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毛羽落纷纷,独向寒江寄此身。展纸几回难下笔,可知我亦久离群。
题赵岐山《芦雁长卷》四首 其四。近现代。王季思。 九天毛羽落纷纷,独向寒江寄此身。展纸几回难下笔,可知我亦久离群。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张好好诗。唐代。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宋代。陈与义。 城西望城南,十日九相隔。何如三枝杖,共踏江上石。门前流水过,春意满渠碧。遥知千顷江,如今好颜色。
次韵董彦速送珍上座还漳江。宋代。谢薖。 阿师身小胆能大,文字宁追权可游。寻山红叶半旬雨,过我黄花三径秋。随处庞公虽有偈,他年支遁恐难酬。经行若个门风是,闻说漳江似赵州。
柳下诗卷。宋代。张侃。 退之名振世,无本肯从游。既以吾儒重,方知异说休。不才空剩语,驰誉胜荒丘。朴老深于律,遗篇处处留。
丁丑秋暮袁山上冢作。近现代。王易。 重阴罨峰眉,微阳隐林端。廿载失父儿,来叩劫后山。披榛拾口磴,未至心已瘅。茔茔此体肤,乃幸留两间。墓门草始黄,小溪横一湾。衰杨振悲风,白日凄以寒。再拜复长恸,万感摧心肝。当年慕云水,一壑无犹悭。生儿百无成,坐任松楸残。吾父傥长健,青山皆欢颜。而今抚崖花,但讶泪斑斑。浮生竟安止,掩涕听绵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