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种绚烂的文化瑰宝齐齐绽放时,印入我眼帘的却是一篇独树一帜的经典小说——《三国演义》。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数不胜数,可我唯爱曹操。
回首过往云烟,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长相与关羽相比不算帅气反而有些奸诈。但他却才华横溢,乃一代天之骄子。为此世人也对他众说纷纭,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传奇人物深深地吸引了我。
曹操是个沉着冷静的政治家。平定黄巾军之乱后,青州的百姓大多流离失所,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民不耕田,粮从哪来?军中粮草日渐不足,曹操却丝毫不慌,气定神闲地让那些投降者加上百姓前往青州耕田,随后又下达命令把一半的空地分给百姓,这样百姓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政府每年再适当地收一点粮税,军粮就不用发愁了。一个命令就平息了青州之乱,说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也不为过。
曹操是个聪明勇敢的军事家。官渡之战中他以少胜多,当将士们认为他必输无疑时,曹操却通过分析,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还有些许刚愎自用,自己尚可一搏。于是他了解地形后胸有成竹地让士兵们分成三路,一路牵制,一路主攻,另一路稳定要塞,最终轻松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大大削弱了袁绍的兵力。他善用人才,许褚、典韦身强力壮,忠诚奉法,曹操就让他们战则为军锋,息则统亲兵,有效地提升了战斗力。他的战术灵活多变,著有《兵书接要》《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他主张“兵以义动”常用声东击西法。李靖的《李卫公问对》、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都高度赞赏过曹操的兵法。
曹操还是个胸怀大志的文人。《龟虽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他积极进取的精神的真实表达;《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他求贤若渴心情的体现;《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的是沧海之阔大,展现的是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除此以外他还著有《步出夏门行》《度关山》《对酒》等诗。他的诗慷慨悲凉,豪迈奔放,为后人留下了“建安风骨”的精神财富,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真是了不起!
当然,曹操也不全是优点,他也是个十分无义之人,他曾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之言。他生性多疑,刺杀董卓失败后,为了自身大业,不去调查清楚,仅因一丝疑心就将好友吕伯奢一家尽数杀害。他十分狡诈,儿时便因贪玩而装病骗叔父,导致自己父亲与叔父不再往来。因为他猜忌、阴险、狠毒,最后在和蜀汉的汉中争夺战中,多次无功而返。他一生未称帝,直至病死后,儿子曹丕才追封他为魏武帝。
许劭说他“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说他“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曹操永远不是一个极善或极恶之人,一个传奇人物绝不是脸谱化的,而应该是多面性的。他奸在狠毒,阴险,多疑;雄在能文能武,心怀大志。
或许曹操就是一个枭雄中有着几分聪慧的英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