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此君托根幸得地,
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
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
犹自青青君始知。
范公丛竹歌。唐代。岑参。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柳梢青·数声鶗鴂。宋代。蔡伸。 数声鶗鴂。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题边袖石诗本。清代。邵懿辰。 寒镫坐窗把卷疑,疑君直作古人诗。白云在天月在手,超遥千里龙驹驰。十年客旅燕南垂,醉墨洒壁鸿淋漓。忧时涕泪饮入腹,茫茫春色登楼悲。只今身到蓬山上,犹似饥驱洺水时。神仙中人不易为,玉山无禾凤长饥。燕颔终须飞食肉,莫羡纷纷昨暮儿。
美许士谦选壮丁有法二章 其一。元代。叶颙。 霜台宪郎文且武,曾侍绣衣持玉斧。指挥猛士气如虹,要缚南山白额虎。檄书下县点壮丁,十万农夫胜羽林。不跨黄牛骑白马,腰弓直入秋云深。丧乱以来无定止,民物萧条半为鬼。郡县诛求犹未已,眼观如宜泪如雨。于戏安得老天开太平。尽戮奸贪天下治。
越国神祠人乞灵,铿鍧钟响风前听。华鲸吼处月在户,惊破幽居尘梦醒。
声声咽秋几昏暮,村叟溪童趁归路。遥知敲断故乡心,渺渺关山隔烟雾。
格山隐居八景诗八章为休阳胡希永赋 其七 神祠晚钟。明代。唐文凤。 越国神祠人乞灵,铿鍧钟响风前听。华鲸吼处月在户,惊破幽居尘梦醒。声声咽秋几昏暮,村叟溪童趁归路。遥知敲断故乡心,渺渺关山隔烟雾。
移居·其二。魏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思贤顿(即望贤宫也)。唐代。李商隐。 内殿张弦管,中原绝鼓鼙。舞成青海马,斗杀汝南鸡。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宸襟他日泪,薄暮望贤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