开膀子干”的务实行为;既要有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又要有“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的果敢魄力,自觉做到责任面前不推诿,困难面前不后退,是非面前不动摇。

  有英雄,民族才有希望。尽管战争的硝烟已散,英雄身上的抗战精神却历久弥新。让我们沿着英雄的足迹奋勇前行,把“党员”这面旗帜高高举起,让它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