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泣对湘潭竹。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唐代。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空令猿啸时,泣对湘潭竹。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梅花七律 其十六。宋代。张道洽。 皎然玉色耿无邻,回首千花总后尘。数树罗浮山下月,一枝大庾岭头春。与时无竞抱幽质,于我有情真故人。众志独清天不管,自临野水照精神。
和唐寿隆上元五首。宋代。胡寅。 满城和气在春台,玉漏沉沉铁锁开。明月谁知千里共,华灯同照万人来。市桥渐涨丰容柳,江路犹残的皪梅。欲与先生拚醉赏,未须归去隐蒿莱。
送林公度归莆田。宋代。邓林。 青云得路问谁先,讲下诸生汝最贤。帖仿钟王书半草,经谈虞夏古无前。辛勤慎勿渝初志,显达应须趁妙年。别后临风听消息,状元多是出莆田。
次韵詹生因所见有感。元代。廖大圭。 四门磔群贼,饿者竞趋之。顾此果何物,犹能疗汝饥。虎今生角翼,民已竭膏脂。无怪人相食,干戈正此时。
长春庵与黄逢永彭仲垣黄虞六诸君子宴集分得酣字。唐代。张乔。 相见不和南,招携惯两三。天衣铺坐对,人影入池涵。野望馀楼阁,林声静笑谈。晚虹低更渴,应羡饮方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