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
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
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才。
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
恭和御制上元观灯。宋代。王珪。 云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才。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止法。宋代。刘埙。 乔木长千年,终不到霄汉。怒涛涨千尺,终亦有畔岸。倘非分限本截然,波吞天地枝插天。位极三公殊未惬,粟积千仓犹道乏。黄金满匮尚求多,华屋连云常苦狭。人心无足时,天道有止法。
鼾睡 其七。明代。王夫之。 白日惺忪卖影新,人间原有黑甜春。梦中不识邯郸道,记得诚斋煞认真。
题余府浮香亭。宋代。白玉蟾。 小亭低瞰小池边,日日春风醉管弦。盘礴好穷诗世界,登临疑是水神仙。玉萍掩映壶中月,锦鲤浮沉镜里天。芍药牡丹归去后,花开十丈藕如船。
即景。清代。王家枚。 众鸟飞将尽,孤云懒不流。空山一声磬,落叶半林秋。风定炊烟直,霞明夕照收。最怜耕作苦,多少属荒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