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近田家,山寻石盆差。
化虫悬缢女,啼鸌响缫车。
僧坐树间石,马行溪畔沙。
野香无处辨,归路傍城斜。
至广教因寻古石盆对。宋代。梅尧臣。 古寺近田家,山寻石盆差。化虫悬缢女,啼鸌响缫车。僧坐树间石,马行溪畔沙。野香无处辨,归路傍城斜。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郊祀喜晴有述。明代。李东阳。 碧消烟尽露华凝,目极瑶坛第九层。清珮缓随驰道月,绛笼高应午门灯。风传广乐声初下,天近燔柴气已升。人意可占神意悦,万年灵祚永堪膺。
晓济胶川南入密界。唐代。苏颋。 饮马胶川上,傍胶南趣密。林遥飞鸟迟,云去晴山出。落晖隐桑柘,秋原被花实。惨然游子寒,风露将萧瑟。
同朴翁卧龙山。宋代。姜夔。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袁督师祠 其一。清代。汪瑔。 大荒披发嘂重阍,功罪茫茫不可论。星夜勤王三辅急,烟尘转战九边昏。朝衣毕竟悲东市,锁钥何曾重北门。今日故乡还立庙,当年穷塞孰招魂。
闻雁寄姑苏皇甫世庸年兄。明代。张弼。 客路萧萧闻唳雁,数声犹似怨西风。寒云压塞梦魂断,凉月半江清影空。旧翅不禁伤岁暮,分飞无奈各西东。天涯欲寄江南信,归路迢迢万里蓬。
郭别驾秋日行县奉寄一首。宋代。毛滂。 秋壑相迎故出奇,便应到处小迟迟。不妨簿领纷遮眼,未碍岚光秀入脾。小睡宁寻儿女梦,新诗定写水云姿。旧巾垫角风流在,何许杉篁暮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