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德韶(八九○~九七一),俗姓陈,字惠舟(《嘉定赤城志》卷三五),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一说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宋高僧传》卷一三)。住天台山,称德韶国师。后汉乾祐元年(九四八),吴越忠懿王钱俶即位,延请德韶,申弟子之礼。宋太祖开宝四年卒,一说五年卒(同上书),年八十二。《景德传灯录》卷二五有传。今录偈、颂各一首。 ...
释德韶。 释德韶(八九○~九七一),俗姓陈,字惠舟(《嘉定赤城志》卷三五),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一说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宋高僧传》卷一三)。住天台山,称德韶国师。后汉乾祐元年(九四八),吴越忠懿王钱俶即位,延请德韶,申弟子之礼。宋太祖开宝四年卒,一说五年卒(同上书),年八十二。《景德传灯录》卷二五有传。今录偈、颂各一首。
(1829—1908)浙江嘉兴人,字玉珊,一字公束,晚号窳翁。咸丰十一年拔贡。历官江西德兴知县、义宁知州。工诗词骈文。有《寒松阁集》。 ...
张鸣珂。 (1829—1908)浙江嘉兴人,字玉珊,一字公束,晚号窳翁。咸丰十一年拔贡。历官江西德兴知县、义宁知州。工诗词骈文。有《寒松阁集》。
刘汝藻,武进人。大学士,谥文恪于义曾女孙,无锡杨陛菼室,丹徒训导绍基母。有《筠心阁诗集》。 ...
刘汝藻。 刘汝藻,武进人。大学士,谥文恪于义曾女孙,无锡杨陛菼室,丹徒训导绍基母。有《筠心阁诗集》。
...
黄侃。
山东益都人,字仲愚,一字仲孺。孙廷铨子。诸生。荫都察院经历,不就。善诗文,然论诗喜钻字眼,王士禛讥之为“鳖厮踢”。有《惇裕堂集》。 ...
孙宝侗。 山东益都人,字仲愚,一字仲孺。孙廷铨子。诸生。荫都察院经历,不就。善诗文,然论诗喜钻字眼,王士禛讥之为“鳖厮踢”。有《惇裕堂集》。
刘升,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开元中书舍人。景云(710年~711年)中授右武卫骑曹参军。开元(713年~741年)中累迁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能文,善草隶,亦工八分。开元八年华阴主簿咸廙所撰唐华岳精享昭应碑,为其所八分书。《唐书本传、金石文字记、徐州志》 ...
刘升。 刘升,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开元中书舍人。景云(710年~711年)中授右武卫骑曹参军。开元(713年~741年)中累迁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能文,善草隶,亦工八分。开元八年华阴主簿咸廙所撰唐华岳精享昭应碑,为其所八分书。《唐书本传、金石文字记、徐州志》
倪容,字正伯,号方泉,明无锡人。正德丁卯举人,官汉州知州。 ...
倪容。 倪容,字正伯,号方泉,明无锡人。正德丁卯举人,官汉州知州。
(?—1213)临安人,字若晦,号盘隐居士。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光宗时以秘书郎出守嘉兴,上供及额即止,不苛取以邀赏。为司封郎官,寻借户部尚书,以忤韩侂胄罢。宁宗嘉定初知镇江府,抚辑流民有方。后权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于滥恩斜封,多格阻不行。有《盘隐诗编》、《掖垣制草奏议》、《北征集》等。 ...
俞烈。 (?—1213)临安人,字若晦,号盘隐居士。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光宗时以秘书郎出守嘉兴,上供及额即止,不苛取以邀赏。为司封郎官,寻借户部尚书,以忤韩侂胄罢。宁宗嘉定初知镇江府,抚辑流民有方。后权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于滥恩斜封,多格阻不行。有《盘隐诗编》、《掖垣制草奏议》、《北征集》等。
何勉,字尚敏,号止庵。福建福州人。行伍出身,清雍正四年(1726)台湾北路参将。以平水沙连社番骨宗有功,累升台湾总兵,官至署福建水师提督。 ...
何勉。 何勉,字尚敏,号止庵。福建福州人。行伍出身,清雍正四年(1726)台湾北路参将。以平水沙连社番骨宗有功,累升台湾总兵,官至署福建水师提督。
叶子强,字自彊(《昆山杂咏》卷下),缙云(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知昆山县(《吴都文粹》卷九)。今录诗六首。 ...
叶子强。 叶子强,字自彊(《昆山杂咏》卷下),缙云(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知昆山县(《吴都文粹》卷九)。今录诗六首。
佛芸保,字华香。满洲旗人麟庆女,宗室延煦室。有《清韵轩诗草》。 ...
佛芸保。 佛芸保,字华香。满洲旗人麟庆女,宗室延煦室。有《清韵轩诗草》。
宋福州福清人,字继道。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权刑部侍郎兼侍读,进《论语讲义》。兼权给事中。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寝其命。秦熺卒,赠太傅,祖舜言其参预桧谋议,追夺之。仕至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庄定。有《易说》、《国风小雅说》、《历代史议》、《黄庄定集》等。 ...
黄祖舜。 宋福州福清人,字继道。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权刑部侍郎兼侍读,进《论语讲义》。兼权给事中。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寝其命。秦熺卒,赠太傅,祖舜言其参预桧谋议,追夺之。仕至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庄定。有《易说》、《国风小雅说》、《历代史议》、《黄庄定集》等。
刘祎之( 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 ...
刘祎之。 刘祎之( 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
吴汝一(《宋诗纪事》卷六九作式),字伯成,旴江(今江西南城)人。与邓有功有交(《水云村稿》卷七《跋吴贯道珍藏邓月巢与吴云卧书》)。有《云卧诗集》。今录诗十首。 ...
吴汝一。 吴汝一(《宋诗纪事》卷六九作式),字伯成,旴江(今江西南城)人。与邓有功有交(《水云村稿》卷七《跋吴贯道珍藏邓月巢与吴云卧书》)。有《云卧诗集》。今录诗十首。
叶元玉,号古崖,清流县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初为户部侍郎,后任广东潮州知府。为清流著名诗人,著有《古崖集》。 ...
叶元玉。 叶元玉,号古崖,清流县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初为户部侍郎,后任广东潮州知府。为清流著名诗人,著有《古崖集》。
毕仲衍(1040~1082)字夷仲,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毕士安曾孙。从古子。以荫补太庙斋郎,调阳翟县主簿。神宗熙宁十年(1077)检正中书户房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元丰二年(1079)为使辽正旦副使(同上书卷二九九)以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官制局检讨官。五年,卒,年四十三。有《中书备对》三十卷,已佚。事见《西台集》卷一六《毕公夷仲行状》。《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
毕仲衍。 毕仲衍(1040~1082)字夷仲,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毕士安曾孙。从古子。以荫补太庙斋郎,调阳翟县主簿。神宗熙宁十年(1077)检正中书户房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元丰二年(1079)为使辽正旦副使(同上书卷二九九)以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官制局检讨官。五年,卒,年四十三。有《中书备对》三十卷,已佚。事见《西台集》卷一六《毕公夷仲行状》。《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崔一鸣,番禺人。光玉子。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五五。 ...
崔一鸣。 崔一鸣,番禺人。光玉子。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五五。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1484—1544)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
张邦奇。 (1484—1544)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清浚,字天渊,别号随庵,1328年(元泰定五年),出生于浙江台州路黄岩县(今浙江省黄岩县),父亲李益,母应氏。清浚“幼学乡校,颖悟特异,然不甘处俗,年十三依妙明出家”。次年受具,从此随侍妙明“坐究行参”多年。1368年,明王朝建立,朱元璋登极称帝,定都南京。是年,清浚被当地郡守邀请出世住持万寿寺。1371年,元朝残余势力基本肃清,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为慰祭无数在战争中丧生的人和在国内制造和平气息等多种原因,明太祖在首都的蒋山(今钟山)亲设普度大会,召全国“有道沙门十人”,清浚即居其一。 ...
清浚。 清浚,字天渊,别号随庵,1328年(元泰定五年),出生于浙江台州路黄岩县(今浙江省黄岩县),父亲李益,母应氏。清浚“幼学乡校,颖悟特异,然不甘处俗,年十三依妙明出家”。次年受具,从此随侍妙明“坐究行参”多年。1368年,明王朝建立,朱元璋登极称帝,定都南京。是年,清浚被当地郡守邀请出世住持万寿寺。1371年,元朝残余势力基本肃清,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为慰祭无数在战争中丧生的人和在国内制造和平气息等多种原因,明太祖在首都的蒋山(今钟山)亲设普度大会,召全国“有道沙门十人”,清浚即居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