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凌风去,萦纡度几村。
水清鱼视子,地美稻生孙。
山近尘埃远,秋晴枕席温。
悠悠向何所,欸乃武陵源。
海监道中。宋代。李长民。 一舸凌风去,萦纡度几村。水清鱼视子,地美稻生孙。山近尘埃远,秋晴枕席温。悠悠向何所,欸乃武陵源。
李长民,字元叔,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举博学宏词科。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除秘书省正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以守监察御史出知处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五、七○)。历知泗州、建昌军(同上书卷一三五、一五○)。二十六年,由知郢州迁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一七四)。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今录诗十首。 ...
李长民。 李长民,字元叔,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举博学宏词科。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除秘书省正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以守监察御史出知处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五、七○)。历知泗州、建昌军(同上书卷一三五、一五○)。二十六年,由知郢州迁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一七四)。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今录诗十首。
上留田行。魏晋。曹丕。 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贫贱亦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
护国寺。宋代。张商英。 薄宦区区可叹嗟,寂寥寒馆过村家。神锥岂向囊中出,宝剑聊凭醉后誇。就禄勉持毛义檄,读书空满惠生车。掩关不识青春好,一夜狂风已落花。
晓沧惠香米,兼以诗贶,赋此为谢,并送之汀州。清代。丘逢甲。 昨荷君过存,袖米为吾贻。袖中复何有,媵米更有诗。诵诗齿颊香,如得班马词。君云米亦香,远自平城来;粒粒如明珠,大小无参差;不忍独用享,分子持作糜。我闻色为喜,涤锜备午炊。呼童汲井华,文武火交资。甫熟未及餐,已觉香流匙。取君诗再诵,感叹翻无涯。君今方奉檄,筹赈淮徐馈。一命思济物,宁复论官卑。朝廷重恤灾,已截漕济之。灾重遍给难,复诏民捐赀。许汇捐者名,冠带给所司。粤民夙好义,急公如其私。每闻邻省灾,泛舟无迟迟。馈民百万众,引领瞻南维。岂知粤中状,民力近亦疲。民力虽已疲,好义风未衰。君来潮四月,捐者犹累累。汀州虽闽郡,近粤情无歧。闻君及春往,已作别后思。龙山听雨夜,凤水看云时。别思亦无他,思起民疮痍。愿得足谷翁,慷慨能好施。舳舻运万斛,陆续淮河湄。米虽腐亦香,馈者食易为。去岁已告灾,计今且及期。颇闻被灾处,草木无根皮。不知馈民况,能再支许时?念此不能餐,北望挥涕洟。作诗用报君,勉哉速驰驱。
再和十首。宋代。苏辙。 涧草岩花日日开,江南秋尽似春回。旋开还落无人顾,惟有山蜂暖尚来。江上孤城面面山,居人也自不曾闲。蜂游蚁聚知何事,日夜长桥南北间。城郭村墟共水云,槿篱竹屋映柴门。隐居亦有高人在,岸帻无言倚钓轩。一官疏散自疑仙,三考应成醉日千。早病固须闲地著,多忧长被达人怜。养生尤复要功圆,溜滴南溪石自穿。近见牢山陈道士,微言约我更三年。〈牢山陈道士瑛近过此,叩之,竟无所云,约三年当再见。〉张公诗社见公名,〈公昔与张伯达为唱和之友。白首山城叹不平。坐客要闻新乐府,应须湓口琵琶声。〉高情日与故山期,鸿鹄谁言也倦飞。且听渔人强哺啜,坐中羁客畏公归。天为多才故欲禁,府门摧落涨江深。鼎新翠壁排精铁,涌出飞楼直百金。楼上青山绕四垂,画桥百步引朱扉。落成当与公同上,一看长江白练微。歌舞留宾意自多,华灯数问夜如何。白头病客无才思,惯卧茅檐长薜萝。
华阳杂咏八首 其八 步虚台。明代。胡应麟。 缥缈天都十二楼,银河遥望不胜愁。何因醉逐飞琼语,谪向人间五百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