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眼中有泪皮有疮,
骨毛焦瘦令人伤。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往时汉地相驰逐,如雨如风过平陆。岂意今朝驱不前,
蚊蚋满身泥上腹。路人识是名马儿,畴昔三军不得骑。
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终身枥上食君草,
遂与驽骀一时老。倘借长鸣陇上风,犹期一战安西道。
瘦马行。唐代。李端。 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眼中有泪皮有疮,骨毛焦瘦令人伤。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往时汉地相驰逐,如雨如风过平陆。岂意今朝驱不前,蚊蚋满身泥上腹。路人识是名马儿,畴昔三军不得骑。玉勒金鞍既已远,追奔获兽有谁知。终身枥上食君草,遂与驽骀一时老。倘借长鸣陇上风,犹期一战安西道。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何象冈相国招饮胜好亭限韵。明代。黎邦瑊。 高高亭子敞晴岚,胜日跻攀乐事耽。地接风云非塞上,山分大小似淮南。桃花乍映珊瑚盏,春色偏寒玳瑁簪。共道谢公声妓好,不妨留听缓归骖。
吴令人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孙觌。 谁识东床卧,相随庑下舂。悬知三复可,不恨五噫从。玉冠螭头立,芝涂玳首封。诸儿荀淑侣,头角尽群龙。
题赵仲穆兰 其二。明代。袁华。 高人养冲素,绝粒栖璚林。游盼瑶华圃,珥节阆风岑。手持碧玉苗,幽香散烦襟。相思不可见,落日楚江阴。
次韵练定公权垂访乐圃之什。唐代。朱长文。 隐圃甚萧条,驱车岂惮劳。境从前代胜,冈封远山高。林晓猿抽臂,池秋鹤浴毛。兴来频就醉,奇句仆离骚。
追慕二首。明代。张煌言。 国难驱人出,家倾待子归;可能磨墨盾,其奈冷斑衣!金革三年泪,冰霜寸草晖。发肤虽不毁,犹恨故园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