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学地厌多闻,广渡群生出世氛。
饭色不应殊宝器,树香皆遣入禅薰。
赠奉律上人(律公精于维摩经)。唐代。李德裕。 知君学地厌多闻,广渡群生出世氛。饭色不应殊宝器,树香皆遣入禅薰。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严州道中望浙西诸山。清代。龚璁。 游吴还适越,扰扰走人寰。苔绕溪边径,波连屋上山。身随一剑老,心逐片帆还。远岫穿云翠,烟萝不暇攀。
端午 其一。宋代。李之仪。 綵丝百缕纫为佩,艾叶千窠结作人。散诞何妨儿女戏,漂流不觉岁时新。清歌尚记书裙带,旧恨安能吊放臣。角黍粉团矜节物,一樽聊与寄逡巡。
诗一首。宋代。释文兆。 河分岗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偷古句,古人诗句犯师兄。
虹敛江空正寂寥,苦无灯火夜萧萧。暮潮和雨归沧海,华月穿云上碧霄。
沙路微行尘不到,柴门深闭客难招。一杯黎酒还成醉,羁枕时闻犬度桥。
七月既望雨后对月招邻人夜饮不至独酌成诗一首以写一时之景。宋代。李光。 虹敛江空正寂寥,苦无灯火夜萧萧。暮潮和雨归沧海,华月穿云上碧霄。沙路微行尘不到,柴门深闭客难招。一杯黎酒还成醉,羁枕时闻犬度桥。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吴山图记。明代。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