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维鄂渚楫,又上岳阳舟。行住皆无系,身轻波上沤。
寺连龙井近,山压洞庭流。回望王城里,还来持钵游。
送宗上人归君山。明代。杨士奇。 初维鄂渚楫,又上岳阳舟。行住皆无系,身轻波上沤。寺连龙井近,山压洞庭流。回望王城里,还来持钵游。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饮洋溪。清代。黄宗羲。 重九已过五日强,菊花消息在茅堂。江山此处无兵马,红紫阶前正艳阳。甲子差年皆庆历,永和一会尽清狂。篱边不惜分携去,借得寒镵木柄长。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三。明代。王立道。 林卧堪遗俗,村居复近湖。应门时见鹤,鼓棹不惊凫。树与人俱散,溪因主亦愚。翻嫌太寥僻,庄外有桑榆。
寄宇文判官。唐代。岑参。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和晓沧买犊 其二。清代。丘逢甲。 梅州于分野,上应牵牛星。下有一丈夫,牵牛饮烟汀。临溪织女居,三五光荧荧。乘槎客过此,疑遇星精灵。谁知老词客,牧犊春山青。自唱宁戚歌,叩角呼儿听。风尘方澒洞,极目天冥冥。奇士天下无,且熟相牛经。
拟古诗十八首 其十七。明代。何景明。 青鸟来北方,徘徊朝南翔。美人传书至,开缄烂生光。贻我机中锦,宛转成文章。上织比目鱼,下织双鸳鸯。物厚意不薄,感激独彷徨。裁为衾与裯,置在黄金床。君子不为御,三岁闻馨香。一心奉光惠,常恐君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