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幕遥临黑水津,櫜鞬无事但寻春。
梁王司马非孙武,且免宫中斩美人。
南山赵行军新诗盛称游宴之洽,因寄一绝。唐代。李商隐。 莲幕遥临黑水津,櫜鞬无事但寻春。梁王司马非孙武,且免宫中斩美人。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邳州八景 其二 仙掌晴霞。明代。唐之淳。 何处丹霞似赤城,仙人掌上最分明。若非玉女裁衣罢,定是天孙织锦成。孤鹜齐飞天欲雨,断桥斜映夜还晴。会须绝顶营茅屋,采作朝餐咽日精。
愤时俗也。近现代。陈独秀。 眼见得几千年故国将亡,四万万同胞坐困。乐的是自了汉,苦的是有心人。好长江各国要瓜分,怎耐你保国休谈,惜钱如命。拍马屁,手段高,办公事,天良尽。怕不怕他们洋人逞洋势,恨只恨我们家鬼害家神。安排着洋兵到,干爹奉承,奴才本性。
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宋代。陈允平。 三万六千顷,玉壶天地寒。庾岭封的皪,淇园折琅玕。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直疑潢潦惊翻,斜风溯狂澜。对此频胜赏,一醉饱清欢。童翦韭,和冰先荐春盘。怕东风吹散,留尊待月,倚阑莫惜今夜看。
赠华亭延庆坦讲主。金朝。李龏。 身不钻权贵,诸方尽说师。讲多禅子听,行少俗人知。猿护挑经锡,龙依洗钵池。旧房天目下,松长几秋枝。
伯父祖善耆老好学於所居紫阳溪後小马鞍山为。宋代。黄庭坚。 樵入千岩静,松含万籁寒。儿童给行李,藜蓧对衣冠。小槛聊防虎,时来即解鞍。阿翁吹笛罢,怀昔泪相看。
惠山月印题用予寻家韵诗见简辄复赓载寺前老。宋代。方岳。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对菊莫谈当世事,口茶犹识古人心。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龙卧苍髯曾有约,雁回分月供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