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驿萧条风雨夜,夜深窗竹动秋声。
离魂无睡难成梦,却绕长廊独自行。
望都雨夜。宋代。寇准。 孤驿萧条风雨夜,夜深窗竹动秋声。离魂无睡难成梦,却绕长廊独自行。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瞧阳五老会诗。宋代。朱贯。 各还朝政遇尧年,鹤发俱宜预道冠。乍到林泉能放旷,全抛簪绂尚盘桓。君恩至重如天覆,相坐时亲畏地寒。九老且无元老贵,莫将西洛一般看。
山墅。宋代。方岳。 且莫嫌穷僻,山居尽自奇。候樵分玉蕈,熏穴得香貍。杯隽明冰片,崖寒孕雪芝。不遗吾一美,惭尔野人为。
晚登南禅寺三清殿。唐代。李荣树。 石蹬层层路不平,登临绝巘四望惊。田分万井村高下,烟点三川树纵横。山势东来围古塞,河声北走撼边城。自然落日照青海,欲泻杯中水一泓。
八出梅。宋代。李龙高。 宣城妙品世无双,不肯随时一样妆。党锢诸贤销铄尽,至今千载骨犹香。
拟四愁诗。明代。冯惟健。 我所思兮在衡阳,欲往从之湘水长。父兮驱车五马良,为国经营筋力强。坐纡筹策驯蛮羌,指挥军饷收夜郎。出门四顾谁相将,瞻依斗极怀君王。思之不见心烦伤。
送郭子程湖州收父骨还庐陵。元代。张昱。 事亲尽礼谁非孝,岂愿遭逢世道艰?千里风尘音问隔,十年父子梦魂间。首丘自负终天痛,函骨宁期此日还?地下老翁应自慰,免将遗憾在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