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自可眺,况复更层楼。
峨峨众山翠,活活寒溪流。
新篁未扫箨,缘险已修修。
曲道出林杪,飞宇跨城头。
春余众芳歇,子结累蔓抽。
庭空野鼠窜,日暝啼禽留。
谁知郡府趣,适有林壑幽。
主人易吾土,惟袭是瀛洲。
伊我去闾井,尔来三十秋。
昔望白云下,今从轻轩游。
早夏陪知府学士登叠嶂楼。宋代。梅尧臣。 高陵自可眺,况复更层楼。峨峨众山翠,活活寒溪流。新篁未扫箨,缘险已修修。曲道出林杪,飞宇跨城头。春余众芳歇,子结累蔓抽。庭空野鼠窜,日暝啼禽留。谁知郡府趣,适有林壑幽。主人易吾土,惟袭是瀛洲。伊我去闾井,尔来三十秋。昔望白云下,今从轻轩游。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挽王隐君。宋代。李流谦。 仁田义锄德其种,晚岁坐看苗幪幪。先生一去不可识,但喜郎君实麟凤。一线微言惊道丧,九鼎斯文赖君重。圣门涛澜无畔岸,我尝操舟怯奔涌。中流夺魄不敢进,乱流而济渠甚勇。射鼷强弩勿妄发,弹誉明珠戒轻用。峨冠进之白玉堂,天高会借长风送。细寻耒耨竟谁力,銍艾犹传挂丘垅。朝来示我幽宫刻,再拜整冠辄成诵。乃知先生一世士,学如荀扬文屈宋。四边海宴中国尊,已叹铜驼没荒茸。转头饮马长城下,共指先几世争竦。竟不一官止韦布,大泽深丘老梁栋。岷江滥觞固未快,末流与海争澒洞。我闻天穷不再世,卜以郎君言必中。九京幽幽复何憾,一杯径往浇余痛。薤歌呜咽不成声,但觉风乾云亦冻。
陶隐居丹室。宋代。许景亮。 金鸾乱旧直,鹤驾脱尘氛。真隐虽高世,嘉谋亦相君。石坛移晓月,丹灶覆寒云。瑟瑟松风在,时人自不闻。
送吕提干并简谢泉。宋代。方岳。 山云一夜雨,称放过阊船。坑发宁遣圹,民贫不为钱。范碑秋寺古,楚观暮江前。寄谢东山老,灵砂并欲仙。
感时。唐代。白居易。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梅花谢了,苍苔万点,香残粉污。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
浮世名缰利锁。这区区、要须识破。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
水龙吟·暮天丝雨轻寒。宋代。张榘。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梅花谢了,苍苔万点,香残粉污。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浮世名缰利锁。这区区、要须识破。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